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相富有机质页岩在热演化过程中的氮含量和同位素组成变化及其地质意义
1
作者 白杨 陈践发 +5 位作者 吴进 李响 刚文哲 罗情勇 徐学敏 陈娟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2-823,共12页
氮(N)主要以有机和无机的形式赋存于海相富有机质页岩中,探讨氮同位素组成在热演化过程中的变化有助于揭示岩石内部氮的转化和同位素分馏机制。关于岩石中无机氮同位素(δ^(15)N_(sil))的相关研究目前较缺乏。本文提出了一种高效提取沉... 氮(N)主要以有机和无机的形式赋存于海相富有机质页岩中,探讨氮同位素组成在热演化过程中的变化有助于揭示岩石内部氮的转化和同位素分馏机制。关于岩石中无机氮同位素(δ^(15)N_(sil))的相关研究目前较缺乏。本文提出了一种高效提取沉积岩中无机氮的方法,并以低成熟海相富有机质页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高压釜热模拟实验,以及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氮同位素(δ^(15)N_(bulk))和δ^(15)N_(sil)分析。结果表明,在热演化早期,无机氮的热挥发造成少量氮损失,使TN降低,而C_(org)/N、δ^(15)N_(bulk)和δ^(15)N_(sil)变化不显著;在热演化后期,岩石系统的氮损失显著,其主导机制逐渐转变为有机氮的热裂解脱氮,使TN降低,C_(org)/N、δ^(15)N_(bulk)和δ^(15)N_(sil)值均显著增大。本研究揭示了不同赋存态氮的热稳定性和同位素分馏的差异,为探究N2和NH3成因机制提供了多元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同位素 氮含量 热演化 无机氮 同位素分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质标准物质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高玉淑 王晓红 王毅民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4-109,共6页
简介了我国地质标准物质研制与应用的主要成果 ,评述了其主要特点 ,讨论了我国地质标准物质研制中的一些问题并就这些问题的解决和今后工作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标准物质 地质材料 评述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铜陵大团山铜矿床层状矽卡岩矿体中辉钼矿Re-Os年龄测定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1
3
作者 梅燕雄 毛景文 +1 位作者 李进文 杜安道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7-331,共5页
安徽铜陵大团山铜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中段,前人根据与成矿有关中酸性侵入岩的时代推测其形成于燕山期.本文运用Re-Os同位素测年方法对大团山铜矿床层状矽卡岩型矿体中的辉钼矿进行了精确年龄测定,获得等时线年龄139.1±2.... 安徽铜陵大团山铜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中段,前人根据与成矿有关中酸性侵入岩的时代推测其形成于燕山期.本文运用Re-Os同位素测年方法对大团山铜矿床层状矽卡岩型矿体中的辉钼矿进行了精确年龄测定,获得等时线年龄139.1±2.7Ma,模式年龄变化在138.0~140.8Ma之间.这组年龄数据和与成矿有关中酸性侵入岩的40Ar/39Ar同位素年龄135.8~139.8Ma相吻合.作为中国东部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的产物,大团山铜矿床及铜陵地区铜硫(金)矿床的形成与岩石圈构造体制大转换之地球动力学事件相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OS同位素年龄 大团山铜矿床 安徽铜陵 层状矽卡岩 年龄测定 铜矿床 ^40AR/^39AR同位素年龄 辉钼矿 地质意义 矿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调查中有机物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1
4
作者 饶竹 李松 +6 位作者 吴淑琪 黄毅 王苏明 宋淑玲 谢原利 贾静 田芹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1-300,共10页
有机分析是近年地质调查工作中新开展的分析测试技术。随着地质调查工作重点由"资源"转为"资源与环境"并重,有机分析测试技术成为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撑。从2003年起,在地质大调查项目的持续支持下和2005... 有机分析是近年地质调查工作中新开展的分析测试技术。随着地质调查工作重点由"资源"转为"资源与环境"并重,有机分析测试技术成为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撑。从2003年起,在地质大调查项目的持续支持下和2005年启动的"全国地下水水质调查和污染评价"专项的促进下,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基于多年的研究基础和实际应用效果,利用新技术建立的"多目标地质调查中主要有机物分析方法"和"地下水调查中37种必测有机组分的系统分析方法"在行业内迅速推广和应用,培养了一支地质调查有机分析测试骨干队伍,全面承担多目标地质调查、"全国地下水水质调查和污染评价"等大批量检测任务,迄今为止已完成多目标地质调查和全国地下水调查样品测试几万组,及时保证了地质调查项目的正常实施。2008年项目组还参与汶川水质、三聚氰胺牛奶等国家应急标准《水质、组胺等五种生物胺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T21970-2008)、《原料乳中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液相色谱法》(GB/T22400-2008)的起草和方法验证工作,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有机分析测试技术不仅在地质调查主战场充分发挥了技术支撑作用,也在国家层面上展示了国土资源行业在社会公益事业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地质调查 有机分析 方法研究 方法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阿巴嘎旗比鲁甘干斑岩型钼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李俊建 唐文龙 +7 位作者 付超 李超 屈文俊 张彤 王守光 党智财 周勇 赵丽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9-523,共5页
采用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获得的内蒙古阿巴嘎旗比鲁甘干钼矿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变化范围为236.9±3.7~238.7±2.4Ma,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37.9±1.7Ma,表明该矿床形成时代应为印支期。辉钼矿的Re含量平均值为74.06... 采用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获得的内蒙古阿巴嘎旗比鲁甘干钼矿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变化范围为236.9±3.7~238.7±2.4Ma,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37.9±1.7Ma,表明该矿床形成时代应为印支期。辉钼矿的Re含量平均值为74.065×10^(-6),表明其主要为幔壳混合来源特征。该矿床位于贺根山断裂带以南的兴蒙造山系索伦山-霍林郭勒弧盆系内,为斑岩型钼矿床。钼矿体主要赋存在黑云母花岗斑岩和角岩内,受内外接触带控制。接触带控矿容矿断裂主要有北西向、北东向及近东西向,其内多充填有石英脉。细脉状、网脉状石英脉越发育,钼矿化越强。区域研究表明,印支期是兴蒙造山带及其邻区钼(钨)成矿的重要成矿期之一,但在本区尚属首次发现,为开展索伦山-霍林郭勒成矿带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钼矿 RE-OS同位素年龄 比鲁甘干钼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拉萨地体榴辉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Sm-Nd、Rb-Sr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兆丽 杨经绥 +3 位作者 罗立强 李天福 徐向珍 任玉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41-948,共8页
最近在青藏高原拉萨地体新发现了一条榴辉岩带,该榴辉岩带位于冈底斯岩浆岛弧带的北缘。对该带榴辉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Sm—Nd、Rb-Sr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①该带榴辉岩的原岩主要是一套低钾的大洋拉斑系列玄武岩,其原岩类似于典型... 最近在青藏高原拉萨地体新发现了一条榴辉岩带,该榴辉岩带位于冈底斯岩浆岛弧带的北缘。对该带榴辉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Sm—Nd、Rb-Sr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①该带榴辉岩的原岩主要是一套低钾的大洋拉斑系列玄武岩,其原岩类似于典型的N-MORB,源于亏损地幔;②该带榴辉岩样品(^87Sr/^86Sr)i=0.70335~0O.70457,变化范围较大,且与εNd(t)值及微量元素特征均没有好的对应关系,可能是由于该套岩石形成于大洋环境,形成后遭受了海水的蚀变作用;(3)该带榴辉岩全岩的Sm-Nd等时线年龄为305.5±50Ma(2σ),(^143Nd/^144Nd)i=0.5126±0.00007(2σ),表明该带榴辉岩可能形成于早石炭-晚二叠世,在这一时期冈底斯北缘可能存在古特提斯洋盆及古特提斯洋盆深俯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Sm-Nd Rb-Sr大洋俯冲 拉萨地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鲁超高压变质岩区深部流体He-Ar的系统关系: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在线流体监测的解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曾令森 詹秀春 +2 位作者 梁凤华 罗立强 许志琴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13-520,共8页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在线监测从泥浆中分离出的气体地球化学组成揭示了一段重要的气体异常,从2004年12月24日夜里开始到12月29日晚上结束。从12月10日到24日晚上11点30分的气体的Ar、He和N2基本上沿着趋势A分布,而12月26日早上7点半到2...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在线监测从泥浆中分离出的气体地球化学组成揭示了一段重要的气体异常,从2004年12月24日夜里开始到12月29日晚上结束。从12月10日到24日晚上11点30分的气体的Ar、He和N2基本上沿着趋势A分布,而12月26日早上7点半到29日晚上7点半的数据沿趋势C分布。相对于趋势A,趋势C中的气体含有相对升高的Ar,Ar/He和Ar/N2的平均值分别为3653和0.0142,明显高于空气的比值1800和0.0119。趋势A中的气体的Ar/He和Ar/N2比值分别围绕1851和0.0118变化,其中的Ar/He比值稍微高于空气的比值,但Ar/N2比值近似于空气比值,表明背景地下流体含非常低的Ar,而He和N2主要是大气组分。在趋势A和趋势C之间的数据(时间段B)具有和空气接近的Ar/N2比值,但平均Ar/He比值为3265,明显高于空气比值,反映了该段气体具有相对亏损的He。苏鲁-大别山地区的热年代学研究已经表明云母和角闪石的Ar/Ar的冷却年龄大大地高于磷灰石或锆石的He的冷却年龄,说明Ar在超高压变质地体折返早期就已封闭,而He一直保持开放状态,直到超高压变质岩接近地表。这种Ar和He对温度变化的不同反应,导致大部分的He在超高压岩石折返过程中脱气并释放到空气中,Ar则相对圈闭在固体岩石或封闭的断裂带中。在He-Ar的系统关系上,表现为来自于超高压岩石或断裂带中的流体具有富集Ar、亏损He及升高的Ar/He比值。气体组分从趋势A向趋势C的骤然跳跃,反映了地下流体组分的强烈变化,即具有相对富集Ar的深部流体的贡献大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地球化学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 超高压岩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三期钼多金属矿化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永彬 曾庆栋 屈文俊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55-56,共2页
我国钼矿首先发现于清朝末年,始采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当时主要开采的是闽浙沿海一带的一些脉型钼矿和华南一些伴生有钼的脉型钨矿。而解放后,大量勘查开发工作的进行,在脉状钼矿化的基础上,发现更多斑岩型矿化,同时又具有多金属共... 我国钼矿首先发现于清朝末年,始采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当时主要开采的是闽浙沿海一带的一些脉型钼矿和华南一些伴生有钼的脉型钨矿。而解放后,大量勘查开发工作的进行,在脉状钼矿化的基础上,发现更多斑岩型矿化,同时又具有多金属共生的特色。相对其它地区,尤其是浙江地区钼矿化,除了石平川大型石英脉型钼矿外,常表现为铜钼矿、铁钼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矿 石平川 斑岩型 石英脉型 钨矿 脉状 金银矿 围岩蚀变 细脉浸染状 绢云母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多巴地区片麻岩变质演化过程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鹏 张聪 +2 位作者 刘晓瑜 杨经绥 符义稳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601-611,共11页
拉萨地体普遍出露一套角闪岩相、局部达麻粒岩相的变质岩系,以往的区域地质研究普遍认为这套变质岩为拉萨地体的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称之为念青唐古拉岩群。尽管现有的研究认为念青唐古拉岩群经历了前寒武纪变质作用,但部分地区仍缺少令... 拉萨地体普遍出露一套角闪岩相、局部达麻粒岩相的变质岩系,以往的区域地质研究普遍认为这套变质岩为拉萨地体的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称之为念青唐古拉岩群。尽管现有的研究认为念青唐古拉岩群经历了前寒武纪变质作用,但部分地区仍缺少令人信服的岩石学及地质年代学证据。通过对拉萨地体北部多巴地区出露的片麻岩进行岩石学及矿物学研究,认为其为一套经历角闪岩相变质作用的中级变质岩系,主要岩石类型有云母片岩和含石榴石黑云母斜长片麻岩。矿物电子探针分析表明,组成岩石的石榴石、长石、黑云母等矿物均为变质成因矿物。石榴石无明显核边分带结构,成分相对均一。利用传统矿物对温压计进行了温压条件估算,得到640℃~660℃和0.60~0.67GPa的角闪岩相变质温压条件。首次利用LA-ICP-MS方法对该区花岗质片麻岩中的锆石进行年代学研究,得到(847.0±5.7)Ma的新元古代变质年龄,可与该区域念青唐古拉岩群的变质时代对比,为该片麻岩归入念青唐古拉岩群提供了切实可靠的年代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作用 花岗质片麻岩 温压条件 新元古代 锆石年代学 念青唐古拉岩群 拉萨地体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天根山桃花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喜峰 曾普胜 +3 位作者 徐文荣 万大福 郑泊松 段云龙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55-462,共8页
桃花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三江地槽褶皱系与扬子地台的街接部位,该区域经历了多旋回构造运动及复杂的演化,具备有利的成矿构造地质背景与条件。本文在充分分析区域构造地质背景和详实的矿区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矿区地质特征,从矿区主... 桃花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三江地槽褶皱系与扬子地台的街接部位,该区域经历了多旋回构造运动及复杂的演化,具备有利的成矿构造地质背景与条件。本文在充分分析区域构造地质背景和详实的矿区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矿区地质特征,从矿区主要岩性及矿化特征、矿(化)体特征、矿石特征和围岩蚀变等方面综合分析了矿床地质特征,进而从大地构造环境、地层、构造、岩浆岩与成矿作用的关系、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研究探讨了控矿因素,初步建立了成矿模式,探讨了矿床成因,并进行了成矿预测,提出了找矿标志与找矿方向,为该矿区的下一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为区域找矿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多金属矿床 地质特征 控矿因素 找矿方向 天根山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化德县三胜钨钼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俊建 周勇 +7 位作者 党智财 赵泽霖 李超 屈文俊 曹子存 杨国建 付超 唐文龙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1-536,共6页
内蒙古化德县三胜钨钼矿床位于华北陆块北缘,为岩浆期后中高温热液型矿床。采用辉钼矿Re-Os同位素分析获得辉钼矿的模式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38±1Ma,等时线年龄为138.6±1.4Ma,推测三胜钨钼矿床的形成时代为燕山晚期,这与区域上... 内蒙古化德县三胜钨钼矿床位于华北陆块北缘,为岩浆期后中高温热液型矿床。采用辉钼矿Re-Os同位素分析获得辉钼矿的模式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38±1Ma,等时线年龄为138.6±1.4Ma,推测三胜钨钼矿床的形成时代为燕山晚期,这与区域上华北陆块北缘主要金属矿床的形成年龄吻合。辉钼矿的Re含量平均值为0.5548×10^(-6),表明其主要为地壳来源特征。成矿发生在陆内构造环境,为燕山期大规模构造-岩浆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钼矿 RE-OS同位素年龄 三胜钨钼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缅甸曼德勒省Singu地区基达堡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初探
12
作者 陈喜峰 曾普胜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038-1039,共2页
缅甸联邦简称缅甸,位于中南半岛西部,东北部与中国相邻,东接泰国和老挝,西北与印度和孟加拉国为界,西靠印度洋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缅甸的地质工作早在19世纪中叶就己开展,主要是在伊洛瓦底江西岸发现了石油,并进行了初始的路线地质调查... 缅甸联邦简称缅甸,位于中南半岛西部,东北部与中国相邻,东接泰国和老挝,西北与印度和孟加拉国为界,西靠印度洋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缅甸的地质工作早在19世纪中叶就己开展,主要是在伊洛瓦底江西岸发现了石油,并进行了初始的路线地质调查。20世纪初,数批英国地质工作者在缅甸中东部地区进行了地质填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地质特征 Singu 地质工作程度 地质工作者 曼德勒 褐铁矿化 伊洛瓦底江 地质调查 矿体规模 矿区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扎乌龙-青海草陇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磷灰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4
13
作者 严清高 李建康 +2 位作者 李超 陈振宇 熊欣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1-355,I0001-I0005,共20页
扎乌龙-草陇锂矿床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中西部,为典型的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前人基于矿区花岗岩和伟晶岩紧密的时空及成因关系,认为伟晶岩与白云母花岗岩同源且成矿与花岗质岩浆的分异相关。然而,岩浆分异演化过程中熔体的信息... 扎乌龙-草陇锂矿床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中西部,为典型的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前人基于矿区花岗岩和伟晶岩紧密的时空及成因关系,认为伟晶岩与白云母花岗岩同源且成矿与花岗质岩浆的分异相关。然而,岩浆分异演化过程中熔体的信息记录及其何种地质过程对成矿起主导作用,仍缺乏有效制约。本文对矿区花岗质岩浆来源及其演化过程开展了研究,即对白云母花岗岩、14号成矿伟晶岩脉进行了精细的磷灰石微区原位分析测试。结果显示,磷灰石具有高的Sr同位素、高F低Cl及还原性质特征,指示了扎乌龙矿区初始岩浆源自于造山过程中深部三叠纪复理石沉积物的部分熔融作用。岩浆磷灰石记录了白云母花岗岩从中间相至边缘相,Th、U、Mn含量以及Th/U值升高,REEs、Y以及F含量降低;流体交代磷灰石则记录了伟晶岩阶段变化的但整体偏高的Th、U、Mn含量以及Th/U值,降低的REEs、Y以及F含量。这些地球化学的系统变化充分表明,白云母花岗岩为较原始的岩浆,伟晶岩为岩浆高度演化的产物。从白云母花岗岩到伟晶岩的岩浆演化过程中,经历了斜长石、钾长石、云母、锆石、独居石、榍石、石榴石和磷灰石的分离结晶作用。当岩浆演化到伟晶岩阶段时,熔体氧逸度升高并高度富集H_(2)O、F等挥发性组分,导致了熔体结构发生实质性变化并有利于Li、Be等稀有金属元素的富集。研究表明,花岗质岩浆的高度分异是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成矿的关键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 花岗伟晶岩 稀有金属 扎乌龙 草陇 松潘-甘孜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正蓝旗钱家营子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亚东 江小均 +3 位作者 柳永清 李超 孙会一 芦磊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5-97,共13页
钱家营子岩体位于赤峰—围场—白云鄂博断裂以北白乃庙岛弧带上,为兴蒙造山带南缘构造-岩浆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时代及成因对理解中亚造山带构造格局及地质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对钱家营子黑云母二... 钱家营子岩体位于赤峰—围场—白云鄂博断裂以北白乃庙岛弧带上,为兴蒙造山带南缘构造-岩浆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时代及成因对理解中亚造山带构造格局及地质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对钱家营子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进行岩相学、锆石SHRIMPU-Pb年代学、Hf同位素组成特征开展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岩体的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47.2±4.7)Ma,指示其形成于早三叠世末期。176Hf/177Hf值为0.2822980.282371,对应的εHf(t)值为-8.7-11.4,其两阶段模式年龄变化在1.60 Ga到1.74 Ga之间,表明钱家营子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母岩浆可能来源于古元古代华北板块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综合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区域相关研究,认为内蒙古正蓝旗钱家营子地区在早三叠世处于兴蒙造山带和华北板块后造山(碰撞)的伸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钱家营子 锆石SHRIMP U-Pb定年 HF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进展及ICP-MS精确定年测试关键技术 被引量:35
15
作者 靳新娣 李文君 +2 位作者 吴华英 张连昌 杜安道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17-1624,共8页
本文介绍了Re-Os同位素定年的基本原理、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综述了样品分解和Re-Os分离富集的主要方法,重点对ICP-MS法进行Re-Os同位素定年做了较详尽的介绍,包括质量分馏校正、干扰校正、含量初测、取样量的确定、稀释剂的稀释比及稀... 本文介绍了Re-Os同位素定年的基本原理、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综述了样品分解和Re-Os分离富集的主要方法,重点对ICP-MS法进行Re-Os同位素定年做了较详尽的介绍,包括质量分馏校正、干扰校正、含量初测、取样量的确定、稀释剂的稀释比及稀释剂加入量等,以确保高精度测试;评述了ICP-MS最常见的测定对象-辉钼矿中Re-Os的失耦现象及降低其对Re-Os同位素定年影响的对策,文中描述了由测定同位素比值计算含量时的误差传递公式并重申了最佳稀释比。最后,指出了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研究中应该关注的工作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OS同位素体系 辉钼矿RE-OS定年 ICP-MS Carius管溶样 成矿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一号孔主断层的随钻流体响应特征 被引量:8
16
作者 唐力君 王广 +3 位作者 王健 王晓春 刘舒波 聂武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5-102,共8页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WFSD)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探讨龙门山断裂带深部断裂的物质属性。随钻实时流体分析作为井口流体实时监测手段,首次获得了龙门山断裂带随钻流体组分响应特征,在一号孔(WFSD-1)主断层上出现随钻流体多组分同时异...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WFSD)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探讨龙门山断裂带深部断裂的物质属性。随钻实时流体分析作为井口流体实时监测手段,首次获得了龙门山断裂带随钻流体组分响应特征,在一号孔(WFSD-1)主断层上出现随钻流体多组分同时异常,且异常强度大。通过比较WFSD-1号孔主断层的钻探岩心岩性和随钻流体组分剖面,认为随钻流体组分的异常区间与主断层的区间保持一致,表明流体异常与断层的响应特征,主断层区间的流体异常为多组分的极值异常,强度与断层泥厚度成正比。这些钻探泥浆气体响应特征将为钻探工程、取心钻进提供第一时间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钻探 随钻实时流体分析 主断层 响应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型卤水实验室模拟提锂和太阳池提锂的对比 被引量:10
17
作者 余疆江 郑绵平 +3 位作者 唐力君 伍倩 乜贞 卜令忠 《化工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48-1252,1260,共6页
通过对比研究,分析了太阳池提锂实验和50℃模拟提锂实验的共性和差异。研究发现蒸发作用是导致实验前后卤水中离子变化差异的主要因素。通过化学分析,实验中析出的盐类矿物主要以Li+和CO32为主,但是太阳池实验中盐类矿物的Li+和CO32含... 通过对比研究,分析了太阳池提锂实验和50℃模拟提锂实验的共性和差异。研究发现蒸发作用是导致实验前后卤水中离子变化差异的主要因素。通过化学分析,实验中析出的盐类矿物主要以Li+和CO32为主,但是太阳池实验中盐类矿物的Li+和CO32含量要比模拟实验高很多,通过初步分析计算,太阳池实验中析出的碳酸锂晶体含量要比50℃模拟实验高50%以上。温度在提锂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稳定的盐梯度层可以有效地阻止热量从下对流层散失,并且通过稀释下对流层中的离子浓度,可以延缓NaCl的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池 碳酸盐型盐湖 碳酸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氢的成因分布及勘探技术研究进展
18
作者 方朋 徐学敏 +6 位作者 沈斌 吴嘉 曾文人 陈泽亚 金霄 曲泽宁 翟佳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241-3255,共15页
地质体中自然形成并储存的天然氢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新能源,被视为传统化石燃料的理想替代品,对全球能源转型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无论是在来源方面,还是在运聚过程上,全球对“氢气系统”的认识都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通... 地质体中自然形成并储存的天然氢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新能源,被视为传统化石燃料的理想替代品,对全球能源转型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无论是在来源方面,还是在运聚过程上,全球对“氢气系统”的认识都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通过剖析水-岩反应、地球深部脱气、水的辐射分解、沉积有机物热解以及微生物活动等五种机制说明了天然氢的成因。其中,基于含铁矿物的水-岩反应和地球深部脱气可能是地壳中天然氢规模性产生的普遍途径。总结了天然氢在地下及地表的分布特征及潜在来源,并初步探讨了天然氢在地质体中运聚和耗散过程,认为氢气在地质固体及流体中的物理化学性质是揭示氢气成藏机制的关键问题。基于当前用于天然氢勘探的地球物理技术、遥感技术以及地球化学技术阐述了天然氢勘探技术的现状,重点分析了利用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在浅表进行氢气调查的过程。提出了通过有效的检测和监测技术、完善的指标体系以及合理的评估方法对地表氢气渗漏进行调查是现阶段天然氢勘探的重点工作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氢 地质成因 分布特征 地表渗漏 勘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部地区沙漠鸣沙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菲 田明中 +2 位作者 刘斯文 武法东 王璐琳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7-255,共9页
鸣沙发声机制是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中国北部地质公园内的沙漠鸣沙地质遗迹沿北方沙漠弧形带分布,但较少被报道和研究。本文选取位于内蒙古、甘肃和新疆的沙漠鸣沙及哑沙,对其地貌特征、粒度组分和矿物成分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 鸣沙发声机制是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中国北部地质公园内的沙漠鸣沙地质遗迹沿北方沙漠弧形带分布,但较少被报道和研究。本文选取位于内蒙古、甘肃和新疆的沙漠鸣沙及哑沙,对其地貌特征、粒度组分和矿物成分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鸣沙一般发育在新月型沙丘链或新月型沙丘上,紧邻湖泊或泉水,背风坡和迎风坡上都会发育鸣沙,但主要集中在背风坡,研究结果与马玉明提出的“共鸣箱”理论中的“响沙都发育在背风坡”不符;哑沙粒度明显较鸣沙粗,哑沙的平均粒径分布峰值集中在0.5Ф~1Ф,鸣沙粒径频率分布峰值集中在2Ф-3Ф;主要差别在于细砂和粗砂的组分,所有鸣沙中的细砂含量所占比例均高于52.012%,哑沙中的细砂含量低于0.881%;响沙中粗砂的含量均小于1.221%,哑沙中粗砂的含量大于48.091%。鸣沙和哑沙主要矿物成分都以石英和长石为主;鸣沙中含有高岭石,钠长石,微斜长石及方解石等,而哑沙中几乎未含这些次要矿物。本文结果表明,地貌特征和物质组成是区别鸣沙和哑沙的重要特征,对于研究鸣沙的成因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鸣沙 地貌特征 粒度组分 矿物成分 对比分析 共鸣箱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南部新生代东西向伸展作用的深部岩浆作用响应
20
作者 曾令森 高利娥 +10 位作者 胡古月 徐倩 田怡红 董汉文 王亚莹 严立龙 赵令浩 李广旭 邸英龙 郝光明 王海涛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1-881,共11页
随着新生代喜马拉雅山链的崛起,西藏南部经历了显著的东西向伸展作用,形成一系列近南北向展布的裂谷。伴随着增厚岩石圈的对流减薄或者拆沉,软流圈上涌,藏南岩石圈地幔和中下地壳发生顺次部分熔融作用,形成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各异的... 随着新生代喜马拉雅山链的崛起,西藏南部经历了显著的东西向伸展作用,形成一系列近南北向展布的裂谷。伴随着增厚岩石圈的对流减薄或者拆沉,软流圈上涌,藏南岩石圈地幔和中下地壳发生顺次部分熔融作用,形成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各异的岩浆岩,具体表现为:(1)富集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碳酸质、煌斑质和超钾质岩浆岩;(2)增厚基性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高Sr/Y比值的花岗岩;(3)中-下地壳变沉积岩发生白云母脱水/含水部分熔融,形成典型淡色花岗岩。这些新发现限定了藏南裂谷系的启动时限不晚于~30 Ma,为解译世界上造山带和陆内伸展作用过程中大陆岩石圈深部熔融的精细模式提供了典型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碳酸岩 煌斑岩 顺次部分熔融作用 含水熔融作用 伸展作用 藏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