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升庙多金属硫化物矿床主要含矿岩系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对矿床成因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12
1
作者 高兆富 朱祥坤 +5 位作者 罗照华 孙剑 张飞飞 高文革 王炳林 钟畅怀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25-840,共16页
东升庙矿床是内蒙古狼山-渣尔泰山成矿带上最大的锌多金属矿床,主要含矿岩系是狼山群第2岩组。通过对矿区地质现象的野外观察和钻孔样品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结合国际上同类矿床最新研究进展,对东升庙矿床主矿体的成矿过程提出了新观点... 东升庙矿床是内蒙古狼山-渣尔泰山成矿带上最大的锌多金属矿床,主要含矿岩系是狼山群第2岩组。通过对矿区地质现象的野外观察和钻孔样品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结合国际上同类矿床最新研究进展,对东升庙矿床主矿体的成矿过程提出了新观点。岩、矿石样品的岩相学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岩段的岩、矿石有不同的组构特征:第4岩性段中部菱铁矿矿石为典型的细粒镶嵌结构和块状构造,具明显的化学沉积特征;第4岩性段底部2号矿体中的闪锌矿矿石具半自形-它形晶粒结构或溶蚀结构,多为角砾状构造或块状构造,有明显的充填-交代现象;第3岩性段以绢云石墨片岩为主的黑色岩系网脉状矿化普遍,常见后期热液充填现象。岩矿石样品的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菱铁矿矿石和闪锌矿矿石有相似的微量元素富集特征和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可能具有同一物质来源。而第3岩性段的绢云石墨片岩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富集特征和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可能是多期热液活动作用的结果。值得一提的是,在2号主矿体硫化物矿石中不但发现有来自于矿体下部的有一定磨圆度的绢云石墨片岩碎屑角砾,还有一些来自上部围岩的含炭质白云大理岩角砾。此类碎屑角砾可能是交代残余或者交代过程中垮塌的产物,无法用同时沉积解释。综合分析认为第3岩性段的网脉状矿化是后期热液充填的结果,而第4岩性段底部的2号矿体是含矿热液选择性交代碳酸盐地层而成矿,菱铁矿矿体是富铁热液运移到海底后沉积生成。相对于传统的喷流沉积成矿方式,本文认为交代作用对东升庙主矿体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山成矿带 东升庙多金属矿床 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 选择性交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姑山矿浆型铁矿床Fe同位素初步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跃 朱祥坤 +1 位作者 毛景文 程彦博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89-696,共8页
文章报道了宁芜矿集区内姑山矿浆型铁矿床中的铁氧化物、辉石闪长玢岩和赋矿围岩的Fe同位素组成,其δ57Fe的总体分布范围为-0.05‰~0.79‰.结果显示,姑山铁矿床的铁氧化物赤铁矿和镜铁矿均比硅酸盐岩浆结晶产物(辉石闪长岩)富集重的F... 文章报道了宁芜矿集区内姑山矿浆型铁矿床中的铁氧化物、辉石闪长玢岩和赋矿围岩的Fe同位素组成,其δ57Fe的总体分布范围为-0.05‰~0.79‰.结果显示,姑山铁矿床的铁氧化物赤铁矿和镜铁矿均比硅酸盐岩浆结晶产物(辉石闪长岩)富集重的Fe同位素,并且硅酸盐岩浆的Fe同位素组成比已报道的火山岩的平均Fe同位素组成更富集轻的Fe同位素,表明在岩浆不混溶的过程中Fe同位素发生了分馏,富铁熔体相对富集重的Fe同位素,而硅酸盐熔体相对富集轻的Fe同位素;相对于赋矿地层(黄马青组石英砂岩)和辉石闪长玢岩,赤铁矿和镜铁矿更富集重的Fe同位素,围岩地层和闪长岩岩体则富集轻的Fe同位素.因此,姑山铁矿床的铁质不大可能来自于地层或闪长玢岩岩体,而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FE同位素 岩浆不混溶 矿浆 姑山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法灰化和湿法消解植物样品的铜锌铁同位素测定对比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世珍 朱祥坤 +1 位作者 吴龙华 骆永明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009-1009,共1页
Cu、Zn、Fe同位素体系在地质学、生命科学、古气候学、海洋学、宇宙化学等领域已经展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生物作用导致的Cu、Zn、Fe同位素分馏现象逐渐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植物中Cu、Zn、Fe同位素组成的研究在生命科学。
关键词 植物样品 同位素分馏效应 干法灰化 同位素组成 干灰化法 生命科学 海州香薷 同位素体系 古气候学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浆分异过程中Fe同位素分馏的研究——以四川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床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世霞 朱祥坤 +1 位作者 宋谢炎 陈列锰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981-982,共2页
近年来,随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的出现,Fe同位素的分析技术和测试精度大幅提高,Fe同位素分馏的研究因其能够直接示踪地质过程而广泛应用于地学各领域。目前对于岩浆分异过程中Fe同位素分馏的研究基础较为薄弱。
关键词 同位素分布 单矿物 平均 全岩 同位素组成 磁铁矿 尖晶石 硅酸盐矿物 非金属矿物 Fe 分馏 精馏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蓟县剖面高于庄组碳酸盐岩高分辨率碳氧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衎 朱祥坤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0期307-308,共2页
燕辽裂陷槽元古界地层从下到上依次是长城系(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团山子组、大红峪组),蓟县系(高于庄组、杨庄组、雾迷山组、洪水庄组、铁岭组),待建系(下马岭组)和青白口系(长龙山组和景儿峪组)。
关键词 高于庄组 碳氧同位素 高分辨率 碳酸盐岩 蓟县剖面 燕辽裂陷槽 常州沟组 串岭沟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稀释剂测定钼同位素比值的方法研究
6
作者 李津 朱祥坤 唐索寒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006-1007,共2页
Mo有7个稳定同位素,分别是92 Mo、94 Mo、95 Mo、96 Mo、97 Mo、98 Mo和100 Mo。由于92 Mo与100Mo间的核质量差异(~8.00%)较大、自身有多个价态(+2、+3、+4、+5、+6)和易形成共价键的性质,Mo被认为是容易发生同位素质量分馏的元素(Anba... Mo有7个稳定同位素,分别是92 Mo、94 Mo、95 Mo、96 Mo、97 Mo、98 Mo和100 Mo。由于92 Mo与100Mo间的核质量差异(~8.00%)较大、自身有多个价态(+2、+3、+4、+5、+6)和易形成共价键的性质,Mo被认为是容易发生同位素质量分馏的元素(Anbar,2004;Anbar et al.,2007a)。研究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稀释剂 同位素地球化学 同位素组成 同位素比值 标定结果 测定 稳定同位素 实验室 化学纯化 同位素质量分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山铁矿成矿作用过程的铁同位素初步研究
7
作者 王跃 朱祥坤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0期206-207,共2页
同位素示踪技术是矿床学研究的重要手段。近代成矿理论的许多重大进展都得益于同位素示踪技术(C、O、S、Pb、Sr、Nd等)的应用。但从成矿学角度讲,传统的H、C、O、S等稳定同位素对成矿物质起源与集聚过程的研究毕竟是间接的,其主要... 同位素示踪技术是矿床学研究的重要手段。近代成矿理论的许多重大进展都得益于同位素示踪技术(C、O、S、Pb、Sr、Nd等)的应用。但从成矿学角度讲,传统的H、C、O、S等稳定同位素对成矿物质起源与集聚过程的研究毕竟是间接的,其主要研究对象只是矿化剂元素,而不是矿化元素本身,因此研究仍带有一定的推断性和不确定性。作为矿化元素本身,Fe等过渡族元素同位素高精度测试方法的建立为成矿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同位素 成矿作用 凹山铁矿 同位素示踪技术 矿化元素 成矿理论 稳定同位素 过渡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华盆地成冰系大塘坡间冰期古海洋有机碳同位素研究
8
作者 彭希 朱祥坤 +3 位作者 闫斌 史富强 张飞飞 赵妮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0期53-54,共2页
成冰系发生了至少两次的全球冰川事件,称之为“雪球事件”(Hoffman et al., 1998)。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两次全球性冰期分别是Sturtian冰期和Marinoan冰期(Condon, 2000; Marais, 2001)。
关键词 间冰期 有机碳同位素 成冰 古海洋 大塘坡 盆地 冰川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同位素体系及其在矿床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9
作者 王跃 朱祥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638-3654,共17页
本文报道了世界范围内不同含铁矿物的Fe同位素组成,进一步了解了铁同位素在不同含铁矿物中的基本分布特征;系统总结了铁同位素在不同储库和不同类型矿床中的分布特征,构筑了铁同位素体系的基本框架;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较全面地总结了... 本文报道了世界范围内不同含铁矿物的Fe同位素组成,进一步了解了铁同位素在不同含铁矿物中的基本分布特征;系统总结了铁同位素在不同储库和不同类型矿床中的分布特征,构筑了铁同位素体系的基本框架;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较全面地总结了铁同位素在矿床学领域的应用,得出了铁同位素可以用来示踪流体出溶、流体演化、表生蚀变作用和成矿物质来源的基本认识。在流体出溶过程中,相对于岩体,出溶的流体富集铁的轻同位素;成矿流体体系的演化过程中,矿物的结晶沉淀会导致铁同位素发生分馏,随着Fe(Ⅲ)矿物的结晶沉淀,流体逐渐富集铁的轻同位素,随着Fe(Ⅱ)矿物的结晶沉淀,流体逐渐富集铁的重同位素,随着矿物的结晶沉淀,流体的Fe同位素组成随时间发生演化;在成矿后的表生蚀变作用过程,高温蚀变作用形成的产物相对于原矿物富集铁重同位素,低温蚀变作用形成的产物基本保留了原矿物的铁同位素组成;Fe同位素在示踪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应用潜力,流体出溶、流体演化等重要成矿作用过程中Fe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规律是利用Fe同位素示踪Fe来源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铁矿物 铁同位素 流体出溶 流体演化 成矿物质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炭窑口铅锌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的铁、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矿物质来源的制约
10
作者 高兆富 朱祥坤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0期131-132,共2页
内蒙古狼山成矿带位于华北板块北缘西段,赋存有丰富的锌、铅、铜、铁、金等矿产资源,是中亚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彭润民等,2004;高兆富等,2014)。炭窑口铅锌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是狼山成矿带内一个大型多金属硫化物矿床(陈喜峰,2... 内蒙古狼山成矿带位于华北板块北缘西段,赋存有丰富的锌、铅、铜、铁、金等矿产资源,是中亚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彭润民等,2004;高兆富等,2014)。炭窑口铅锌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是狼山成矿带内一个大型多金属硫化物矿床(陈喜峰,2010),通过对该矿床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前人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科研成果(王可南,1984;陈喜峰,2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硫化物矿床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物质来源 内蒙古 窑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松桃县道坨超大型锰矿床的发现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量:42
11
作者 安正泽 张仁彪 +8 位作者 陈甲才 覃英 潘文 吴桂武 彭乾云 郑超 张飞飞 朱祥坤 王海宾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70-884,共15页
贵州省松桃县道坨锰矿床是新发现的一个超大型全隐伏锰碳酸盐矿床。文章阐述了该矿床的发现概况及基本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并应用锰矿石和含锰黑色页岩的元素和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对菱锰矿的形成机制提出了制约。道坨超大型锰矿床... 贵州省松桃县道坨锰矿床是新发现的一个超大型全隐伏锰碳酸盐矿床。文章阐述了该矿床的发现概况及基本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并应用锰矿石和含锰黑色页岩的元素和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对菱锰矿的形成机制提出了制约。道坨超大型锰矿床的发现是填图及对区域地质资料综合分析的结果。该矿床具有品位高、厚度大、呈层性好及展布广等特点。其锰矿石的主量元素特征为Al2O3、TiO2、Fe2O3含量较低,P2O5中等程度富集,MnO、MgO含量相对较高,Fe/Mn比值低。在微量元素方面,锰矿石显示出较为明显的Co富集,含锰黑色页岩则显示出较为明显的Co、Mo富集;在稀土元素方面,锰矿石具有较高的稀土元素总量,轻微的"帽式"稀土元素PAAS标准化配分模式及明显的Ce正异常,含锰黑色页岩的稀土元素总量与PAAS接近,其稀土元素PAAS标准化配分模式较为平坦,无Ce异常。碳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出菱锰矿富集碳的轻同位素,表明在菱锰矿形成过程中存在有机碳的参与。文章表明,道坨锰矿床内的锰是以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形式沉淀,菱锰矿是在缺氧且富含有机物质的成岩环境中转化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南华纪 大塘坡式锰矿床 地质特征 稀土元素 碳同位素 形成机制 贵州道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北西溪堡锰矿的沉淀形式与含锰层位中黄铁矿异常高δ^(34)S值的成因 被引量:38
12
作者 张飞飞 朱祥坤 +3 位作者 高兆富 程龙 彭乾云 杨德智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4-286,共13页
笔者等对黔东北松桃县的西溪堡锰矿床中锰矿石进行了元素含量分析,对含锰层位中黄铁矿进行了S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分析。锰矿石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表明,Mn是以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形式沉淀,锰碳酸岩是在成岩过程中转化而成。黄铁矿形态... 笔者等对黔东北松桃县的西溪堡锰矿床中锰矿石进行了元素含量分析,对含锰层位中黄铁矿进行了S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分析。锰矿石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表明,Mn是以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形式沉淀,锰碳酸岩是在成岩过程中转化而成。黄铁矿形态学、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指示黄铁矿形成于强还原、偏碱性的成岩环境。黄铁矿异常高的δ34S值反映了新元古代间冰期海洋深部低硫酸盐浓度和高的硫酸盐细菌还原速率,表明南华纪(成冰纪)大塘坡早期阶段深部海洋并没有被完全氧化。含锰层位中黄铁矿异常高的δ34S值存在两种可能的形成机制:①在极低SO2-4浓度下,通过BSR即可产生δ34SCDT高达58.7‰的黄铁矿;②海洋深部硫酸盐虽然具有很高的δ34S值,但却并没有高达58.7‰,δ34SCDT高达58.7‰的黄铁矿的形成是BSR和H2S与MnO2之间发生厌氧歧化氧化反应两个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即在水体中SO2-4浓度极低的情况下,硫酸盐和还原产物H2S之间硫同位素分馏达到最小,H2S的δ34S值接近母体硫酸盐,BSR产生的H2S被活性铁矿物固定形成的FeS与MnO2之间发生歧化氧化反应所产生的同位素动力学分馏效应使FeS相对硫酸盐富集34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溪堡锰矿 锰的沉淀形式 黄铁矿 硫同位素 新元古代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蓟县下马岭组菱铁矿的成因及古海洋意义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衎 朱祥坤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30-1438,共9页
蓟县铁岭子村附近新出露的下马岭组下部黑色岩系中富含菱铁矿,对这些菱铁矿形成机制的认识直接关系到对下马岭期乃至中元古代古海洋氧化还原状态和地球化学性质的判断。文中利用碳同位素对其成因加以制约,进而反演该时期的古海洋环境。... 蓟县铁岭子村附近新出露的下马岭组下部黑色岩系中富含菱铁矿,对这些菱铁矿形成机制的认识直接关系到对下马岭期乃至中元古代古海洋氧化还原状态和地球化学性质的判断。文中利用碳同位素对其成因加以制约,进而反演该时期的古海洋环境。结果显示,研究区菱铁矿的δ~13 C的变化范围为-19.2‰^-7.8‰,平均约-15.0‰,明显富集碳的轻同位素。根据自然界中不同碳库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判定这些菱铁矿中的碳主要来源于有机碳。虽然海洋中大量有机质被氧化释放出富12 C的CO_2溶解于海水后可直接沉淀出轻同位素富集的碳酸盐岩,但这往往要求极端氧化的水体环境,而这种情况下并不能形成菱铁矿沉淀,因此认为研究区菱铁矿应是成岩过程中由有机质降解产生的CO_2与孔隙水中的Fe^(2+)结合的产物。海洋中的铁首先以氧化铁或氢氧化铁的形式沉淀下来,并与有机质一起埋藏于海底缺氧带中,后在成岩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三价铁作为氧化剂氧化有机质使之生成CO_2,有机质则作为还原剂将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二者结合即构成菱铁矿。同时,有机质热脱羧反应提供的CO_2保证了更多的二价铁以菱铁矿的形式保存在地层中。海洋中铁的沉淀形式表明,至少在燕辽海盆,下马岭期古海洋已呈现广泛氧化状态,其氧化程度足以将海洋中的铁氧化为三价铁。同时,地层中的硫含量极低,说明该时期古海洋贫硫。然而下马岭期燕辽海盆广泛氧化、贫硫的古海洋特征不同于传统的分层海洋模式,对此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系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蓟县 下马岭组 菱铁矿 碳同位素 古海洋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狼山地区霍各乞矿床中磁铁矿矿体成因 被引量:1
14
作者 包创 朱祥坤 +1 位作者 陈岳龙 高兆富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0期128-130,共3页
霍各乞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内蒙古中西部狼山北侧,是我国著名的Cu-Fe-Pb-Zn-S矿床。在过去二十年中,大量学者已经对该矿床矿床成因、成矿时代以及成矿模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认为该矿床属于沉积喷流到火山块状硫化物过渡型矿床,且成岩... 霍各乞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内蒙古中西部狼山北侧,是我国著名的Cu-Fe-Pb-Zn-S矿床。在过去二十年中,大量学者已经对该矿床矿床成因、成矿时代以及成矿模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认为该矿床属于沉积喷流到火山块状硫化物过渡型矿床,且成岩-成矿时代定为中元古代(彭润民等,1999,2007;彭润民和翟裕生,2004;费红彩等,20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中西部 矿床成因 狼山地区 磁铁矿 矿体 成矿时代 铜多金属矿 块状硫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升庙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的证据
15
作者 高兆富 朱祥坤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578-,共1页
内蒙古东升庙铅锌多金属硫化物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北缘西段的狼山多金属成矿带内,铅锌储量达超大型,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一直在开采利用。尽管可能有少量岩浆来源硫的参与,东升庙矿床的硫被认为总体上来源于海水硫酸盐的还原(李兆龙,1986;夏... 内蒙古东升庙铅锌多金属硫化物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北缘西段的狼山多金属成矿带内,铅锌储量达超大型,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一直在开采利用。尽管可能有少量岩浆来源硫的参与,东升庙矿床的硫被认为总体上来源于海水硫酸盐的还原(李兆龙,1986;夏学惠,1992)。然而东升庙矿床常见的后生组构特征指示相当一部分硫是来源于热液流体,并不是来自海水中溶解硫酸盐的直接还原。根据国内外铅锌矿床研究,含矿岩系中的蒸发岩地层可以作为矿石硫的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硫化物 蒸发岩 含矿岩系 热液流体 热化学 直接还原 多金属成矿带 华北板块 李兆龙 冉崇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