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湖南省攸县白龙洞洞穴特征及游览路线设计特色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张远海
韩道山
孙成国
-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岩溶景观与洞穴旅游资源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3年第1期66-72,共7页
-
文摘
白龙洞位于湖南省攸县漕泊乡,发育于石炭系白云质灰岩中,洞体宽大幽深,洞中有洞,钟乳石千姿百态,被誉为"湘东旅游第一洞"。洞穴全长1086.8m,纵向最大高差48.1m,洞道宽度1~15m,高度3~12m,洞底总面积7830m2。依据亲近自然、以人为本的原则,白龙洞开发设计的核心是通过游览环线降低坡度和通过桥梁将垂向陡坎的上层通道相连,构成上下立体交叉的游览网络,方便游人,同时降低投资成本。在环线游览道上设计歇憩点,以缓解洞穴游览带来的疲劳,从而提高游览情趣。
-
关键词
湖南
石炭系
钟乳石
洞穴
游览路线
岩溶
-
Keywords
Cave
Bailong cave
Sight-seeing
Route design
-
分类号
P642.25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
-
题名喀斯特天坑略论
被引量:64
- 2
-
-
作者
朱学稳
朱德浩
黄保健
陈伟海
张远海
韩道山
-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岩溶景观与洞穴旅游资源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1-65,共15页
-
文摘
上世纪80年代,人们知道我国四川省兴文县的石海洞乡(石林)风景区有个"小岩湾"的大型喀斯特漏斗,但多少年来并未引起喀斯特学术界的重视。近年来,随着这类喀斯特形态在我国南方喀斯特区的一系列重要科学发现,为我们对这一现象的一般性研究提供了机会。在初步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应该将这类形态从大型漏斗中分离出来,并命名为"喀斯特天坑"(karsttiankeng)。本文是这一研究成果的初步小结,内容包括:国内外天坑的现有发现;喀斯特漏斗与天坑、天坑定义;天坑的成因类型、形成条件与发育阶段;天坑在科学研究及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意义。
-
关键词
喀斯特天坑
四川
形成条件
成因类型
旅游资源
-
Keywords
Karst tiankeng
Formative type
Developing conditions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
分类号
P642.25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P931.5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