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湖卤水锂资源及其开发进展 被引量:118
1
作者 高峰 郑绵平 +2 位作者 乜贞 刘建华 宋彭生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3-492,共10页
随着全球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由于盐湖卤水中含有丰富的锂资源,所以对其锂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全球盐湖卤水锂资源的分布及其水化学分类特征论述的基础上,对目前盐湖卤水... 随着全球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由于盐湖卤水中含有丰富的锂资源,所以对其锂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全球盐湖卤水锂资源的分布及其水化学分类特征论述的基础上,对目前盐湖卤水锂资源的提取工艺进行了比较分类,对卤水锂资源的开发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指出我国盐湖卤水锂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充分考虑湖区环境,"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依托当地自然资源;在锂资源开发的同时对盐湖卤水中的其它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加速研究开发高附加值锂盐产品,对锂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根据我国矿产资源的国情和世界开发的发展形势,制定我国锂资源开发的长远战略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 卤水 锂资源 开发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西部聂尔错古湖近20000—2000年的微体古生物与环境及气候变化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俊英 袁鹤然 +1 位作者 郑绵平 刘喜方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75-587,共13页
西藏西部聂尔错古湖37/ZK7的钻孔剖面深10m,含丰富的介形类和轮藻类等微体水生生物化石。介形类数量多,但分异度低。频繁出现、含量较多的是Leucocythere mirabilis Kaufmann和Limnocythere dubiosa Daday,其他是为数不多的Limnocythere... 西藏西部聂尔错古湖37/ZK7的钻孔剖面深10m,含丰富的介形类和轮藻类等微体水生生物化石。介形类数量多,但分异度低。频繁出现、含量较多的是Leucocythere mirabilis Kaufmann和Limnocythere dubiosa Daday,其他是为数不多的Limnocytherellina,Eucypris和Candona。轮藻类产出层位多,但其藏卵器保存不好,多系营养体碎片及卵膜。据介形类生态环境分析,结合剖面铀系测年和沉积物特征及相关地化背景值等,聂尔错古湖在近20,000—2,000年间的古环境变化大致情况如下:①距今20,000年前后,湖水较深,水温较低,水质微咸,气候较凉湿转暖湿。②约18,700—18,100a BP,湖水蒸发量较大,湖泊收缩,湖水逐渐变浅,含盐度增加,气候偏暖干。③约18,100—11,800a BP,气候冷湿、湖水较深,水温偏低,水质较淡,但是其间有多次气候波动,随着气候的波动,湖泊水体深度和水化学性质发生变化,显示湖区气候较冷湿与凉偏湿频繁交替,晚期凉偏干。④约11,800—10,000a BP,气候偏暖湿(11,800—11,000a BP)转冷干(11,000—10,000a BP),湖泊生态环境恶化,介形类数量急剧减少,应是对全球仙女木事件的响应。⑤10,000a BP进入全新世后,气候偏暖湿(10,000—8,700a BP,7,000—4,800a BP)间偏冷湿(8,700—7,000a BP);4,800—3,000a BP转为偏暖干(4,800—4,600a BP,4,400—4,300a BP,3,800—3,000a BP)与偏冷湿(4,600—4,400a BP,4,300—3,800a BP)交替;3,000—2,100a BP以冷干气候为主,湖泊趋于干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西部 聂尔错 微体古生物 介形类 环境及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部大浪滩140ka以来沉积特征与古环境 被引量:18
3
作者 侯献华 郑绵平 +2 位作者 张成君 施林峰 王有德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23-1630,共8页
文章选取柴达木盆地西部大浪滩盐湖沉积中心的钻孔岩芯为研究对象,通过U系年代学研究,建立了该地区140kaBP以来的湖相地层沉积序列。从沉积特征来看,期间共经历了8次成盐期和6次淡化期,成盐期沉积的主要矿物为石盐、石膏、芒硝和白钠镁... 文章选取柴达木盆地西部大浪滩盐湖沉积中心的钻孔岩芯为研究对象,通过U系年代学研究,建立了该地区140kaBP以来的湖相地层沉积序列。从沉积特征来看,期间共经历了8次成盐期和6次淡化期,成盐期沉积的主要矿物为石盐、石膏、芒硝和白钠镁矾。淡化阶段主要矿物为粘土(伊利石占绝大多数,次为绿泥石和高岭石)、碳酸盐(方解石和白云石为主)和石英长石。对该时段碳氧同位素分析显示,140~113kaBP(92~84m),同末次间冰期的演化阶段(5e)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113~93kaBP(84~78m)(5d),从碳同位素组成特征看,该阶段也有多次气候的颤动发生,在78~80m层段,有近2m厚的中粗粒芒硝,其为冷相矿物,这说明该阶段水体温度变化频繁;此外,93~87kaBP(78~74.6m)、87~79.5kaBP(74.6~67.5m)、79.5~76kaBP(67.5~63.5m)也都分别对应着末次间冰期后的5c、5b、5a三个阶段。76~72kaBP(60~64m)(MIS4),氧同位素组成快速偏重(-4‰~-8‰(PDB)),温度下降,水体明显咸化;72~30kaBP(60~16m)(MIS3),总体碳氧同位素组成偏重,代表干凉的古气候环境,期间有两次成盐期,代表了冷干时段;30~14kaBP(16~0m)(MIS2),氧同位素组成明显偏重,代表了末次盛冰期的到来,进而结束了湖泊水体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系年代 沉积特征 成盐期 碳氧同位素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上始新统含盐岩系准原生白云岩的沉积学特征与形成机理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永生 侯献华 +1 位作者 张海清 杨玉卿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41-455,共15页
江汉盆地是我国东部独具特色的古近纪盐湖盆地,其潜江凹陷上始新统含盐岩系中的泥晶白云岩由泥晶白云石组成。泥晶白云石在阴极发光下呈红色、橙红色,与其伴生的矿物除原生钙芒硝、石盐、陆源泥质外,方解石没有或极少;X衍射分析结... 江汉盆地是我国东部独具特色的古近纪盐湖盆地,其潜江凹陷上始新统含盐岩系中的泥晶白云岩由泥晶白云石组成。泥晶白云石在阴极发光下呈红色、橙红色,与其伴生的矿物除原生钙芒硝、石盐、陆源泥质外,方解石没有或极少;X衍射分析结果表明,泥晶白云石的CaCO3摩尔含量平均为57.30%,有序度平均为0.40,具高富钙、低有序的特征;与钙芒硝岩的紧密共生,说明泥晶白云岩沉积环境的水介质为高盐度的成水或淡卤水;根据氧同位素数据计算的沉积环境的水体温度平均为30.5℃,与泥晶白云石伴生的原生钙芒硝晶体中的包裹体均一温度最低值为44℃,这两组温度数据基本接近,表明泥晶白云石沉淀时环境水体的温度大致在30.5~44℃之间。由此推断,潜江凹陷上始新统含盐岩系产出的泥晶白云岩是在具较高温度和盐度、高Mg/Ca比值、常年性分层古盐湖水体中,由化学沉淀作用直接形成的准原生白云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盆地 上始新统 含盐岩系 化学沉淀作用 准原生白云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