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战后联邦德国政治文化转型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战胜 傅安洲 阮一帆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0-144,共5页
二战后联邦德国政治文化实现了由传统"权威政治"向"民主政治"的成功转型。本文从德意志的传统政治文化出发,梳理了二战后联邦德国政治文化转型的历史条件和基本历程,厘定了其政治文化转型的主要标志,并揭示出其政... 二战后联邦德国政治文化实现了由传统"权威政治"向"民主政治"的成功转型。本文从德意志的传统政治文化出发,梳理了二战后联邦德国政治文化转型的历史条件和基本历程,厘定了其政治文化转型的主要标志,并揭示出其政治文化转型的推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战 联邦德国 政治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赫尔曼·基泽克政治教育批判理论史评述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战胜 傅安洲 阮一帆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1-55,共5页
德国教育学家赫尔曼·基泽克(Hermann Giesecke)是政治教育批判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批判取向的政治教育教学理论(Didaktik der politischen Bildung),不仅在批判教育学中开创了课程与教学设计的实践路径,也推动... 德国教育学家赫尔曼·基泽克(Hermann Giesecke)是政治教育批判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批判取向的政治教育教学理论(Didaktik der politischen Bildung),不仅在批判教育学中开创了课程与教学设计的实践路径,也推动了当时政治教育教学理论的变革。深入研究他的政治教育批判理论,可以为新时期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教学法、教学理论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尔曼·基泽克 政治教育 批判理论 德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美国公民宗教的内涵 被引量:4
3
作者 聂迎娉 傅安洲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2-154,共3页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政教分离国家。但由于历史原因,宗教与政治关系极为密切,如何理解这种现象呢?本文以美国宗教与政治关系为研究背景,以国内外关于公民宗教成果为研究基础,界定了美国公民宗教的概念,并从功能学角度归纳其内涵。美国公民...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政教分离国家。但由于历史原因,宗教与政治关系极为密切,如何理解这种现象呢?本文以美国宗教与政治关系为研究背景,以国内外关于公民宗教成果为研究基础,界定了美国公民宗教的概念,并从功能学角度归纳其内涵。美国公民宗教是以仪式、象征、符号为途径和手段,将宗教信仰、宗教习俗转化为民族精神、价值观念的信仰体系和表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宗教 概念 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玛共和国政治教育失败的原因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彭涛 傅安洲 李正汉 《湖北社会科学》 2007年第4期116-118,共3页
魏玛共和国(1919-1933)是德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也是政治教育制度化的最早时期。魏玛共和国的政治教育如同其短命的国家一样也是不成功的,尽管其政治教育工作设想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却为当代德国的民主政治教育积累了经验,打下... 魏玛共和国(1919-1933)是德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也是政治教育制度化的最早时期。魏玛共和国的政治教育如同其短命的国家一样也是不成功的,尽管其政治教育工作设想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却为当代德国的民主政治教育积累了经验,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玛共和国 政治教育 失败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基本主题及其特点评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顾刚 傅安洲 阮一帆 《理论月刊》 2008年第1期136-138,共3页
当代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基本主题是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民主政治制度,培养公民权利和义务意识,增强国家认同感,加强社会凝聚力和多样性教育,促进对政治系统与经济体系之间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其理论与实践中突出政治教育价值,体现了适应... 当代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基本主题是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民主政治制度,培养公民权利和义务意识,增强国家认同感,加强社会凝聚力和多样性教育,促进对政治系统与经济体系之间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其理论与实践中突出政治教育价值,体现了适应性和主导性的统一,具有显著的多样性和层次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公民教育 目标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玛共和国政治教育思想述评
6
作者 彭涛 傅安洲 李正汉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90-94,共5页
魏玛共和国是德国历史上政治教育制度化的最早时期。政治教育制度的制订吸纳了不同学者的进步思想。本文归纳了以李特、施普朗格和凯兴斯泰纳为代表的教育思想家的主要观点,从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的角度,深入阐述了公民、政党、国家三... 魏玛共和国是德国历史上政治教育制度化的最早时期。政治教育制度的制订吸纳了不同学者的进步思想。本文归纳了以李特、施普朗格和凯兴斯泰纳为代表的教育思想家的主要观点,从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的角度,深入阐述了公民、政党、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的角度,提出了“为国家服务”和通过职业技能教育培养“国家有用的公民”等思想。这些思想符合魏玛政府巩固政权、缓和国内外局势、积极重建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受到当局的高度重视。因此,这些思想被吸纳到《魏玛宪法》中,赋予最高的法律地位。魏玛政府据此制订了比较完善的学校政治教育体系和制度,开创了德国历史上政治教育制度化的历史先河。同时,这些包含资产阶级民主进步观念的思想为当代德国民主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玛共和国 政治教育思想 历史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