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汉中梁山二叠系乐平统底部吴家坪组王坡页岩新认识 被引量:11
1
作者 郭俊锋 宋祖晨 +4 位作者 肖良 李相传 郑亚娟 姚肖永 周雪柔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69-1179,共11页
陕西汉中梁山瓜德鲁普统—乐平统界线(GLB)附近的吴家坪组底部王坡页岩段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古风化壳沉积,代表了茅口期后暴露于地表风化剥蚀的产物。最近对该地层进行了重新研究,采集了系列岩石和化石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古生物学、... 陕西汉中梁山瓜德鲁普统—乐平统界线(GLB)附近的吴家坪组底部王坡页岩段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古风化壳沉积,代表了茅口期后暴露于地表风化剥蚀的产物。最近对该地层进行了重新研究,采集了系列岩石和化石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古生物学、岩相学和岩石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该粘土层主要矿物成分为蒙脱石71%,片沸石23%,石英6%,暗示其物质来源于火山玻璃。岩相学分析显示岩石主要由蚀变矿物组成,具有蚀变残留玻屑凝灰质结构,其中蒙脱石、片沸石保留了原岩中的玻屑的塑性形态。粘土层中大量腕足动物化石暗示其为海相环境。研究结果表明王坡页岩是典型的斑脱岩,并非风化壳和长期剥蚀的产物,而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火山喷发时火山灰在海相环境下沉积、蚀变的产物。火山灰在正常浅海沉积时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导致了包括腕足动物在内的海洋生物的生存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坡页岩 斑脱岩 乐平统 陕西梁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北水泉沟岩体西段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李长民 邓晋福 +2 位作者 苏尚国 刘翠 刘新秒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301-3314,共14页
冀北水泉沟碱性正长杂岩体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主要岩性为正长岩、石英正长岩、碱性正长岩、角闪正长岩、角闪二长岩和碱长花岗岩等。为了避开后期热液蚀变作用的影响,作者采集了远离东坪-后沟金矿田的水泉沟岩体西段无蚀变的角闪... 冀北水泉沟碱性正长杂岩体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主要岩性为正长岩、石英正长岩、碱性正长岩、角闪正长岩、角闪二长岩和碱长花岗岩等。为了避开后期热液蚀变作用的影响,作者采集了远离东坪-后沟金矿田的水泉沟岩体西段无蚀变的角闪二长岩、角闪正长岩样品,并对这些代表性岩石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和锆石Hf同位素研究。LA-ICP-MS锆石U-Pb年龄表明,角闪二长岩结晶年龄为372.7±2.5Ma,角闪正长岩结晶年龄为372.7±2.4Ma,二者年龄结果一致,表明水泉沟碱性杂岩体西段形成于晚泥盆世。角闪二长岩的锆石εHf(t)=-12.4^-8.9,两阶段Hf模式年龄为1.93~2.16Ga,平均2.05Ga。角闪正长岩的锆石εHf(t)=-13.2^-11.1,两阶段Hf模式年龄为2.07~2.21Ga,平均2.13Ga。考虑到两种岩石的模式年龄与华北基底变质岩的形成年龄相近,我们初步认为水泉沟碱性杂岩体西段角闪二长岩和角闪正长岩可能主要来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镁铁质岩浆与古老的中下地壳变质岩部分熔融形成的长英质岩浆混合的结果。野外地质和地球化学数据表明,水泉沟碱性杂岩体形成于晚造山阶段的张性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杂岩体 锆石U-Pb年龄 锆石HF同位素 MASH模型 岩石成因 冀北水泉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载Pt-P催化剂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彦恩 曹爽 +3 位作者 唐亚文 王春 马晶军 陆天虹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4-47,共4页
用NaH2PO2液相还原方法制得碳载Pt-P(Pt-P/C)催化剂(m(Pt):m(P)=5:1)。X射线衍射谱测量表明,Pt-P/C催化剂的Pt衍射峰的2θ值稍大于Pt/C催化剂的相应值,表明P进入了Pt晶格,形成了Pt-P合金。电化学测试表明,Pt-P/C催化剂对氧还原的电催化... 用NaH2PO2液相还原方法制得碳载Pt-P(Pt-P/C)催化剂(m(Pt):m(P)=5:1)。X射线衍射谱测量表明,Pt-P/C催化剂的Pt衍射峰的2θ值稍大于Pt/C催化剂的相应值,表明P进入了Pt晶格,形成了Pt-P合金。电化学测试表明,Pt-P/C催化剂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性能要比商品化的E-TEKPt/C催化剂好,其还原电位正移了40mV。由于Pt-P/C催化剂中Pt-P粒子的平均粒径和相对结晶度与Pt/C催化剂相似,推测Pt-P/C催化剂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性能好于Pt/C催化剂的原因可能为P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碳载Pt-P催化剂 碳载Pt催化剂 氧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合成苹果酸丁酯 被引量:2
4
作者 彭绍辉 杜忠文 +2 位作者 冯俊娜 董玉环 陈华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2-507,共6页
以苹果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废弃的全氟磺酸树脂为催化剂,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合成苹果酸丁酯,对影响合成苹果酸丁酯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酸醇物质的量比为1∶5、催化剂用量0.7g、微波辐射时间25min、微波辐射功率400W时,苹果酸丁酯的最... 以苹果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废弃的全氟磺酸树脂为催化剂,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合成苹果酸丁酯,对影响合成苹果酸丁酯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酸醇物质的量比为1∶5、催化剂用量0.7g、微波辐射时间25min、微波辐射功率400W时,苹果酸丁酯的最高产率可达90.9%.该催化剂绿色环保且易于回收,重复使用6次苹果酸丁酯的产率仍然可以达到7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 催化合成 苹果酸丁酯 全氟磺酸树脂 绿色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软玉猫眼的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付芳芳 张贵宾 +2 位作者 孟丽娟 唐宾 严建国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6,共6页
本文对一系列颜色深浅不同的台湾软玉猫眼原石进行了矿物化学成分和矿物结构变化研究,以探讨其致色机理。台湾软玉以透闪石为主,含少量绿泥石,具有明显的毛毡状纤维交织变晶结构。矿物成分分析表明,随着样品的颜色由蓝白→蓝绿、绿→墨... 本文对一系列颜色深浅不同的台湾软玉猫眼原石进行了矿物化学成分和矿物结构变化研究,以探讨其致色机理。台湾软玉以透闪石为主,含少量绿泥石,具有明显的毛毡状纤维交织变晶结构。矿物成分分析表明,随着样品的颜色由蓝白→蓝绿、绿→墨绿变化,透闪石中MgO的百分含量变化规律为中→低→高,FeO的百分含量变化规律为低→高→中,同时Cr2O3的含量呈降低的趋势。拉曼光谱研究表明,随标本颜色的加深,拉曼光谱的谱带位置向低波数方向漂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软玉猫眼 颜色深浅 矿物化学成分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