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盐湖科学技术研究的若干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88
1
作者 郑绵平 张永生 +10 位作者 刘喜方 齐文 孔凡晶 乜贞 贾沁贤 卜令忠 侯献华 王海雷 张震 孔维刚 林勇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23-2166,共44页
我国拥有得天独厚的盐湖资源,分布于北半球盐湖带欧亚盐湖亚带东部,主要分布在现代降水量<500mm/a的范围内。本文对中国盐湖科学技术60年来取得的若干进展进行初步梳理。1.在盐湖沉积与古气候、古环境研究方面:提出了各种盐类矿物的... 我国拥有得天独厚的盐湖资源,分布于北半球盐湖带欧亚盐湖亚带东部,主要分布在现代降水量<500mm/a的范围内。本文对中国盐湖科学技术60年来取得的若干进展进行初步梳理。1.在盐湖沉积与古气候、古环境研究方面:提出了各种盐类矿物的古气候转换指标。柴达木西部-塔里木东部氯化物型-硫酸盐型沉积区为我国第四纪以来干旱成盐中心,历经了6次以上的向外干旱(成盐)扩张期;提出青藏高原第四纪晚期存在5次泛湖高湖面;2.在盐湖成矿与成盐成钾理论研究方面:首编青藏高原湖泊水化学分带图(1/250万),揭示了青藏高原盐湖水化学类型由南往北、由碳酸盐-氯化物型分布规律及其相应成盐成矿专属性;发现几个大型陆相钾盐矿床,提出了高山深盆成盐模式、链式多级中浅盐湖成矿模式、多级湖盆深盆成盐模式、砂砾型含钾卤水成矿模式以及"隔代承袭成钾"等新认识,建立和发展了"陆相成钾"理论认识;发现青海大柴旦湖钠硼解石-柱硼镁石矿床、西藏扎仓茶卡柱硼镁石-库水硼镁石矿床、聂尔错库水硼镁石矿床等新类型镁硼酸盐(锂)矿床,进而提出冷冻稀释成硼理论新认识。3.自主研发出的"反浮选冷结晶工艺"生产氯化钾自控系统,使察尔汗盐湖钾盐达到300万吨/年KCl产量,形成了名牌钾肥产品。成功研发了罗布泊120万吨/年硫酸钾成套技术,建成世界最大的硫酸钾生产装置,2015年产量达160万吨,以上为我国钾肥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自主研发的"冬储卤-冷冻-日晒-分离-盐梯度太阳池积热沉锂"创新技术支撑下,在西藏高原海拔4421米的扎布耶盐湖建成了世界海拔最高的锂盐产业,也是我国首条年产5000吨碳酸锂的盐湖提锂基地。4.根据盐水域发育大面积杜氏藻等嗜盐菌藻、盐沼带和盐碱地繁衍多种盐生植物的盐境生态特点,提出"盐湖农业"("盐土农业")农业新概念,发展盐境绿色产业提供新的理念和技术支持。最后,为今后盐类科学发展方向,提出了深绿科技与产业研发方向,随着盐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会促进新的边缘交叉学科盐类学(Salinology)的发展和日臻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盐湖研究进展 盐湖沉积与古气候 成盐理论 盐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盐湖农业 盐类深绿科技与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钾盐地质资源现状与找钾方向初步分析 被引量:111
2
作者 郑绵平 齐文 张永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39-1246,共8页
分析了中国钾资源供需形势、有利成盐找钾时代、主要的有利成钾盆地等,回顾了中国找钾工作的历史,指出中国西部仍有找钾前景,尤其是中、上侏罗统—白垩系和新生界,其次是上震旦统—寒武系、石炭系、奥陶系和三叠系,同时,还应继续开展现... 分析了中国钾资源供需形势、有利成盐找钾时代、主要的有利成钾盆地等,回顾了中国找钾工作的历史,指出中国西部仍有找钾前景,尤其是中、上侏罗统—白垩系和新生界,其次是上震旦统—寒武系、石炭系、奥陶系和三叠系,同时,还应继续开展现代盐湖和地下卤水找钾和综合评价,主要找钾地区为塔里木盆地、滇西—羌塘盆地、柴达木盆地和上扬子盆地。鉴于中国特定的成盐构造地质条件和钾盐成矿、保存特点,以及国外预测找钾的经验,在中国找钾要有做长期深入勘查研究的思想准备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议对找钾工作加大投入,加强找钾预测的地质基础研究,建立专业队伍和落实油钾兼探的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盐 资源现状 成盐时代 找钾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盐湖锂资源的产业化现状——以西台吉乃尔盐湖和扎布耶盐湖为例 被引量:60
3
作者 乜贞 卜令忠 郑绵平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5-101,共7页
锂对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是21世纪的能源金属。近10年,中国主要从国外进口碳酸锂产品。中国是一个多盐湖的国家,盐湖锂占锂资源工业总储量的85%。现代第四纪盐湖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的青海、西藏、新疆和内蒙古四省区,具有... 锂对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是21世纪的能源金属。近10年,中国主要从国外进口碳酸锂产品。中国是一个多盐湖的国家,盐湖锂占锂资源工业总储量的85%。现代第四纪盐湖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的青海、西藏、新疆和内蒙古四省区,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经过多年科研后,目前国内已经在西台吉乃尔和扎布耶两个盐湖建立了卤水提锂产业。本文对比研究了这两个盐湖资源状况和地理气候条件,以及由此而决定的盐湖资源开发工艺流程,探讨了其工艺优化方向。并指出这两个盐湖具有锂资源储量大,品位高的优势,但是受盐湖类型或地理气候条件限制,工艺上有待改善。建议继续加强对盐湖开发技术优化和对盐湖提锂产业的扶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 产业化 西台吉乃尔盐湖 扎布耶盐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盐湖资源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57
4
作者 郑绵平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7-102,共6页
本文着重就盐湖中心“九五”研究工作进展作一简要报道。该研究以“盐湖学”(Salinology)为指导 ,开展基础理论研究与开发实验相结合的探索 ,将盐湖资源综合性调查与典型盐湖开发研究密切结合。首次揭示了环昂拉陵区为锂硼铯 (钾铷 )盐... 本文着重就盐湖中心“九五”研究工作进展作一简要报道。该研究以“盐湖学”(Salinology)为指导 ,开展基础理论研究与开发实验相结合的探索 ,将盐湖资源综合性调查与典型盐湖开发研究密切结合。首次揭示了环昂拉陵区为锂硼铯 (钾铷 )盐湖巨大成矿域 ;指出扎布耶超大型锂硼盐湖矿床为一陆 陆碰撞区多级浅盆成矿模式 ,不同于南美弧后裂谷的高深盆锂硼成矿模式 ;首次通过大范围盐湖综合调查 ,从而确认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产卤虫盐湖远景区 ;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扬长避短“的原则 ,通过实验盐湖学研究 ,找到了一条适合高原特殊环境的锂盐湖开发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资源 青藏高原 实验盐湖学 成矿构造 成矿时代 成矿模式 提锂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盐湖资源与生态环境 被引量:42
5
作者 郑绵平 《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13-1622,共10页
中国盐湖区受干旱-半干旱气候控制,现代盐湖主要分布于年降水量<500mm范围内。依据中国盐湖地貌、地质构造条件及物质成分特点,将中国盐湖划分为4个盐湖区,并简述第四纪以来各区由于古气候变化和地质构造活动性不同,而具有各自的盐... 中国盐湖区受干旱-半干旱气候控制,现代盐湖主要分布于年降水量<500mm范围内。依据中国盐湖地貌、地质构造条件及物质成分特点,将中国盐湖划分为4个盐湖区,并简述第四纪以来各区由于古气候变化和地质构造活动性不同,而具有各自的盐湖演化特点。由于各区盐湖规模、经济价值和交通技术条件不同,开发利用程度有差异,以吉兰泰盐湖和运城盐湖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较好;以察尔汗为代表的钾盐湖开发规模最大。目前中国盐湖区环境还存在很多需要改善的问题,尤其是地处边远的中小型盐湖,采富弃贫、回收率低和单一矿种开采使大量伴生有用组分贫化等。同时,由于气候环境因素也引起盐湖环境的重大变化,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西北盐湖区,自1987年以来,出现向暖湿转型,湖泊有扩大上升趋势;青藏高原盐湖区则大致从1992年以来,由东往西,相继出现高湖面,显现向暖湿转型;而西北盐湖区仍处于暖干阶段,湖水位下降,盐湖沙化。随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和和谐社会的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建议进一步吸取国内外在盐业综合利用、整体开发和环境保护的经验和先进技术,加强盐湖环境变化观察和监测,建设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大盐湖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盐湖资源 盐湖区 气候环境与盐湖演化 盐湖资源合理利用 盐湖环境监测与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湖卤水锂资源及其开发进展 被引量:115
6
作者 高峰 郑绵平 +2 位作者 乜贞 刘建华 宋彭生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3-492,共10页
随着全球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由于盐湖卤水中含有丰富的锂资源,所以对其锂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全球盐湖卤水锂资源的分布及其水化学分类特征论述的基础上,对目前盐湖卤水... 随着全球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由于盐湖卤水中含有丰富的锂资源,所以对其锂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全球盐湖卤水锂资源的分布及其水化学分类特征论述的基础上,对目前盐湖卤水锂资源的提取工艺进行了比较分类,对卤水锂资源的开发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指出我国盐湖卤水锂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充分考虑湖区环境,"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依托当地自然资源;在锂资源开发的同时对盐湖卤水中的其它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加速研究开发高附加值锂盐产品,对锂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根据我国矿产资源的国情和世界开发的发展形势,制定我国锂资源开发的长远战略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 卤水 锂资源 开发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湖卤水资源锂镁分离的工艺技术 被引量:21
7
作者 乜贞 卜令忠 +2 位作者 王云生 宋彭生 郑绵平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共4页
目前,盐湖卤水提锂是锂盐生产的主导,其各个工艺路线可归纳为制取富锂卤水、锂镁分离、碳酸锂沉淀3个过程,其中锂镁分离步骤最为关键。对自然分离法、碳酸盐沉淀法、煅烧浸取法、离子交换吸附法这4种镁锂分离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在卤水提... 目前,盐湖卤水提锂是锂盐生产的主导,其各个工艺路线可归纳为制取富锂卤水、锂镁分离、碳酸锂沉淀3个过程,其中锂镁分离步骤最为关键。对自然分离法、碳酸盐沉淀法、煅烧浸取法、离子交换吸附法这4种镁锂分离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在卤水提锂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做了详细分析对比,讨论了各方法的使用范围,探讨了高镁锂比卤水分段除镁的通用方法,以期对中国盐湖锂资源开发工艺的选择提供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卤水 提锂工艺 锂镁分离 镁锂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湖生物学研究进展——第二届“盐湖生物学及嗜盐生物与油气生成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4
8
作者 孔凡晶 郑绵平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03-608,共6页
盐湖生物学是研究盐湖水体及其沿岸环境中生命现象和生命过程规律的科学。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盐湖生物学研究,第二届"盐湖生物学及嗜盐生物与油气生成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9月在京召开。会议主要取得如下成果:(1)在"大盐湖... 盐湖生物学是研究盐湖水体及其沿岸环境中生命现象和生命过程规律的科学。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盐湖生物学研究,第二届"盐湖生物学及嗜盐生物与油气生成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9月在京召开。会议主要取得如下成果:(1)在"大盐湖产业"体系基础上,提出了"盐体系"研究模式,初步归纳了盐体系研究与生物学交叉的几个主题,为开展盐湖生物学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2)盐湖生物提供基因资源和新生物技术:极端嗜盐古菌蕴藏着丰富的可开发资源,是真核生物遗传过程研究得天独厚的原核模型。(3)对盐湖生物在油气生成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89%的已探明的原油和80%的天然气产出于含盐盆地;盐湖相可以发育为优质烃源岩,已发现盐湖相烃源岩形成的大规模油气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生物学 嗜盐菌 螺旋藻 盐藻 蒸发盐盆地 油气资源 烃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盐湖 被引量:119
9
作者 郑绵平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1-189,共9页
中国是一个多盐湖的国家,并有悠久的盐湖开发历史。第四纪盐湖主要分布于我国西部和东北部。笔者将中国盐湖划分为4个盐湖区和13个盐湖亚区。已知的4种盐湖水化学类型在中国均已找到。这些盐湖水化学类型以柴达木-塔里木东部干旱... 中国是一个多盐湖的国家,并有悠久的盐湖开发历史。第四纪盐湖主要分布于我国西部和东北部。笔者将中国盐湖划分为4个盐湖区和13个盐湖亚区。已知的4种盐湖水化学类型在中国均已找到。这些盐湖水化学类型以柴达木-塔里木东部干旱(极干旱)地区为中心,向外围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自第四纪以来,中国盐湖带反映出有6次以上干旱扩张期,该发现对于阐明中国乃至东亚第四纪古气候环境演变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盐湖 水化学类型 干旱扩张期 第四纪 古气候 时空分布 卤水 成盐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湖学的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27
10
作者 郑绵平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37-746,共10页
人类对盐湖的认识与开发利用历史悠久,例如开采盐湖食盐,可追溯至距今4600年前,此阶段称为盐湖研发萌芽阶段。以近代科技理论方法对盐湖研究与开发大致可划分为3个阶段:1大约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物理化学为主导的石盐、碱、硼小规模... 人类对盐湖的认识与开发利用历史悠久,例如开采盐湖食盐,可追溯至距今4600年前,此阶段称为盐湖研发萌芽阶段。以近代科技理论方法对盐湖研究与开发大致可划分为3个阶段:1大约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物理化学为主导的石盐、碱、硼小规模开发阶段;2 20世纪中期至60年代,暂称为传统地质学、生物学和化工研究与中小规模无机盐开发阶段;3 20世纪70年代以来现代地质学、生物学、化学和化工等多学科研究以及大规模无机盐、盐生物、疗养—旅游综合利用与深加工阶段。但是,不少问题依然存在,如单学科研究而较少相互融合,盐湖资源“单打一”勘查开发现象还较多,已开发的盐湖环境和资源有不少受到不同程度破坏等。盐湖学提出与建立,既是基于盐湖与盐境综合性自然资源特点和盐湖科学自身研究开发的历程,也是有其国内外科技与经济发展需求的背景。盐湖学是一门新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学科,它注重用多学科综合集成研究盐湖,这有利于全面揭示古今盐湖的成因与演化规律,有利于综合评价和充分发掘盐湖多元资源效益,所以它有别于传统的单学科研究模式。它注重盐湖与其盐体系基础研究与应用工程技术相结合,避免时有发生的两者相互脱节现象,从而形成相互衔接的“一条龙”研究模式,这为发展绿色盐湖产业、盐境保护与盐湖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研发阶段 大盐湖产业 盐类资源调查 盐湖学研究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钾盐区域分布与找钾远景 被引量:136
11
作者 郑绵平 袁鹤然 +3 位作者 张永生 刘喜方 陈文西 李金锁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23-1553,共31页
中国大陆是由不同古气候环境下的若干小陆块(克拉通)、微陆块和造山带拼合而成,既可与其他大陆块对比,又有其特殊性,因而导致中国海、陆相盐盆地构造环境和成盐成钾的某些特殊性,表现为:具有成盐多期性;成盐时代的差异性;成盐作用迁聚性... 中国大陆是由不同古气候环境下的若干小陆块(克拉通)、微陆块和造山带拼合而成,既可与其他大陆块对比,又有其特殊性,因而导致中国海、陆相盐盆地构造环境和成盐成钾的某些特殊性,表现为:具有成盐多期性;成盐时代的差异性;成盐作用迁聚性;物质成分多样性;海相盐盆地规模较小;盐盆地后期变动大和液态矿产等特点。构造基底性质对钾盐盆地形成的具有关键性控制作用:稳定构造区在准稳定区有利聚钾;准稳定在局部稳定构造区利于聚盐成钾。中国主要的古代盐盆地多产于"准克拉通(陆块)"、特别是海相盐盆地均发育于前寒武纪为基底的陆块中,该区是找钾的关键地区。且规模较大的叠合结构可溶盐沉积多发育于较稳定的陆核中。按中国成盐盆地所在构造域特点,划分为华北盐类成矿域、扬子盐类成矿域、塔(里木)—柴(达木)盐类成矿域以及羌北—滇西盐类成矿带,并分别讨论其成盐找钾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盐区域分析 构造基底控制成钾 成盐成钾的特殊性 盐类成矿域 找钾远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奥陶纪地质事件群耦合作用 被引量:38
12
作者 王振涛 周洪瑞 +3 位作者 王训练 张永生 景秀春 邢恩袁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90-2004,共15页
北祁连造山带和北秦岭造山带在早古生代经历了相似的洋陆转化过程,于奥陶纪时发育了汇聚板块边缘的沟-弧-盆体系,分别形成了北西向展布的北祁连造山带走廊南山北缘早古生代岛弧及弧后盆地和东西向展布的北秦岭造山带早古生代岛弧及弧后... 北祁连造山带和北秦岭造山带在早古生代经历了相似的洋陆转化过程,于奥陶纪时发育了汇聚板块边缘的沟-弧-盆体系,分别形成了北西向展布的北祁连造山带走廊南山北缘早古生代岛弧及弧后盆地和东西向展布的北秦岭造山带早古生代岛弧及弧后盆地。期间,秦岭-祁连洋的俯冲造山作用和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沉积类型和内陆湖盆的发展演化之间存在有机的联系,构成了盆-山耦合体系,引发一系列构造事件、火山喷发事件和多种类型的事件沉积等。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系列成因机制上的联系,有着共同的宏观背景。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在几乎相同时期存在一次构造背景的转变,由被动大陆边缘转化为主动大陆边缘,并诱发了多期火山喷发事件,在盆地西南缘奥陶系形成多套斑脱岩夹层,这些斑脱岩可能为同时期或者稍后的钾盐矿(包括含钾卤水)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物源。同时,鄂尔多斯盆地南缘由浅水碳酸盐台地陷落为深水斜坡,在盆地西、南缘奥陶系有规律的集中发育重力流沉积(海底扇、浊积岩等)、滑塌沉积和震积岩等事件沉积。从形成机制上,华南板块向北俯冲触发了火山活动和地震,火山喷发在奥陶系集中沉积了多套凝灰岩夹层,地震活动导致同时期大套重力流沉积,并触发相对深水区沉积物向深水区移动,使得重力流沉积转化为浊流沉积,形成了具有良好储层的浊积岩。统计表明,上述事件发育的时间与秦岭地区构造活动相对最活跃的时期基本一致。因此这些分布稳定的凝灰岩薄层和中奥陶世集中有规律分布的重力流沉积砂体为华南板块向华北本快俯冲背景下形成的,它们之间存在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纪 事件沉积 班脱岩 地质事件群 耦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盐湖水化学及其矿物组合特征 被引量:100
13
作者 郑绵平 刘喜方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85-1600,共16页
青藏高原湖泊的矿化度与其湖泊演化所处的自然环境,特别是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根据取得盐湖数量和卫片解译,本区湖泊矿化度在空间上变化的总趋势是由北、西北向南、东南趋向下降,大体上与现代高原年干燥度(年蒸发量/年降水量)呈同步变... 青藏高原湖泊的矿化度与其湖泊演化所处的自然环境,特别是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根据取得盐湖数量和卫片解译,本区湖泊矿化度在空间上变化的总趋势是由北、西北向南、东南趋向下降,大体上与现代高原年干燥度(年蒸发量/年降水量)呈同步变化。高原盐湖的pH值既与水化学类型有关,又与湖水矿化度有关,即由碳酸盐型→硫酸钠亚型→硫酸镁亚型→氧化物型,其pH值趋于下降,而湖泊的pH值与矿化度大体呈反相关。根据库尔纳可夫—瓦良什科分类法及作者对碳酸盐型的细分,对青藏高原盐湖水化学进行了全面细致划分,从而取得了清晰的规律性认识:本区盐湖水化学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区的特点。不同的盐湖水化学类型,具有不同的专属性,碳酸盐型代表性成矿组合为硼砂(三方硼砂)或硼砂—扎布耶石,以及碱—芒硝组合;硫酸钠亚型代表性成矿组合为芒硝(无水芒硝)—石盐以及镁硼酸盐(库水硼镁石、柱硼镁石等)—钠硼解石—芒硝;硫酸镁亚型代表性成矿组合为硫酸镁盐(泻利盐、白钠镁矾)—石盐、镁硼酸盐—芒硝、芒硝—软钾镁矾—石盐以及大量石膏;氯化物型代表性成矿组合则为光卤石—水氯镁石—石盐、光卤石—石盐,个别盐湖共生南极石。由此可见,青藏高原各类型盐湖矿物组合基本上具有冷相组合特征,芒硝及与其共生的冷相盐类矿物,可成为研究古气候变化的重要标志物。目前已检出青藏高原盐湖水含有59种元素,其中B与Li、Cs、K、Rb有密切共生关系,其含量随湖水矿化度增长大致呈正相关;B、Li、Cs、K、Rb最高正异常落在羌南碳酸盐型带(Ⅰ2)西段—昂拉陵湖区为中心地区;并与本区中新世火山沉积岩系和地热水B、Li、Cs、Rb等高值区并行不悖。以上有力证明B、Li、Cs等特殊元素物质与深部来源有关。据近期大量地球物理和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其成因与印度—欧亚陆陆碰撞引起的重熔岩浆作用有密切成因联系。南美科迪勒拉高原硼锂(铯)盐湖即生成于活动大陆边缘,两者均说明全球特定的活动构造带是造成天然水B、Li、Cs(K、Rb)高丰度及其成矿作用的主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盐湖 水化学类型分带 盐湖矿物组合 硼、锂、钾、铯、铷 物质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奥陶纪盐盆的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被引量:25
14
作者 陈文西 袁鹤然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65-1575,共11页
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奥陶纪岩盐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深入分析以往岩盐的成因机制和充分利用前人的研究资料基础上,从区域古气候、古地理、古构造和岩相古地理方面综合分析认为,奥陶纪时期,陕北盐盆能够发育巨厚岩盐,并且岩盐沉积时的... 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奥陶纪岩盐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深入分析以往岩盐的成因机制和充分利用前人的研究资料基础上,从区域古气候、古地理、古构造和岩相古地理方面综合分析认为,奥陶纪时期,陕北盐盆能够发育巨厚岩盐,并且岩盐沉积时的卤水达到钾石盐至光卤石的阶段,是由有利于成盐的干旱古气候条件,有利于蒸发岩发育的半封闭的区域构造、地质条件,以及区域上有利于氯化物盐类迁移富集的预备盆地发育的区域岩相古地理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奥陶纪岩盐 古气候 古构造 岩相古地理 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部深层卤水钾盐矿成矿地质特征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洪普 郑绵平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935-936,共2页
柴达木盆地西部深层卤水钾盐矿作为液体矿的一种,分为构造裂隙孔隙卤水钾盐矿床、化学盐类晶间卤水钾盐矿床和砂砾石层孔隙卤水钾盐矿床。砂砾石层孔隙卤水钾盐矿床是目前新发现的新类型的液体钾盐矿床,规模大,富水性强,采卤井中不易结... 柴达木盆地西部深层卤水钾盐矿作为液体矿的一种,分为构造裂隙孔隙卤水钾盐矿床、化学盐类晶间卤水钾盐矿床和砂砾石层孔隙卤水钾盐矿床。砂砾石层孔隙卤水钾盐矿床是目前新发现的新类型的液体钾盐矿床,规模大,富水性强,采卤井中不易结盐,便于开发利用,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西部山前断陷凹地。化学盐类晶间卤水钾盐矿床分布范围大,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向斜凹地和断陷凹地均有分布,但储卤层富水性差,在采卤井中易结盐,目前技术条件下开采难度大;构造裂隙孔隙卤水钾盐矿床又称油田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深层卤水 钾盐矿床 钾矿床 盐类矿床 背斜构造 成矿地质 钾盐矿 晶间卤水 南翼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西部尕斯库勒盐湖沉积物中铀和钍地球化学特征探讨 被引量:4
16
作者 叶传永 王志明 +3 位作者 郝伟林 林效宾 韩军 郑绵平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81-1090,共10页
文章以柴达木盆地西部尕斯库勒盐湖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钻孔沉积物和地表沉积物中铀和钍含量的研究,探讨了盐湖沉积物中铀和钍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钻孔沉积物中铀和钍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在横向上,随地表取样点逐渐远... 文章以柴达木盆地西部尕斯库勒盐湖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钻孔沉积物和地表沉积物中铀和钍含量的研究,探讨了盐湖沉积物中铀和钍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钻孔沉积物中铀和钍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在横向上,随地表取样点逐渐远离湖表卤水,沉积物中铀和钍的含量先增高后又急剧降低,且受补给水铀含量影响大;在纵向上,同一个晶间卤水层或者碎屑物沉积层内铀含量垂直分异明显,铀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递增。就沉积物中铀和钍的赋存形式而言,2/3的铀被黏土质点吸附,1/3的铀夹杂在盐类矿物中;而90%以上的钍被黏土质点吸附,10%以下的钍夹杂在盐类矿物中。干盐滩中毛细蒸发和淋滤等化学沉积分异作用造成盐湖沉积中心的沉积物铀含量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沉积物 铀和钍 化学沉积分异作用 尕斯库勒盐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多格错仁南岸钙华地球化学特征与钾盐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17
作者 牛新生 刘喜方 陈文西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31-1040,共10页
西藏多格错仁南岸地区发育有一系列正在沉积的钙华丘和盐泉,泉水具有较高的含钾异常,属于含钾溶滤卤水,因此确定泉水中的矿物质来源成为找钾的关键问题,研究钙华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机制则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区内钙华有原地钙华和碎... 西藏多格错仁南岸地区发育有一系列正在沉积的钙华丘和盐泉,泉水具有较高的含钾异常,属于含钾溶滤卤水,因此确定泉水中的矿物质来源成为找钾的关键问题,研究钙华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机制则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区内钙华有原地钙华和碎屑钙华两种类型,且明显富集K、Fe等元素,具有明显的轻稀土富集特征。不同泉眼周围的钙华样品的稀土分配模式基本相同,表明区内钙华的钙物质具有同一来源层位。经过将钙华与区内主要地层的稀土元素特征进行比对,发现这些钙华和索瓦组具有明显的亲缘关系,针对两者的相关性分析也再次表明钙华和索瓦组的亲缘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内古地理和古气候资料,认为索瓦组具有较好的找钾潜力。此外,盐泉和钙华的碳、氢、氧同位素数据说明,盐泉的水物质属于大气降水,形成钙华的CO2则具有深部来源特征,研究区的钙华属热成因钙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华 多格错仁 稀土元素 钾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搭格架铯硅华区热泉高温菌株的分离及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孔凡晶 王海雷 +1 位作者 郑绵平 郑小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50-1753,共4页
从西藏搭格架铯硅华矿床区热泉中分离培养高温菌T4-1,并进行了格兰氏染色、显微镜观察、室内温度实验、16SrRNA基因分析等。结果表明,T4-1为杆状菌,格兰氏染色阳性,其生长范围为45-80℃,最适生长温度70℃。16SrRNA基因分析结果表明,该... 从西藏搭格架铯硅华矿床区热泉中分离培养高温菌T4-1,并进行了格兰氏染色、显微镜观察、室内温度实验、16SrRNA基因分析等。结果表明,T4-1为杆状菌,格兰氏染色阳性,其生长范围为45-80℃,最适生长温度70℃。16SrRNA基因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属于地芽孢杆菌属(Geobacillus),在发育树上,T4-1菌株与高温烷烃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the rmoleovorans)非常近。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西藏高温微生物资源以及微生物参与成矿作用的研究提供了首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热泉 高温菌 地芽孢杆菌 16SRRN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型盐湖卤水的模拟太阳池结晶试验 被引量:4
19
作者 唐力君 郑绵平 刘建华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9-255,共7页
在碳酸盐型盐湖提锂工艺中,太阳池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储存太阳能能量以结晶析出碳酸锂。文章利用加热方法首次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模拟太阳池结晶试验,试验的蒸发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大,但蒸发量的不同对析盐结晶影响不大。在不... 在碳酸盐型盐湖提锂工艺中,太阳池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储存太阳能能量以结晶析出碳酸锂。文章利用加热方法首次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模拟太阳池结晶试验,试验的蒸发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大,但蒸发量的不同对析盐结晶影响不大。在不同时间段模拟试验中,24h时间段的Mg2+析盐浓度较Li+大,且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而Li+则相反;Mg2+析出速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Li+析出速率基本保持一致。在不同温度模拟试验中,卤水主要组分总析出率与温度的升高呈正相关,卤水中CO32-和Li+的浓度降低速度大于其他组分,CO32-和Li+的析出率远大于其他组分,析出主要矿物鉴定结果均为扎布耶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卤水 模拟太阳池结晶 析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过程与盐湖学中锂同位素地球化学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凯 张永生 +4 位作者 邢恩袁 王琳霖 于冬冬 杨亚明 高佳音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9-88,共10页
由于具有较大的相对质量差异,锂同位素在地球化学过程中分馏程度较高。尤其是在地表环境中,锂同位素分馏现象最为明显。本文介绍了锂元素的基本性质,讨论了锂同位素分馏行为以及存在的争议。其次,地表环境中河水或海水锂同位素特征作为... 由于具有较大的相对质量差异,锂同位素在地球化学过程中分馏程度较高。尤其是在地表环境中,锂同位素分馏现象最为明显。本文介绍了锂元素的基本性质,讨论了锂同位素分馏行为以及存在的争议。其次,地表环境中河水或海水锂同位素特征作为构造事件和气候变化的地球化学响应,可反映区域构造、气候条件以及风化程度,并且有可能作为定量计算大陆硅酸盐风化CO_2消耗量的指标。另外,在现阶段盐湖学研究中,锂同位素主要用来示踪盐湖锂的物质来源,同时也应结合其它示踪元素,共同研究锂资源来源以及找矿问题。但能否利用盐湖沉积物或者卤水的锂同位素组成来定量计算硅酸盐化学风化过程CO_2消耗量,为全球碳汇及相关古气候、古环境研究提供依据,还有待做更深入的细致调查与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环境 锂同位素 示踪物源 CO2消耗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