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海洋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及碳生物量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庆轩
崔正国
+3 位作者
曲克明
王庆奎
魏玉秋
孙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1-140,共10页
浮游植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初级生产者,构建海洋食物网、生物泵和元素循环(包括碳循环、氮循环和硅循环等)的基石。因此,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元素循环和能量流动均与浮游植物的生长和代谢息息相关。海洋碳循环是全球碳循环的关键环节...
浮游植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初级生产者,构建海洋食物网、生物泵和元素循环(包括碳循环、氮循环和硅循环等)的基石。因此,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元素循环和能量流动均与浮游植物的生长和代谢息息相关。海洋碳循环是全球碳循环的关键环节,也是全球生态系统中生物地化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浮游植物在海洋碳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直接测定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和碳生物量依旧受到传统技术和方法的限制。本文详细介绍了有关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和碳生物量检测的各种技术和方法,列举了其各自的优缺点。目前,测定海洋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主要方法有黑白瓶法、遥感估算法、碳同位素测定、快速重复率荧光法;测定海洋浮游植物碳生物量的主要方法有细胞体积转换法、流式细胞术、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分位数回归模型估算法。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碳同位素与快速重复率荧光法相结合可以更高效测定出初级生产力,而最具优势与应用前景的碳生物量检测方法是基于分位数回归模型估算法。其中,基于分位数回归模型估算法具有拟合异常值、测定结果准确等优势,能够实现现场浮游植物群落以及各个功能群碳生物量的估算,并能够与卫星遥感技术手段相结合,可以应用于大尺度和长时间序列的海洋浮游植物碳生物量估算。通过本文的综述,一方面为海洋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和碳含量的研究提供一个基本和系统的认识,另一方面为深入研究浮游植物在海洋碳循环以及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初级生产力
碳生物量
碳循环
检测方法
分位数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神狐海域气烟囱发育特征及其对天然气水合物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程聪
姜涛
+2 位作者
匡增桂
任金锋
陈子归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579-2591,共13页
天然气水合物不仅是未来潜在的清洁能源,同时对全球气候变化也有着显著影响,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神狐海域作为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热点区域,至今已涌现大量成果,但有关气体运移通道对天然气水合物分布的研究还较为薄弱。为了进一步...
天然气水合物不仅是未来潜在的清洁能源,同时对全球气候变化也有着显著影响,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神狐海域作为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热点区域,至今已涌现大量成果,但有关气体运移通道对天然气水合物分布的研究还较为薄弱。为了进一步揭示该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机理,本文综合运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测井资料以及气体地球化学数据,精细刻画了气烟囱的地震反射特征、发源层位及发育时间,分析了典型钻井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特征,阐明了气烟囱发育对水合物分布的影响。气烟囱从底到顶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征,包括底部杂乱反射带、体部振幅空白带以及顶部强振幅反射带。根据其根部延伸层位,气烟囱主要发源于古近系,部分发源于新近系,并且绝大多数气烟囱顶部终止于第四系。结合测井数据,可发现气烟囱的发育对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在发源于古近系文昌组—恩平组并终止于第四系的气烟囱发育区域。结合天然气水合物气体地球化学数据,证实了研究区热成因气对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贡献,表明了断层和气烟囱在垂向气体运移输导体系中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模式,为早日实现天然气水合物的商业化开采提供了坚实的地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气烟囱
热成因气
气体运移
成藏模式
神狐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氮磷营养条件对中肋骨条藻和球等鞭金藻生长及元素组成的影响
3
作者
凌晨
付发武
+5 位作者
张翠霞
雷灵逸
金书言
刘小芳
张守庆
鲁翠翠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3-73,共11页
为了探究氮磷比(N/P)失衡和不同藻种对海洋微藻的生长和元素组成及营养利用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在正常条件(f/2培养基)、低N/P条件(氮限制)和高N/P条件(磷限制)下,连续培养了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
为了探究氮磷比(N/P)失衡和不同藻种对海洋微藻的生长和元素组成及营养利用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在正常条件(f/2培养基)、低N/P条件(氮限制)和高N/P条件(磷限制)下,连续培养了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两种微藻各15 d,培养过程中测定了两种微藻的细胞密度、叶绿素a浓度、藻细胞的元素含量(C、N、P)和化学计量比,以及培养液中无机盐的含量。结果表明:氮限制条件促进两种微藻的增殖,而磷限制条件抑制了两种微藻增殖;营养失衡不利于藻细胞叶绿素a的积累;在不同N/P条件下两种藻的C含量变化较小,而随着时间推移,两种藻细胞的N和P元素含量均有所降低,且在两种藻细胞的高N/P组中N含量均达到最高,不同N/P条件对细胞N元素含量有极显著影响;两种藻细胞在低N/P组和高N/P组中的P含量均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不同藻种对细胞C元素和P元素的含量有显著性影响;中肋骨条藻在高N/P组和低N/P组的C/N值、在低N/P组的C/P值以及在高N/P组的N/P值均同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球等鞭金藻在三种条件下的各元素比值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不同N/P条件只对细胞N/P值有极显著影响;氮限制增加了NO_(3)^(-)-N的利用率,磷限制降低了NO_(3)^(-)-N的利用率,而这两种营养失衡均对藻细胞利用PO _(4)^(3-)-P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肋骨条藻
球等鞭金藻
f/2培养基
高氮磷比条件
低氮磷比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洋纳米塑料污染现状及其对双壳类的生态毒理效应
被引量:
1
4
作者
杨灿
徐文喆
孙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6-183,共8页
随着纳米塑料在海洋中的分布越来越广泛,纳米塑料逐渐演变成目前海洋生态系统中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纳米塑料比微塑料粒径更小,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与吸附力,成为海洋中污染物的重要载体之一,影响深远。双壳类...
随着纳米塑料在海洋中的分布越来越广泛,纳米塑料逐渐演变成目前海洋生态系统中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纳米塑料比微塑料粒径更小,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与吸附力,成为海洋中污染物的重要载体之一,影响深远。双壳类具有滤食特殊摄食方式,可通过食物链影响其他营养级生物,是食物链中重要一环。本文主要就纳米塑料的定义与来源、在海洋中的污染现状、对海洋双壳类的生态毒理效应进行阐述。纳米塑料可以通过海洋生物呼吸和进食过程中摄入体内,在吞噬细胞中诱导氧化应激、线粒体损伤和细胞毒性并产生严重的炎症反应。研究表明,在有其他污染物的存在下,纳米塑料的存在,会增加污染物在海洋生物体内的留滞时间,从而加大其毒性。纳米塑料可以通过食物网对海洋生态系统构成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塑料
污染现状
双壳类
生态毒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洋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及碳生物量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庆轩
崔正国
曲克明
王庆奎
魏玉秋
孙军
机构
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
中国
水产科学
研究院
黄海水产
研究
所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广州南沙地大滨海研究院
出处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1-14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20610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1M703590)
+1 种基金
山东省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SDBX2021014)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R2022QD133)。
文摘
浮游植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初级生产者,构建海洋食物网、生物泵和元素循环(包括碳循环、氮循环和硅循环等)的基石。因此,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元素循环和能量流动均与浮游植物的生长和代谢息息相关。海洋碳循环是全球碳循环的关键环节,也是全球生态系统中生物地化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浮游植物在海洋碳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直接测定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和碳生物量依旧受到传统技术和方法的限制。本文详细介绍了有关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和碳生物量检测的各种技术和方法,列举了其各自的优缺点。目前,测定海洋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主要方法有黑白瓶法、遥感估算法、碳同位素测定、快速重复率荧光法;测定海洋浮游植物碳生物量的主要方法有细胞体积转换法、流式细胞术、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分位数回归模型估算法。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碳同位素与快速重复率荧光法相结合可以更高效测定出初级生产力,而最具优势与应用前景的碳生物量检测方法是基于分位数回归模型估算法。其中,基于分位数回归模型估算法具有拟合异常值、测定结果准确等优势,能够实现现场浮游植物群落以及各个功能群碳生物量的估算,并能够与卫星遥感技术手段相结合,可以应用于大尺度和长时间序列的海洋浮游植物碳生物量估算。通过本文的综述,一方面为海洋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和碳含量的研究提供一个基本和系统的认识,另一方面为深入研究浮游植物在海洋碳循环以及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初级生产力
碳生物量
碳循环
检测方法
分位数回归模型
分类号
Q71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神狐海域气烟囱发育特征及其对天然气水合物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程聪
姜涛
匡增桂
任金锋
陈子归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广州南沙地大滨海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
海洋
地质
资源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国家工程
研究
中心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579-2591,共13页
基金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编号2023A15151104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976073,42276073)
+2 种基金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综合科研科技课题(编号KJZH-2023-2102)
中国地质调查局二级项目(编号DD20230064)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编号2020B0301030003)联合资助的成果。
文摘
天然气水合物不仅是未来潜在的清洁能源,同时对全球气候变化也有着显著影响,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神狐海域作为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热点区域,至今已涌现大量成果,但有关气体运移通道对天然气水合物分布的研究还较为薄弱。为了进一步揭示该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机理,本文综合运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测井资料以及气体地球化学数据,精细刻画了气烟囱的地震反射特征、发源层位及发育时间,分析了典型钻井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特征,阐明了气烟囱发育对水合物分布的影响。气烟囱从底到顶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征,包括底部杂乱反射带、体部振幅空白带以及顶部强振幅反射带。根据其根部延伸层位,气烟囱主要发源于古近系,部分发源于新近系,并且绝大多数气烟囱顶部终止于第四系。结合测井数据,可发现气烟囱的发育对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在发源于古近系文昌组—恩平组并终止于第四系的气烟囱发育区域。结合天然气水合物气体地球化学数据,证实了研究区热成因气对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贡献,表明了断层和气烟囱在垂向气体运移输导体系中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模式,为早日实现天然气水合物的商业化开采提供了坚实的地质基础。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气烟囱
热成因气
气体运移
成藏模式
神狐海域
Keywords
gas hydrates
gas chimney
thermogenic gas
gas migration
accumulation model
Shenhu area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氮磷营养条件对中肋骨条藻和球等鞭金藻生长及元素组成的影响
3
作者
凌晨
付发武
张翠霞
雷灵逸
金书言
刘小芳
张守庆
鲁翠翠
机构
天津科技
大学
海洋与环境学院
天津市海洋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工程中心
天津市海洋资源与化学重点实验室
福州
大学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
中科蓝海(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3-73,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1306119)
天津科技大学实验室创新基金项目(1705A303)资助。
文摘
为了探究氮磷比(N/P)失衡和不同藻种对海洋微藻的生长和元素组成及营养利用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在正常条件(f/2培养基)、低N/P条件(氮限制)和高N/P条件(磷限制)下,连续培养了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两种微藻各15 d,培养过程中测定了两种微藻的细胞密度、叶绿素a浓度、藻细胞的元素含量(C、N、P)和化学计量比,以及培养液中无机盐的含量。结果表明:氮限制条件促进两种微藻的增殖,而磷限制条件抑制了两种微藻增殖;营养失衡不利于藻细胞叶绿素a的积累;在不同N/P条件下两种藻的C含量变化较小,而随着时间推移,两种藻细胞的N和P元素含量均有所降低,且在两种藻细胞的高N/P组中N含量均达到最高,不同N/P条件对细胞N元素含量有极显著影响;两种藻细胞在低N/P组和高N/P组中的P含量均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不同藻种对细胞C元素和P元素的含量有显著性影响;中肋骨条藻在高N/P组和低N/P组的C/N值、在低N/P组的C/P值以及在高N/P组的N/P值均同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球等鞭金藻在三种条件下的各元素比值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不同N/P条件只对细胞N/P值有极显著影响;氮限制增加了NO_(3)^(-)-N的利用率,磷限制降低了NO_(3)^(-)-N的利用率,而这两种营养失衡均对藻细胞利用PO _(4)^(3-)-P的影响很小。
关键词
中肋骨条藻
球等鞭金藻
f/2培养基
高氮磷比条件
低氮磷比条件
Keywords
Skeletonema costatum
Isochrysis galbana
f/2 medium
high N/P
low N/P
分类号
P735 [天文地球—海洋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洋纳米塑料污染现状及其对双壳类的生态毒理效应
被引量:
1
4
作者
杨灿
徐文喆
孙军
机构
天津科技
大学
海洋与环境学院
天津科技
大学
印度洋生态系统
研究
中心
中国地质大学广州南沙地大滨海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海洋学院
出处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6-183,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C1407800)。
文摘
随着纳米塑料在海洋中的分布越来越广泛,纳米塑料逐渐演变成目前海洋生态系统中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纳米塑料比微塑料粒径更小,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与吸附力,成为海洋中污染物的重要载体之一,影响深远。双壳类具有滤食特殊摄食方式,可通过食物链影响其他营养级生物,是食物链中重要一环。本文主要就纳米塑料的定义与来源、在海洋中的污染现状、对海洋双壳类的生态毒理效应进行阐述。纳米塑料可以通过海洋生物呼吸和进食过程中摄入体内,在吞噬细胞中诱导氧化应激、线粒体损伤和细胞毒性并产生严重的炎症反应。研究表明,在有其他污染物的存在下,纳米塑料的存在,会增加污染物在海洋生物体内的留滞时间,从而加大其毒性。纳米塑料可以通过食物网对海洋生态系统构成威胁。
关键词
纳米塑料
污染现状
双壳类
生态毒理效应
Keywords
nanoplastic
pollution status
bivalves
ecotoxicological effects
分类号
P735 [天文地球—海洋生物学]
X5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海洋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及碳生物量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王庆轩
崔正国
曲克明
王庆奎
魏玉秋
孙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神狐海域气烟囱发育特征及其对天然气水合物分布的影响
程聪
姜涛
匡增桂
任金锋
陈子归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氮磷营养条件对中肋骨条藻和球等鞭金藻生长及元素组成的影响
凌晨
付发武
张翠霞
雷灵逸
金书言
刘小芳
张守庆
鲁翠翠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海洋纳米塑料污染现状及其对双壳类的生态毒理效应
杨灿
徐文喆
孙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