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松辽盆地北部下白垩统地震相及沉积相分析 |
郭峰
陈世悦
胡光明
纪友亮
孟祥化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0
|
|
2
|
松辽盆地滨北地区白垩系泉头组—嫩江组沉积特征 |
郭峰
陈世悦
王德海
胡光明
纪友亮
任国选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9
|
|
3
|
松辽盆地大老爷府油田泉四段三角洲前缘的沉积微相组合及特征 |
刘自亮
仲国生
李现根
|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9
|
|
4
|
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中侏罗统延安组延9油层组河流沉积及演化 |
李凤杰
王多云
刘自亮
王峰
|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4
|
|
5
|
中国华北地台二叠纪前陆盆地的发现及其证据 |
孟祥化
葛铭
|
《地质科技情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29
|
|
6
|
蓟县地区雾迷山组硅质岩沉积序列研究 |
任国选
孟祥化
葛铭
王德海
郭峰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
2007 |
0 |
|
7
|
微亮晶(臼齿)碳酸盐岩:21世纪全球地学研究的新热点 |
葛铭
孟祥化
旷红伟
蔡国印
刘燕学
刘为付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43
|
|
8
|
吉辽地区新元古代臼齿碳酸盐岩岩相的若干岩石学特征研究 |
旷红伟
刘燕学
孟祥化
葛铭
蔡国印
|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27
|
|
9
|
辽南新元古代营城子组臼齿灰岩的沉积环境 |
刘燕学
旷红伟
蔡国印
孟祥化
葛铭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6
|
|
10
|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断层与油气运移及成藏 |
王德海
郭峰
任国选
孟祥化
杨喜贵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8
|
|
11
|
天津蓟县高于庄组微亮晶(MT)碳酸盐岩的沉积环境及成因探讨 |
王德海
孟祥化
郭峰
任国选
葛铭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8
|
|
12
|
蓟县地区雾迷山组硅质岩成因研究 |
任国选
孟祥化
葛铭
王德海
郭峰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2
|
|
13
|
贺兰拗拉谷北段奥陶系等深流沉积 |
丁海军
孟祥化
葛铭
薛怀宇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
2009 |
12
|
|
14
|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主要储层砂体的成因与演化 |
刘自亮
王多云
李凤杰
孟祥化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4
|
|
15
|
蓟县地区雾迷山组风暴硅质岩沉积序列 |
任国选
孟祥化
葛铭
王德海
郭峰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16
|
燕山长城纪沉积层序的形成 |
刘为付
朱筱敏
于晓玲
孟祥化
葛铭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17
|
徐州地区新元古代微亮晶构造碳酸盐岩沉积特征 |
郭峰
王德海
孟祥化
葛铭
任国选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
2007 |
1
|
|
18
|
三角洲前缘储集砂体的成因组合与分布规律——以松辽盆地大老爷府地区白垩系泉头组四段为例 |
刘自亮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5
|
|
19
|
天津蓟县高于庄组微亮晶(MT)碳酸盐岩的沉积环境及成因初探 |
王德海
孟祥化
罗平
郭峰
任国选
葛铭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
2007 |
0 |
|
20
|
陕西商南地区上泥盆统旋回层序研究 |
刘贻军
樊双虎
叶俭
|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
199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