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下岭南沟下奥陶统剖面旋回地层及古气候变化的天文驱动力研究
1
作者 马坤元 涂丹 龚一鸣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13-2534,共22页
奥陶纪是地球环境和生命过程中非常关键的时期,在此期间发生了引人瞩目的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事件,地球气候从早奥陶世温室期向晚奥陶世后期冰室期转变。鄂尔多斯盆地西缘贺兰山区下岭南沟剖面寒武系芙蓉统—中奥陶统出露良好,该剖面牙形... 奥陶纪是地球环境和生命过程中非常关键的时期,在此期间发生了引人瞩目的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事件,地球气候从早奥陶世温室期向晚奥陶世后期冰室期转变。鄂尔多斯盆地西缘贺兰山区下岭南沟剖面寒武系芙蓉统—中奥陶统出露良好,该剖面牙形石生物地层资料为旋回地层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时间约束。本文通过选取Ca、Fe和Fe/Ca作为古气候替代指标,对下岭南沟剖面进行旋回地层分析,根据稳定的405 ka长偏心率周期建立了~8.9 Ma的连续高分辨率天文年代标尺,并计算出特马豆克阶的持续时间为6.9±0.28 Ma。斜率和短偏心率与总能量比值的演化图谱显示出早奥陶世~1.2 Ma的超长斜率周期(s_(4)-s_(3))和~2.4 Ma的超长偏心率周期(g_(4)-g_(3))。同时,调谐后Ca、Fe和Fe/Ca时间序列的沉积噪声模型显示出与海平面变化相对应的高分辨率的沉积噪声变化,揭示了在早奥陶世早特马豆克期三级海平面变化主要受到天文轨道旋回超长斜率周期(s_(4)-s_(3))驱动,在中特马豆克期—早弗洛期三级海平面变化主要受到天文轨道旋回超长偏心率周期(g_(4)-g_(3))的调控。早奥陶世天文轨道周期的调整可能对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事件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马豆克阶 天文年代标尺 米兰科维奇旋回 海平面变化 奥陶纪生物大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