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豫西前河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成矿过程中的流体-岩石反应 被引量:4
1
作者 曹烨 李胜荣 +3 位作者 申俊峰 要梅娟 李庆康 毛付龙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14-726,共13页
前河金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赋存在中元古界熊耳群安山岩和英安岩中,矿体受断裂破碎带控制。含矿热液在迁移过程中与围岩发生了广泛的流体-岩石反应而引起热液蚀变。本区石英中有4种类型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145~331℃,其中含... 前河金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赋存在中元古界熊耳群安山岩和英安岩中,矿体受断裂破碎带控制。含矿热液在迁移过程中与围岩发生了广泛的流体-岩石反应而引起热液蚀变。本区石英中有4种类型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145~331℃,其中含CO2包裹体的完全均一温度主要分布在中-高温区。成矿流体的密度和压力变化范围分别是0.68~0.94g/cm3和(367.01~896.55)×105Pa。金大量沉淀成矿时的流体特征为:温度213~260℃、密度0.80~0.89g/cm3和压力(502.86~710.57)×105Pa。流体相为SO42->Na+>Cl->K+型,CO2/H2O比值及N2、H2S、Ar、C2H6等挥发分的含量明显增高,f(CO2)、f(H2S)、f(CH4)和Eh值增大;f(O2)、f(H2O)和pH值减小。在青磐岩化安山岩的基础上发生的流体-岩石反应是造成本矿床金沉淀成矿的最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金矿床 流体包裹体 构造蚀变岩 流体-岩石反应 前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冷水坑银铅锌矿田闪锌矿铷-锶测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5
2
作者 徐贻赣 吴淦国 +2 位作者 王长明 张达 张垚垚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21-633,共13页
江西冷水坑矿田是武夷山地区重要的银铅锌集中区之一。无论其是世界上少有的斑岩型银铅锌矿床还是火山沉积-热液改造型矿床都独具特色,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冷水坑矿田含矿斑岩的锆石年龄为162~155Ma,可作为花岗斑岩侵入的时间,绢云母A... 江西冷水坑矿田是武夷山地区重要的银铅锌集中区之一。无论其是世界上少有的斑岩型银铅锌矿床还是火山沉积-热液改造型矿床都独具特色,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冷水坑矿田含矿斑岩的锆石年龄为162~155Ma,可作为花岗斑岩侵入的时间,绢云母Ar-Ar年龄与含矿斑岩活动时间的一致性说明冷水坑早期成矿发生于斑岩成岩过程中。本文首次采用闪锌矿Rb-Sr同位素测年方法获得冷水坑矿田成矿年龄为126.9±7.1Ma,代表了冷水坑矿田晚期阶段矿化的年龄。冷水坑Ag-Pb-Zn矿田中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形成,不但受中国东部燕山期构造体制转换的制约,而且受长期多阶段矿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SR定年 闪锌矿 成矿时代 地质意义 江西冷水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太平沟斑岩型钼矿床Re-Os等时线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7
3
作者 翟德高 刘家军 +4 位作者 王建平 彭润民 王守光 李玉玺 常忠耀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2-268,共7页
内蒙古太平沟钼矿床位于中国著名的大兴安岭成矿带北缘,属于环太平洋成矿域和古亚洲洋成矿域的叠加部位。通过对内蒙古太平沟斑岩型钼矿床中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定,获得等时线年龄为(130.1±1.3)M a,属于燕山成矿时期。太平沟斑岩... 内蒙古太平沟钼矿床位于中国著名的大兴安岭成矿带北缘,属于环太平洋成矿域和古亚洲洋成矿域的叠加部位。通过对内蒙古太平沟斑岩型钼矿床中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定,获得等时线年龄为(130.1±1.3)M a,属于燕山成矿时期。太平沟斑岩型钼矿床是中国东部晚中生代岩浆活动的产物,其成矿动力学背景为中国东部岩石圈处于拉伸减薄的环境。太平沟斑岩型钼矿床的Re含量为(9.9±0.085)×10-6^(69.185±0.616)×10-6,相当于壳幔混合源岩浆矿床辉钼矿中的Re含量,说明成矿物质为深部壳幔混合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钼矿床 RE-OS同位素 太平沟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漳平北坑场钼多金属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8
4
作者 张达 吴淦国 +3 位作者 刘乃忠 狄永军 吕良冀 曹文融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28-1437,共10页
福建漳平钼多金属矿床位于闽西南晚古生代坳陷东缘。中生代以来,闽西南坳陷经历了强烈的构造岩浆作用的改造,并伴随多期次成矿作用的发生。已有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成果表明该区存在早侏罗世、中侏罗世以及早白垩世成矿作用,但缺少与晚侏... 福建漳平钼多金属矿床位于闽西南晚古生代坳陷东缘。中生代以来,闽西南坳陷经历了强烈的构造岩浆作用的改造,并伴随多期次成矿作用的发生。已有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成果表明该区存在早侏罗世、中侏罗世以及早白垩世成矿作用,但缺少与晚侏罗世大规模岩浆作用相关的成矿年代学记录。本文选取漳平北坑场钼多金属矿床开展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根据Re-Os同位素测年结果,结合矿床围岩蚀变及矿化特征以及与岩体的相互关系,指出钼矿化的形成经历了多个成矿阶段,其中小规模的矿化发生在148.8±2.2Ma。主矿化阶段形成的矿床以细脉或网脉状赋存于下二叠统翠屏山组石英细砂岩中,其等时线年龄为139.8±2.3~143.7±2.1Ma,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成矿。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特提斯向环太平洋构造域转换后闽西南地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壳源花岗岩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OS同位素年龄 辉钼矿 北坑场钼多金属矿 福建漳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山岩储层斜长石选择性溶蚀的岩石学特征和热力学条件 被引量:18
5
作者 赵海玲 王成 +4 位作者 刘振文 孙文亮 卿忠 陈令 朱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2-419,共8页
长石溶孔是火山岩中重要的孔隙类型之一,火山岩的主要孔隙类型中长石溶孔所占的比例在1.24%~60.61%之间,在储层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岩相学、岩石化学CIPW标准矿物成分、热力学等方面论证了斜长石的选择性溶蚀。岩相学特征表现出斜长石... 长石溶孔是火山岩中重要的孔隙类型之一,火山岩的主要孔隙类型中长石溶孔所占的比例在1.24%~60.61%之间,在储层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岩相学、岩石化学CIPW标准矿物成分、热力学等方面论证了斜长石的选择性溶蚀。岩相学特征表现出斜长石选择性溶蚀的特征,即钙长石溶蚀时钠长石没有溶蚀,同时出现斜长石选择性溶蚀时钠长石和钾长石生长的现象。斜长石选择性溶蚀得到了CIPW标准矿物成分的支持,在CIPW标准矿物成分中长石的端元组分主要为钠长石和钾长石,而钙长石绝大多数为0或接近0。热力学研究表明,在同样的温度、压力和地层水成分的条件下,在斜长石中优先溶解钙长石组分。当地层水中Na+和K+浓度达到饱和时发生钠长石和钾长石沉淀,出现斜长石选择性溶蚀的同时发生钠长石和钾长石生长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储层 斜长石选择性溶蚀 岩石学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矿作用过程中赤铁矿-磁铁矿之间非氧化还原转变 被引量:9
6
作者 翟德高 王建平 +4 位作者 刘家军 张红雨 要梅娟 杨宗锋 常兆山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01-809,共9页
自然界中铁氧化物的主要存在形式为赤铁矿和磁铁矿,两者之间的相互转变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磁铁矿和赤铁矿之间的相互转变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结果,反应的发生与一定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密切相关。然而,近年来一个铁... 自然界中铁氧化物的主要存在形式为赤铁矿和磁铁矿,两者之间的相互转变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磁铁矿和赤铁矿之间的相互转变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结果,反应的发生与一定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密切相关。然而,近年来一个铁氧化物之间的非氧化还原反应机制被提出,这种非氧化还原反应机制对于认识和了解复杂的成矿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自然界中铁氧化物之间的相互交代结构,对BIF研究和实验学两方面的证据进行了综述,认为这种非氧化还原反应可能存在于很多不同类型的成矿作用过程之中。这种赤铁矿和磁铁矿之间的非氧化还原反应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一方面,仅靠地质作用过程中出现磁铁矿或赤铁矿现象不一定就能判别其形成流体的氧化还原状态;另一方面,它可以为勘探含后生赤铁矿的铁矿床提供新的找矿思路,进一步指导深埋在古风化面以下铁矿体的寻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石结构 赤铁矿-磁铁矿 非氧化还原反应 成矿作用 铁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南口地区构造特征与虎峪水坝渗流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龚健 王庆飞 +2 位作者 王必任 刘学飞 刘彦兵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27-734,共8页
南口地区地处军都山隆起与京西丘陵平原区的过渡部位。系统的野外调查、地形地貌解析、节理统计分析,结合基岩样品显微组构研究表明,区内上口—南口断裂总体表现为正断性质,自燕山早期形成以来,其经历了由压性转变为张性的力学过程,南... 南口地区地处军都山隆起与京西丘陵平原区的过渡部位。系统的野外调查、地形地貌解析、节理统计分析,结合基岩样品显微组构研究表明,区内上口—南口断裂总体表现为正断性质,自燕山早期形成以来,其经历了由压性转变为张性的力学过程,南口地区主应力σ1在侏罗纪为NW—SE向,早白垩世以来为NEE—SWW向。上口—南口断裂最晚活动时期为晚更新世晚期,库区构造背景较不稳定。虎峪水库现今储水不满,下游地下潜流发育,是由于基岩中密集发育的节理渗流而引起的,且主要受控于早期区域NW—SE向挤压运动产生的顺河流走向节理。为了提高水库储水能力,建议对其进行防渗加固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口—南口断裂 虎峪水库 水坝稳定性 构造应力场 节理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类在金属成矿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杨艳 柳振江 +3 位作者 刘家军 张静 王建平 石龙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z1期344-345,共2页
  在自然界中,矿产资源的形成与分布并非单一和独立的,它们相互之间往往存在诸多联系.涂光炽[1]曾把金属矿床、非金属矿床、盐类矿床、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之间的有机联系列为矿床地球化学研究的若干重要生长点之一.……
关键词 盐类 金属矿床 共生关系 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招平金矿带构造体制叠接与成矿作用叠加模式 被引量:1
9
作者 杨立强 邓军 +4 位作者 王庆飞 高帮飞 龚庆杰 袁万明 郭春影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48-49,共2页
  构造与成矿关系的确定对研究矿床成因、探讨成矿规律、指示找矿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占我国金矿储量和产量1/4的胶东金矿区被认为是构造控矿的典型区域,区域NE-NNE向的招平断裂带是最重要的控矿构造之一,其内现已探明金矿储量超过700 t...   构造与成矿关系的确定对研究矿床成因、探讨成矿规律、指示找矿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占我国金矿储量和产量1/4的胶东金矿区被认为是构造控矿的典型区域,区域NE-NNE向的招平断裂带是最重要的控矿构造之一,其内现已探明金矿储量超过700 t.尤其是最近的研究显示(Deng等,2006;Yang等,2007),该断裂带深部和走向方向上均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诸多研究者对招平断裂带的空间结构、构造演化与金成矿关系进行了研究,积累了大量极富价值的数据资料.但是,不同研究的侧重点存在一定差异,其认识也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山岩中脱玻化孔及其对储层的贡献 被引量:69
10
作者 赵海玲 黄微 +4 位作者 王成 狄永军 齐井顺 肖勇 刘杰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7-52,58,共7页
岩相学研究表明火山岩中玻璃的脱玻化作用可以产生相当数量的微孔隙,所观察到的微孔隙为脱玻化孔和脱玻化形成的矿物与流体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孔隙之和,统称为脱玻化孔。球粒流纹岩、熔结凝灰岩中脱玻化孔是仅次于气孔的第二大孔隙类型... 岩相学研究表明火山岩中玻璃的脱玻化作用可以产生相当数量的微孔隙,所观察到的微孔隙为脱玻化孔和脱玻化形成的矿物与流体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孔隙之和,统称为脱玻化孔。球粒流纹岩、熔结凝灰岩中脱玻化孔是仅次于气孔的第二大孔隙类型,球粒流纹岩和熔结凝灰岩中脱玻化孔分别占相应岩石中所有类型孔隙的20%,30%左右。脱玻化孔是凝灰岩的主要孔隙类型,占凝灰岩中所有类型孔隙的70%左右。运用火山玻璃脱玻化作用的物理过程及质量平衡的原理和方法,可估算球粒流纹岩、熔结凝灰岩、凝灰岩中流纹质玻璃脱玻化作用产生的孔隙。运用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原理和方法计算出长石溶蚀至少可以产生20 cm3/mol的孔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粒流纹岩 熔结凝灰岩 凝灰岩 脱玻化 微孔隙 火山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上扬子北部盆-山系统演化与动力学机制 被引量:47
11
作者 刘少峰 王平 +2 位作者 胡明卿 郜瑭郡 王凯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26,共13页
中国南方中生代经历了中国大陆最终主体拼合的陆缘及其之后的陆内构造演化。晚古生代末期,在秦岭—大别山微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存在向西张口的洋盆,即勉略古洋盆。中三叠世末期开始,扬子板块相对于华北板块发生自南东向北西的斜向俯冲... 中国南方中生代经历了中国大陆最终主体拼合的陆缘及其之后的陆内构造演化。晚古生代末期,在秦岭—大别山微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存在向西张口的洋盆,即勉略古洋盆。中三叠世末期开始,扬子板块相对于华北板块发生自南东向北西的斜向俯冲碰撞作用,扬子北缘晚三叠世至中侏罗世发育陆缘前陆褶皱逆冲带与前陆盆地系统。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中国东部的大地构造背景发生了重要的构造转变,中、上扬子地区处于三面围限会聚的大地构造背景。在这种大地构造格局下,中、上扬子地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发育陆内联合、复合构造与具前渊沉降的克拉通内盆地系统。自中侏罗世末期开始,扬子北缘前陆带与雪峰山—幕阜山褶皱逆冲带经历了自东向西的会聚变形过程及盆地的自东向西的迁移过程和收缩过程。扬子北缘相对华北板块的斜向俯冲导致在中扬子北缘的深俯冲及超高压变质岩的形成。俯冲之后以郯庐断裂—襄广断裂围限的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地块在晚侏罗世向南强逆冲,致使扬子北缘晚三叠世至中侏罗世前陆盆地被掩覆和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上扬子北部 盆山系统 斜向俯冲 围限会聚 动力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冷水坑Ag-Pb-Zn矿田碳、氧、硫、铅同位素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 被引量:40
12
作者 王长明 徐贻赣 +8 位作者 吴淦国 张达 杨磊 刘建光 万浩章 狄永军 余心起 何明跃 张垚垚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9-193,共15页
江西冷水坑矿田是武夷山地区重要的银铅锌集中区之一。无论是世界上少有的斑岩型银铅锌矿床还是火山沉积-热液改造矿床都独具特色,具有很高的研究意义。该矿田的黄铁矿、闪锌矿和方铅矿等硫化物的δ34S值变化为-3.80‰~6.94‰,平均为1... 江西冷水坑矿田是武夷山地区重要的银铅锌集中区之一。无论是世界上少有的斑岩型银铅锌矿床还是火山沉积-热液改造矿床都独具特色,具有很高的研究意义。该矿田的黄铁矿、闪锌矿和方铅矿等硫化物的δ34S值变化为-3.80‰~6.94‰,平均为1.87‰。大约为-4.11‰的δ13C值与峰值约为2‰的δ34S值的很窄分布表明成矿流体中的碳和硫来源于深部岩浆,并不排除地层提供一部分硫和碳的可能性。硫化物矿石的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分别为17.771~17.867、15.564~15.685和38.235~38.652。地层中火山岩、火山岩沉积岩以及变质岩石的206Pb/204Pb比值为17.899~18.220,与矿石铅既有联系又有分离。然而,矿石和花岗斑岩的长石铅中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是相近的,它们在208Pb/204Pb-206Pb/204Pb和207Pb/204Pb-206Pb/204Pb图上落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条铅同位素混合线两个端员分别为上地壳和地幔。这些证据都强烈地支持了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斑岩岩浆系统,地层对于成矿流体和物质的贡献不可或缺。冷水坑是一个典型的与次火山岩有关的岩浆热液成因的Ag-Pb-Zn矿田,成矿作用均发生于中国东部燕山中期陆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水坑Ag-Pb-Zn矿田 同位素地球化学 成矿物质 成矿机制 武夷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寨上金矿床矿物组成特征与矿质沉淀机理 被引量:21
13
作者 刘家军 毛光剑 +5 位作者 吴胜华 刘光智 廖延福 郑卫军 华曙光 岳连雄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53-462,共10页
位于西秦岭礼(县)—岷(县)成矿带西段的寨上金矿床,是近年发现的一个大型微细浸染型金矿。笔者通过显微镜观察、电子探针和扫描分析等综合分析技术,确认金矿床中矿物组成相当丰富,既有大量硫化物、硫盐、氧化物、硫酸盐、碳酸盐、钨酸盐... 位于西秦岭礼(县)—岷(县)成矿带西段的寨上金矿床,是近年发现的一个大型微细浸染型金矿。笔者通过显微镜观察、电子探针和扫描分析等综合分析技术,确认金矿床中矿物组成相当丰富,既有大量硫化物、硫盐、氧化物、硫酸盐、碳酸盐、钨酸盐,又有碲化物、自然金属及多金属互化物。除常见矿物为自然金、黄铁矿、黄铜矿、黝铜矿、方铅矿、闪锌矿、辉锑矿、石英、白钨矿、方解石、菱铁矿、铁白云石和重晶石外,笔者还鉴定出在卡林型金矿床较少见的一些矿物,如硫铜锑矿、车轮矿、辉锑铅矿、辉钼矿、碲汞矿、碲镍矿、Cu-Zn-Ni-Sn-Fe的金属互化物和白钨矿等。矿石中矿物种类较多,组成较复杂以及存在显微自然金,构成寨上金矿床的一大特色。赋矿围岩中含Fe碳酸盐矿物溶解释放Fe以及溶解Fe的大量硫化物化,是寨上金矿床中存在显微可见自然金的最重要因素和金沉淀富集的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矿物组成 沉淀机理 寨上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寨上金矿床中白钨矿矿体的发现及其特征 被引量:27
14
作者 刘家军 刘光智 +5 位作者 廖延福 郑卫军 岳连雄 华曙光 毛光剑 吴胜华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113-1120,共8页
位于西秦岭礼(县)—岷(县)成矿带西段的寨上金矿床,是近年发现的一个大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在研究甘肃寨上金矿床物质组分的过程中,笔者通过对岩矿石的等离子质谱分析和对矿物的反光显微镜下观察、电子探针分析,发现寨上金矿床存在白钨... 位于西秦岭礼(县)—岷(县)成矿带西段的寨上金矿床,是近年发现的一个大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在研究甘肃寨上金矿床物质组分的过程中,笔者通过对岩矿石的等离子质谱分析和对矿物的反光显微镜下观察、电子探针分析,发现寨上金矿床存在白钨矿的富集体。根据化学成分圈定出了独立的白钨矿矿体,确认该矿床为金-钨-锑(自然金-白钨矿-辉锑矿)建造矿床。其与四川西北部马脑壳金-钨-锑矿床在地质背景、含矿岩石、矿化形式、矿物组合、元素组合和成矿过程相似。鉴于在川甘陕三角地带泥盆系—三叠系中类似寨上的金矿床、矿点众多,注意在此类金矿中分析和评价钨等有用组分,对提高金矿的综合利用价值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白钨矿矿体 金-钨-锑建造 寨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兴安岭东南伊春一带早中生代花岗岩与多金属成矿作用 被引量:26
15
作者 韩振哲 赵海玲 +3 位作者 李娟娟 冷昌恩 吕军 李文龙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4-87,共14页
小兴安岭东南伊春地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二长花岗岩中普遍具有岩浆混合成因MME型暗色微细粒闪长质包体和同深成岩墙—中基性脉岩群等,反映出壳幔混合成因的特点,而正长-碱长花岗岩具铝质A2型花岗岩的特征,两者的岩相学、主微量及同位... 小兴安岭东南伊春地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二长花岗岩中普遍具有岩浆混合成因MME型暗色微细粒闪长质包体和同深成岩墙—中基性脉岩群等,反映出壳幔混合成因的特点,而正长-碱长花岗岩具铝质A2型花岗岩的特征,两者的岩相学、主微量及同位素特征显示,其形成均与古亚洲洋闭合之后大陆碰撞向碰撞后转变的伸展崩塌构造环境下的底侵作用有关。两者形成时代、成因及物质来源和成矿构造背景等特征上的相似性,也反映在矿床成矿系列的相似性上,二长花岗岩表现出Mo-Pb-Zn-Fe-Au-Ag矿床成矿系列,并以Mo、Pb成矿作用强烈为特征,而正长-碱长花岗岩矿床成矿系列表现为Zn-Pb-Cu-Mo-W-Fe,其成矿作用较弱且分散,同时也说明了成矿系列中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与壳幔混合程度不同有关;早中生代花岗岩有关成矿特征、矿床类型、矿化强度、矿化类型等矿床成矿系列上的差异,说明该地区仍具有巨大的多金属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成矿系列 早中生代 碰撞后 底侵作用 伊春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交口县庞家庄铝土矿矿物学与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33
16
作者 孟健寅 王庆飞 +5 位作者 刘学飞 孙思磊 李德胜 赵增益 杨中华 武建斌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3-604,共12页
山西交口县庞家庄铝土矿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型铝土矿,矿体赋存于上石炭统本溪组,其下部为中奥陶统灰岩。矿石以隐晶质结构为主,含少量碎屑结构与鲕粒结构;矿石的结构特征显示一些风化物质经过了一段距离的搬运,并且矿体在晚期遭受了构造... 山西交口县庞家庄铝土矿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型铝土矿,矿体赋存于上石炭统本溪组,其下部为中奥陶统灰岩。矿石以隐晶质结构为主,含少量碎屑结构与鲕粒结构;矿石的结构特征显示一些风化物质经过了一段距离的搬运,并且矿体在晚期遭受了构造变形作用。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铝土矿石中的主要组成矿物为硬水铝石、高岭石、赤铁矿、针铁矿、方解石与少量锐钛矿、伊利石、石英等。全岩分析显示铝土矿石中的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SiO2和TiO2;其中Al2O3与Fe2O3具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而与TiO2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微量元素Zr、Hf、Nb、Ta、W、Th和U在铝土矿矿化过程中不断富集,元素Zr、Hf,Nb、Ta显示较高的相关性。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运用稳定元素比值(如Zr/H、Nb/Ta)、Eu/Eu*-TiO2/Al2O3图解和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等方法探讨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研究表明矿体下部中奥陶统灰岩为铝土矿的形成提供了主要的物质来源,此外可能还有少量铝硅酸盐岩的混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矿物学地球化学 物质来源 交口县 山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甲生盘铅锌硫矿床硫同位素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被引量:16
17
作者 付超 王建平 +3 位作者 彭润民 刘家军 柳振江 刘哲铭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4-41,共8页
甲生盘铅锌硫矿床位于华北陆块北缘西段狼山—渣尔泰山成矿带,赋存于中元古代渣尔泰山群地层中,具有明显的层控特征并受同生断裂影响,区内矿石层纹状、角砾状和浸染状构造发育。矿石硫化物硫同位素测试分析表明:早期沉积硫化物3δ4S值... 甲生盘铅锌硫矿床位于华北陆块北缘西段狼山—渣尔泰山成矿带,赋存于中元古代渣尔泰山群地层中,具有明显的层控特征并受同生断裂影响,区内矿石层纹状、角砾状和浸染状构造发育。矿石硫化物硫同位素测试分析表明:早期沉积硫化物3δ4S值变化范围在17.0‰~31.5‰之间,均值为23.9‰;后期穿插脉状硫化物3δ4S值变化范围在13.1‰~31.1‰之间,均值为24.1‰;二者δ^34S值相近,均属海水硫酸盐来源,后期热液改造作用微弱,火山活动对该矿区成矿作用直接贡献不明显;围岩3δ4S值变化范围在7.7‰~15.1‰之间,均值为10.2‰,明显小于矿石硫化物的3δ4S值,亦属海相沉积范畴;矿体北翼发育海西期花岗岩,但其对矿体的改造作用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同位素 SEDEX型矿床 甲生盘铅锌硫矿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urst指数的矿化强度识别--以山东大尹格庄金矿为例 被引量:8
18
作者 万丽 邓小成 +1 位作者 王庆飞 刘欢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7-92,共6页
探索成矿元素分布的分形特征是揭示矿化富集程度的重要途径之一。运用重标极差分析(R/S)方法,研究了山东大尹格庄金矿-210m中段多勘探线Au品位序列随采样尺度变化的趋势,探讨元素序列的Hurst指数与矿化强度的关系。结果显示:具有不同矿... 探索成矿元素分布的分形特征是揭示矿化富集程度的重要途径之一。运用重标极差分析(R/S)方法,研究了山东大尹格庄金矿-210m中段多勘探线Au品位序列随采样尺度变化的趋势,探讨元素序列的Hurst指数与矿化强度的关系。结果显示:具有不同矿化强度的勘探线Au的Hurst指数存在明显差异,且均大于0.5;矿化连续分布或间断出现的勘探线元素品位序列的Hurst指数大于0.65,表明元素序列具有标度不变性和长相关性,序列的持续强度与矿化程度基本一致,可为区域矿化强度定量识别提供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元素 分形 标度不变性 重标极差分析法(R S分析) HURST指数 长相关性 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半岛大磨曲家金矿床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条件演化 被引量:6
19
作者 郭春影 高帮飞 +3 位作者 张静 王庆飞 龚庆杰 于海军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43-750,共8页
胶东大磨曲家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包括水溶液包裹体、富CO2包裹体和高盐卤水包裹体3种类型,前两者发育较多,高盐卤水包裹体发育极少。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及盐度、密度、压力估算显示,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为98~376℃,据冰点温度估算... 胶东大磨曲家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包括水溶液包裹体、富CO2包裹体和高盐卤水包裹体3种类型,前两者发育较多,高盐卤水包裹体发育极少。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及盐度、密度、压力估算显示,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为98~376℃,据冰点温度估算,盐度为0.53%~8.28%,水溶液包裹体均一压力低于50×10^5Pa;富CO2包裹体完全均一温度为255~348℃,盐度为2.42%-11.43%,均一压力为1000×10^5~2500×10^5Pa;富CO2包裹体中CO2均一温度为23.0~32.4℃,指示该类包裹体可能含有数量不等的CH4或H2S。静水压力体制下,根据纯CO2包裹体均一压力估算成矿深度约为1km。在270℃左右,均一压力从富CO2包裹体到水溶液包裹体急剧降低,指示成矿流体在270℃左右可能发生过一次减压沸腾过程,成矿流体盐度和密度在270℃左右也有显著的变化。因此,沸腾作用及其引起的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条件的急剧变化可能是导致大磨曲家金矿床成矿物质沉淀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大磨曲家 流体包裹体 减压沸腾 物理化学条件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床学研究的历史观 被引量:35
20
作者 翟裕生 王建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3-611,共9页
矿床是地球历史演化的产物,每一个矿床都有其特殊的形成史和变化保存史。矿床学的基本内容应是矿床成因和矿床变化保存两个方面。以历史演化的观点查明矿床形成-变化-保存全过程,有利于矿床学理论水平的提高,也是矿产勘查工作的需要。... 矿床是地球历史演化的产物,每一个矿床都有其特殊的形成史和变化保存史。矿床学的基本内容应是矿床成因和矿床变化保存两个方面。以历史演化的观点查明矿床形成-变化-保存全过程,有利于矿床学理论水平的提高,也是矿产勘查工作的需要。提出历史观开展矿床学研究的三个层次:①单个矿床形成变化与保存;②区域成矿演化;③全球成矿演化。单个矿床研究与区域成矿演化并重,恢复成矿作用历史,查明成矿时空分布规律以指导找矿勘查工作是矿床学研究永恒的主题;而矿床的变化和保存研究是矿床学科的一个重要方向,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加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学 历史观 成矿系统 叠加成矿 变化与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