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辽宁西部早白垩世九佛堂组热河鸟类一新属种
- 1
-
-
作者
王军有
王旭日
郭斌
康艾
马飞敏
鞠书彬
-
机构
内蒙古自然博物馆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地层与古生物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院
-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19-1427,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区热河生物群鸟类化石新发现及其古地理意义》(批准号:41872018)
《江西赣州地区恐龙动物群研究》(批准号:41672019)
中国地质调查项目《全国重要古生物化石调查与保护监测示范》(编号:DD20190602)。
-
文摘
辽宁朝阳早白垩世九佛堂组发现了一种新型热河鸟类化石。该化石不仅具有热河鸟类的典型特征,如尾椎由约28枚未愈合的椎体组成,中后部尾椎前后方向明显拉长;前颌骨无牙齿;齿骨后缘较直,靠近吻端腹侧明显膨大等,同时具有不同于其他已知热河鸟类的独具特征组合,如肱骨三角肌脊相对不发育;第三掌骨较直,与第二掌骨间距较小;后肢第一趾爪最大;尾椎脉弧、关节突不发育等。根据该化石的独特性及与其他热河鸟类特征对比研究,笔者建立了热河鸟类新属、新种:直掌内蒙鸟(Neimengornis rectusmim gen.et sp.nov.)。直掌内蒙鸟(新属、新种)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热河鸟类的属种类群,为研究这一类群的形态特征和属种分异等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
-
关键词
热河生物群
早白垩世
辽宁西部
热河鸟目
-
Keywords
Jehol Biota
Early Cretaceous
western Liaoning
jeholornithiformes
-
分类号
P534.53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Q915.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
-
题名广西扶绥那派盆地早白垩世棘龙类牙齿化石新材料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姬书安
张培
陆道林
-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地层与古生物重点实验室
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
广西自然资源档案博物馆
-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09-1515,共7页
-
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项目《扶绥县那派盆地古生物化石保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晚白垩世原角龙类动物群研究》(批准号:41872026)。
-
文摘
广西扶绥县那派盆地早白垩世新隆组中产有以蜥脚类、兽脚类、禽龙类等恐龙为代表并包含弓鲛类、辐鳍鱼类、龟鳖类、鳄形类的脊椎动物群,其与泰国东北地区Khorat群Khok Kruat组(阿普特阶)脊椎动物群面貌相近。最新发现于那派盆地的棘龙类牙齿化石新材料,其齿冠横断面为宽略小于长的亚圆形,齿冠前后缘无小锯齿,齿冠表面具明显纵嵴和纵沟,单侧面纵嵴数目12~15条。这些形态表明,那派盆地的棘龙类牙齿可归入棘龙亚科(Spinosaurinae),且与泰国东北地区Khok Kruat组棘龙类牙齿的形态类型Ⅱ(Siamosaurus形态类型)可对比。新发现的牙齿化石还显示,那派盆地目前仅存在一种类型的棘龙类,其可能与泰国的暹罗龙(Siamosaurus)关系较密切。
-
关键词
棘龙亚科
牙齿
下白垩统
那派盆地
广西
-
Keywords
Spinosaurinae
teeth
Lower Cretaceous
Napai Basin
Guangxi
-
分类号
P534.53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Q911.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