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重大地质转折期的碳、硫循环与环境演变 |
汪建国
陈代钊
严德天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8
|
|
|
2
|
数字地质填图PRB粒度理论框架研究 |
李超岭
张克信
于庆文
杨东来
朱云海
葛梦春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2
|
|
|
3
|
基于数字填图系统的遥感等数据在构造-地层分区和地层单位识别中的应用——以1∶25万民和县幅、临夏市幅和定西市幅数字地质填图为例 |
张克信
孙赜
于庆文
李超岭
朱云海
张旺生
寇晓虎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1
|
|
|
4
|
北祁连民乐二道沟口中—下泥盆统老君山组砂岩化学组分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黄虎
杜远生
杨江海
徐亚军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9
|
|
|
5
|
西藏札达盆地晚上新世—早更新世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意义 |
江尚松
向树元
徐亚东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1
|
|
|
6
|
浙江湖州黄芝山剖面长兴组顶部古剥蚀面的识别及其地质意义 |
杜永灯
张磊
王伟洁
冯庆来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8
|
|
|
7
|
南堡凹陷馆陶组火山事件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
林正良
王华
姜华
赵淑娥
徐德英
康海涛
曹中宏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
8
|
广西东攀剖面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头足类动物群与地质时代讨论 |
卜建军
吴顺宝
张宏亮
蒙有言
张凡
张立原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
9
|
稳定溴同位素(^(81)Br)测试新技术与其在水文地质中的应用前景 |
刘玲
马腾
刘存富
蔡鹤生
杨杰
姚维坤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
10
|
贵州断杉剖面长兴期晚期腕足动物群及其地质意义 |
张阳
何卫红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
11
|
不同厌氧环境下土著微生物对沉积物砷释放的影响 |
杨会
谢先军
段萌语
|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
12
|
地质样品中硫化物形式铁的分离和测定 |
周佳琦
胡超涌
马仲武
谢树成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
13
|
广西来宾二叠系栖霞组黏土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初步研究及地质意义 |
Bouchikhi Hadjira
王夏
马仲武
伍明
颜佳新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
14
|
多元统计方法在地下水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以山西大同盆地为例 |
李俊霞
苏春利
谢先军
王焰新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1
|
|
|
15
|
内蒙古河套平原高砷地下水赋存环境特征 |
何薪
马腾
王焰新
邓娅敏
黄彬
何军
赵洁
田春艳
李振龙
|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3
|
|
|
16
|
一种新的错时相沉积物——巨鲕及其环境意义 |
李飞
王夏
薛武强
颜佳新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7
|
|
|
17
|
大冶铜绿山铜铁矿床尾矿砂中重金属与微量元素环境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
黄康俊
谢淑云
鲍征宇
董志成
喻超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2
|
|
|
18
|
植物蜡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
李婧婧
黄俊华
谢树成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62
|
|
|
19
|
河北平泉中元古界高于庄组生境型及古环境 |
郭华
杜远生
黄俊华
杨江海
黄虎
陈玉
周瑶
|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
20
|
桂西南柳桥地区上二叠统大隆组层状硅质岩成因和沉积环境 |
田云涛
冯庆来
李琴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