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秦岭西段驾鹿金矿田成矿流体特征、物理化学条件及演化 被引量:6
1
作者 高珍权 刘继顺 陈德兴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7-263,共7页
以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在对比性研究了小秦岭西段驾鹿金矿田的葫芦沟、莲子沟和王排三个金矿床的赋矿地层、控矿构造、矿化蚀变类型及分带性、成矿期、成矿阶段划分和矿床类型等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包裹体测温学、流体成分分析及计算... 以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在对比性研究了小秦岭西段驾鹿金矿田的葫芦沟、莲子沟和王排三个金矿床的赋矿地层、控矿构造、矿化蚀变类型及分带性、成矿期、成矿阶段划分和矿床类型等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包裹体测温学、流体成分分析及计算方法,研究了三个矿床不同成矿阶段的包裹体特征、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和成矿溶液的组分特征及演化,认为:(1)虽然它们的矿床类型不同,主要地质特征差异明显,但所经历的成矿期、成矿阶段和相同阶段的矿物共生组合十分相似。在空间位置上,从下到上矿床类型由蚀变岩型过渡到石英脉型,因而隶属于同一成矿系列。(2)从蚀变岩型到石英脉型金矿床,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和成矿溶液具有与之相对应的变化特征:①各成矿阶段的平均均一温度降低;②成矿的压力和深度减少;③成矿溶液的盐度相当或有所增加。(3)在金的成矿作用过程中,从Ⅰ→Ⅳ阶段各矿床的物理化学条件的演化具有下述类似的特征:①成矿的温度、压力逐渐降低;②成矿溶液的酸碱度具有从弱碱性(中性)→弱酸性→酸性→弱碱性的演化规律;③氧化还原电位表现为相对氧化→相对还原→相对氧化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流体 包裹体 物理化学条件 小秦岭 成矿系列 金矿田 金矿床 控矿构造 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