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藏南定结地区早中新世淡色花岗岩的形成机制及其构造动力学意义 |
于俊杰
曾令森
刘静
高利娥
谢克家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30
|
|
2
|
喜马拉雅碰撞造山带不同类型部分熔融作用的时限及其构造动力学意义 |
高利娥
曾令森
王莉
侯可军
高家昊
尚振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7
|
|
3
|
藏南冲巴淡色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成因机制及其构造动力学意义 |
王晓先
张进江
闫淑玉
刘江
郭磊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4
|
太行山新生代构造隆升的地质学证据——来自沁水盆地沁参1井的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 |
孟元库
汪新文
陈杰
|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5 |
12
|
|
5
|
龙门山断裂带中北段的地壳电性结构及其动力学模型 |
彭淼
姜枚
谭捍东
李庆庆
张立树
许乐红
张福彬
唐路特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6
|
边界元算法在计算地球动力学中的应用 |
李忠海
|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7
|
藏南冈底斯中段谢通门始新世复式岩体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孟元库
许志琴
陈希节
马绪宣
贺振宇
张雪松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1
|
|
8
|
冈底斯中段碱长花岗岩锆石U-Pb-Hf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 |
孟元库
许志琴
陈希节
马绪宣
马士委
|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3
|
|
9
|
藏南冲巴淡色花岗岩锆石U-Pb、白云母^(40)Ar-^(39)Ar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
王晓先
张进江
闫淑玉
刘江
|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8
|
|
10
|
碰撞前印度大陆北缘古地理轮廓——藏南晚白垩世堆拉灰岩古地磁研究 |
易治宇
梁雅伦
赵杰
闫永刚
陈力为
唐祥德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11
|
腾冲火山构造区马站岩浆囊地球物理特征的再探讨 |
姜枚
谭捍东
彭淼
钱荣毅
张聿文
李庆庆
张立树
许乐红
郭帅
|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2
|
|
12
|
新疆东天山哈尔里克二叠纪奥莫尔塔格碱性花岗岩特征、成因及构造意义 |
陈希节
张奎华
张关龙
周健
|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6
|
|
13
|
东天山哈密地区早二叠世花岗岩体及镁铁质包体的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
陈希节
张奎华
周健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4
|
|
14
|
缅甸中部抹谷早白垩世构造岩浆作用及对特提斯演化的启示 |
陈希节
许志琴
Kyaing Sein
孟元库
蔡志慧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8
|
|
15
|
西准噶尔白杨河地区早二叠世闪长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岩石成因和构造意义 |
尹继元
陈文
龙晓平
袁超
张运迎
王毓婧
关义立
|
《地球化学》
CAS
CSCD
|
2013 |
8
|
|
16
|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墨脱地区晚三叠世深熔作用的锆石U-Pb年代限定 |
董汉文
许志琴
李源
刘钊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17
|
阿拉善地块中元古代诺尔公群的构造变形特征 |
王东升
宫江华
张建新
于胜尧
|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18
|
青海木里三露天井田构造特征及其与天然气水合物分布关系 |
于常青
李永红
卢振权
瞿辰
罗愫
王伟超
周宇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19
|
华北克拉通中部沁水盆地热演化史与山西高原中新生代岩石圈构造演化 |
孟元库
汪新文
李波
蔡志东
|
《西北地质》
CAS
CSCD
|
2015 |
8
|
|
20
|
中中新世南祁连山的构造抬升——来自柴达木盆地大红沟剖面的沉积证据 |
卢海建
王二七
孟恺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