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南岩溶山区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对比研究——以寨底地下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
15
1
作者
杨杨
赵良杰
+2 位作者
潘晓东
夏日元
曹建文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123,共13页
西南岩溶山区地下水资源丰富,查清地下水资源量是科学管理水资源的基础,岩溶山区地下水资源量的评价方法多样,计算过程不同,进而评价结果也存在差异。本文选择寨底地下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四种不同的评价方法(总排泄量法、基流分割法...
西南岩溶山区地下水资源丰富,查清地下水资源量是科学管理水资源的基础,岩溶山区地下水资源量的评价方法多样,计算过程不同,进而评价结果也存在差异。本文选择寨底地下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四种不同的评价方法(总排泄量法、基流分割法、径流模数法、数值模型法)对流域地下水资源量进行评价,分析各方法的评价机理和流程,研究其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其适用性进行讨论。结果显示:针对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基流分割法简单快捷,适用于枯季地下水资源量评价,在雨季地下水资源量评价中存在一定不足;总排泄量法的评价结果较为准确,但资料获取难度大,且成本较高;数值模拟法运算高效,但需要大量的前期调查研究数据资料;径流模数法操作性较强,对岩溶山区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但参数的选择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对评价结果影响较大。确定计算参数是水资源评价中的关键步骤,通过实测流量反推和灰色聚类法,可提高参数精度和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水
地下水资源
西南岩溶区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方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特征与水资源保障对策
被引量:
14
2
作者
夏日元
卢海平
+3 位作者
曹建文
赵良杰
王喆
栾崧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39-1153,共15页
【研究目的】中国南方岩溶地区干旱缺水等问题异常突出,岩溶地下水赋存和分布的复杂,开发利用率低,基于多年调查研究工作为基础,系统总结南方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特征,研讨水资源保障对策。【研究方法】基于南方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特点、地...
【研究目的】中国南方岩溶地区干旱缺水等问题异常突出,岩溶地下水赋存和分布的复杂,开发利用率低,基于多年调查研究工作为基础,系统总结南方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特征,研讨水资源保障对策。【研究方法】基于南方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特点、地下水系统类型、地下水系统空间结构的叠置性和时空分布不均性分析,提出南方岩溶区水资源保障对策。【研究结果】南方岩溶区可从以下三方面充分发挥地下水资源安全保障作用,一是掌握地下水赋存分布规律,发挥分散供水和应急供水作用;二是加强调蓄工程建设,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三是建立与生态重建和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结论】南方岩溶区地下水赋存条件复杂,具有表层带岩溶水系统、岩溶地下河与管道流系统、岩溶大泉系统以及分散排泄地下水系统多种类型,规模大小不一,开发利用形式多样;在垂向上具有叠置性,水空分布严重不均;开发利用潜力较大。在地球科学系统论的指导下,查明岩溶水资源赋存分布规律,科学评价地下水资源量,因地制宜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案,为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系统
水资源特征
可持续利用
保障对策
水文地质调查工程
岩溶区
中国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粤港澳大湾区地下水资源特征及开发潜力
被引量:
12
3
作者
曹建文
夏日元
+4 位作者
唐仲华
赵良杰
王喆
栾崧
王松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75-1093,共19页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大湾区未来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撑和良好的水生态环境。近年来,随着大湾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激增,需水量上升,水资源环境问题也日益...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大湾区未来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撑和良好的水生态环境。近年来,随着大湾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激增,需水量上升,水资源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水安全保障程度不足;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水量稳定、水质较好的特点,可作为重要的应急备用水源。本文从地下水资源着手,系统梳理了大湾区水资源环境条件、地下水资源状况、特征和开发利用潜力,并提出了应急后备水源地建议,得到以下认识:(1)地下水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岩溶水、基岩裂隙水三大类,其中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分布最广;(2)湾区内地下水水化学类型较为复杂,丘陵山区以HCO3-Na型、HCO3-Ca型及HCO3-Na+Ca型为主,冲积平原及山间盆地以HCO3+Cl-Na型及HCO3+Cl-Na+Ca型为主,三角洲地区以Cl-Na型微咸-咸水为主;(3)西江、北江及东江干流构成湾区内地下水排泄的总渠道,各支流为地下水的局部排泄基准面,地下水动态变化具季节性特征;(4)地下水整体水质较好,Ⅰ-Ⅲ类水占比高达66.25%,从丘陵山区到三角洲平原,水质呈变差趋势,尤其在广州、江门、中山、东莞等城市周边水质较差,超标因子主要为氨氮、氯化物、氟化物、硫酸盐等,三角洲地区发育大量"铁质水"和"氨氮水",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5)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很低,东莞及中山等城市基本未开发利用地下水,在各类地下水中,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具有规模开采的开发利用潜力;(6)综合分析相关资料,提出将广花盆地等10处富水块段作为应急水源地备选,经初步计算每年可为大湾区提供约4.18亿m3的应急水源保障。为应对突发性水质污染及极端干旱气候等大规模供水危机,保障粤港澳大湾区用水安全,促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建议加强大湾区的基础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掌握地下水的水位、水质、水量的动态变化特征,精准计算可用于应急备用开采的地下水储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水环境
地下水资源
应急水源地
水文地质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乌蒙山区革香河流域干旱成因及打井找水模式
被引量:
3
4
作者
曹建文
赵良杰
+3 位作者
王喆
栾崧
张庆玉
易瑞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39-448,共10页
地下水是乌蒙山区革香河流域重要的饮用水源,由于地下水发育规律复杂,地形起伏巨大,给地下水的有效开发利用带来了诸多困难,广大地区存在干旱缺水问题。文章利用岩溶地下水综合调查—探测—评价方法,查明革香河流域地下水赋存发育规律,...
地下水是乌蒙山区革香河流域重要的饮用水源,由于地下水发育规律复杂,地形起伏巨大,给地下水的有效开发利用带来了诸多困难,广大地区存在干旱缺水问题。文章利用岩溶地下水综合调查—探测—评价方法,查明革香河流域地下水赋存发育规律,揭示流域内干旱频发的成因机理,归纳总结出向斜蓄水构造、背斜蓄水构造、断层蓄水带和断陷盆地蓄水构造四类典型蓄水构造模式,优选了断层阻水、向斜蓄水、岩性界线阻水、上下阻水和地下河径流带五种富水成井区位,并有效应用于严重干旱缺水区的打井找水工作,定井成功率达到70%以上,解决了流域内2万多人的饮水困难问题,有效服务脱贫攻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香河流域
干旱缺水
地下水
打井找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南岩溶山区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对比研究——以寨底地下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
15
1
作者
杨杨
赵良杰
潘晓东
夏日元
曹建文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123,共13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19032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2252)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8GXNS⁃FAA294015)。
文摘
西南岩溶山区地下水资源丰富,查清地下水资源量是科学管理水资源的基础,岩溶山区地下水资源量的评价方法多样,计算过程不同,进而评价结果也存在差异。本文选择寨底地下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四种不同的评价方法(总排泄量法、基流分割法、径流模数法、数值模型法)对流域地下水资源量进行评价,分析各方法的评价机理和流程,研究其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其适用性进行讨论。结果显示:针对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基流分割法简单快捷,适用于枯季地下水资源量评价,在雨季地下水资源量评价中存在一定不足;总排泄量法的评价结果较为准确,但资料获取难度大,且成本较高;数值模拟法运算高效,但需要大量的前期调查研究数据资料;径流模数法操作性较强,对岩溶山区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但参数的选择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对评价结果影响较大。确定计算参数是水资源评价中的关键步骤,通过实测流量反推和灰色聚类法,可提高参数精度和计算效率。
关键词
岩溶水
地下水资源
西南岩溶区
评价方法
Keywords
karst water
groundwater resources
karst area in Southwest China
evaluation method
分类号
P641.8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方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特征与水资源保障对策
被引量:
14
2
作者
夏日元
卢海平
曹建文
赵良杰
王喆
栾崧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河海大学水文水
资源
学院
/河海大学水文水
资源
与水利工程
科学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39-1153,共15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60300、DD2019034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1902261)联合资助。
文摘
【研究目的】中国南方岩溶地区干旱缺水等问题异常突出,岩溶地下水赋存和分布的复杂,开发利用率低,基于多年调查研究工作为基础,系统总结南方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特征,研讨水资源保障对策。【研究方法】基于南方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特点、地下水系统类型、地下水系统空间结构的叠置性和时空分布不均性分析,提出南方岩溶区水资源保障对策。【研究结果】南方岩溶区可从以下三方面充分发挥地下水资源安全保障作用,一是掌握地下水赋存分布规律,发挥分散供水和应急供水作用;二是加强调蓄工程建设,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三是建立与生态重建和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结论】南方岩溶区地下水赋存条件复杂,具有表层带岩溶水系统、岩溶地下河与管道流系统、岩溶大泉系统以及分散排泄地下水系统多种类型,规模大小不一,开发利用形式多样;在垂向上具有叠置性,水空分布严重不均;开发利用潜力较大。在地球科学系统论的指导下,查明岩溶水资源赋存分布规律,科学评价地下水资源量,因地制宜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案,为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地下水系统
水资源特征
可持续利用
保障对策
水文地质调查工程
岩溶区
中国南方
Keywords
groundwater system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resources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safeguard countermeasures
hydrogeological survey engineering
karst area
Southern China
分类号
P641.8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TV213.4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粤港澳大湾区地下水资源特征及开发潜力
被引量:
12
3
作者
曹建文
夏日元
唐仲华
赵良杰
王喆
栾崧
王松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
地质
大学(武汉)
广东省水文
地质
大队
出处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75-1093,共19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南北盘江流域水文地质调查”(DD20190342)
广东省地下水资源调查监测评价项目(0835-210Z22803141)联合资助~~
文摘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大湾区未来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撑和良好的水生态环境。近年来,随着大湾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激增,需水量上升,水资源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水安全保障程度不足;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水量稳定、水质较好的特点,可作为重要的应急备用水源。本文从地下水资源着手,系统梳理了大湾区水资源环境条件、地下水资源状况、特征和开发利用潜力,并提出了应急后备水源地建议,得到以下认识:(1)地下水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岩溶水、基岩裂隙水三大类,其中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分布最广;(2)湾区内地下水水化学类型较为复杂,丘陵山区以HCO3-Na型、HCO3-Ca型及HCO3-Na+Ca型为主,冲积平原及山间盆地以HCO3+Cl-Na型及HCO3+Cl-Na+Ca型为主,三角洲地区以Cl-Na型微咸-咸水为主;(3)西江、北江及东江干流构成湾区内地下水排泄的总渠道,各支流为地下水的局部排泄基准面,地下水动态变化具季节性特征;(4)地下水整体水质较好,Ⅰ-Ⅲ类水占比高达66.25%,从丘陵山区到三角洲平原,水质呈变差趋势,尤其在广州、江门、中山、东莞等城市周边水质较差,超标因子主要为氨氮、氯化物、氟化物、硫酸盐等,三角洲地区发育大量"铁质水"和"氨氮水",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5)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很低,东莞及中山等城市基本未开发利用地下水,在各类地下水中,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具有规模开采的开发利用潜力;(6)综合分析相关资料,提出将广花盆地等10处富水块段作为应急水源地备选,经初步计算每年可为大湾区提供约4.18亿m3的应急水源保障。为应对突发性水质污染及极端干旱气候等大规模供水危机,保障粤港澳大湾区用水安全,促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建议加强大湾区的基础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掌握地下水的水位、水质、水量的动态变化特征,精准计算可用于应急备用开采的地下水储存量。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水环境
地下水资源
应急水源地
水文地质工程
Keywords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water environment
groundwater resources
emergency water source
hydrogeological engineering
分类号
P641.8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乌蒙山区革香河流域干旱成因及打井找水模式
被引量:
3
4
作者
曹建文
赵良杰
王喆
栾崧
张庆玉
易瑞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
地质
矿产勘查开发局
出处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39-448,共10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珠江流域水文地质调查工程”(0606)
中国地质调查项目“南北盘江流域水文地质调查”(DD20190342)。
文摘
地下水是乌蒙山区革香河流域重要的饮用水源,由于地下水发育规律复杂,地形起伏巨大,给地下水的有效开发利用带来了诸多困难,广大地区存在干旱缺水问题。文章利用岩溶地下水综合调查—探测—评价方法,查明革香河流域地下水赋存发育规律,揭示流域内干旱频发的成因机理,归纳总结出向斜蓄水构造、背斜蓄水构造、断层蓄水带和断陷盆地蓄水构造四类典型蓄水构造模式,优选了断层阻水、向斜蓄水、岩性界线阻水、上下阻水和地下河径流带五种富水成井区位,并有效应用于严重干旱缺水区的打井找水工作,定井成功率达到70%以上,解决了流域内2万多人的饮水困难问题,有效服务脱贫攻坚。
关键词
革香河流域
干旱缺水
地下水
打井找水
Keywords
Gexiang river basin
drought and water shortage
groundwater
drilling wells for water
分类号
P426.61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P641.8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南岩溶山区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对比研究——以寨底地下河流域为例
杨杨
赵良杰
潘晓东
夏日元
曹建文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方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特征与水资源保障对策
夏日元
卢海平
曹建文
赵良杰
王喆
栾崧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粤港澳大湾区地下水资源特征及开发潜力
曹建文
夏日元
唐仲华
赵良杰
王喆
栾崧
王松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乌蒙山区革香河流域干旱成因及打井找水模式
曹建文
赵良杰
王喆
栾崧
张庆玉
易瑞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