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浙江雁荡山火山-侵入杂岩的岩浆混合作用——暗色包体中长石环带的证据
被引量:
13
1
作者
颜丽丽
贺振宇
+1 位作者
刘磊
赵志丹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66-473,共8页
浙江雁荡山是中国东南部燕山晚期巨型火山-侵入杂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中央侵入相石英正长斑岩的暗色微粒包体中的斑晶和基质斜长石进行了详细的内部结构和成分分析,揭示了斜长石复杂环带的成因和相关的岩浆作用过程。斑晶斜长石由...
浙江雁荡山是中国东南部燕山晚期巨型火山-侵入杂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中央侵入相石英正长斑岩的暗色微粒包体中的斑晶和基质斜长石进行了详细的内部结构和成分分析,揭示了斜长石复杂环带的成因和相关的岩浆作用过程。斑晶斜长石由熔蚀的核部和表面干净的幔部组成,边部包裹有钾长石膜。核部斜长石呈浑圆状或港湾状,内部发育筛状结构,An成分显著低于幔部斜长石,代表来自酸性岩浆房中早期结晶的斜长石捕掳晶。同时,幔部斜长石与自形、表面干净的基质斜长石具有类似的An含量,且两者均含有针状磷灰石的包裹体,应结晶自与暗色微粒包体相应的基性岩浆。长石的复杂结构记录了雁荡山火山-侵入杂岩形成过程中的岩浆混合作用和岩浆演化过程。岩浆混合之后的火山喷发活动,造成岩浆房的压力突然减小,温压条件达到钾长石结晶的区域,在石英正长斑岩的斑晶斜长石和暗色包体中的斑晶与基质斜长石外均形成钾长石膜,构成反环斑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雁荡山
火山-侵入杂岩
暗色微粒包体
斜长石环带
岩浆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柴北缘锡铁山两类榴辉岩的退变质过程及其对俯冲带折返机制的制约
被引量:
6
2
作者
张聪
田作林
+2 位作者
张立飞
黄杰
陈梅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044-2054,共11页
榴辉岩作为俯冲带中重要的岩石类型保存有丰富的地球动力学信息。对榴辉岩及其退变质岩石的研究有助于建立俯冲带演化的p-T轨迹,了解俯冲岩石在折返过程中温压条件及矿物相的变化,从而对俯冲带折返的动力学机制进行限定。对柴北缘锡...
榴辉岩作为俯冲带中重要的岩石类型保存有丰富的地球动力学信息。对榴辉岩及其退变质岩石的研究有助于建立俯冲带演化的p-T轨迹,了解俯冲岩石在折返过程中温压条件及矿物相的变化,从而对俯冲带折返的动力学机制进行限定。对柴北缘锡铁山双矿物榴辉岩及含多硅白云母榴辉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研究。在NC(K)FMASH体系中对两类榴辉岩进行变质相平衡模拟,得到双矿物榴辉岩的峰期温压条件为745~790℃,大于2.8~3.0GPa(M1),后经历等温降压过程达到角闪石榴辉岩岩相(670~770℃,1.6~2.2GPa,M2),与含多硅白云母榴辉岩经历了相同的折返过程。锡铁山双矿物榴辉岩的原岩具有N-MORB的地球化学特征,而含多硅白云母榴辉岩则显示E-MORB或者OIB特征,二者原岩成分存在明显差异。两类榴辉岩的p-T演化过程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锡铁山双矿物榴辉岩与含多硅白云母榴辉岩矿物学特征的差异是其原岩的多源性造成的,而与俯冲后折返过程中的退变质作用无必然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退变质作用
相平衡计算
构造演化
锡铁山
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浙江雁荡山火山-侵入杂岩的岩浆混合作用——暗色包体中长石环带的证据
被引量:
13
1
作者
颜丽丽
贺振宇
刘磊
赵志丹
机构
中国
地质
大学地球
科学
与资源
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地球
科学
与工程
学院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66-473,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102028)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编号:J1311)
文摘
浙江雁荡山是中国东南部燕山晚期巨型火山-侵入杂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中央侵入相石英正长斑岩的暗色微粒包体中的斑晶和基质斜长石进行了详细的内部结构和成分分析,揭示了斜长石复杂环带的成因和相关的岩浆作用过程。斑晶斜长石由熔蚀的核部和表面干净的幔部组成,边部包裹有钾长石膜。核部斜长石呈浑圆状或港湾状,内部发育筛状结构,An成分显著低于幔部斜长石,代表来自酸性岩浆房中早期结晶的斜长石捕掳晶。同时,幔部斜长石与自形、表面干净的基质斜长石具有类似的An含量,且两者均含有针状磷灰石的包裹体,应结晶自与暗色微粒包体相应的基性岩浆。长石的复杂结构记录了雁荡山火山-侵入杂岩形成过程中的岩浆混合作用和岩浆演化过程。岩浆混合之后的火山喷发活动,造成岩浆房的压力突然减小,温压条件达到钾长石结晶的区域,在石英正长斑岩的斑晶斜长石和暗色包体中的斑晶与基质斜长石外均形成钾长石膜,构成反环斑结构。
关键词
雁荡山
火山-侵入杂岩
暗色微粒包体
斜长石环带
岩浆混合
Keywords
Yandangshan
volcanic-intrusive complex
mafic microgranular enclave
zoned plagioclase
magma mixing
分类号
P588.14 [天文地球—岩石学]
P588.12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柴北缘锡铁山两类榴辉岩的退变质过程及其对俯冲带折返机制的制约
被引量:
6
2
作者
张聪
田作林
张立飞
黄杰
陈梅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
科学
学院
中国
地质
大学(北京)地球
科学
与资源
学院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044-2054,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202034、41310104002和41172196)
中国博士后特别基金(批准号:2013T60030)
文摘
榴辉岩作为俯冲带中重要的岩石类型保存有丰富的地球动力学信息。对榴辉岩及其退变质岩石的研究有助于建立俯冲带演化的p-T轨迹,了解俯冲岩石在折返过程中温压条件及矿物相的变化,从而对俯冲带折返的动力学机制进行限定。对柴北缘锡铁山双矿物榴辉岩及含多硅白云母榴辉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研究。在NC(K)FMASH体系中对两类榴辉岩进行变质相平衡模拟,得到双矿物榴辉岩的峰期温压条件为745~790℃,大于2.8~3.0GPa(M1),后经历等温降压过程达到角闪石榴辉岩岩相(670~770℃,1.6~2.2GPa,M2),与含多硅白云母榴辉岩经历了相同的折返过程。锡铁山双矿物榴辉岩的原岩具有N-MORB的地球化学特征,而含多硅白云母榴辉岩则显示E-MORB或者OIB特征,二者原岩成分存在明显差异。两类榴辉岩的p-T演化过程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锡铁山双矿物榴辉岩与含多硅白云母榴辉岩矿物学特征的差异是其原岩的多源性造成的,而与俯冲后折返过程中的退变质作用无必然联系。
关键词
榴辉岩
退变质作用
相平衡计算
构造演化
锡铁山
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
Keywords
eclogite
retrograde metamorphism
phase equilibrium calculation
tectonic evolution
Xitieshan
North Qaidam UHP metamorphic belt
分类号
P542.4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浙江雁荡山火山-侵入杂岩的岩浆混合作用——暗色包体中长石环带的证据
颜丽丽
贺振宇
刘磊
赵志丹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柴北缘锡铁山两类榴辉岩的退变质过程及其对俯冲带折返机制的制约
张聪
田作林
张立飞
黄杰
陈梅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