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辫状河心滩内部非均质性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
16
1
作者
杨少春
赵晓东
+4 位作者
钟思瑛
刘金华
魏晓晴
李媛媛
刘桓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66-1074,共9页
辫状河心滩是油气富集的重要储层之一,注水开发会影响并改变心滩内部剩余油分布形式,储层非均质性是影响心滩内部剩余油分布的关键地质因素。以江苏真武油田三垛组一段6砂组辫状河心滩为例,利用岩心观察、岩心分析和测井曲线资料,结合...
辫状河心滩是油气富集的重要储层之一,注水开发会影响并改变心滩内部剩余油分布形式,储层非均质性是影响心滩内部剩余油分布的关键地质因素。以江苏真武油田三垛组一段6砂组辫状河心滩为例,利用岩心观察、岩心分析和测井曲线资料,结合现代沉积考察,平面上将心滩分为滩头、滩尾、滩翼和滩中等4个部分,垂向上将心滩序列划分出垂向加积体、落淤层、侧向加积体、垂向加积面和侧向加积面等5种结构,认为"三体两面"为心滩垂向序列的典型内部结构,落淤层和侧积体是影响心滩内部存在较强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其中,落淤层主要发育泥质、钙质和物性等3种类型,是心滩内部非均质性的主控因素;侧积体与围岩性质差异较大,侧积体的存在加剧心滩内部的非均质性。心滩内部非均质性控制着剩余油的分布,落淤层发育的滩尾、滩中和侧积体发育的滩翼剩余油较为富集,而注采井和落淤层的匹配程度对剩余油的分布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建议注水井应该分布在心滩的滩头位置,而采油井应在心滩的滩尾、滩中和滩翼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武油田
心滩
内部结构
非均质性
剩余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表征碎屑岩储层非均质性
被引量:
6
2
作者
杨少春
温雅茹
+1 位作者
李媛媛
刘金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8-224,共7页
以江苏省扬州市真武油田戴南组二段碎屑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计算非均质指数定量刻画储层非均质性。以各小层作为表征单元,以全区井各小层储层属性参数构成评价群体以确定数学模型,并考虑影响储层非均质性的8个参数进行...
以江苏省扬州市真武油田戴南组二段碎屑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计算非均质指数定量刻画储层非均质性。以各小层作为表征单元,以全区井各小层储层属性参数构成评价群体以确定数学模型,并考虑影响储层非均质性的8个参数进行线性规划模型求解。研究结果表明:真武油田戴南组二段砂岩分布范围内非均质指数主要分布在0.5-0.9之间,呈现中等—较强的非均质性,且非均质指数的分布与沉积微相展布有较好的相关性;非均质指数对注水开发效果有直接影响,非均质指数大对应的吸水强度较大,驱油效率就越高;非均质指数与水淹程度呈正相关,与剩余油饱和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武油田
戴南组二段
数据包络分析
非均质指数
储层非均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辫状河心滩内部非均质性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
16
1
作者
杨少春
赵晓东
钟思瑛
刘金华
魏晓晴
李媛媛
刘桓
机构
中国
石油
大学
(华东)地球科学与
技术
学院
中国
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
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
地质
科学研究院
中国
石油大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工程技术系
中国
石油川庆钻探
工程
公司井下作业公司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66-1074,共9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9-00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3CX06013A)~~
文摘
辫状河心滩是油气富集的重要储层之一,注水开发会影响并改变心滩内部剩余油分布形式,储层非均质性是影响心滩内部剩余油分布的关键地质因素。以江苏真武油田三垛组一段6砂组辫状河心滩为例,利用岩心观察、岩心分析和测井曲线资料,结合现代沉积考察,平面上将心滩分为滩头、滩尾、滩翼和滩中等4个部分,垂向上将心滩序列划分出垂向加积体、落淤层、侧向加积体、垂向加积面和侧向加积面等5种结构,认为"三体两面"为心滩垂向序列的典型内部结构,落淤层和侧积体是影响心滩内部存在较强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其中,落淤层主要发育泥质、钙质和物性等3种类型,是心滩内部非均质性的主控因素;侧积体与围岩性质差异较大,侧积体的存在加剧心滩内部的非均质性。心滩内部非均质性控制着剩余油的分布,落淤层发育的滩尾、滩中和侧积体发育的滩翼剩余油较为富集,而注采井和落淤层的匹配程度对剩余油的分布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建议注水井应该分布在心滩的滩头位置,而采油井应在心滩的滩尾、滩中和滩翼位置。
关键词
真武油田
心滩
内部结构
非均质性
剩余油
Keywords
Zhenwu oilfield
braided bar
inner structure
heterogeneity
remaining oil
分类号
TN971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表征碎屑岩储层非均质性
被引量:
6
2
作者
杨少春
温雅茹
李媛媛
刘金华
机构
中国
石油
大学
(华东)地球科学与
技术
学院
山东省油藏
地质
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工程技术系
江苏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8-224,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9-003)~~
文摘
以江苏省扬州市真武油田戴南组二段碎屑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计算非均质指数定量刻画储层非均质性。以各小层作为表征单元,以全区井各小层储层属性参数构成评价群体以确定数学模型,并考虑影响储层非均质性的8个参数进行线性规划模型求解。研究结果表明:真武油田戴南组二段砂岩分布范围内非均质指数主要分布在0.5-0.9之间,呈现中等—较强的非均质性,且非均质指数的分布与沉积微相展布有较好的相关性;非均质指数对注水开发效果有直接影响,非均质指数大对应的吸水强度较大,驱油效率就越高;非均质指数与水淹程度呈正相关,与剩余油饱和度呈负相关。
关键词
真武油田
戴南组二段
数据包络分析
非均质指数
储层非均质性
Keywords
Zhenwu Oilfield
the second member of Dainan Formatio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heterogeneous index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辫状河心滩内部非均质性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杨少春
赵晓东
钟思瑛
刘金华
魏晓晴
李媛媛
刘桓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表征碎屑岩储层非均质性
杨少春
温雅茹
李媛媛
刘金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