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地区地下水的地质生态环境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89
1
作者 崔亚莉 邵景力 韩双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91-196,共6页
针对西北干旱区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 ,通过凝结水对沙生植物作用的分析以及地下水位埋深对植物生长和土壤盐渍化影响的分析 ,探讨了地下水对生态环境的控制作用 ,认为地下水埋深及包气带水分运动状况 ,是主要生态环境指标 ,保持合理的生... 针对西北干旱区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 ,通过凝结水对沙生植物作用的分析以及地下水位埋深对植物生长和土壤盐渍化影响的分析 ,探讨了地下水对生态环境的控制作用 ,认为地下水埋深及包气带水分运动状况 ,是主要生态环境指标 ,保持合理的生态地下水位是防治植物死亡和土地荒漠化的关键 ;维持适度的地下水位埋深 ,可以控制土壤水盐运移和均衡 ,达到改良土壤和改善地质生态环境的目的。文中还探讨了塔里木河和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地质生态环境 凝结水 潜水埋深 盐渍化 沙生植物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埋式砂滤系统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张金炳 陈鸿汉 +2 位作者 钟佐燊 申俊峰 李志萍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46-350,共5页
地埋式砂滤系统是一种新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主要由预处理单元、布水系统和砂滤3部分组成。其原理主要是通过包气带中的生物降解、吸附、沉淀、过滤等机理净化污水。大量资料表明 ,地埋式砂滤系统不仅具有简单、可靠、低能耗、低建设... 地埋式砂滤系统是一种新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主要由预处理单元、布水系统和砂滤3部分组成。其原理主要是通过包气带中的生物降解、吸附、沉淀、过滤等机理净化污水。大量资料表明 ,地埋式砂滤系统不仅具有简单、可靠、低能耗、低建设费用、易操作等特点 ,而且其处理效果好、水力负荷高、占地面积小、对地表环境影响小等 ,是处理小流量生活污水的有效途径。加强地埋式砂滤系统的研究和应用 ,对环境保护和污水资源化均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埋式砂滤系统 生活污水 处理 利用 环境意义 包气带 吸附 生物降解 环境保护 污染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施工中环境土层工程性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段光杰 梁池生 李兆平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141-145,共5页
利用非饱和土的三轴仪 ,测定不同吸力状态下的土的强度特性 ,并确立了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 ,同时进行了含水量对非饱和土的强度影响试验 ,研究了北京地区的非饱和土的强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的吸力状态下 ,土的强度明显提高 ;含水... 利用非饱和土的三轴仪 ,测定不同吸力状态下的土的强度特性 ,并确立了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 ,同时进行了含水量对非饱和土的强度影响试验 ,研究了北京地区的非饱和土的强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的吸力状态下 ,土的强度明显提高 ;含水量的改变对内聚力有明显影响 ,而对内摩擦角无明显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施工 环境土层 工程性质 基质吸力 含水量 三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土地处理技术与污水资源化 被引量:65
4
作者 何江涛 钟佐燊 +1 位作者 汤鸣皋 陈鸿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55-162,共8页
土地处理作为一种生态处理技术以其设备简单、投资少、操作管理方便、能耗低 ,以及净化效果良好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文中系统总结了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结合当前中国城市供、排水以及用水的特点 ,提出了在城市水循环中... 土地处理作为一种生态处理技术以其设备简单、投资少、操作管理方便、能耗低 ,以及净化效果良好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文中系统总结了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结合当前中国城市供、排水以及用水的特点 ,提出了在城市水循环中应用土地处理技术 ,实现污水资源化的三个方向 :城镇居民区生活污水资源化、城市污水土地处理资源化、微污染原水给水预处理。其中 ,城镇居民区生活污水资源化所采用的砂滤系统及湿地系统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力负荷低、处理能力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一个具有实用意义的研究方向。城市污水集中土地处理所采用的技术目前已经比较成熟 ,存在的问题是占地面积太大。因此必须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地选用。应用土地处理技术进行微污染给水预处理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它为解决生物预处理技术所不能解决的Ames试验阳性提供了可能 ,同时也不失为一种廉价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 土地处理 污水资源化 居民用水 城市污水 给水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堆放对水环境的影响——以山东省一些煤矸石堆为例 被引量:56
5
作者 余运波 汤鸣皋 +1 位作者 钟佐燊 沈照理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63-169,共7页
采集山东省一些煤矿煤矸石及其堆放区水体的样品进行研究 ,可知煤矸石中硫 (主要赋存在黄铁矿中 )的质量分数为 0 2 8%~ 2 9% ,是重要的水质污染源。大量的Si,Al,Fe ,Ca ,Mg等常量元素及含量较高的As,Pb ,Cr,Mn等微量元素都能对水体... 采集山东省一些煤矿煤矸石及其堆放区水体的样品进行研究 ,可知煤矸石中硫 (主要赋存在黄铁矿中 )的质量分数为 0 2 8%~ 2 9% ,是重要的水质污染源。大量的Si,Al,Fe ,Ca ,Mg等常量元素及含量较高的As,Pb ,Cr,Mn等微量元素都能对水体产生污染 ;煤矸石堆放区水体的pH值为 4 43~7 93,总硬度高 ,SO2 -4 浓度高 (平均为 12 0 1 0 2mg/L ,最高为 2 6 37 6 9mg/L ,超标 10倍多 ) ,微量有毒、有害组分 (Be ,V ,Mn ,Sr ,Mo ,Ni,F等 )均存在超标或浓度过高现象。对风化的与新鲜的煤矸石分别进行浸泡和淋滤实验发现 :黄铁矿的氧化导致了煤矸石堆放区相邻水体的SO2 -4 ,Fe ,Al的浓度增大 ,黄铁矿氧化生成的酸及其与钙镁盐岩的反应致使pH值变化范围大 ,水体的硬度升高 ;煤矸石风化生成的大量酸使淋滤液pH值降低 ,在酸的作用下水中Ca2 + 和Mg2 + 的浓度增大并维持在一定的水平 ,风化使煤矸石中的黄铁矿发生氧化并以可溶性Fe和硫酸盐形式迁移至淋滤液中 ,煤矸石中赋含的多种多环芳烃能迁移到附近的水体中 ,对环境造成大量的有机物污染 ,这一污染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黄铁矿 风化 多环芳烃 水环境 水质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快渗系统处理洗浴污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张金炳 汤鸣皋 +3 位作者 陈鸿汉 钟佐燊 邓雁希 宋志勇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39-543,共5页
用人工快渗系统模拟地下环境 ,进行了 5个月处理洗浴污水的室内试验研究 ,重点探讨了渗滤介质、滤层厚度、布水方式及进水浓度对系统去污效果的影响 ,为人工快渗系统处理洗浴污水的工艺设计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洗浴污水 人工土壤 快渗系统 去污效果 渗滤介质 滤层厚度 布水方式 城市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构建快速渗滤污水处理系统的试验 被引量:77
7
作者 何江涛 钟佐燊 +1 位作者 汤鸣皋 陈鸿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9-243,共5页
人工构建快速渗滤系统(CRI)是基于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的一种新型处理技术.通过改进,其水力负荷得到大大提高,并且出水效果良好.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达到2.943m/d时,各污染组分仍可得到较好的去除.CODCr、BOD5去除率分别为70%~... 人工构建快速渗滤系统(CRI)是基于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的一种新型处理技术.通过改进,其水力负荷得到大大提高,并且出水效果良好.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达到2.943m/d时,各污染组分仍可得到较好的去除.CODCr、BOD5去除率分别为70%~90%、70%~ 80%.TN、NH4+的去除率分别为70%~95%、80%~95%.该系统处理效果良好的原因主要在于干湿交替及设置通气管两种复氧方法的共同作用,使系统无论是在淹水期还是落干期都能保证连续复氧的进行.此外,系统的特殊结构设计使系统内好氧带及厌氧带有机结合,保障了系统内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的顺利进行,加强了系统对氮的去除能力.CRI系统的特征使其在污水资源化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构建 快速渗滤污水处理系统 试验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淄博煤矿区环境中多环芳烃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张建立 潘懋 +1 位作者 钟佐燊 汤鸣皋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9,共3页
对山东淄博煤矿区的煤、煤矸石、矿坑排水、煤矸石淋滤水以及煤矿地下水中多环芳烃的含量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 ,该煤矿区的煤及煤矸石中含有多环芳烃 ;矿坑排水、煤矸石淋滤水及地下水中的多环芳烃与煤层及煤矸石的淋滤有关 ,煤矿... 对山东淄博煤矿区的煤、煤矸石、矿坑排水、煤矸石淋滤水以及煤矿地下水中多环芳烃的含量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 ,该煤矿区的煤及煤矸石中含有多环芳烃 ;矿坑排水、煤矸石淋滤水及地下水中的多环芳烃与煤层及煤矸石的淋滤有关 ,煤矿开采引起的多环芳烃污染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坑排水 淋滤作用 淄博煤矿区 煤矸石 地下水 山东 矿区环境 多环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决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占地突出的新方法 被引量:38
9
作者 何江涛 钟佐燊 汤鸣皋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39-345,共7页
根据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的主要特点和局限 ,针对该系统占地突出这一问题 ,提出了通过采用人工填料 ,提高水力负荷 ,加快污水在系统中的渗透速度 ,从而减小系统占地面积的新方法。对随水力负荷的提高使系统可能产生的出水水质变差... 根据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的主要特点和局限 ,针对该系统占地突出这一问题 ,提出了通过采用人工填料 ,提高水力负荷 ,加快污水在系统中的渗透速度 ,从而减小系统占地面积的新方法。对随水力负荷的提高使系统可能产生的出水水质变差、介质堵塞以及投资费用增高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且对在涿州进行的现场小型工程的试验进行了验证。得出结论认为改进的人工构建快速渗滤系统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 人工构建快速渗滤系统 水力负荷 水力停留时间 人工填料 渗透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管道直饮水工程实践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康平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4期606-608,共3页
介绍了反渗透(RO)工艺在高层建筑管道直饮水工程中的应用实践,探讨了有关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和设备选型。采用恒压变频、分区减压阀双循环供水方式和臭氧、紫外线双重消毒,确保供水稳定、及时、安全。运行和测试结果表明:出水电导率... 介绍了反渗透(RO)工艺在高层建筑管道直饮水工程中的应用实践,探讨了有关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和设备选型。采用恒压变频、分区减压阀双循环供水方式和臭氧、紫外线双重消毒,确保供水稳定、及时、安全。运行和测试结果表明:出水电导率≤10μs/cm,达到国家直饮净水水质标准,整套系统能全自动运行,并实现远程控制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反渗透 管道直饮水工程 工艺流程 变频供水 臭氧消毒 紫外线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层地下水卤代烃污染初步研究 被引量:42
11
作者 张达政 陈鸿汉 +2 位作者 李海明 邹胜章 刘立才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26-329,共4页
笔者通过对某地区浅层地下水中卤代烃(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和三溴甲烷)的测试、研究和分析,阐明了该地区浅层地下水中卤代烃污染物主要是三氯甲烷、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主要污染来源是露天堆放的垃圾场、排污河渠和... 笔者通过对某地区浅层地下水中卤代烃(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和三溴甲烷)的测试、研究和分析,阐明了该地区浅层地下水中卤代烃污染物主要是三氯甲烷、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主要污染来源是露天堆放的垃圾场、排污河渠和特殊工业企业;确定了污染源分布和包气带岩性是决定该地区卤代烃污染的两个主要因素,冲洪积扇顶部和潜水—承压水过渡带是卤代烃污染的高浓度区;最后对该地区卤代烃污染物的形成和迁移转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下水 卤代烃 地下水污染 三氧甲烷 四氯化碳 三溴甲烷 迁移 三氯乙烯 包气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甘磷废水处理技术 被引量:18
12
作者 张焕祯 王艳茹 +2 位作者 任洪强 罗晓 常秀云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74-278,共5页
对经电解预处理后的草甘磷废水采用选择性生物反应器 - UASB- CAAS组合工艺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 :当进水 COD为 2 6 5 0 0~ 30 0 0 0 mg/ L,Cl-为 5 6 78~ 7892 m g/ L 时 ,处理后出水 COD小于 15 0 mg/ L,COD平均去除率达到 99%以... 对经电解预处理后的草甘磷废水采用选择性生物反应器 - UASB- CAAS组合工艺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 :当进水 COD为 2 6 5 0 0~ 30 0 0 0 mg/ L,Cl-为 5 6 78~ 7892 m g/ L 时 ,处理后出水 COD小于 15 0 mg/ L,COD平均去除率达到 99%以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UASB 缺氧好氧组合系统 CAAS 草甘磷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岩溶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凤娥 卢耀如 +1 位作者 郭秀红 刘广联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495-500,共6页
以揭示碳酸盐岩和硫酸盐岩相伴沉积时发生的复合岩溶形成机制为目的 ,采用室内模拟实验方法 ,利用反应路径模型研究了水流路径上碳酸盐岩→硫酸盐岩 (简称层序 1)和硫酸盐岩→碳酸盐岩 (简称层序 2 )两种层序时发生的地球化学作用 ,根... 以揭示碳酸盐岩和硫酸盐岩相伴沉积时发生的复合岩溶形成机制为目的 ,采用室内模拟实验方法 ,利用反应路径模型研究了水流路径上碳酸盐岩→硫酸盐岩 (简称层序 1)和硫酸盐岩→碳酸盐岩 (简称层序 2 )两种层序时发生的地球化学作用 ,根据质量平衡原理 ,计算了水岩间发生的地球化学作用强度 ;探讨了硫酸盐岩成因、岩溶发育的环境温度对复合岩溶的影响。结果表明 ,复合岩溶形成机理与可溶岩层序关系密切 ,层序 1中 ,发生两种可溶岩的溶解作用 ;层序 2中 ,除硫酸盐岩 (石膏和半水石膏 )溶解外 ,碳酸盐岩 (白云岩 )发生的是去白云化作用。这些作用间通过不同的机制相互促进 ,导致复合岩溶较单一可溶岩的岩溶更发育。复合岩溶的发育程度还受溶液 pH值和环境温度影响 ,溶液pH值降低、环境温度升高都利于复合岩溶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硫酸盐岩 岩溶 形成机制 反应路径模型 地球化学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活动对河北平原地下水水质演化的影响 被引量:31
14
作者 毕二平 母海东 +1 位作者 陈宗宇 王昭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5-368,共4页
广大的平原地区和主要城市地区地下水水质的变化状况可以说明 ,人类活动引起了河北平原地下水化学组分的改变 ,其中硬度是一个普遍升高 ,且超标的化学组分。因此 ,认为硬度是反映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影响的特征性化学指标。人类活动引起地... 广大的平原地区和主要城市地区地下水水质的变化状况可以说明 ,人类活动引起了河北平原地下水化学组分的改变 ,其中硬度是一个普遍升高 ,且超标的化学组分。因此 ,认为硬度是反映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影响的特征性化学指标。人类活动引起地下水的明显污染可以由铵来表征。通过对地下水硬度升高原因的分析 ,论述了人类活动影响地下水水质演化的基本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活动 河北平原 地下水 硬度 水质 化学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北京市地下水中的氯代烃 被引量:16
15
作者 刘永刚 刘菲 +1 位作者 郑海涛 张金炳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5-58,共4页
以国家标准方法和美国环保局 (EPA)方法为基础 ,建立用自动顶空进样器对饮用水中的氯代烃进行测定的方法 ,探讨了影响实验空白的因素 ,所拟方法的检出限为 :三氯甲烷 0 .0 96μg/L、四氯化碳 0 .0 3 4 μg/L ,三氯乙烯 0 .0 4 9μg/L ,... 以国家标准方法和美国环保局 (EPA)方法为基础 ,建立用自动顶空进样器对饮用水中的氯代烃进行测定的方法 ,探讨了影响实验空白的因素 ,所拟方法的检出限为 :三氯甲烷 0 .0 96μg/L、四氯化碳 0 .0 3 4 μg/L ,三氯乙烯 0 .0 4 9μg/L ,四氯乙烯 0 .0 3 3 μg/L。方法回收率控制在82 %~ 1 0 6 % ,其相对标准偏差 (RSD ,n =7)小于 2 3 % ,符合国际有机污染物分析的标准 ,并用此方法对北京市地表水、地下水进行了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代烃 顶空气相色谱法 饮用水 氯气消毒 地下水 有机物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灾害的模糊识别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8
16
作者 孙才志 宫辉力 张戈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2-56,共5页
自然灾害是各种模糊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模糊集理论与方法是评价自然灾害的重要手段.本文提出应用模糊识别模型进行自然灾害评价,以洪水灾害为例,将模糊识别结果同灰色关联反模型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模糊识别结果... 自然灾害是各种模糊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模糊集理论与方法是评价自然灾害的重要手段.本文提出应用模糊识别模型进行自然灾害评价,以洪水灾害为例,将模糊识别结果同灰色关联反模型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模糊识别结果比灰色关联度模型结果更客观、更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模糊识别模型 洪水灾害 洪水灾害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中氯代烃的格栅水处理技术 被引量:27
17
作者 刘菲 钟佐燊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309-314,共6页
挥发性氯代烃是地下水中检出率较高的有机污染物 ,同时也是饮用水氯气消毒的副产物 ,而它对人体的危害也已经得到了USEPA等机构的认同。文中主要从格栅材料、降解机理、影响还原性脱氯效率的因素、实际工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 挥发性氯代烃是地下水中检出率较高的有机污染物 ,同时也是饮用水氯气消毒的副产物 ,而它对人体的危害也已经得到了USEPA等机构的认同。文中主要从格栅材料、降解机理、影响还原性脱氯效率的因素、实际工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等方面 ,对地下水中挥发性氯代烃的处理技术进行了阐述 ,介绍了格栅处理地下水中挥发性氯代烃的最新进展和实际意义 ,提出了格栅系统的实际应用潜力和存在的问题 ,特别是双金属系统的催化机理和催化剂失活问题 ,给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者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氯代烃 还原性脱氯 催化剂 地下水 有机污染物 格栅材料 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淄博煤矿矿坑排水对孝妇河水质影响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建立 潘懋 +1 位作者 钟佐燊 汤鸣皋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79-784,共6页
山东淄博煤矿每年排出大量的矿坑水 ,它们多是随地漫流或沿渠流动 ,最终排入孝妇河。以博山区的夏庄煤矿及整个孝妇河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矿坑排水对孝妇河的影响 ,矿坑排水使孝妇河水pH降低 ,ρ(SO2 -4 )、总硬度升高 ,ρ(Fe)、ρ(Al)... 山东淄博煤矿每年排出大量的矿坑水 ,它们多是随地漫流或沿渠流动 ,最终排入孝妇河。以博山区的夏庄煤矿及整个孝妇河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矿坑排水对孝妇河的影响 ,矿坑排水使孝妇河水pH降低 ,ρ(SO2 -4 )、总硬度升高 ,ρ(Fe)、ρ(Al)、微量元素含量升高。影响的机理主要是矿坑排水与孝妇河水的混合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坑排水 混合作用 中和作用 水质污染 淄博煤矿 孝妇河 围岩 沉淀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硝酸盐中氧同位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9
作者 张翠云 钟佐 沈照理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87-291,共5页
硝酸盐中氧同位素在某些情况下能弥补氮同位素组成无显著差别的不足以及更有效地识别反硝化作用。文中综述了氧同位素检测技术、NO-3 源的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和氧同位素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检测技术经历了 5个发展过程。大气和土壤... 硝酸盐中氧同位素在某些情况下能弥补氮同位素组成无显著差别的不足以及更有效地识别反硝化作用。文中综述了氧同位素检测技术、NO-3 源的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和氧同位素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检测技术经历了 5个发展过程。大气和土壤环境形成的NO-3 具明显的氧同位素组成差异 ,由此可识别地下水NO-3 是来自含NO-3 化肥或大气沉降NO-3 还是来自土壤环境中的NH+ 4 经微生物硝化作用形成的NO-3 。反硝化作用使δ15N和δ18O成比例线性增加。今后的研究方向是完善检测技术、研究NO-3 中氧来自水和大气比例的影响因素及氮、氧同位素与地球化学和水文模型的结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硝酸盐 氧同位素 氮同位素 反硝化作用 地球化学 水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开采对地下水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以神府矿区大柳塔井田为例 被引量:23
20
作者 张凤娥 刘文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0-33,共4页
煤矿开采过程中的矿坑排水对地下水流场和地下水资源利用具有强烈影响。本文通过建立平面二维地下水渗流模型 ,模拟煤矿开采后地下水流场的变化。模型识别校验后 ,对煤矿开采后地下水流场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 ,随着采煤... 煤矿开采过程中的矿坑排水对地下水流场和地下水资源利用具有强烈影响。本文通过建立平面二维地下水渗流模型 ,模拟煤矿开采后地下水流场的变化。模型识别校验后 ,对煤矿开采后地下水流场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 ,随着采煤范围扩大 ,矿坑排水量增加 ,地下水循环途径被改变 ,充水含水层被疏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开采 地下水 神府矿区 大柳塔井田 渗流模型 数值模拟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