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藏南定结地区早中新世淡色花岗岩的形成机制及其构造动力学意义 |
于俊杰
曾令森
刘静
高利娥
谢克家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33
|
|
|
2
|
藏南冲巴淡色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成因机制及其构造动力学意义 |
王晓先
张进江
闫淑玉
刘江
郭磊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
3
|
利用石榴橄榄岩重建大陆俯冲带的古动力学环境及其演化过程 |
张聪
黄杰
陈梅
杨经绥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
4
|
印度大陆俯冲过程中的高压变质与深熔作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南迦巴瓦杂岩的相平衡模拟研究 |
向华
张泽明
董昕
祁敏
林彦蒿
雷恒聪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3
|
|
|
5
|
云南腾冲火山构造区的电性结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谭捍东
姜枚
林昌洪
彭淼
吴良士
马欢
王忠凯
李晋津
谭嘉言
|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4
|
|
|
6
|
太行山新生代构造隆升的地质学证据——来自沁水盆地沁参1井的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 |
孟元库
汪新文
陈杰
|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5 |
12
|
|
|
7
|
龙门山断裂带中北段的地壳电性结构及其动力学模型 |
彭淼
姜枚
谭捍东
李庆庆
张立树
许乐红
张福彬
唐路特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
8
|
边界元算法在计算地球动力学中的应用 |
李忠海
|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
9
|
山阳-柞水矿集区李家砭Ti-Fe矿床成矿构造背景研究 |
郭现轻
闫臻
王宗起
付长垒
陈雷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9
|
|
|
10
|
藏南冈底斯中段谢通门始新世复式岩体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孟元库
许志琴
陈希节
马绪宣
贺振宇
张雪松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1
|
|
|
11
|
白云鄂博地区相关地质单元的铁同位素特征及其对白云鄂博矿床成因的制约 |
孙剑
朱祥坤
陈岳龙
房楠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0
|
|
|
12
|
新疆北天山沙湾地区晚石炭世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
刘飞
杨经绥
李天福
陈松永
徐向珍
李金阳
贾毅
|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
13
|
青海玉树地区扎喜科岩体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研究 |
李洁
陈文
雍拥
陈岳龙
孙敬博
张彦
刘新宇
杨莉
|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9
|
|
|
14
|
青藏高原东南缘构造旋转变形分析:以四川盐源盆地古地磁研究为例 |
卢海建
王二七
李仕虎
李海兵
|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1
|
|
|
15
|
中地壳断层带内微裂隙愈合与高压流体形成条件的模拟实验研究 |
韩亮
周永胜
姚文明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6
|
|
|
16
|
冈底斯中段碱长花岗岩锆石U-Pb-Hf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 |
孟元库
许志琴
陈希节
马绪宣
马士委
|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3
|
|
|
17
|
大巴山前陆弧形构造的成因:来自砂箱实验的认识 |
王瑞瑞
张岳桥
解国爱
许怀智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7
|
|
|
18
|
藏南冲巴淡色花岗岩锆石U-Pb、白云母^(40)Ar-^(39)Ar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
王晓先
张进江
闫淑玉
刘江
|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8
|
|
|
19
|
南羌塘盆地构造演化及其油气形成与构造保存条件研究 |
杨耀
刘焰
王显峰
苑婷媛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
20
|
新疆西昆仑造山带北缘中元古代帕什托克闪长岩侵入序列及其地质意义 |
赵佳楠
刘正军
|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