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北部震旦系古生界层序地层特征 被引量:25
1
作者 樊太亮 刘金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0-127,共8页
塔里木盆地北部由于古构造运动、构造应力场转换或海平面下降事件,形成了许多不同级别的不整合面。其中Ⅰ级不整合有前震旦系顶界面、下奥陶统顶界面、前石炭系顶界面、古生界顶界面。依据不整合面序列,在震旦系古生界中可识别出3个... 塔里木盆地北部由于古构造运动、构造应力场转换或海平面下降事件,形成了许多不同级别的不整合面。其中Ⅰ级不整合有前震旦系顶界面、下奥陶统顶界面、前石炭系顶界面、古生界顶界面。依据不整合面序列,在震旦系古生界中可识别出3个巨层序、9个超层序组和39个三级层序。3个巨层序虽有着不同的沉积背景、体系域构成特征和展布规律,但其内部的三级层序间的叠置方式有4种基本型式:即加积、进积、退积和上超组合。根据年代地层格架,震旦系古生界可划分为3个大的沉积旋回,旋回间的不整合面控制着沉积格局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旦纪-古生代 不整合面 层序格架 体系域 石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和盆地的构造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曹守连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58-160,共3页
民和盆地发育在中祁连隆起带上,基底为元古界、下古生界,盖层为侏罗系至第四系。盆地的基底构造以NW向为主;燕山期构造的展布方向有4种,其中NW,EW或近EW向及NS或近NS向占主要地位。多方向的构造叠加增加了构造的复杂... 民和盆地发育在中祁连隆起带上,基底为元古界、下古生界,盖层为侏罗系至第四系。盆地的基底构造以NW向为主;燕山期构造的展布方向有4种,其中NW,EW或近EW向及NS或近NS向占主要地位。多方向的构造叠加增加了构造的复杂性,喜山期构造主要发育在巴州凹陷和周家台低隆起内,继承了NW向展布的特点。多期构造的叠加和复合形成了民和盆地呈NW向切段,NE和NS向分块的构造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和盆地 构造特征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