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悬浮进样探针原子化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地质样品中铍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侯书恩 常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3-76,共4页
本文应用探针恒温原子化技术,系统研究了铍的分析性能,比较了不同类型石墨管和探针材料的测定效果。应用固体悬浮进样,直接测定了地质样品中的痕量铍,方法的RSD为3.3~5.2%,检测限为5.1×10-12g铍。
关键词 探针原子化 悬浮进样 石墨炉原子吸收 地质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针原子化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地质样品中的微量铋 被引量:5
2
作者 常诚 侯书恩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8,共5页
本文介绍一种石墨探针原子化测定地质样品中微量铋的方法。方法是在加热炉温恒定的石墨炉中,插入自制的附有干燥样品的石墨探针,使样品在恒温下蒸发和解离,避免了严重的气相干扰。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地质样品中的铋,抗干扰能力优于普通... 本文介绍一种石墨探针原子化测定地质样品中微量铋的方法。方法是在加热炉温恒定的石墨炉中,插入自制的附有干燥样品的石墨探针,使样品在恒温下蒸发和解离,避免了严重的气相干扰。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地质样品中的铋,抗干扰能力优于普通石墨炉原子化方法。灵敏度为3.4×10^(-11)g(1%A),可测定0.0xg/t以上的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样品 微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进样探针原子化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铬 被引量:3
3
作者 侯书恩 常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64-367,共4页
本文应用探针恒温原子化技术 ,系统研究了铬的分析性能 ,应用固体悬浮进样 ,直接测定了地质样品中的痕量铬 ,方法的 RSD为 3.0 %~ 6 .5 % ,检测限为 5 .1× 10 - 1 2 g铬 。
关键词 悬浮液进样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地质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类非导电地质样品最佳镀膜方法和最佳镀膜厚度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素新 严春杰 +1 位作者 路湘豫 肖少泉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56-461,共6页
应用扫描电镜对非导电地质样品进行观察时,首先要在其表面喷镀导电膜。试验表明,扫描电镜图像的质量是同喷镀导电膜的方法和厚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地质试样的性质与观察目的不同,采取最佳的镀膜技术,才能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本... 应用扫描电镜对非导电地质样品进行观察时,首先要在其表面喷镀导电膜。试验表明,扫描电镜图像的质量是同喷镀导电膜的方法和厚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地质试样的性质与观察目的不同,采取最佳的镀膜技术,才能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本文确定了各类矿物、岩石、矿石及古生物等非导电地质样品的最佳镀膜技术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导电 地质样品 扫描电镜 镀膜方法 镀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液进样探针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锡 被引量:8
5
作者 侯书恩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3-46,共4页
本文应用探针恒温原子化技术,结合固体悬浮液进样,研究了较难挥发元素锡的分析性能。结果表明,探针技术结合悬浮液进样适用于地质样品中锡的直接测定,方法的灵敏度为8.6×10~^(-11)g锡,RSD为3.0-6.4%,标准样品的测定结果与推荐值相符。
关键词 原子吸收法 地质样品 探针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和尚洞石笋的高分辨率同位素、微量元素记录及古气候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黄俊华 胡超涌 +1 位作者 周群峰 杨桂芳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42-446,共5页
通过对长江中游和尚洞HS 2号石笋的沉积特征及C、O同位素Mg、Sr微量元素相结合分析 ,利用U系法定年 ,获取了长江中游 19.0ka~ 6 .9ka的古气候、古环境信息 (平均分辨率为 17a ,局部分辨率达到 7a)。得出如下结论(1) 19.0~ 16 .6ka ,C... 通过对长江中游和尚洞HS 2号石笋的沉积特征及C、O同位素Mg、Sr微量元素相结合分析 ,利用U系法定年 ,获取了长江中游 19.0ka~ 6 .9ka的古气候、古环境信息 (平均分辨率为 17a ,局部分辨率达到 7a)。得出如下结论(1) 19.0~ 16 .6ka ,C、O同位素偏轻 ,气候冷湿 ;(2 ) 16 .6~ 11.1ka ,C、O同位素偏重 ,气温上升 ,降水偏少 ;(3) 11.1~10 .3ka干热时期中的突然回冷事件对应于新仙女木事件 (YoungerDryasEvent) ;(4 ) 10 .3~ 6 .9kaB .Pδ18O及δ13 C值逐渐变轻 ,而Mg/Sr比继续增大 ,表现为气温上升 ,降雨量较大。反映了历史时期湿冷、干热、湿暖交替变化的气候趋势 ,得出了长江中游千年级和百年级的一些气候变化趋势 ,特别是发现了新仙女木事件在长江中游洞穴石笋中完整的记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洞穴石笋 古气候 新仙女木事件 长江中游 和尚洞 碳同位素 氧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基柱撑累托石矿物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陆琦 汤中道 +2 位作者 雷新荣 刘惠芳 刘优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7-33,共7页
在氮气环境中用TiCl4 和HCl制成钛基柱撑液 ,采用离子交换法 ,用 [Ti2 0 O3 2 (OH) 12 (OH2 ) 18]4 + Daw son型Ti多核阳离子 ,交换累托石蒙皂石质晶层中的Na等阳离子 ,制成钛基柱撑累托石。通过电子探针定量分析、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 在氮气环境中用TiCl4 和HCl制成钛基柱撑液 ,采用离子交换法 ,用 [Ti2 0 O3 2 (OH) 12 (OH2 ) 18]4 + Daw son型Ti多核阳离子 ,交换累托石蒙皂石质晶层中的Na等阳离子 ,制成钛基柱撑累托石。通过电子探针定量分析、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热分析及魔角旋转核磁共振等方法 ,对钛基柱撑累托石的成分、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钛基柱撑累托石具 1 .6nm的层孔隙 ,是一种很有应用前途的柱撑粘土矿物材料 ,有望在催化剂载体及环保材料领域中得到广泛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托石 钛基柱撑基团 Dawson离子 结构特征 矿物材料 化学成分 环保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矿库周围土壤中重金属存在形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96
8
作者 王亚平 鲍征宇 侯书恩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13,共7页
通过对大冶铜绿山铜铁矿尾矿库周围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析实验 ,研究了重金属各种形态在土壤中的分布特征。由对比实验可知 ,尾矿库周围土壤中Cu、Pb、Zn、Cd等重金属含量都显著地高于对照样品 ,已经受到重金属的严重污染。土壤中重金属... 通过对大冶铜绿山铜铁矿尾矿库周围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析实验 ,研究了重金属各种形态在土壤中的分布特征。由对比实验可知 ,尾矿库周围土壤中Cu、Pb、Zn、Cd等重金属含量都显著地高于对照样品 ,已经受到重金属的严重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为 :w(Cr、Zn、Fe) :可交换态 <碳酸盐态 <有机态 <铁锰氧化态 <残渣态 ;w(Cu、Pb) :可交换态 <碳酸盐态 <有机态 <残渣态 <铁锰氧化态 ;w(Cd) :残渣态 ,有机态 ,碳酸盐态 <可交换态 <铁锰氧化态 ;w(Mn) :有机态 <残渣态 <可交换态 <铁锰氧化态 ,碳酸盐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形态 尾矿库 土壤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滑坡滑带土的研究 被引量:33
9
作者 严春杰 唐辉明 孙云志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9-92,共4页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 SEM)和 X射线衍射仪 ( XRD)研究了三峡库区、黄河小浪底等地 40个滑坡滑带土的微结构及物质组合 ,指出当滑坡处于滑动阶段时 ,滑带土表面可见粘土矿物定向排列 ,普遍可见擦痕 (弧型、线型、紊乱型 ) ,微裂隙和微...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 SEM)和 X射线衍射仪 ( XRD)研究了三峡库区、黄河小浪底等地 40个滑坡滑带土的微结构及物质组合 ,指出当滑坡处于滑动阶段时 ,滑带土表面可见粘土矿物定向排列 ,普遍可见擦痕 (弧型、线型、紊乱型 ) ,微裂隙和微空隙发育 ,微生物较多 ;当斜坡处于稳定阶段时 ,岩层软弱带可见粘土矿物无定向排列 ,表面无擦痕 ,常见树枝状结构。滑带土的物质组合主要为 :蒙脱石、蛭石、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方解石、石英、长石和微生物 ,而蒙脱石、蛭石和微生物含量是滑坡滑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据微结构的变化和物质组合可以分析滑坡的活动次数、活动阶段和形成机理 ,为滑坡治理和稳定性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带土 滑坡 扫描电子显微镜 X射线衍射仪 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脊山造山带断裂作用特征及与火山岩、蛇绿岩套的关系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杨巍然 邓清禄 吴秀玲 《地质科技情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11,共7页
拉脊山造山带是在晋宁期基底上 ,由于断裂作用而形成的。拉脊山南北各有一条边界断裂 ,两断裂在早古生代由张性转化为压性具有重大意义 ,它们直接控制了火山岩和蛇绿岩套的时空分布 ,并影响火山岩和蛇绿岩套具有的一系列特征。按照“开... 拉脊山造山带是在晋宁期基底上 ,由于断裂作用而形成的。拉脊山南北各有一条边界断裂 ,两断裂在早古生代由张性转化为压性具有重大意义 ,它们直接控制了火山岩和蛇绿岩套的时空分布 ,并影响火山岩和蛇绿岩套具有的一系列特征。按照“开”“合”观点对火山岩的岩石和岩石地球化学进行时序分析 ,证实了拉脊山造山带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开”“合”旋回 ,还可进一步划分为 3个次级“开”“合”旋回。拉脊山的蛇绿岩套仅限于∈ 3地层中 ,并有本身的一些特征 ,是一种新类型的蛇绿岩套 ,代表了小洋盆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脊山造山带 断裂作用 火山岩 蛇绿岩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沙海槽南部表层重砂矿物及其成矿远景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忠 颜文 +2 位作者 古森昌 陈木宏 汤贤赞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18,共6页
南沙海槽南部海区80余个站位重砂矿物研究表明,重矿物主要受古巽他河、湄公河及加里曼丹岛的短源河流影响,具有多期、多来源沉积特点。重砂矿物为钛铁矿、金红石、锆石、独居石等,主要分布于北康暗沙和南康暗沙一带、曾母暗沙浅滩海域... 南沙海槽南部海区80余个站位重砂矿物研究表明,重矿物主要受古巽他河、湄公河及加里曼丹岛的短源河流影响,具有多期、多来源沉积特点。重砂矿物为钛铁矿、金红石、锆石、独居石等,主要分布于北康暗沙和南康暗沙一带、曾母暗沙浅滩海域的钙质生物砂中。砂矿品位和成矿元素Fe、Ti、Zr含量分布表明,南沙海槽南部海域砂矿可划分为3个成矿远景区:(1)北康暗沙锆石、独居石远景区;(2)南康暗沙锆石、钛铁矿远景区;(3)曾母暗沙锆石、钛铁矿、金红石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砂矿物 成矿元素 南沙海槽 成矿元素 沉积物 沉积作用 成矿远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典型滑坡滑带土微结构和物质组分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严春杰 唐辉明 +1 位作者 陈洁渝 孙云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3-26,共4页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 射线衍射仪(XRD)和 X 射线荧光光谱(XRF)进行了物理力学试验,研究了三峡工程库区万州和巴东两个地区6个典型滑坡滑带土的微结构和物质组分。并指出:通过滑带土中的植物化石和石英的微结构可以判断滑坡的相...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 射线衍射仪(XRD)和 X 射线荧光光谱(XRF)进行了物理力学试验,研究了三峡工程库区万州和巴东两个地区6个典型滑坡滑带土的微结构和物质组分。并指出:通过滑带土中的植物化石和石英的微结构可以判断滑坡的相对滑动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库区 滑带土 微结构 物质组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地层中伊/蒙混层粘土矿物的晶体结构晶体化学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雷新荣 刘惠芳 陆琦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98-103,共6页
不规则伊/蒙混层粘土矿物在沉积地层中广泛存在,通过对17例伊/蒙混层粘土矿物样品进行系统研究得出:(1)沉积地层中的部分有序型伊/蒙混层矿物的晶层连接概率介于完全随机混层与机械混和物的连接概率之间;(2)伊/蒙混层中... 不规则伊/蒙混层粘土矿物在沉积地层中广泛存在,通过对17例伊/蒙混层粘土矿物样品进行系统研究得出:(1)沉积地层中的部分有序型伊/蒙混层矿物的晶层连接概率介于完全随机混层与机械混和物的连接概率之间;(2)伊/蒙混层中的蒙皂石晶层向伊利石的转化分两步完成:两层水蒙皂石单层水蒙皂石伊利石;(3)随着成岩作用的进行(埋藏深度增加),I/S中的I晶层含量增加,在此同时,I/S晶体结构中四面体片的类质同相代换增加,四面体电荷及总层电荷亦增加,匹配该增加部分电荷的是层间域K的含量明显增加;(4)在沉积地层中的I/S混层矿物中,I晶层具有白云母的成分特点,层电荷为0.75左右;S晶层则具有纳蒙脱石的成分特点,层电荷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地层 粘土矿物 晶体结构 晶体化学 矿物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马关新生代地幔包体中橄榄石的显微构造及其反映的上地幔物理状态特征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忠 丘学林 +3 位作者 陆琦 颜文 吴世敏 施小斌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4-43,共10页
利用氧化缀饰法研究了云南马关新生代地幔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包体中橄榄石的位错构造。其位错构造种类多样、形态各异,主要包括(100)和(001)位错壁、亚颗粒构造、位错网格、{100}滑动条带构造等,表明该区上地幔岩具高温高应变和低温高应... 利用氧化缀饰法研究了云南马关新生代地幔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包体中橄榄石的位错构造。其位错构造种类多样、形态各异,主要包括(100)和(001)位错壁、亚颗粒构造、位错网格、{100}滑动条带构造等,表明该区上地幔岩具高温高应变和低温高应变特征。包体形成的温度T为1016—1098℃,压力P为18.3×108—20.6×108Pa。马关上地幔温压状态具有大洋地幔地温特征,热流值达85mW·m-2。上地幔的流动应力σ为27.9—59.7MPa,流动速率ε为1.37×10-18—2.17×10-16s-1,等效粘滞度η为9.18×1022—6.92×1024Pa·s。该区上地幔的高流动应力、高热状态和裂谷带型的流动速率、等效粘滞度特征,可能与16MaB.P.以来区域性东西向伸展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石 位错构造 地幔包体 上地幔物理状态 云南马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针原子化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高纯金属镁中痕量铝 被引量:8
15
作者 侯书恩 常诚 王亚平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2-145,共4页
采用探针恒温原子化技术的石墨炉原子吸收 ,测定高纯金属镁中的痕量铝 ,利用样品中的基体镁转化成硝酸镁成为一种有效基体改进剂 ,进一步改善了铝的分析性能。实验优化了仪器条件和分析方法。结果表明 ,在有Mg(NO3) 2 存在时 ,可显著提... 采用探针恒温原子化技术的石墨炉原子吸收 ,测定高纯金属镁中的痕量铝 ,利用样品中的基体镁转化成硝酸镁成为一种有效基体改进剂 ,进一步改善了铝的分析性能。实验优化了仪器条件和分析方法。结果表明 ,在有Mg(NO3) 2 存在时 ,可显著提高探针原子化测铝的灰化温度 ,降低原子化温度 ,并且使铝的灵敏度提高了 50 %。方法的检出限为 2 .2× 1 0 - 1 1 gAl,测定 50 μg/LAl标准溶液的相对标准偏差 (n =1 2 )为 3.1 %。用该法测定了 4个金属镁内部管理样品中Al的含量 ,结果与推荐值相符合 ,其RSD(n =6)为 3.4%~ 1 1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针原子化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高纯镁 金属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Ce)/Zr基柱撑蒙脱石的微结构特征 被引量:5
16
作者 管俊芳 陆琦 +1 位作者 于吉顺 汤中道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3-176,共4页
室温条件下 ,在锆基的基础上加入其他金属离子配制了 (Sm ,Ce) /Zr基柱化剂。用该聚合阳离子柱撑钙基蒙脱石 ,室温下d0 0 1值为 2 .1~ 2 .3nm ,焙烧 30 0℃后 ,d0 0 1值为 1.8nm ,衍射峰敏锐对称 ,说明柱撑蒙脱石的热稳定性超过 30 0℃... 室温条件下 ,在锆基的基础上加入其他金属离子配制了 (Sm ,Ce) /Zr基柱化剂。用该聚合阳离子柱撑钙基蒙脱石 ,室温下d0 0 1值为 2 .1~ 2 .3nm ,焙烧 30 0℃后 ,d0 0 1值为 1.8nm ,衍射峰敏锐对称 ,说明柱撑蒙脱石的热稳定性超过 30 0℃。FTIR分析结果表明 (Sm ,Ce) /Zr基柱化剂和蒙脱石的Si—O四面体层形成了稳定的 [Si—O]— [H(O)—Zr(Sm ,Ce) ]键 ,从结构上解释了 (Sm ,Ce) /Zr基柱撑蒙脱石材料结构稳定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 Ce)/Zr基柱化剂 柱撑蒙脱石 微结构特征 FTIR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铈氟碳酸盐矿物中B_mS_n型新多型的发现及其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吴秀玲 杨光明 潘兆橹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3期216-221,共6页
利用Philips CM-12分析型透射电镜对四川昌北大型稀土矿床中钙铈氟碳酸盐矿物进行了研究。除证实氟碳钙铈矿(BS)存在3R和6R2种多型外,首次发现和研究了氟碳钙铈矿(BS)存在4H、12H、18R、24R、30R和36R6种新多型;伦琴矿(BS_2)1种6R新多型... 利用Philips CM-12分析型透射电镜对四川昌北大型稀土矿床中钙铈氟碳酸盐矿物进行了研究。除证实氟碳钙铈矿(BS)存在3R和6R2种多型外,首次发现和研究了氟碳钙铈矿(BS)存在4H、12H、18R、24R、30R和36R6种新多型;伦琴矿(BS_2)1种6R新多型和B_2S新规则混层矿物2H、12R和24R3种中新多型。电子衍射和晶格象分析表明:该类矿物中众多新多型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矿物结构单元层沿(?)轴有序堆垛和[CO_3]的定向周期性变化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矿物 新多型 电子衍射 晶格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双河地区超高压变质岩矿物超微构造的HRTEM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秀玲 孟大维 韩郁菁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11-518,共8页
报道了大别山双河地区超高压榴辉岩和硬玉石英岩矿物超微构造及缺陷结构的高分辨透射电镜研究结果。在天然变形绿辉石晶内的自由位错、位错倾斜壁、位错环、位错网、亚晶界、堆垛层错等亚构造中 ,发现了纳米级水分子团 ,这种球形状水分... 报道了大别山双河地区超高压榴辉岩和硬玉石英岩矿物超微构造及缺陷结构的高分辨透射电镜研究结果。在天然变形绿辉石晶内的自由位错、位错倾斜壁、位错环、位错网、亚晶界、堆垛层错等亚构造中 ,发现了纳米级水分子团 ,这种球形状水分子团包体的存在是导致绿辉石晶体水解弱化和塑性变形的重要因素。在榴辉岩矿物中广泛发育的层错、(10 0 )变形双晶、晶畴结构、界面与晶面的交叉滑移、晶格畸变等变形构造及缺陷结构 ,指示超高压岩石经历了快速折返。在硬玉单晶大约 5 0 0nm的微晶畴内 ,发现了C2 /c和P2 1/n两种结构 ,C2 /c结构的晶体学参数对应于硬玉 ,而P2 1/n结构的晶体学参数对应于绿辉石 ,纳米级P2 1/n出溶结构的存在 ,表明在退变质过程中 ,硬玉在纳米尺度上部分转变为绿辉石 ,并且未能达到平衡。也说明在主体岩石的抬升过程中 ,硬玉晶体伴随有复杂的非平衡退变质作用。对于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的p T轨迹描述及其构造解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 超高压榴辉岩和硬玉石英岩 超微构造 水分子团 出溶结构 高分辨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盐边基性-超基性杂岩体中角闪石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保民 沈上越 束今赋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64-371,共8页
本文采用光学法、探针分析法、红外光谱法、单晶X射线衍射法对杂岩体中角闪石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总结了各期岩体中角闪石的特征。从早期到晚期,角闪石光性呈递变关系,2V由(-)76.7→(+)84.2;化学成分呈规律性变化,Si、Fe含量减少,Al、Mg... 本文采用光学法、探针分析法、红外光谱法、单晶X射线衍射法对杂岩体中角闪石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总结了各期岩体中角闪石的特征。从早期到晚期,角闪石光性呈递变关系,2V由(-)76.7→(+)84.2;化学成分呈规律性变化,Si、Fe含量减少,Al、Mg、Na含量增加,矿物种属明显地呈浅闪石质角闪石→含铁韭闪石→韭闪石的变化规律,因而首次在该区确定了含铁韭闪石、韭闪石矿物的存在;红外光谱随T类阳离子Al^(Ⅳ)/Si值,C类阳离子Fe/Mg值呈规律性变化;晶胞参数也显示规律性变化,a由9.838—9.866A,b由18.047—17.980A,c由5.308—5.295A,V由910.73—906.55A^3。清楚地反映了该区角闪石各期演化上的“血缘”关系和差异。同时,探讨了各期角闪石的结晶温度(770—1114℃);成因类型为基性及超基性岩浆型,岩浆来源于上地幔;超基性岩具有地幔交代成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岩 杂岩 角闪石 红外光谱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储层中微孔隙和微裂隙的扫描电镜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张素新 肖红艳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31-532,共2页
关键词 煤储层 微孔隙 扫描电镜 微裂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