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岭钨锡成矿作用几个关键科学问题及其对区域找矿勘查的启示 被引量:53
1
作者 袁顺达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36-749,共14页
南岭地区中生代多期次、大规模的钨锡多金属成矿作用造就了全球最为重要的钨锡成矿带。本文结合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及找矿突破,系统综述了南岭地区成岩成矿作用时空分布格局、成矿花岗岩的矿物学、地球化学特征和矿床模型的研究进展及... 南岭地区中生代多期次、大规模的钨锡多金属成矿作用造就了全球最为重要的钨锡成矿带。本文结合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及找矿突破,系统综述了南岭地区成岩成矿作用时空分布格局、成矿花岗岩的矿物学、地球化学特征和矿床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该区深部找矿方向,以期推动区域找矿勘查取得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锡成矿作用 时空分布格局 成矿花岗岩 钨锡矿床模型 南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宝山-大坊矿区成矿花岗闪长斑岩的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及微量元素组成对区域成矿作用的指示 被引量:17
2
作者 弥佳茹 袁顺达 +1 位作者 轩一撒 张东亮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548-2564,共17页
钦-杭成矿带是华南地区新近识别出的一条重要的中生代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成矿带。宝山矿床处于铜山岭-宝山-水口山矿区的中部,是湘南地区最大的铜多金属矿床,而大坊金矿床与宝山Cu-Mo-Pb-Zn矿相邻,在空间上亦与花岗闪长斑岩密切相关... 钦-杭成矿带是华南地区新近识别出的一条重要的中生代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成矿带。宝山矿床处于铜山岭-宝山-水口山矿区的中部,是湘南地区最大的铜多金属矿床,而大坊金矿床与宝山Cu-Mo-Pb-Zn矿相邻,在空间上亦与花岗闪长斑岩密切相关。矿区内岩浆活动复杂,矿化类型齐全,成矿元素多样。我们对宝山成矿花岗闪长斑岩、花岗闪长质隐爆角砾岩和大坊成矿花岗闪长斑岩进行了LA-MC-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宝山花岗闪长斑岩、花岗闪长质隐爆角砾岩和大坊花岗闪长斑岩的侵位年龄分别为156. 3±0. 9Ma、157. 1±1. 8Ma和154. 5±1. 0Ma,三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均为晚侏罗世岩浆活动的产物;锆石Hf同位素研究表明,宝山和大坊矿床的成矿岩体均主要为古元古代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并有幔源组分的加入;锆石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上述三类岩石的锆石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显示它们可能是同一期岩浆作用的产物。宝山矿区花岗闪长斑岩中锆石的Ce^(4+)/Ce^(3+)比值平均为355,与全球典型的含铜斑岩的Ce^(4+)/Ce^(3+)比值(> 300)相似。而大坊矿区花岗闪长斑岩中锆石的δEu平均为0. 48,与宝山岩体δEu平均值(0. 42)相近,指示二者具有相对较高的氧逸度,均为与铜金多金属矿化有关的斑岩体。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及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大坊金矿和宝山铜多金属矿床均与矿区花岗闪长斑岩具有时空及成因联系,共同构成钦杭成矿带中段一套与花岗闪长斑岩有关的Cu(Mo)-Pb-Zn-Au-Ag成矿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微量元素 Ce4+/Ce3+比值 花岗闪长斑岩 钦杭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南魏家钨矿区祥林铺岩体锆石LA-MC-ICP-MSU-Pb测年--对南岭西端晚侏罗世钨矿成岩成矿作用的指示 被引量:18
3
作者 赵盼捞 袁顺达 原垭斌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0-131,共12页
魏家钨矿床位于湘南西部铜山岭地区,是近年来在南岭成矿带西端新发现的一超大型矽卡岩型钨矿床。矿体主要产于祥林铺花岗岩与其围岩的接触带内,其形成与祥林铺花岗岩密切相关。为厘清其成岩成矿时代,本文对魏家钨矿区的花岗斑岩和石英... 魏家钨矿床位于湘南西部铜山岭地区,是近年来在南岭成矿带西端新发现的一超大型矽卡岩型钨矿床。矿体主要产于祥林铺花岗岩与其围岩的接触带内,其形成与祥林铺花岗岩密切相关。为厘清其成岩成矿时代,本文对魏家钨矿区的花岗斑岩和石英斑岩进行了锆石LA-MC-ICP-MS U-Pb测年。结果显示,矿区花岗斑岩侵位时间为(157.8±0.9)Ma(MSWD=1.06),石英斑岩侵位时间为(158.3±1.4)Ma(MSWD=0.2)。矿区内花岗斑岩与石英斑岩侵位时间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两者可能是同一岩浆演化至不同阶段的产物,矿区内花岗质岩浆活动与钨多金属成矿作用时限约为158 Ma,为南岭地区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160-150 Ma)的组成部分。另外,花岗斑岩中捕获有少量加里东期的岩浆锆石(435 Ma),指示该区曾发生加里东期岩浆活动,这与华南地区广泛存在的加里东期构造岩浆活动事件吻合。魏家钨矿成岩成矿时代的厘定对于在南岭成矿带西端寻找晚侏罗世钨矿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锆石U-Pb定年 湘南 魏家钨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南红旗岭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Ar-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57
4
作者 袁顺达 刘晓菲 +4 位作者 王旭东 吴胜华 原垭斌 李雪凯 王铁柱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787-3797,共11页
红旗岭锡多金属矿床是湖南东坡矿田代表性的脉状矿床,亦是湖南省最大的脉状锡矿,并与同一断裂带上相邻的枞树板和南风坳等脉状铅锌银矿构成了一套Sn-W-Pb-Zn-Ag矿床组合。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该矿床进行了高精度白云母Ar-Ar测年,... 红旗岭锡多金属矿床是湖南东坡矿田代表性的脉状矿床,亦是湖南省最大的脉状锡矿,并与同一断裂带上相邻的枞树板和南风坳等脉状铅锌银矿构成了一套Sn-W-Pb-Zn-Ag矿床组合。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该矿床进行了高精度白云母Ar-Ar测年,获得坪年龄为153.3±1.0Ma,相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53.6±1.5Ma(MSWD=0.55),反等时线年龄为153.5±1.5Ma(MSWD=2.1)。这些年龄数据明显早于相同矿石类型石英流体包裹体的Rb-Sr等时线年龄(143.1±8.7Ma)及相伴产出的花岗斑岩钾长石40Ar-39Ar年龄(144±3Ma),而与千里山岩体主体相锆石SHRIMPU-Pb年龄(155~151Ma)及与之相关的柿竹园矿床(151.0±3.5Ma)和金船塘矿床(158.8±6.6Ma)矽卡岩型矿床的Re-Os等时线年龄在误差范围内相一致,指示区内脉状矿床亦与千里山岩体存在密切的时空关系。综合已有的研究认为,高热花岗岩浆的高分异演化是区内多金属元素巨量堆积成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围岩性质及构造条件则可能制约了不同的矿化过程,从而形成不同的矿床组合。当围岩为泥盆系碳酸盐岩时,形成一套接触带矽卡岩-云英岩-大理岩型钨锡钼铋铅锌矿和远端脉状铅锌银矿床组合,而当围岩为震旦系碎屑岩时,沿构造通道(断裂带)发育一套脉状钨锡多金属矿和远端脉状铅锌银矿床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Ar测年 白云母 红旗岭脉状锡矿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陵兰优势金属矿产与矿业投资环境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卢伟 赵元艺 +2 位作者 逯文辉 申维 路英川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57,共6页
格陵兰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伴随北极圈及其邻区矿业持续升温和全球气候变暖,冰封的格陵兰正成为全球矿业关注焦点和投资热土。介绍了格陵兰具有优势的稀土矿、铁矿、金矿、铂族元素矿、铅锌矿、镍矿等金属矿产资源和矿业管理情况,综合分... 格陵兰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伴随北极圈及其邻区矿业持续升温和全球气候变暖,冰封的格陵兰正成为全球矿业关注焦点和投资热土。介绍了格陵兰具有优势的稀土矿、铁矿、金矿、铂族元素矿、铅锌矿、镍矿等金属矿产资源和矿业管理情况,综合分析了该国的矿业投资利弊,并提出了投资建议,对于中国矿业企业在格陵兰"走出去"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陵兰 优势矿产资源 投资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拿顿铜(金)矿床岩矿相学、流体包裹体和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作用研究
6
作者 王松 赵元艺 +3 位作者 汪傲 李玉彬 李小赛 郭硕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65-1588,共24页
拿顿矿床位于多龙矿集区西南部,地处西藏成矿潜力巨大的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上,目前该矿床的勘查研究程度非常低,仅在地表圈定出一个铜金矿体,具有很大的找矿前景。本文对拿顿矿床的岩矿相学、流体包裹体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矿床... 拿顿矿床位于多龙矿集区西南部,地处西藏成矿潜力巨大的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上,目前该矿床的勘查研究程度非常低,仅在地表圈定出一个铜金矿体,具有很大的找矿前景。本文对拿顿矿床的岩矿相学、流体包裹体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矿床中主要蚀变矿物有高岭土、绢云母、绿帘石、方解石、白云石等,并存在银金矿、辰砂、方铅矿、闪锌矿等特征金属矿物组合。斑晶与胶结物中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222~360℃之间,主要成分以H2O为主,含有少量CO_2,斑晶中包裹体的盐度为一组高盐度值(18.35%~26.7%NaCleqv.)和一组低盐度值(0.18%~12.85%NaCleqv.),胶结物中包裹体盐度值较低,主要分布在1.6%~12.5%NaCleqv.区间内,是在中低温、低盐度、氧化环境中形成,成矿流体受大气降水的影响较为明显。花岗闪长斑岩中SiO2含量为55.9%~65.67%,平均值为60.52%,Na_2O+K_2O含量为3.54%~5.563%,平均值为4.83%,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至钾玄岩系列。A/CNK值为1.63~2.93,平均值为2.6,反映原岩为过铝质岩石。花岗闪长斑岩中稀土总量ΣREE变化范围为29.09×10^(-6)~98.73×10^(-6),整体上具轻微铕负异常(δEu=0.7~1.12),不具铈异常(δCe=0.84~0.99);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K),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HFSE),具岛弧火山岩的典型特征。矿床脉状黄铁矿中Co/Ni比值为0.05~8.523,平均值为4.219,为热液成因,脉状黄铁矿多与石英脉共生,为后期热液作用阶段的产物。矿床中黄铁矿δ34S值的分布范围为-4.5‰~0.7‰,平均值为-1.95‰,黄铜矿的δ34S值为-7‰^-3.3‰,平均值为-5.43‰,硫同位素δ34S值偏小,且为负值,指示矿床中的硫受到了还原硫的影响。矿床中赋矿岩体为花岗闪长斑岩,发育银金矿、辰砂等特征矿物组合,流体包裹体具有斑岩型铜(金)矿床的中高温流体特征,据此判断矿床成因类型为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叠加斑岩型铜(金)矿床。根据因子分析,矿床最早期的成岩作用形成早期的中酸性岩体;矿床的成矿作用主要为热液铜金矿化作用,随后发生铅锌矿化、磁铁矿化和钾化等作用,在成矿后期有含碳酸盐热液的侵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矿相学 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拿顿铜(金)矿床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材玛矽卡岩型铁矿床成岩成矿时代初步研究及意义
7
作者 卢伟 赵元艺 +2 位作者 申维 周传芳 宋灿灿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049-1050,共2页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是我国19个成矿区带之一,也是研究程度最低的一个,在整个成矿带,有着大量的的矽卡岩型矿床分布。材玛矽卡岩型铁矿位于西藏自治区西部日土县境内,为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的一个重要的矽卡岩型富铁多金属矿床。本文在...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是我国19个成矿区带之一,也是研究程度最低的一个,在整个成矿带,有着大量的的矽卡岩型矿床分布。材玛矽卡岩型铁矿位于西藏自治区西部日土县境内,为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的一个重要的矽卡岩型富铁多金属矿床。本文在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室内岩矿相学研究的基础上,测试其成岩成矿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型铁矿床 细粒 成岩成矿时代 黑云二长花岗岩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典正科格鲁万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8
作者 常玉虎 赵元艺 曹冲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82-1191,共10页
正科格鲁万铅锌矿位于瑞典中南部贝里斯拉根(Bergslagen)矿集区的最南端,该矿有超过150年的采矿历史,矿产储量巨大,达8.76Mt。北北东向断裂系将矿床分成两部分:1东侧的尼格尔矿段,Pb、Zn和Au品位分别为1.5%、10%和45g/t;2西侧的克纳拉(K... 正科格鲁万铅锌矿位于瑞典中南部贝里斯拉根(Bergslagen)矿集区的最南端,该矿有超过150年的采矿历史,矿产储量巨大,达8.76Mt。北北东向断裂系将矿床分成两部分:1东侧的尼格尔矿段,Pb、Zn和Au品位分别为1.5%、10%和45g/t;2西侧的克纳拉(Knalla)矿段,Pb、Zn和Ag品位分别为5.5%、6%和100g/t。矿体呈层状产出,与围岩界线清晰,围岩普遍发生钾长石化,局部有硅化、电气石化、绢云母化等。根据锆石U-Pb和Sm-Nd同位素测年,其成矿年龄在1.9Ga左右,形成于古元古代。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成矿物质为壳幔混合来源。该矿的成矿构造环境可能为克拉通边缘坳陷盆地或弧后裂谷环境,而矿床成因存在多种认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正科格鲁万铅锌矿与中国青城子铅锌矿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该矿的研究对青城子地区向深部与外围找矿具有指导意义。正科格鲁万矿山采矿技术和设备先进,现代化程度高,值得中国矿山企业引进学习。贝里斯拉根地区具有很好的资源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科格鲁万 贝里斯拉根 铅锌矿 地质特征 成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多龙矿集区地堡铜(金)矿床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类型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乔东海 赵元艺 +4 位作者 汪傲 李玉彬 郭硕 李小赛 王松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42-1564,共23页
多龙矿集区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北侧、羌塘地块南缘,是我国近年来发现的最大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Cu(Au)矿集区。地堡是多龙矿集区最西南边缘的矿床,资源潜力巨大,有望达到超大型规模,但研究程度薄弱。本次工作对地堡Cu(Au)矿开展... 多龙矿集区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北侧、羌塘地块南缘,是我国近年来发现的最大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Cu(Au)矿集区。地堡是多龙矿集区最西南边缘的矿床,资源潜力巨大,有望达到超大型规模,但研究程度薄弱。本次工作对地堡Cu(Au)矿开展了锆石U-Pb测年、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为推动资源勘查和矿集区成矿规律的总结提供理论依据。含矿斑岩锆石206 Pb/238 U平均加权年龄为111.2±0.4Ma(MSWD=0.67),与矿集区成矿岩浆活动时限一致,是矿集区重要组成部分。石英脉流体包裹体显示矿床主成矿期成矿流体温度集中于140~382℃,主要集中在240~280℃。成岩阶段石英斑晶中Ⅰ型包裹体盐度范围为0.2%~20.7%NaCleqv.,含盐子晶包裹体盐度为33.6%NaCleqv.和43.9%NaCleqv.;成矿阶段不含石膏石英脉Ⅰ型包裹体盐度范围为0.2%~20.8%NaCleqv.,黄铁矿石英脉Ⅰ型包裹体盐度范围为1.1%~11.1%NaCleqv.,石膏中Ⅰ型包裹体盐度范围为0.5%~9.3%NaCleqv.。对钻孔DNZK6428样品进行主微量元素测试并进行因子分析计算,结果表明F1、F2、F3代表成岩阶段,因子主成分为Y-Ho-Er-Tm-Yb-Dy-Lu-Tb-Eu-Gd-Sm-La-Ce-Pr-Nd-SiO_2-Al_2O_3-CaO等,F4和F5代表铜金矿化阶段,因子主成分为Sn-Sb-Ba-Fe_2O_3-Sr-|SiO_2|-Ni-Cu-U-In-Cd-Au-Zn。黄铁矿δ34SV-CDT值总体较为集中,呈"双峰塔式"分布,变化范围为-7.8‰~4.1‰,均值为-4.23‰,为深源岩浆硫,硫的来源接近地幔硫。矿床粒状黄铁矿Co/Ni比值为0.207~10.775,平均值4.39,脉状黄铁矿Co/Ni比值为0.353~23.155,平均值3.802,均为热液成因。矿相学与岩相学研究结果显示矿床具明矾石和硫砷铜矿典型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矿物组合,地堡Cu(Au)矿为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测年 含矿斑岩 硫同位素 流体包裹体 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金船塘锡铋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3
10
作者 刘晓菲 袁顺达 吴胜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9-51,共13页
湖南东坡矿田位于南岭成矿带的西段,构造位置上处于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的对接地带,矿田内以千里山岩体为中心,发育一系列与燕山期花岗质岩浆作用有关的超大型、大型和中型钨锡钼铋多金属矿床。金船塘锡铋矿床是东坡矿田内一个以锡铋为... 湖南东坡矿田位于南岭成矿带的西段,构造位置上处于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的对接地带,矿田内以千里山岩体为中心,发育一系列与燕山期花岗质岩浆作用有关的超大型、大型和中型钨锡钼铋多金属矿床。金船塘锡铋矿床是东坡矿田内一个以锡铋为主的大型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本文对该矿床的矽卡岩型矿石中的辉钼矿进行了Re-Os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辉钼矿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范围为157.2±2.8Ma至162.4±2.4Ma,加权平均值为159.8±2.9Ma,对应的Re-Os等时线年龄为158.8±6.6Ma;这些年龄数据与柿竹园矿床辉钼矿的Re-Os等时线年龄(151.0±3.5Ma)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亦与区内千里山岩体锆石U-Pb年龄(152±2Ma)接近,指示金船塘Sn-Bi矿床与区内花岗岩具有密切的时间和成因关系。结合区域上已有的研究成果,包括金船塘矿床在内的东坡矿田的成岩成矿作用主要集中在149~161Ma,与南岭地区大规模的钨锡多金属成矿作用时限(150~160Ma)一致;另外,区域上的研究表明,幔源物质广泛参与了湘南钨锡矿集区晚中生代的成岩成矿作用,指示该区中-晚侏罗世爆发式的成岩成矿作用可能是区域地壳拉张-岩石圈伸展减薄背景下,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OS同位素 辉钼矿 锡铋矿床 金船塘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耳山矿集区金矿控矿地质要素分析 被引量:29
11
作者 吴发富 龚庆杰 +2 位作者 石建喜 李建全 王中亮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65-875,共11页
本文统计了豫西熊耳山地区53个金矿床(点),编绘了熊耳山地区金矿床分布图。系统的野外矿床地质观察以及熊耳山地区矿床分布图都显示,该区金矿的主要控矿要素为太华群变质结晶基底、北西向和北东向断裂构造,以及燕山期酸性侵入岩。太华... 本文统计了豫西熊耳山地区53个金矿床(点),编绘了熊耳山地区金矿床分布图。系统的野外矿床地质观察以及熊耳山地区矿床分布图都显示,该区金矿的主要控矿要素为太华群变质结晶基底、北西向和北东向断裂构造,以及燕山期酸性侵入岩。太华群处于熊耳山核部,南北两侧以不整合接触带分别与熊耳群及新生代地层相拆离。矿集区45%的金矿床分布于太华群内,从鲁山、熊耳山到小秦岭,金矿化程度增强,而太华群中的金丰度依次降底,显示太华群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近东西向马超营断裂为熊耳山地区一级构造单元,其北侧发育一系列北东向次级断层。区内金矿床主要分布于马超营断裂以北,明显沿北东向断层成带分布,且矿床的控矿构造也呈北东向,暗示了北东向断层的控矿特征。研究区内发育有花山、五丈山、合峪、太山庙等大花岗岩体和大量石英斑岩脉和花岗斑岩岩脉。花山岩体和五丈山岩体与地层外接触带是控制金矿床产出重要区域,36%的金矿床产出于岩体附近或角砾岩体内,小型岩脉则广泛发育于各金矿床内。本区1∶20万区域化探金含量存在七个异常区,分别与该区金矿床集中分布区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西熊耳山 金矿床 控矿地质要素 区域化探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德兴朱砂红斑岩铜矿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被引量:10
12
作者 吴德新 赵元艺 +6 位作者 吕立娜 许虹 郭硕 刘妍 朱小云 王增科 水新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77-690,共14页
朱砂红斑岩铜矿位于德兴斑岩铜矿矿集区的西北方向,紧邻铜厂铜矿。本文在前人有关德兴铜矿研究基础上,以铜矿流体包裹体为研究内容,通过野外详细的岩芯采样,室内石英斑晶、石英脉和方解石脉中包裹体测试及数据整理分析后初步发现:朱砂... 朱砂红斑岩铜矿位于德兴斑岩铜矿矿集区的西北方向,紧邻铜厂铜矿。本文在前人有关德兴铜矿研究基础上,以铜矿流体包裹体为研究内容,通过野外详细的岩芯采样,室内石英斑晶、石英脉和方解石脉中包裹体测试及数据整理分析后初步发现:朱砂红斑岩铜矿流体包裹体大致可以分成五大类型(富液型包裹体、富气型包裹体、含CO2气液两相型包裹体、含子矿物多相型和固液两相型);相比铜厂整体成矿温度略低,盐度略高;由成矿流体压力47.27~184.47MPa,推导出成矿深度达2~4km,以及激光拉曼测试结果——流体中含有CO2、H2S和CH4等挥成份气体,它们可能与Au等元素的运移成矿有关。因此,从包裹体性质推测朱砂红铜矿不只是斑岩铜矿,可能是浅成热液斑岩型铜金矿床。此外,朱砂红矿区成矿流体来源至少有两种:高温岩浆流体和大气降水。伴随流体演化期次大致可以划分出3个成矿阶段:硅酸盐硫化物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即主成矿阶段,温度:200~340℃,盐度:2.0%~15%NaCl)、碳酸盐-硫酸盐硫化物阶段。同时,均一温度、盐度及压力等暗示在流体演化和成矿过程中岩浆流体发生过沸腾或不混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兴 朱砂红 斑岩铜矿 流体包裹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争光金矿床年代学特征及成矿意义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运 符家骏 +1 位作者 赵元艺 曾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1-162,共12页
多宝山斑岩矿床位于兴蒙褶皱带的东段,是中国东北部著名的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具有极大的找矿潜力。争光矿床处于多宝山多金属成矿带的南东端,是区内重要的金矿床。本文对争光金矿区多宝山组灰绿色凝灰岩中因受闪长玢岩侵入影响而形成的... 多宝山斑岩矿床位于兴蒙褶皱带的东段,是中国东北部著名的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具有极大的找矿潜力。争光矿床处于多宝山多金属成矿带的南东端,是区内重要的金矿床。本文对争光金矿区多宝山组灰绿色凝灰岩中因受闪长玢岩侵入影响而形成的薄膜状辉钼矿,进行Re-Os同位素定年,获得加权平均年龄为480±3Ma;对采自于接触部位内侧的闪长玢岩(侵入安山岩,赋存金矿体),以及采自于一条被金矿脉切断的岩脉中的闪长岩,进行锆石U-Pb定年,获得^(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478.3±3.7Ma、150.67±0.77Ma。根据多宝山矿集区的地质背景、区内经历的对岩浆活动与成岩成矿有重要影响的加里东期、海西期和燕山期的三大构造-热事件的演化过程、多宝山斑岩成矿系统中Au元素的含量、花岗闪长斑岩具有的黄铁绢英岩化、碳酸盐化和多金属硫化物矿化、矿区发现了隐爆角砾岩型矿石,以及多宝山、铜山、争光Re-Os同位素较为一致的测年结果等诸多特征,推断争光金矿早期矿化发生在加里东期,为多宝山斑岩成矿系统外围的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化,并与闪长玢岩岩浆活动相关,后期叠加了燕山期闪长岩岩浆活动的成矿作用。本文所测辉钼矿中Re的较高含量(295.9×10^(-6)~394.7×10^(-6)),推测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幔,并含有部分地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宝山矿集区 斑岩成矿系统 锆石定年 RE-OS同位素定年 多期次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南黄沙坪多金属矿床花岗质岩浆性质及演化对成矿差异的约束 被引量:12
14
作者 原垭斌 袁顺达 +1 位作者 赵盼捞 张东亮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565-2580,共16页
黄沙坪矿床是湘南地区最大的铅锌矿床,除铅、锌外,可供开采利用的矿种还包括钨、锡、钼、铜、铁、硫等。矿区内岩浆作用复杂、成矿元素多样、矿化类型丰富,是研究湘南地区斑岩-矽卡岩-热液脉型Cu多金属与矽卡岩W-Sn多金属复合成矿作用... 黄沙坪矿床是湘南地区最大的铅锌矿床,除铅、锌外,可供开采利用的矿种还包括钨、锡、钼、铜、铁、硫等。矿区内岩浆作用复杂、成矿元素多样、矿化类型丰富,是研究湘南地区斑岩-矽卡岩-热液脉型Cu多金属与矽卡岩W-Sn多金属复合成矿作用的理想对象。为查明矿区Cu多金属与W多金属复合成矿机理,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岩石学、矿物学及元素地球化学等方面分别对区内石英斑岩和花岗斑岩这两类成矿岩体开展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两类岩体具有相似的源区特征,但在源区性质及其演化过程方面仍存在差异:石英斑岩侵位深度更浅,具有相对较高的氧逸度和较低的形成温度;而花岗斑岩则侵位相对更深,具有更高的形成温度和极高的分异演化程度、更低的氧逸度。这些地球化学特征差异可能是制约石英斑岩成铜矿而花岗斑岩成钨矿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成矿 岩体成矿差异 黄沙坪矿床 湘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沙坪矿区花岗岩类的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3
15
作者 原垭斌 袁顺达 +1 位作者 陈长江 霍然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4-78,共15页
黄沙坪矿床是湖南最大的铅锌矿床。矿区内岩浆活动复杂,矿化类型齐全,成矿元素多样,是湘南地区斑岩-矽卡岩-热液脉型Cu多金属与W-Sn多金属复合成矿作用的典型代表。为厘清区内不同花岗质岩石的时间格架、源区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本次... 黄沙坪矿床是湖南最大的铅锌矿床。矿区内岩浆活动复杂,矿化类型齐全,成矿元素多样,是湘南地区斑岩-矽卡岩-热液脉型Cu多金属与W-Sn多金属复合成矿作用的典型代表。为厘清区内不同花岗质岩石的时间格架、源区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本次研究对黄沙坪矿区的不同类型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的锆石LA-ICP-MS U-Pb定年和Hf同位素组成研究,研究表明,英安斑岩、二长花岗斑岩和石英斑岩的侵位年龄分别为158.5±0.9Ma、155.2±0.4Ma、160.8±1.0Ma,石英斑岩内花岗质岩石包体可能形成于220.4±1.2Ma。另外,在二长花岗斑岩锆石中发现古元古代-新太古代的继承锆石核。不同花岗质岩石中,中晚侏罗世锆石的εHf(t)值为-7.6~-3.2,Hf同位素两阶段模式年龄为1.7~1.4Ga,表明该区花岗质岩浆主要源自中元古代的古老基底物质部分熔融。继承锆石中接近0的εHf(t)负值(-1.5~-0.07)和εHf(t)正值(0.5~6.5)暗示形成这些古老继承锆石的初始物质中有幔源物质的加入。黄沙坪矿区不同类型花岗质岩石的锆石年龄和Hf同位素特征表明,英安斑岩、二长花岗斑岩、石英斑岩可能是同源同时期岩浆演化的产物,与矿床成矿年龄(154~159Ma)接近,反映其成岩成矿具有密切的时空联系。花岗岩中存在多组古老的残留锆石,暗示了黄沙坪地区自新太古代以来经历了复杂的岩浆作用,这可能是区内Cu-Pb-Zn-W-Mo-Fe多金属复合型矿床形成的关键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HF同位素 继承锆石 黄沙坪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陵兰伊犁马萨克铌-钽-铀-稀土矿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赵元艺 卢伟 +1 位作者 汪傲 逯文辉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17,共9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对稀有元素资源,特别是稀土元素(REE)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位于格陵兰岛西南部可凡湾(Kvanefjeld)的伊犁马萨克杂岩体(Ilimaussaq complex)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的稀土矿富集地,仅次于我国的白云鄂博稀土矿。...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对稀有元素资源,特别是稀土元素(REE)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位于格陵兰岛西南部可凡湾(Kvanefjeld)的伊犁马萨克杂岩体(Ilimaussaq complex)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的稀土矿富集地,仅次于我国的白云鄂博稀土矿。该矿床储量大,且重稀土所占比例高。该杂岩体以其独特的过碱性岩(agpaitic rocks)组合和超过225种稀有矿物而闻名于世,其中有11种矿物目前在世界其他地方并未发现,为该杂岩体所独有。伊犁马萨克独特的地质背景、极大的矿床价值以及独特的岩石矿物组合等无不吸引着全世界的地质学家。基于前人对伊犁马萨克的研究,从产出环境、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和找矿模型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陵兰 稀土矿 伊犁马萨克杂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贝辰加镍-铜硫化物矿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汪傲 赵元艺 +1 位作者 许虹 曹冲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10-1118,共9页
贝辰加镍-铜硫化物矿床位于俄罗斯北极圈内科拉半岛西北部,是一个世界级镍-铜矿集区。矿集区目前共发现25个含工业矿体的侵入体,分东、西2个矿带,已探明镍资源量470×10^4t,品位1.2%,铜储量350×10^4t,品位0.9%,与俄罗斯诺里尔... 贝辰加镍-铜硫化物矿床位于俄罗斯北极圈内科拉半岛西北部,是一个世界级镍-铜矿集区。矿集区目前共发现25个含工业矿体的侵入体,分东、西2个矿带,已探明镍资源量470×10^4t,品位1.2%,铜储量350×10^4t,品位0.9%,与俄罗斯诺里尔斯克、加拿大萨德伯里、中国金川等矿床并列为世界级大型铜镍硫化物矿床。贝辰加杂岩体由4套古元古代火山-沉积旋回构成,含矿的为第四套火山-沉积旋回皮尔咖加维建造。矿集区内的火山-沉积作用发生在1940-2500Ma之间,成矿作用发生在1950-1990Ma之间,矿化作用发生在古元古代该地区岩浆演化的晚期阶段。贝辰加镍-铜矿赋矿岩石为富铁苦橄岩,具有高铁、低Al2O3,高Ti O2、Zr和其他不相容元素的特点,强烈富集LREE,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于板内玄武岩或碱性玄武岩。矿床成矿模式为地幔柱分支分异成的贝辰加岩体侵入裂陷槽,其西部矿体侵入至沉积地层之上,东部矿体侵入到沉积地层内部。硫通过岩浆侵位过程中的同化作用进入岩浆,形成硫化物熔融体,并在后期经历了构造变形、热液叠加等作用后形成了浸染状、角砾状等多种类型的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辰加 镍-铜硫化物矿床 科拉半岛 俄罗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中-西段金属矿床成矿系列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元艺 汪傲 +2 位作者 卢伟 吕立娜 刘妍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079-1080,共2页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是我国19个重要成矿区带之一,也是研究程度最低的一个,地质勘查与专项研究成果均显示该成矿带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本文在开展了大量的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测试的基础上,论述其中段与西段成矿系列,为进一步找矿提供理...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是我国19个重要成矿区带之一,也是研究程度最低的一个,地质勘查与专项研究成果均显示该成矿带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本文在开展了大量的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测试的基础上,论述其中段与西段成矿系列,为进一步找矿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石 超基性岩 早侏罗世 岩体 矿物 火成岩 侏罗纪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灰岩 矽卡岩型铁矿 花岗闪长斑岩 镍磁铁矿 镍矿 早白垩世 白垩纪 闪长岩 闪长玢岩 闪长斑岩 辉石橄榄岩 成矿系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陵兰岛中东部马尔姆杰格(Malmbjerg)斑岩型钼矿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水新芳 赵元艺 +1 位作者 李九玲 卢伟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51,共6页
马尔姆杰格(Malmbjerg)斑岩型钼矿床位于格陵兰岛东岸古近纪火成岩省中,是靠近始新世沃纳布杰格(Werner Bjerge)杂岩体中3个钼矿床中最大的一个。马尔姆杰格矿床钼金属储量约26万t,辉钼矿化呈细脉-网脉状分布于岩体及其围岩中。与矿化... 马尔姆杰格(Malmbjerg)斑岩型钼矿床位于格陵兰岛东岸古近纪火成岩省中,是靠近始新世沃纳布杰格(Werner Bjerge)杂岩体中3个钼矿床中最大的一个。马尔姆杰格矿床钼金属储量约26万t,辉钼矿化呈细脉-网脉状分布于岩体及其围岩中。与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有钾长石化、硅化、云英岩化、黄铁矿化等,具有斑岩型钼矿床的一些基本特点。矿床中辉钼矿ReOs年龄(25.8Ma)与黑云母花岗岩40 Ar/39 Ar年龄(25.7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辉钼矿矿化与花岗岩侵位是同时发生的,均为古近纪产物,与冈底斯成矿带中新生代斑岩成矿系统晚碰撞期发育的矿床形成时代较接近。马尔姆杰格斑岩型钼矿床形成于裂谷后期地壳抬升过程中该区最新的岩浆活动阶段,矿床外围及南部是重要的找矿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近纪 钼矿床 马尔姆杰格 东格陵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兴铜矿岩矿相学研究过程中的新发现及意义初探 被引量:1
20
作者 水新芳 赵元艺 +3 位作者 刘妍 吴德新 郭硕 沙俊生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709-710,共2页
德兴铜矿位于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之间的结合带(钦杭成矿带)中段,被北东向乐安江、赣东北深大断裂、德兴-瑞昌断裂带夹持,是我国目前开采规模最大的露天斑岩型铜矿床,包括铜厂铜矿、富家坞铜矿和朱砂红铜矿三个斑岩型矿床。上世纪七十年... 德兴铜矿位于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之间的结合带(钦杭成矿带)中段,被北东向乐安江、赣东北深大断裂、德兴-瑞昌断裂带夹持,是我国目前开采规模最大的露天斑岩型铜矿床,包括铜厂铜矿、富家坞铜矿和朱砂红铜矿三个斑岩型矿床。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对本矿区的年代学、岩石学、地球化学以及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等不同侧面进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朱训等,1983;华仁民等,2000;钱鹏等,2005,2003;王强等,2004;毛景文等,2011;Guoshuo et al.,2012)。但对岩矿相学的研究尚不够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铁矿 锇铱矿 矿物 磷灰石 铁矿物 磷酸盐矿物 矿相学 钙钨矿 钨矿物 白钨矿 花岗闪长斑岩 德兴铜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