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昆仑造山带早古生代沉积环境和盆地演化
1
作者 徐强 《岩相古地理》 CSCD 1996年第S1期85-101,共17页
一、前言1993年中法合作的“东昆仑及邻区岩石圈短缩机制”研究项目,进行了从格尔木到唐古拉山口的地质考察。中法合作队的沉积、地层组重点测制和观察了格尔木到昆仑山口的震旦纪到三叠纪地层和沉积相剖面9条,发现了大量沉积相标志。... 一、前言1993年中法合作的“东昆仑及邻区岩石圈短缩机制”研究项目,进行了从格尔木到唐古拉山口的地质考察。中法合作队的沉积、地层组重点测制和观察了格尔木到昆仑山口的震旦纪到三叠纪地层和沉积相剖面9条,发现了大量沉积相标志。在此基础上,恢复了东昆仑造山带的沉积环境、沉积作用特征、古地理和沉积盆地演化,为研究东昆仑造山带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沉积地质学证据。本文主要就早古生代的沉积环境和盆地演化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早古生代 东昆仑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准噶尔界山前陆盆地晚期层序地层模式及其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丘东洲 赵玉光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93年第6期1-17,共17页
西准噶尔界山前陆盆地从晚石炭世到侏罗纪的发育与演化可划分为两个时期:前陆盆地早期(C_3—P)和晚期(T—J),后者为陆相沉积。本文对前陆盆地晚期的成生机制及其演化进行了定性研究与探索,并建立了盆地生长序列模式和建立了三叠—侏罗... 西准噶尔界山前陆盆地从晚石炭世到侏罗纪的发育与演化可划分为两个时期:前陆盆地早期(C_3—P)和晚期(T—J),后者为陆相沉积。本文对前陆盆地晚期的成生机制及其演化进行了定性研究与探索,并建立了盆地生长序列模式和建立了三叠—侏罗纪前陆盆地的层序地层模式。阐述了陆相压陷盆地Ⅰ、Ⅱ型层序界面的标型特征以及前陆盆地晚期沉积体系域和湖水面升降曲线图版用于油气储集空间的预测;并建立了油气预测的储集层序格局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准噶尔界山 前陆盆地 层序地层 层序界面 湖水面升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