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橡胶/凹凸棒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铁 杨眉 +2 位作者 洪汉烈 沈上越 姚柏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1-84,共4页
硅烷改性凹凸棒石后,采用乳液共混共凝法制备出了凹凸棒石/天然橡胶复合材料(attapulgite/natural rub-ber composites,ANRC),并对ANRC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分析证实凹凸棒石得到了有机化改性;ANRC的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当天然胶乳浓度适宜... 硅烷改性凹凸棒石后,采用乳液共混共凝法制备出了凹凸棒石/天然橡胶复合材料(attapulgite/natural rub-ber composites,ANRC),并对ANRC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分析证实凹凸棒石得到了有机化改性;ANRC的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当天然胶乳浓度适宜?改性剂用量为1.5份、改性凹凸棒石填充量为30份时,ANRC的综合性能最好,与未添加填料的纯天然硫化胶相比,ANRC的扯断强度、撕裂强度、邵尔A硬度分别提高了77.45%、100.50%、67.74%;与炭黑做填充剂制备天然橡胶复合材料,以及机械共混法制备复合材料相比,ANRC力学性能有明显提高;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显示,采用乳液共混共凝法制备的硅烷改性ANRC,结构致密,凹凸棒石填料分布均匀,分布粒度主要为纳米级,与橡胶基体相容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 天然橡胶 硅烷改性 乳液共混共凝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纳米颗粒结晶形态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瀛 宫斯宁 +3 位作者 何光辉 孙学良 陈敬中 洪汉烈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01-1405,共5页
从结晶学的角度探讨了银纳米晶体形成的机理:银纳米晶体生长过程遵循布拉维法则,对比了银纳米晶体的立方面心格子主要面网密度应为(111)>(200)>(110)>(100)。以银的单一晶胞为基本单元,分析了银纳米结晶形态的变化趋势:优先生... 从结晶学的角度探讨了银纳米晶体形成的机理:银纳米晶体生长过程遵循布拉维法则,对比了银纳米晶体的立方面心格子主要面网密度应为(111)>(200)>(110)>(100)。以银的单一晶胞为基本单元,分析了银纳米结晶形态的变化趋势:优先生长为四面体(八面体),立方体;常形成立方体、八面体与菱形十二面体,正负四面体与立方面体,八面体与立方体、菱形十二面体的聚形;以及多种银纳米尺度的结晶形态可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晶体 立方面心格子 结晶形态 布拉维法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板法合成TiO_2掺杂的聚吡咯纳米团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程杨 安良 +2 位作者 王光辉 曾丹林 代碧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1-53,57,共4页
通过酸化模板法制备了掺杂有TiO2纳米粉体的聚吡咯纳米团簇,并通过光催化降解甲基橙以及橙II研究了其光催化性能。使用掺杂有TiO2的聚吡咯纳米团簇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进行2 h光催化试验,甲基橙和橙II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6%和98%。材料通... 通过酸化模板法制备了掺杂有TiO2纳米粉体的聚吡咯纳米团簇,并通过光催化降解甲基橙以及橙II研究了其光催化性能。使用掺杂有TiO2的聚吡咯纳米团簇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进行2 h光催化试验,甲基橙和橙II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6%和98%。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表面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手段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 纳米团簇 光催化 酸化模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芯LED中衬底及外延材料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玮 谭劲 +4 位作者 鄢维 雷婷 孟小康 孙夏微 李聪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42-47,共6页
金刚石作为自然界中热导性最好的材料,在半导体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LED行业的不断发展,金刚石芯LED也崭露头角。综述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金刚石材料作为衬底和外延材料在半导体光电子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金刚石作为自然界中热导性最好的材料,在半导体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LED行业的不断发展,金刚石芯LED也崭露头角。综述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金刚石材料作为衬底和外延材料在半导体光电子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金刚石作为衬底外延GaN的研究进展;以及金刚石本身作为外延材料制备成p-n结、p-i-n结、异质结等半导体器件的研究进展。这些研究充分体现了金刚石材料应用在LED产品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以及应用在大功率LED芯片中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发光二极管 衬底 外延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硅藻土去除水中4种HCH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谭凌智 祁士华 +4 位作者 严春杰 张家泉 宋琪 张蓓蓓 刘梦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16-920,共5页
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改性剂,采用浸渍法对硅藻土进行改性.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该有机硅藻土对水中α-HCH、β-HCH、γ-HCH和δ-HCH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能有效地提高硅藻土吸附水中4种HCH的能... 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改性剂,采用浸渍法对硅藻土进行改性.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该有机硅藻土对水中α-HCH、β-HCH、γ-HCH和δ-HCH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能有效地提高硅藻土吸附水中4种HCH的能力.根据HCHs分配系数(Kow)的不同,改性硅藻土去除水中4种HCH的性能依次为:δ-HCH>γ-HCH>α-HCH>β-HCH.采用4种等温模型对吸附过程进行了模拟,Redlich-Peterson方程能更好地用于拟合HCH在改性硅藻土上的等温吸附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有机改性 吸附 HCH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铁矿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大刚 范力仁 +3 位作者 王圣平 范畴 何明中 栗海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93-96,共4页
对天然黄铁矿进行深加工后获得平均粒径为13μm,w(Fe)、w(S)分别为45.30%、50.95%的超微细黄铁矿粉,并以高级脂肪酸盐对其进行改性,采用TG/DSC、XPS及XRD对粉体进行了表征。XRD和TG/DSC分析表明粉体主要物相为黄铁矿FeS2,表面包覆着有... 对天然黄铁矿进行深加工后获得平均粒径为13μm,w(Fe)、w(S)分别为45.30%、50.95%的超微细黄铁矿粉,并以高级脂肪酸盐对其进行改性,采用TG/DSC、XPS及XRD对粉体进行了表征。XRD和TG/DSC分析表明粉体主要物相为黄铁矿FeS2,表面包覆着有机改性剂;XPS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前后黄铁矿表面S分别以SO42-和[S2]2-形式存在,而Fe均以Fe3+形式存在。对粉体试样进行电化学阻抗谱、恒电流放电测试和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改性黄铁矿具有较小的电荷转移电阻和较好的导电性;常温下以0.354A电流放电,截止电压为0.5V,改性黄铁矿的放电电位平台为1.44V,放电比容量达850mAh/g,接近理论容量890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锂电池 正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Si_2O_2N_2:Eu^(2+)荧光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孟小康 谭劲 +4 位作者 雷婷 张玮 鄢维 李聪明 孙夏微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93-897,共5页
以SrCO3,Si3N4,Eu2O3为原料,在N2气氛下,采用自还原高温固相法制备了SrSi2O2N2:Eu2+荧光粉。研究了该荧光粉的物相结构、发光性能和晶体形貌,同时对比在不同气氛下合成的荧光粉。结果表明,在N2气氛与N2/H2气氛下分别合成的SrSi2O2N2:Eu2... 以SrCO3,Si3N4,Eu2O3为原料,在N2气氛下,采用自还原高温固相法制备了SrSi2O2N2:Eu2+荧光粉。研究了该荧光粉的物相结构、发光性能和晶体形貌,同时对比在不同气氛下合成的荧光粉。结果表明,在N2气氛与N2/H2气氛下分别合成的SrSi2O2N2:Eu2+荧光粉物相结构和光谱特性基本一致。显示出合成了主晶相SrSi2O2N2,但还含有少量未知的中间项。Eu2+浓度的变化不影响激发状态,而发射光谱的波长在Eu2+浓度为1mol%-20mol%之间,从530 nm的绿光红移至550 nm的黄绿光区域。同时,激发光谱覆盖的范围宽,均能有效的被UV或蓝光激发,这意味着该类荧光粉在白光LED方面有可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Si2O2N2:Eu2+ 荧光粉 发光性能 白光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TiO_2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染料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夏勇 鲁立强 沈翔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0年第2期41-45,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尿素为氮源制备了氮掺杂锐钛矿型纳米TiO2光催化剂(TEM像图显示制备的样品的平均粒径在20 nm左右,UV-vis漫反射分析表明氮掺杂使催化剂的吸收带边红移至550 nm的可见光区域),以氙灯为辐照光源,用自制光催化反应器降解...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尿素为氮源制备了氮掺杂锐钛矿型纳米TiO2光催化剂(TEM像图显示制备的样品的平均粒径在20 nm左右,UV-vis漫反射分析表明氮掺杂使催化剂的吸收带边红移至550 nm的可见光区域),以氙灯为辐照光源,用自制光催化反应器降解甲基橙染料溶液,研究了催化剂用量、染料初始浓度和环境pH值变化对甲基橙降解率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催化剂在太阳光下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用量为2 g/L、溶液pH值为2.74时,初始浓度为10 mg/L的甲基橙在氙灯光照45 min后降解率达100%;自然光照120 min后降解率为9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TiO2 光催化 甲基橙染料废水 降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PO4·4H2O的脱水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梅芳 洪建和 +2 位作者 袁良杰 张友祥 张克立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22-1025,共4页
用热分析(TG-DTG-DTA)、X射线衍射(XRD)技术研究了固态物质FePO4·4H2O在空气中脱水过程。热分析结果表明,FePO4·4H2O在空气中脱水的质量变化率与理论计算相吻合。XRD结果表明,FePO4·4H2O脱水产物为FePO4。由等转换率法... 用热分析(TG-DTG-DTA)、X射线衍射(XRD)技术研究了固态物质FePO4·4H2O在空气中脱水过程。热分析结果表明,FePO4·4H2O在空气中脱水的质量变化率与理论计算相吻合。XRD结果表明,FePO4·4H2O脱水产物为FePO4。由等转换率法得到脱水过程的活化能,依此为初始值,用多元非线性回归得到了失水反应拟合的最可几模型为两步连串反应:D4→Fn,活化能分别为79.62和103.04kJ·mol-1,lgA值分别为8.40和1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PO4·4H2O TG—DTG—DTA XRD 脱水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汽车摩擦材料性能预测与配方优化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耀庆 曾鸣 范力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4-78,共5页
采用钢纤维、玻璃纤维、铜纤维、矿物纤维等增强纤维,石油焦碳、人造石墨、天然石墨等摩擦调节组元,以及树脂、丁腈橡胶、丁苯橡胶等粘接剂制备汽车摩擦材料。选用BP神经网络建模,以原材料配方为输入变量、摩擦磨损试验数据为输出变量,... 采用钢纤维、玻璃纤维、铜纤维、矿物纤维等增强纤维,石油焦碳、人造石墨、天然石墨等摩擦调节组元,以及树脂、丁腈橡胶、丁苯橡胶等粘接剂制备汽车摩擦材料。选用BP神经网络建模,以原材料配方为输入变量、摩擦磨损试验数据为输出变量,采用L-M算法对网络进行训练,并进行摩擦磨损性能预测和配方优化。结果表明,隐层神经元为4的单隐层神经网络结构模拟效果较好,性能曲面预测图能表现出原材料的组合性能,采用该网络优化试样的性能测试结果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小于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纤维 摩擦材料 摩擦磨损性能 BP神经网络 配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壳聚糖/凹凸棒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盛 石新雨 +3 位作者 周红艳 杨眉 田大听 张升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74-277,共4页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不同凹凸棒石用量的聚乙烯醇-壳聚糖/凹凸棒石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凹凸棒石用量对聚乙烯醇-壳聚糖/凹凸棒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凹凸棒石用量为聚乙烯醇-壳聚糖总质量的5%时,聚乙烯醇-壳聚糖/凹...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不同凹凸棒石用量的聚乙烯醇-壳聚糖/凹凸棒石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凹凸棒石用量对聚乙烯醇-壳聚糖/凹凸棒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凹凸棒石用量为聚乙烯醇-壳聚糖总质量的5%时,聚乙烯醇-壳聚糖/凹凸棒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好。FT-IR和SEM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聚乙烯醇、壳聚糖和凹凸棒石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聚乙烯醇-壳聚糖基体表面致密,凹凸棒石与聚乙烯醇-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壳聚糖 凹凸棒石 力学性能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改性高岭土对PVDF膜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朱志超 朱小燕 雷新荣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15,共7页
用硅烷偶联剂(APTES)表面改性的高岭土作为添加剂,共混到聚偏氟乙烯(PVDF)中制备出高岭土/PVDF复合膜,利用X衍射仪(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膜进行物相与化学基团的分析,利用电场枪电子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观察膜表面与断... 用硅烷偶联剂(APTES)表面改性的高岭土作为添加剂,共混到聚偏氟乙烯(PVDF)中制备出高岭土/PVDF复合膜,利用X衍射仪(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膜进行物相与化学基团的分析,利用电场枪电子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观察膜表面与断面的形态结构.通过测试膜的亲水接触角、膜通量、蛋白质截留率、通量恢复率等,研究改性高岭土的添加对PVDF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膜结晶形式主要是β晶型,含有少量的α晶型.随着改性高岭土的增加,膜的亲水接触角由72°降到64°,亲水性逐渐增强;膜的纯水通量、通量恢复率都随改性高岭土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复合膜纯水通量在高岭土质量分数为0.75%达到最大时,由原膜的250L/(m2·h)提高到528L/(m2·h),通量恢复率也由原膜的50%提高到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土 APTES PVDF膜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ZnO纳米结构和ZnO/ZnS核壳结构的制备 被引量:3
13
作者 艾飞 谭劲 +3 位作者 李飞 包鲁明 钟爱华 陈圣昌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6,共6页
以Zn(NO3)2.6H2O和CO(NH2)2为原料,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出了棒状、花状、球状纳米氧化锌(ZnO)。将ZnO微球体分散在Na2S溶液中,通过离子替代法,成功制备了ZnO/ZnS核壳结构。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等测... 以Zn(NO3)2.6H2O和CO(NH2)2为原料,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出了棒状、花状、球状纳米氧化锌(ZnO)。将ZnO微球体分散在Na2S溶液中,通过离子替代法,成功制备了ZnO/ZnS核壳结构。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等测试手段对ZnO纳米结构和ZnO/ZnS核壳结构的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初步探讨了纳米ZnO和ZnO/ZnS核壳结构的生长机理。根据测试结果得知,ZnO纳米棒呈现六方纤锌矿结构,随着Zn2+浓度逐渐增加,ZnO纳米结构形貌由单分散的棒状聚集成花状,最后演变成球形。ZnO/ZnS复合结构为内核ZnO,外面包覆一层ZnS的核壳结构。所有的纳米ZnO均具有相似的发光特点,ZnO/ZnS核壳结构的发光性能有了很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ZnO/ZnS核壳结构 均匀沉淀法 纳米结构 生长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ape V 7.1软件在结晶化学单形绘制及单形推导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朱小燕 雷新荣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3-86,共4页
Shape是一款可灵活处理晶体结构的软件。结合教学实践,介绍了Shape V7.1在结晶化学中单形推导方面的使用过程及技巧。文中列举了对称型L22P和对称型3L44L36L29PC晶类推导单形实例,以演示此过程。通过Shape软件的使用使传统教学过程更有... Shape是一款可灵活处理晶体结构的软件。结合教学实践,介绍了Shape V7.1在结晶化学中单形推导方面的使用过程及技巧。文中列举了对称型L22P和对称型3L44L36L29PC晶类推导单形实例,以演示此过程。通过Shape软件的使用使传统教学过程更有吸引力、更有效,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对称要素、对称要素的组合规律、各单形的推导等,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化学 单形绘制 单形推导 Shape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PDP用红色荧光粉(Y,Gd)BO_3∶Eu^(3+)的正交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娟娟 袁曦明 +3 位作者 李予晋 尚淑娟 谢安 王永钱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45-649,共5页
以Y2O3,Gd2O3,Eu2O3和硼酸为原料,草酸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PDP用红色荧光粉(Y,Gd)BO3∶Eu3+。同时,利用正交实验探讨了合成工艺条件对荧光粉相对发光强度的影响。实验确定了制备PDP用红色荧光粉(Y,Gd)BO3∶Eu3+的优化工艺条件:... 以Y2O3,Gd2O3,Eu2O3和硼酸为原料,草酸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PDP用红色荧光粉(Y,Gd)BO3∶Eu3+。同时,利用正交实验探讨了合成工艺条件对荧光粉相对发光强度的影响。实验确定了制备PDP用红色荧光粉(Y,Gd)BO3∶Eu3+的优化工艺条件:沉淀剂/金属离子总量为1.2∶1;pH=8;离子混合超声20min;沉淀超声1h;650℃预烧1h;950℃烧结2h。采用PDP真空紫外测试系统、X射线衍射仪、环境扫描电镜对荧光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优化工艺条件下所制备的荧光粉为六方晶系,空间群为P63/m,平均粒径约为30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粉 共沉淀法 相对发光强度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藻土对聚偏氟乙烯膜的水处理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小燕 朱志超 雷新荣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8-52,共5页
以硅藻土作为添加剂共混到聚偏氟乙烯(PVDF)中,用相转化法制备出一种新型的复合膜,以期得到水通量大且耐污染性能的复合膜。利用XRD和FTIR对膜进行物相与化学基团的分析,利用FESEM扫描电镜观察膜表面与断面的形态结构;通过测试膜的亲水... 以硅藻土作为添加剂共混到聚偏氟乙烯(PVDF)中,用相转化法制备出一种新型的复合膜,以期得到水通量大且耐污染性能的复合膜。利用XRD和FTIR对膜进行物相与化学基团的分析,利用FESEM扫描电镜观察膜表面与断面的形态结构;通过测试膜的亲水接触角、膜通量、蛋白质截留率、通量恢复率等,研究硅藻土的添加对PVDF复合膜水处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膜的晶型为β晶型和γ晶型的混合晶型;膜的亲水接触角随着硅藻土添加略有减小,由原膜的80.3°降低到77.4°,亲水性逐渐增强;复合膜的水通量及通量恢复率也随着硅藻土的添加逐渐增大,膜通量由原膜的555 L/(m2·h)增加到硅藻土质量分数为5%时的2 310 L/(m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PVDF) 硅藻土 相转化法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绿色发光材料(Ce_(0.67)Tb_(0.33))MgAl_(11)O_(19)∶Mn^(2+)的合成及其光学性能
17
作者 夏章艮 梁玉军 +3 位作者 黄文珠 李云丽 杨帆 李雪静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4-148,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成功地合成了新型高效绿色荧光粉(Ce0.67Tb0.33)Mg1-xAl11O19∶xMn2+。通过XRD和荧光光谱等对其结构及发光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新合成的(Ce0.67Tb0.33)Mg1-xAl11O19∶xMn2+与典型的商用绿粉(Ce0.67Tb0.33)MgAl1... 采用高温固相法成功地合成了新型高效绿色荧光粉(Ce0.67Tb0.33)Mg1-xAl11O19∶xMn2+。通过XRD和荧光光谱等对其结构及发光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新合成的(Ce0.67Tb0.33)Mg1-xAl11O19∶xMn2+与典型的商用绿粉(Ce0.67Tb0.33)MgAl11O19(CMAT)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激发光谱处于237~326 nm范围内,由一个峰位位于291 nm的宽激发带组成,这是典型的Ce3+的特征激发;在紫外光激发下,该荧光粉除了在490,541,590,620 nm存在Tb3+的特征发射峰外,还在516 nm出现了一个较强的归属于Mn2+的4T1g(G)→6A1g(S)电子跃迁的宽发射峰。Mn2+作为共激活剂增大了该荧光材料在绿色区域的发射面积,其中(Ce0.67Tb0.33)Mg0.850Al11O19∶0.150Mn2+荧光粉发射光谱的积分面积最大,为CMAT的226%,其CIE坐标为(0.194,0.695),比CMAT(0.288,0.572)更加接近NTSC标准值(0.21,0.71),即Mn2+的引入不但提高了荧光粉的发光效率,而且改善了其色纯度。结果表明新型(Ce0.67Tb0.33)Mg1-xAl11O19∶xMn2+绿色荧光粉比传统的CMAT在显示领域具有更好的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0 67Tb0 33)Mg1-xAl11O19∶xMn2+ 荧光粉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木薯淀粉接枝丙烯酰胺丙烯酸三元共聚物溶胀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玺 范力仁 +2 位作者 罗文君 曾鸣 郑梯和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93-695,699,共4页
以木薯淀粉(CSt)和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为主要原料,硝酸铈铵与过硫酸铵为复合引发剂(CAN——S2O82-),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聚乙二醇6000(PEG 6000)为成孔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淀粉接枝聚丙烯酰胺丙烯酸复合PE... 以木薯淀粉(CSt)和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为主要原料,硝酸铈铵与过硫酸铵为复合引发剂(CAN——S2O82-),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聚乙二醇6000(PEG 6000)为成孔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淀粉接枝聚丙烯酰胺丙烯酸复合PEG(PEG/CSt-g-PAAm)水凝胶材料。研究了PEG对水凝胶溶胀行为的影响,以及PEG/CSt-g-PAAm与CSt-g-PAAm两种凝胶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胀行为。实验结果表明,PEG6000的加入对凝胶材料的重复使用性能有显著改善作用,并可显著增加凝胶的溶胀速率及溶胀能力,温度可以影响PEG/CSt-g-PAAm凝胶的溶胀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木薯淀粉 PEG 接枝共聚 溶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石晶体结构构型及其XRD、IR的分子模拟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进 王军霞 +1 位作者 曾凡桂 吴秀玲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3-138,共6页
利用Cerius2软件分别构建了15种含有0~96个水分子的Li-、Na-、K-蒙脱石超晶格模型。分析了模型结构中的键长和键角,运用分子力场方法—UFF力场构型优化得到蒙脱石的最优构型及其总能量等参数,在此基础上计算了3种蒙脱石含有32、64和96... 利用Cerius2软件分别构建了15种含有0~96个水分子的Li-、Na-、K-蒙脱石超晶格模型。分析了模型结构中的键长和键角,运用分子力场方法—UFF力场构型优化得到蒙脱石的最优构型及其总能量等参数,在此基础上计算了3种蒙脱石含有32、64和96个水分子时晶体结构的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吸收光谱(IR)。结果表明,蒙脱石结构模型中键长和键角等参数说明其结构具有合理性;当蒙脱石的结构达到能量最小构型时,体系的总能量随着水含量的增加而降低;XRD的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相一致;IR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有所偏离,可能是由选取的分子力场和分子位能模型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结构构型 XRD IR 分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4^2--TiO2/MOR新型固体酸催化果糖制备5-羟甲基糠醛 被引量:6
20
作者 沈翔 魏小荣 +3 位作者 王焰新 钱坤 李锐 胡志海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411-3418,共8页
采用溶胶-凝胶-水热工艺制备了一系列SO42--TiO2/MOR(STM)固体酸催化剂。相对SO42--TiO2催化剂,制备的STM催化剂有高的硫负载量、大的比表面积和好的分散性。吡啶分子探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Ti2p、S2p和O1s分峰拟... 采用溶胶-凝胶-水热工艺制备了一系列SO42--TiO2/MOR(STM)固体酸催化剂。相对SO42--TiO2催化剂,制备的STM催化剂有高的硫负载量、大的比表面积和好的分散性。吡啶分子探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Ti2p、S2p和O1s分峰拟合图谱分析表明,硫负载量和结合态、活性组分和丝光沸石载体的相互作用影响到催化剂的B酸中心和L酸中心分布进而影响催化活性。STM0.2催化剂促进果糖转化反应,5-羟甲基糠醛的产率和果糖的转化率分别达到71.6%和91.9%。催化剂回收实验结果预示二氧化钛的L酸中心有助于稳定果糖的转化率,丝光沸石载体能够提高催化剂的耐热性和目标产物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光沸石 SO42--TiO2固体酸 果糖脱水反应 5-羟甲基糠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