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0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示学习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分类、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袁缘 刘树阳 +3 位作者 刘云娇 袁雨晨 唐厂 罗威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21-1040,共20页
随着计算机视觉(CV)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提高视觉任务的性能和泛化能力的需求不断增长,导致模型的复杂度与对各种资源的需求进一步提高.提示学习(PL)作为一种能有效地提升模型性能和泛化能力、重用预训练模型和降低计算量的方法,在一系... 随着计算机视觉(CV)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提高视觉任务的性能和泛化能力的需求不断增长,导致模型的复杂度与对各种资源的需求进一步提高.提示学习(PL)作为一种能有效地提升模型性能和泛化能力、重用预训练模型和降低计算量的方法,在一系列下游视觉任务中受到广泛的关注与研究.然而,现有的PL综述缺乏对PL方法全面的分类和讨论,也缺乏对现有实验结果进行深入的研究以评估现有方法的优缺点.因此,本文对PL在CV领域的分类、应用和性能进行全面的概述.首先,介绍PL的研究背景和定义,并简要回顾CV领域中PL研究的最新进展.其次,对目前CV领域中的PL方法进行分类,包括文本提示、视觉提示和视觉−语言联合提示,对每类PL方法进行详细阐述并探讨其优缺点.接着,综述PL在十个常见下游视觉任务中的最新进展.此外,提供三个CV应用的实验结果并进行总结和分析,全面讨论不同PL方法在CV领域的表现.最后,基于上述讨论对PL在CV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推动PL在CV领域的发展提供前瞻性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提示学习 视觉−语言大模型 预训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安全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茂才 戴光明 +1 位作者 余林琛 康晓军 《信息网络安全》 2009年第7期73-75,共3页
讨论了基于WDM分层驱动模型的文件系统过滤驱动的工作原理以及基于该原理的多策略加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讨论了该系统的不足及改进的方向。
关键词 信息安全 学科建设 专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提示和度量学习的小样本地质关系抽取
3
作者 张志庭 彭帅 +1 位作者 阙翔 陈麒玉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0-261,共12页
地质领域研究正经历以构建新知识体系为核心、大数据为驱动的深刻变革。地质知识图谱的构建能够有效地解决在数据分散状态下的知识发现与推理受限等问题。关系抽取技术作为知识图谱构建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地质实体关系识别中发挥关键作... 地质领域研究正经历以构建新知识体系为核心、大数据为驱动的深刻变革。地质知识图谱的构建能够有效地解决在数据分散状态下的知识发现与推理受限等问题。关系抽取技术作为知识图谱构建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地质实体关系识别中发挥关键作用。传统关系抽取技术高度依赖大规模标注数据。然而地质领域中实体关系复杂且专业性强,人工标注数据耗时费力,致使大规模标注数据短缺。因此,传统关系抽取技术在地质领域的有效应用受限。针对上述困境,本研究提出基于原型网络的地质关系抽取小样本学习方法,创新性地引入增强提示学习机制,并通过对比学习优化实例表示和关系描述表示,显著地提升了原型代表性。同时,采用加权损失函数和困难任务辅助训练策略,增强模型对困难任务的关注度,有效地提高了整体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在地质小样本关系抽取数据集的5way 1-shot场景下准确率达到82.16%,相比通用领域先进模型SimpleFSRE提升1.94%,相比原型网络Proto-BERT方法提升9.01%,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样本学习 关系抽取 地质知识图谱 原型网络 提示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外部设备的发展及应用对策
4
作者 樊俊青 吴淑芬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0-91,共2页
阐述了外部设备的地位、发展及应用 ,同时对如何更好地使用计算机和发挥计算机的高效率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集成电路 微机 外部设备 打印机 存储器 光盘 显示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verted-B+树的海量三维地质块体模型高效索引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根深 刘刚 +3 位作者 董洋 范文遥 易强 姜子鑫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6-153,共8页
三维地质块体模型中大量的零值或空值使得基于B+树的属性索引结构频繁分裂和调整,导致索引维护成本高;同时,B+树的单向链表结构加剧了大规模块体模型中数据顺序遍历和范围查询效率低下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Inverted-B+树(IBT)的... 三维地质块体模型中大量的零值或空值使得基于B+树的属性索引结构频繁分裂和调整,导致索引维护成本高;同时,B+树的单向链表结构加剧了大规模块体模型中数据顺序遍历和范围查询效率低下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Inverted-B+树(IBT)的索引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IBT索引结构,在将重复键插入叶子节点时,为每个重复键创建倒排节点,从而有效减少了数据处理中的结构调整。通过在内部节点存储中间索引值来加速查询过程,并在叶子节点和倒排节点之间建立双向链表,实现了从任意叶子节点按顺序访问整个数据集从而进行高效的范围查询。利用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经过体元剖分、插值和降维处理所得到的6个块体模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B+树相比,IBT方法在索引构建时间、空间占用和查询性能方面均有显著提升,特别是在处理大规模数据集中,其索引构建效率提升了71%,空间占用减少了83%,查询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rted-B+树 规则块体 三维地质模型 空间数据管理 空间索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迁移学习及通道先验注意力机制的地质构造识别
6
作者 刘俊杰 马凯 +4 位作者 黄泽华 田苗 邱芹军 陶留锋 谢忠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7-120,共14页
针对平面地质图件中地质构造背景复杂、符号表示多样化而导致识别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迁移学习和通道先验注意力机制的地质构造识别模型MsAttenEfficientNet。该模型以EfficientNet为主干网络架构,并使用通道先验注意力(cha... 针对平面地质图件中地质构造背景复杂、符号表示多样化而导致识别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迁移学习和通道先验注意力机制的地质构造识别模型MsAttenEfficientNet。该模型以EfficientNet为主干网络架构,并使用通道先验注意力(channel prior convolution attention,CPCA)模块替换EfficientNet特征提取模块MBConv中的压缩和激励网络(squeeze-and-excitation net,SENet),使模型能够动态地分配通道和空间注意力权重,更准确地捕捉到图像中的重要区域和空间结构;其次对顶层预测模块进行改进,引入Swish激活函数和Dropout层,加强模型的泛化性能;最后使用Adam优化算法提高网络的收敛速度,并利用迁移学习实现特征参数共享。通过在地质构造数据集GeoStr18上进行训练及测试,实验结果表明,MsAttenEfficientNet模型对地质构造的识别精准率为96.92%,召回率为96.89%,F 1分数为96.90%,优于ResNet50、ShuffleNetV2和DenseNet121等主流分类识别模型,可有效用于地质构造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识别 地质构造 EfficientNet网络 通道先验注意力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及邻区大地震时空特征、地质背景及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吴冲龙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93-205,共13页
在中国西部及邻区有一个以中国南北地震带—蒙古东部地震带、喜马拉雅地震带和帕米尔—天山—阿尔泰山—蒙古西部地震带为3条边而组成的巨型中亚三角形地震带,其大地震发生的强度之大、频度之高以及重复率之高、重复周期之短,在世界大... 在中国西部及邻区有一个以中国南北地震带—蒙古东部地震带、喜马拉雅地震带和帕米尔—天山—阿尔泰山—蒙古西部地震带为3条边而组成的巨型中亚三角形地震带,其大地震发生的强度之大、频度之高以及重复率之高、重复周期之短,在世界大陆上绝无仅有。这些大地震在空间上受到大地构造位置、构造应力场-滑移线场、介质力学条件、壳内低阻流变层和先存力学脆弱带等五位一体的复合控制,震中主要分布于3条边与活动断裂带交叉处的中—上地壳中;在时间上存在以21.5 a±为最小单元的多种周期。印度板块的持续顶撞和推挤,是该带大地震孕育的能源,而太阳黑子活动和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可能是该带地震的触发因素。以2001年昆仑山大地震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为标志,中亚三角形地震带可能进入了一个新的107.5 a活动中周期。果真如此,则未来数十年内在该三角形的3条边及其周缘,可能分别发生若干个M≥8.0级大地震和多个M≥7.0级强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大地震 中亚三角形地震带 力学脆弱带 构造应力场 滑移线场 介质力学条件 壳内低阻流变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学习模型与贝叶斯优化算法的成矿预测 被引量:1
8
作者 孔春芳 田倩 +3 位作者 刘健 蔡国荣 赵杰 徐凯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139,共18页
全球进入隐伏矿体勘查时代,急需新的找矿预测方法。利用集成学习进行的数据驱动的成矿预测模型正在成为深部隐伏矿产勘探的有力工具。然而,基于集成学习的成矿预测模型面临着一些普遍的问题,特别是模型的参数调优。模型的参数调优是一... 全球进入隐伏矿体勘查时代,急需新的找矿预测方法。利用集成学习进行的数据驱动的成矿预测模型正在成为深部隐伏矿产勘探的有力工具。然而,基于集成学习的成矿预测模型面临着一些普遍的问题,特别是模型的参数调优。模型的参数调优是一个非常耗时的过程,需要繁琐的计算和足够的专家经验。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地学知识与贝叶斯优化算法的集成学习模型来解决上述问题。具体来说,首先,基于多源地学知识,构建锰矿成矿预测数据库;其次,基于自适应提升模型(Adaptive Boosting,AdaBoost)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模型,建立黔东北锰矿成矿预测模型;然后,采用贝叶斯优化算法(Bayesian Optimization,BO),通过5倍交叉验证的辅助,寻找BO-AdaBoost和BO-RF模型最合适的超参数组合;最后,利用精度、准确率、召回率、F_(1)分数、kappa系数、AUC值等参数及已有成果检测模型的性能。实验结果发现,BO-AdaBoost和BO-RF模型的AUC值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表明BO是一个强大的优化工具,优化结果为集成学习模型的超参数设置提供了参考。同时,实验结果也表明:BO-AdaBoost模型(92.8%)比BO-RF模型(89.9%)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地质泛化能力,在成矿预测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基于BO-AdaBoost模型的预测图为黔东北隐伏锰矿矿床的勘探提供了重要线索,并可以指导未来的矿产勘探与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学习 自适应提升模型 随机森林 贝叶斯优化算法 隐伏锰矿 成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样本扩充的黔西北垭都-蟒硐矿区铅锌矿成矿预测研究
9
作者 徐凯 徐城阳 +2 位作者 吴冲龙 蔡婧云 孔春芳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107,共13页
黔西北拥有丰富的铅锌矿资源,但由于矿体埋藏较深,找矿难度大。利用机器学习进行的数据驱动的成矿预测正在成为深部隐伏铅锌矿找矿勘探的有力工具。然而,基于机器学习的找矿预测面临着一些普遍的问题,特别是成矿样本少导致训练样本不足... 黔西北拥有丰富的铅锌矿资源,但由于矿体埋藏较深,找矿难度大。利用机器学习进行的数据驱动的成矿预测正在成为深部隐伏铅锌矿找矿勘探的有力工具。然而,基于机器学习的找矿预测面临着一些普遍的问题,特别是成矿样本少导致训练样本不足和训练样本不平衡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K均值聚类(K-means Clustering)改进条件表格生成对抗网络(Conditional Tabular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CTGAN)的见矿样本扩充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具体来说,首先根据K均值聚类后各簇集样本间欧氏距离判断其疏密情况,在稀疏簇集扩充更多的样本以增加其密度实现见矿样本集的扩充。然后,对抗网络生成具有高度抽象的新类别标签,并将新类别标签用于条件生成,从而提高扩充样本的质量。最后,利用扩充后的正样本和随机欠采样的负样本建立数据量充足且平衡的有标签样本集,训练和验证Category Boosting(CatBoost)分类器,建立基于KC-CTGAN-CatBoost成矿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未经过KC-CTGAN见矿样本扩充的数据集构建的成矿预测模型,在准确度、召回率、精度和F1-score上分别提高了8.7%、7.4%、10.2%和8.8%,证明KC-CTGAN见矿样本扩充方法的有效性,并提高了成矿预测模型的性能。预测结果将更好地为深部隐伏铅锌矿体的找矿勘探提供更精确的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本扩充 条件表格生成对抗网络 铅锌矿 成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的地震灾区建筑人群疏散路径规划
10
作者 王禹萌 王波 +1 位作者 陈旭亮 官康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5-170,共6页
为提升人群疏散效率,提出基于随机森林的地震灾区高层建筑疏散人群路径实时规划算法。根据结构动力方程与地震能量响应函数,结合楼层加速度的傅里叶幅度谱,提取地震频率成分,自助聚合地震频率成分特征,生成若干决策树组建随机森林,比较... 为提升人群疏散效率,提出基于随机森林的地震灾区高层建筑疏散人群路径实时规划算法。根据结构动力方程与地震能量响应函数,结合楼层加速度的傅里叶幅度谱,提取地震频率成分,自助聚合地震频率成分特征,生成若干决策树组建随机森林,比较每棵决策树相对的地震频率成分特征贡献值;融合蚁群算法和元胞自动机,构建基于六边形栅格的地图模型,创建1种基于蚁群-元胞算法改进随机森林的地震灾区高层建筑疏散人群路径实时规划算法,解析障碍物位置信息,根据贡献值标记并避开存在障碍物的路径,引入分段更新规则,筛选最优路径作为解决方案,获得最优疏散人群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全面表征震中环境的障碍物几何特征,适应多种场景模式,疏散路线合理,且与其他算法相比,所提方法的疏散路线最短,人群运动流畅,显著提升高层建筑内人群疏散的安全性和时效性,可有效避免踩踏事件的发生。研究结果可为地震灾害应急管理提供智能化的决策支持工具,对减少地震产生的人员伤亡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 地震灾区 高层建筑 疏散路径规划 蚁群-元胞算法改进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PEMFC长期老化预测的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永平 胡成玉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7-233,共7页
精准预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长期老化趋势对于系统控制和诊断至关重要。然而,大多数数据驱动模型仅关注短期预测,难以提供精确的长期结果。为此,提出了一种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所设计的模型基于多尺度分解将输入数据分解为线性趋势和... 精准预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长期老化趋势对于系统控制和诊断至关重要。然而,大多数数据驱动模型仅关注短期预测,难以提供精确的长期结果。为此,提出了一种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所设计的模型基于多尺度分解将输入数据分解为线性趋势和非线性趋势,精准提取长期依赖信息并有效捕捉数据中的非线性信息,并将结果叠加以提高长期预测的精度。基于IEEE PHM 2014燃料电池耐久性测试数据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长期老化预测 数据驱动 多尺度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数据三维可视化的属性、分类和关键技术 被引量:81
12
作者 吴冲龙 何珍文 +1 位作者 翁正平 刘军旗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42-649,共8页
地质数据三维可视化具有显著的空间决策支持属性,其应用分类包括表达可视化、分析可视化、过程可视化、设计可视化和决策可视化。能否实现这两类"五个可视化",是检验所有地质三维可视化软件的水平和质量的试金石。地质数据三... 地质数据三维可视化具有显著的空间决策支持属性,其应用分类包括表达可视化、分析可视化、过程可视化、设计可视化和决策可视化。能否实现这两类"五个可视化",是检验所有地质三维可视化软件的水平和质量的试金石。地质数据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勘查、矿山设计开发、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地质灾害勘查治理和国防工程建设领域,有着广泛的需求和应用前景。其发展趋势是实现地上、地下、地理、地质数据一体化三维可视化采集、存储、管理、处理和集成应用。复杂地质结构的表达和快速动态建模方法和技术,仍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研究重点,引进知识驱动和本体论思路、方法,可能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三维可视化 三维地质建模 表达可视化 分析可视化 过程可视化 设计可视化 决策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三维地质建模信息系统的研制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李章林 吴冲龙 +4 位作者 张夏林 邵玉祥 张志庭 杨树华 何赵云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17-1123,共7页
对煤炭三维地质建模信息系统软件QvCoalMine的研制过程及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说明。对系统的主体构架、业务流程、功能模块进行了介绍,详细分析了该系统在研发过程中的主要关键技术:真实折剖面技术;"钻孔-剖面-等高线"循环... 对煤炭三维地质建模信息系统软件QvCoalMine的研制过程及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说明。对系统的主体构架、业务流程、功能模块进行了介绍,详细分析了该系统在研发过程中的主要关键技术:真实折剖面技术;"钻孔-剖面-等高线"循环动态建模技术;地层煤层一体化建模技术;三维模型的动态编辑与分析技术。利用我国内蒙古东胜煤田的多个煤炭勘查区对本系统进行了综合测试和运用,结果表明:QvCoalMine系统提供的三维建模功能,能高效地构建出煤炭地质领域大多数地质对象和勘探开采工程的三维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建模 三维地质建模 地质信息科学 QvCoalMine 数字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大学IPSP课程混合式翻转课堂分析与启示 被引量:138
14
作者 杨斌 王以宁 +1 位作者 任建四 张海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8-122,128,共6页
美国大学IPSP课程教师在"自由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根据知识点类型及特点,对程序性知识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对陈述性知识采取讲授式案例教学模式,这种混合式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有效地实现了具有表达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的... 美国大学IPSP课程教师在"自由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根据知识点类型及特点,对程序性知识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对陈述性知识采取讲授式案例教学模式,这种混合式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有效地实现了具有表达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的自由人的培养的教育目标。该文通过对美国IPSP课程的混合式翻转课堂的课程目标、学习要求、课程计划、教学模式及实施后的学习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知识点是有效实施翻转课堂的决定性因素,教师是有效实施翻转课堂的关键因素,学生是有效实施翻转课堂的必要因素,资源是有效实施翻转课堂的物质基础,以期促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玻璃国土”建设 被引量:26
15
作者 吴冲龙 翁正平 +3 位作者 刘刚 何珍文 张志庭 李新川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共8页
"玻璃国土"是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对"玻璃地球"的称谓。这是一个地质信息和地理信息相结合并存储于计算机网络上的、可供多用户访问和开展决策分析的三维可视化虚拟浅层地壳。其目的是便于矿产资源的发现和评价,同时... "玻璃国土"是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对"玻璃地球"的称谓。这是一个地质信息和地理信息相结合并存储于计算机网络上的、可供多用户访问和开展决策分析的三维可视化虚拟浅层地壳。其目的是便于矿产资源的发现和评价,同时揭示地质灾害孕育背景和机理并实现预警和减灾。"玻璃国土"建设不仅涉及理论、方法论和高功能三维地质信息系统的研发,还涉及获取深部探测新资料能力、新资料综合和解译能力的建设,以及矿产资源勘探、工程地质勘察和地质灾害预警等模式的建立,核心是地质信息科学和技术。"玻璃国土"建设的目标与各地质矿产部门所进行的信息化建设目标一致,但更系统、更完整、更完善,需要多部门联合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地球” “玻璃国土” 地质信息系统 三维地质建模 地质数据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动态地质建模系统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15
16
作者 翁正平 何珍文 +4 位作者 毛小平 李章林 綦广 李俊杰 吴冲龙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66,共8页
地质体三维可视化动态建模软件系统的研发涉及地质数据三维可视化、地质体三维动态构模和地质专业空间决策分析等一系列方法、技术问题。采用基于非均匀有理样条(non uniform rational B-spline,简称NURBS)等多种函数的空间插值法,基于... 地质体三维可视化动态建模软件系统的研发涉及地质数据三维可视化、地质体三维动态构模和地质专业空间决策分析等一系列方法、技术问题。采用基于非均匀有理样条(non uniform rational B-spline,简称NURBS)等多种函数的空间插值法,基于钻孔、剖面、散点集和多源数据的构模法,以及基于单体塌陷的通用网格简化算法(general mesh simplification,简称GSM)和Grid+CSR-Tree三维空间混合索引法,在QuantyView软件平台上研发了一个具有快速动态重构能力的三维动态地质建模系统。在多个地区的实际应用表明,开展"玻璃国土"建设对于推进地质勘查与开发工作信息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地球” “玻璃国土” 三维可视化 三维地质建模 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质调查中知识驱动的多尺度三维地质体模型构建方法 被引量:25
17
作者 陈麒玉 刘刚 +2 位作者 吴冲龙 李新川 张志庭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16,48,F0002,共8页
在城市地质三维模型构建中,数据来源庞杂,且不同应用领域对模型精度的要求不同。当前地质体三维模型构建技术还无法很好地支持大范围复杂地质结构模型的快速构建,建模过程繁杂,并影响后续地质分析工作的开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文面... 在城市地质三维模型构建中,数据来源庞杂,且不同应用领域对模型精度的要求不同。当前地质体三维模型构建技术还无法很好地支持大范围复杂地质结构模型的快速构建,建模过程繁杂,并影响后续地质分析工作的开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文面向三维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提出了一种知识驱动的多尺度三维地质体模型快速构建方法。以专家知识为指导,通过对研究区域进行盆地分析和古沉积环境分析,建立了研究区域内符合城市地质要求的沉积地层分层标准,摸清了时代内沉积相和沉积微相的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融合多源多类地质数据,运用Kriging插值、多约束条件Delaunay三角剖分与局部拓扑重构技术,详细探讨了从钻孔与剖面数据→地层格架面→三维地质体模型的快速构建过程。该方法已在中国地质调查局试点项目"闽江口地区地质环境调查"项目中得到应用,并集成在QuantyView3D系列地矿应用软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体建模 知识驱动 构造-地层格架 拓扑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空间认知与多维动态建模结构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何珍文 吴冲龙 +3 位作者 刘刚 田宜平 张夏林 翁正平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6-51,共6页
地质空间建模本质上是通过有限的地质空间数据,重构地质空间对象和格局,以恢复或模拟特定地质空间相关特征供人感知的过程和工具。从空间认识的角度分析讨论了地质空间的本质特征,提出了三维地质建模的5个技术层次结构、对应的模型层次... 地质空间建模本质上是通过有限的地质空间数据,重构地质空间对象和格局,以恢复或模拟特定地质空间相关特征供人感知的过程和工具。从空间认识的角度分析讨论了地质空间的本质特征,提出了三维地质建模的5个技术层次结构、对应的模型层次划分和三维地质建模生命周期。实际应用表明,该体系结构能够有效支持地上地下一体化三维地质建模。这将有助于多维地质空间建模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空间 三维建模 空间认知 数据结构 建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国土”建设中的矿山高精度三维地质建模方法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夏林 蔡红云 +5 位作者 翁正平 李章林 张鸿昌 李夏亮 姜宇榕 吴冲龙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3-27,共5页
"玻璃国土"最终成果的表达应该是多分辨率的三维模型的集成。一般地区是用物探、化探、遥感资料解译成果建立的小比例尺的地表和地下三维地质框架模型,而对于有丰富勘探资料的矿集区和正在开采的矿山,应该建立分辨率更高的高... "玻璃国土"最终成果的表达应该是多分辨率的三维模型的集成。一般地区是用物探、化探、遥感资料解译成果建立的小比例尺的地表和地下三维地质框架模型,而对于有丰富勘探资料的矿集区和正在开采的矿山,应该建立分辨率更高的高精度三维模型。包括矿山三维地表模型、三维钻孔模型、三维矿体模型、三维岩层模型、三维构造模型和三维井巷模型等,建立这些高精度模型所需的数据、所需采用的方法、建模过程及模型结果各不相同。多分辨率模型的集成及应用涉及建模数据的一体化问题,包括坐标系统、边界对接和数据结构的一体化问题,需要在"玻璃国土"建设的统一框架下,事先制定分类标准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国土” 多分辨率地质模型 矿山建模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勘探剖面的三维地质模型快速构建及不确定性分析 被引量:30
20
作者 陈国旭 田宜平 +1 位作者 张夏林 刘刚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5-280,共6页
针对传统勘探剖面构模人工干预较多、模型精确性有待提高等问题,研究了一种智能化与人机交互相结合的三维地质模型快速构建方法,并结合该方法对控制模型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及约束方法进行了分析。该方法以面向勘探剖面的三维地质模型构... 针对传统勘探剖面构模人工干预较多、模型精确性有待提高等问题,研究了一种智能化与人机交互相结合的三维地质模型快速构建方法,并结合该方法对控制模型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及约束方法进行了分析。该方法以面向勘探剖面的三维地质模型构建工作流程为主线,通过优化提升各环节自动化、智能化工作程度以提高三维地质模型构建的速度与精度。基于该方法研发的软件功能模块能较好地实现勘探剖面二维平面快速编图及剖面边界三维空间动态重构,进而基于三维勘探剖面实现面向用户自定义属性约束的地质界线动态提取和三维地质模型快速构建。经实际应用检验表明,该方法不仅能有效提高三维地质模型构建的效率和精度,而且对模型几何形态的不确定性程度具有较好的约束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勘探剖面 智能化与人机交互相结合 三维地质模型快速构建 不确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