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地质条件下特大断面隧道施工工法及其循环进尺参数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李波 吴立 +2 位作者 左清军 陈剑 袁青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9-164,共6页
针对高速铁路隧道建设地质条件复杂等特点,以发生坍塌情况下的某特大断面软岩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手段,对CD法和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的施工工法及其循环进尺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并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与验证。结果... 针对高速铁路隧道建设地质条件复杂等特点,以发生坍塌情况下的某特大断面软岩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手段,对CD法和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的施工工法及其循环进尺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并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并优化其循环进尺参数后,隧道各施工步位移变形合理,可确保隧道施工安全;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断面隧道 复杂地质条件 施工工法 循环进尺参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钻孔爆破对紧邻建(构)筑物安全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陈春晖 吴立 +3 位作者 赵均文 李波 李红勇 李春军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7-122,共6页
为评估水下钻孔爆破对紧邻建(构)筑物的安全影响,结合万州长江公路大桥防撞设施水下爆破工程,利用ANSYS/LS-DYNA对紧邻建(构)筑物水下钻孔爆破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对不同起爆方式与减震孔不同充填介质下紧邻建(构)筑物水下钻孔爆破的... 为评估水下钻孔爆破对紧邻建(构)筑物的安全影响,结合万州长江公路大桥防撞设施水下爆破工程,利用ANSYS/LS-DYNA对紧邻建(构)筑物水下钻孔爆破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对不同起爆方式与减震孔不同充填介质下紧邻建(构)筑物水下钻孔爆破的减震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现场爆破振动监测数据,对万州长江公路大桥的结构稳定性进行了判定。结果表明:采用毫秒延期雷管进行分段装药起爆能有效降低爆破地震效应;减震孔介质的不同影响了地震波传递和衰减规律,减震孔采用空气介质充填能更好的减弱爆破引起的振动效应;采用该起爆与减震方式能够保证万州长江公路大桥的安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性 水下钻孔爆破 紧邻建(构)筑物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3
3
作者 邱敏 张学文 +1 位作者 陆中玏 杨世浩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18,共5页
地震给世界各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害,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是工程结构抗震领域的新课题,对有效减轻地震灾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主要包括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中主动控制、... 地震给世界各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害,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是工程结构抗震领域的新课题,对有效减轻地震灾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主要包括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中主动控制、被动控制、混合控制和智能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着重阐述了这四类振动控制方法的最新科研成果,并对比分析了它们之间的优缺点,最后对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前景与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为今后的研究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土木工程 结构振动控制 研究现状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采空区塌陷地质灾害评估研究——以乌鲁木齐八道湾地区某煤矿采空区为例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新刚 张龙菊 +1 位作者 冯晓腊 李云安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1年第2期18-22,共5页
本文以乌鲁木齐八道湾地区某煤矿采空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物探、钻探等手段对该煤矿采空区塌陷地质灾害进行现状评估,评估结果为危害程度中等、危险性中等;采用最大导水裂隙带高度法和解析法进行预测评估,评估结果为很有可... 本文以乌鲁木齐八道湾地区某煤矿采空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物探、钻探等手段对该煤矿采空区塌陷地质灾害进行现状评估,评估结果为危害程度中等、危险性中等;采用最大导水裂隙带高度法和解析法进行预测评估,评估结果为很有可能继续塌陷;在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基础上,进行了综合性分区评估,将研究区划分为采空塌陷危险性大区、中等区和小区。该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建设用地规划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采空区 地面塌陷 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钻孔爆破堵塞长度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梁禹 吴立 +1 位作者 左清军 蔡冻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2-94,97,共4页
结合长江太子矶航道炸礁工程,根据国内外水下钻孔爆破参数的经验公式,初步确定了该水下破工程的堵塞长度。运用ANSYS/LS-DYNA软件,通过对不同堵塞长度参数的优化调整,对比分析得出了最佳的堵塞长度为140 cm左右,与经验公式所给范围相同... 结合长江太子矶航道炸礁工程,根据国内外水下钻孔爆破参数的经验公式,初步确定了该水下破工程的堵塞长度。运用ANSYS/LS-DYNA软件,通过对不同堵塞长度参数的优化调整,对比分析得出了最佳的堵塞长度为140 cm左右,与经验公式所给范围相同。以该值配合其他经验参数通过在现场试验验证发现,爆破效果较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爆破 堵塞长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动力学抑制剂的聚合醇钻井液水合物抑制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天乐 蒋国盛 +2 位作者 宁伏龙 张凌 涂运中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6-120,共5页
对含动力学抑制剂的聚合醇钻井液水合物抑制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加入PVP的水基聚合醇钻井液能够有效抑制甲烷水合物的生成,而PVP(K90)的抑制效果明显优于PVP(K30)。在温度为0℃、初始压力为18 MPa的条件下,只需向水基聚合... 对含动力学抑制剂的聚合醇钻井液水合物抑制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加入PVP的水基聚合醇钻井液能够有效抑制甲烷水合物的生成,而PVP(K90)的抑制效果明显优于PVP(K30)。在温度为0℃、初始压力为18 MPa的条件下,只需向水基聚合醇钻井液中添加1%的PVP(K90),就能够确保循环管路中20 h内不会生成水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含天然气水合物地层 钻井 聚合醇钻井液 动力学抑制剂 水合物生成抑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大场矿区永冻层低温钻井液试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树强 高元宏 +2 位作者 蔡记华 汪洪民 段隆臣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0-234,共5页
针对大场矿区永冻层钻进过程中出现的冻钻、塌孔和钻井液絮凝等特点,结合矿场钻探地质资料,在粗分散抑制性抗低温钻井液体系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法优选出了适宜大场矿区永冻层钻进的配方。配方:1 000mL水+2%Na2CO3(钠基膨润土的2%)+4%... 针对大场矿区永冻层钻进过程中出现的冻钻、塌孔和钻井液絮凝等特点,结合矿场钻探地质资料,在粗分散抑制性抗低温钻井液体系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法优选出了适宜大场矿区永冻层钻进的配方。配方:1 000mL水+2%Na2CO3(钠基膨润土的2%)+4%钠基膨润土+10%NaCl+2%KCl+5%乙二醇+0.15%Na-CMC(高黏)+0.3%LV-PAC(低黏)。实验表明该配方在-10℃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性能,未出现冻结、絮凝等现象;同时,运用DPS软件分析了该钻井液的流体类型,结果表明该钻井液为幂律流体,在低温下该钻井液的非牛顿性增强,流动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冻层 低温钻井液 粗分散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横向惯性效应时桩侧土-管桩-土塞纵向耦合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吴文兵 邓国栋 +1 位作者 张家生 黄生根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93-1002,共10页
与实心桩相比,由于土塞与管桩内壁复杂的相互作用,开口管桩的桩-土动力相互作用问题更为复杂。因此,需深入研究考虑土塞效应时的管桩-土体动力相互作用问题。首先,考虑管桩的横向惯性效应及其黏性性质,采用Rayleigh-Love动力杆件模型和... 与实心桩相比,由于土塞与管桩内壁复杂的相互作用,开口管桩的桩-土动力相互作用问题更为复杂。因此,需深入研究考虑土塞效应时的管桩-土体动力相互作用问题。首先,考虑管桩的横向惯性效应及其黏性性质,采用Rayleigh-Love动力杆件模型和附加质量模型建立了桩侧土-管桩-土塞系统的纵向振动控制方程。进一步,采用积分变换和阻抗函数传递技术,分别得到了任意荷载形式下管桩桩顶速度频域响应的解析解以及半正弦脉冲激励作用下桩顶速度时域响应的半解析解。最后,通过与现有解及模型试验的对比研究验证了理论解的合理性,并研究了管桩设计参数对桩顶纵向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管桩其他设计参数不变时,管桩截面尺寸越大或长度越小时,应力波传播过程中的弥散效应越明显。对于同样外半径的管桩,壁厚越大时,越容易检测到土塞顶部界面及桩尖传来的反射信号,就能对管桩的施工质量进行更为合理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桩 横向惯性效应 土塞效应 附加质量模型 纵向振动 时域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高程效应的水下爆破振动衰减拟合模型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彭亚雄 吴立 +2 位作者 苏莹 李红勇 李春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73-178,共6页
由于水介质的存在,影响爆破振动衰减的因素大幅增加,同时导致了水下爆破监测的困难。因此,水下爆破工程中,传统的萨道夫斯基公式(TSF)已不完全适用。通过引入高程差因子β,得到修正的萨道夫斯基公式(MSF)。分别建立修正公式的线性与非... 由于水介质的存在,影响爆破振动衰减的因素大幅增加,同时导致了水下爆破监测的困难。因此,水下爆破工程中,传统的萨道夫斯基公式(TSF)已不完全适用。通过引入高程差因子β,得到修正的萨道夫斯基公式(MSF)。分别建立修正公式的线性与非线性拟合模型,并求解K,α,β三个相关参数。结合万州公路长江大桥防撞带水下爆破工程,用线性与非线性拟合模型分别进行计算,并求解出K、α、β及残差平方和RSS。分析结果表明,非线性模型的拟合精度高于线性模型,而且非线性拟合模型能够更好地研究考虑高程效应的水下爆破振动衰减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爆破 振动衰减 高程效应 拟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京地下水位上升对地下工程的危害警示 被引量:12
10
作者 徐光黎 马郧 +2 位作者 张杰青 范士凯 屈若枫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269-273,共5页
地下工程的修建,其支挡结构和止水帷幕会人为地改变地下水的环境地质条件。地下水位的变化又不可避免地危害地下工程的施工和运营状况。国内普遍重视施工期的地下水位的控制问题,而对地下水位上升的影响则罕有研究。日本东京建具有世界... 地下工程的修建,其支挡结构和止水帷幕会人为地改变地下水的环境地质条件。地下水位的变化又不可避免地危害地下工程的施工和运营状况。国内普遍重视施工期的地下水位的控制问题,而对地下水位上升的影响则罕有研究。日本东京建具有世界上最复杂的地下工程系统,地下水位在1970年前后发生了质的变化,中心区地下水位平均上升了15 m,最大上升了60 m。综合分析了地下水位上升对既有地下工程产生的一系列危害:漏水、上浮、腐蚀等问题,威胁工程运营安全,缩短工程使用寿命。地下水位上升对地下工程的危害巨大,影响深远,且消弭难度极大;应重视未来地下水位的预测及其应对措施。这对于我国沿海城市、内陆盆地、华北地区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 地下水位上升 漏水 上浮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的武汉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38
11
作者 潘朝 吴立 +1 位作者 左清军 陆中玏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23,共5页
随着武汉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显得非常重要,而地质适宜性分区对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在综合考虑了各种影响地下空间开发的地质环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降半梯形(或梯... 随着武汉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显得非常重要,而地质适宜性分区对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在综合考虑了各种影响地下空间开发的地质环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降半梯形(或梯形)隶属函数确定了隶属度,并采用梯形模糊数定权法得到了权重,从而对武汉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区,以为武汉市主城区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地质适宜性评价 模糊数学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坡作用下既有隧道锚索加固的物理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张治国 张成平 +2 位作者 马兵兵 宫剑飞 叶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51-60,共10页
工程实践中有些隧道不可避免的需要穿越滑坡变形区,在后期地质演变作用及施工扰动荷载作用下原来没有明显变形的斜坡会出现较大变形,甚至发展成滑坡,对既有隧道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病害。国内外多数学者针对隧道开挖引起的滑坡体变形影... 工程实践中有些隧道不可避免的需要穿越滑坡变形区,在后期地质演变作用及施工扰动荷载作用下原来没有明显变形的斜坡会出现较大变形,甚至发展成滑坡,对既有隧道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病害。国内外多数学者针对隧道开挖引起的滑坡体变形影响研究较多,针对滑坡体作用下既有隧道结构的受力变形及加固措施效果研究较少。为研究山体滑坡区域既有隧道锚索加固措施下的系统力学机制,首先建立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不同数量锚索加固后滑坡体与隧道结构的相互作用规律,并与无锚索加固措施工况进行对比,发现增加锚索加固后滑坡体沉降、隧道弯矩、滑坡体与隧道表面接触力明显减小,而不同数量加固锚索工况下上述观测值变化不大。此外,建立了相应工况的数值模型,与物理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到较好一致性。研究成果可为山体滑坡区域隧道锚索加固方法改进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滑坡 锚索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侵入含天然气水合物地层的机理与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涂运中 宁伏龙 +2 位作者 蒋国盛 吴能友 张凌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0-113,共4页
海洋含天然气水合物地层是具有渗透性的多孔介质体,钻进过程中钻井液不可避免地会与它发生能量和物质交换,从而影响测井响应、井壁稳定和储层评价。在过压钻井条件下,水基钻井液驱替侵入含天然水合物地层和温差下热传导导致的天然气水... 海洋含天然气水合物地层是具有渗透性的多孔介质体,钻进过程中钻井液不可避免地会与它发生能量和物质交换,从而影响测井响应、井壁稳定和储层评价。在过压钻井条件下,水基钻井液驱替侵入含天然水合物地层和温差下热传导导致的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是耦合在一起的,其侵入可描述为一个包含相变的非等温非稳态渗流扩散过程。分析了天然气水合物在多孔介质中的分解特性,指出了多孔介质中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的影响因素,通过钻井液侵入含天然气水合物地层与侵入常规油气地层的比较,提出了借鉴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渗流模型建立钻井液侵入数值模型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天然气水合物地层 钻井液 天然气水合物分解 侵入特性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冈石窟第9、10窟列柱地质病害特征与加固设计 被引量:8
14
作者 马淑芝 方云 +2 位作者 贾洪彪 钱同辉 黄继忠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3-126,共4页
以第9、10窟的列柱为代表,在现场地质病害调查、室内测试和分析计算的基础上,对其地质病害进行了研究,制定了支撑方案,并采用围岩与支撑结构耦合有限元模拟方法对支撑结构的可行性和加固效果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列柱底部的应力σ... 以第9、10窟的列柱为代表,在现场地质病害调查、室内测试和分析计算的基础上,对其地质病害进行了研究,制定了支撑方案,并采用围岩与支撑结构耦合有限元模拟方法对支撑结构的可行性和加固效果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列柱底部的应力σ1和最大剪应力τmax集中明显,τmax的最大值出现在列柱底部,从受力条件看列柱是整个围岩中受力条件最差的部位,安全隐患最大;列柱的抗压稳定性系数都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处于不安全状态;采用框架式钢管混凝土支撑框柱的支撑方案,其应力分担效果明显,列柱上所承担的竖向荷载与现状相比平均降低了63%,与现状+Ⅷ度地震相比平均降低了70%;其抗压稳定性系数可以提高到3.76~4.02,能够有效地起到保护列柱的作用,使列柱处于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窟列柱 风化 加固 有限元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埋式钢筋混凝土拱涵受力特性及地基处理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保国 孙金山 张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00-1506,共7页
涵洞属于填埋式构造物,其受力状态不同于普通建筑物。对涵-土体系作用机制认识不足和涵洞地基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涵洞出现各种各样的病害,甚至影响道路运营。通过现场测试和数值模拟分析了上埋式钢筋混凝土拱涵结构与土体的作用机制,得出... 涵洞属于填埋式构造物,其受力状态不同于普通建筑物。对涵-土体系作用机制认识不足和涵洞地基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涵洞出现各种各样的病害,甚至影响道路运营。通过现场测试和数值模拟分析了上埋式钢筋混凝土拱涵结构与土体的作用机制,得出了涵-土体系的受力状态和变形特性。在此基础上对涵洞地基处理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地基处理的宽度、深度以及处理后的地基刚度对涵洞受力状态和变形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涵顶存在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该效应的影响范围为涵洞两侧约3b(b为涵洞宽度);涵顶土压力系数随填土高度的增大而增大,并逐渐趋于稳定;涵顶土压力、基底压力和涵洞结构内力随地基处理宽度的增大而减小,并逐渐趋于稳定,随地基处理深度和地基弹性模量的增加呈非线性增大。实际工程中,涵洞地基处理宽度宜取b+2h(h为涵洞高度)左右,地基处理的深度和处理后的刚度应以允许沉降或差异沉降为控制指标,不应额外增加地基处理深度和提高地基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涵-土体系 受力状态 地基处理 现场测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剪切作用下CMC水溶液的微观结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韩博 张凌 +5 位作者 蒋国盛 宁伏龙 刘力 范勇 胡代平 辜幕丹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2-126,共5页
针对聚合物钻井液重要组分之一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盐(CMC),考虑钻井液在井底钻头与环空处所受的不同剪切作用,测试了其水溶液在相应近似剪切作用(分别为600,6 000r/min)下的流变性,并结合冷冻干燥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了这两种剪... 针对聚合物钻井液重要组分之一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盐(CMC),考虑钻井液在井底钻头与环空处所受的不同剪切作用,测试了其水溶液在相应近似剪切作用(分别为600,6 000r/min)下的流变性,并结合冷冻干燥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了这两种剪切作用后CMC水溶液相应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高速剪切作用使CMC水溶液的空间网络骨架拉伸变细,甚至破坏,溶液黏度有所降低,流动性增大。这样,热量更容易通过这些网络骨架,使充填其中的小分子物质以热传导、对流传热等方式传递到钻屑表面,分解钻屑表面的水合物。水合物分解产生的气体和水则以分子扩散的形式向内向外进行传质,但会受到钻井液微观骨架结构和其中填充物质的阻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速率 CMC水溶液 微观结构 扫描电子显微镜 水合物 传热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卢阳 胡修文 +2 位作者 郭礼波 曹二涛 胡盛明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0年第1期116-119,共4页
为了更准确地进行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在构建了隧道围岩稳定性等级划分综合评估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沪蓉西扁担垭隧道某塌方段围岩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估研究,并得出了修正后的扁担垭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体系,其评估结果与实... 为了更准确地进行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在构建了隧道围岩稳定性等级划分综合评估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沪蓉西扁担垭隧道某塌方段围岩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估研究,并得出了修正后的扁担垭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体系,其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超前预报 围岩稳定性 模糊综合评判法 扁担垭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基坑桩锚支护体系的受力变形研究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14
18
作者 朱桂春 刘兴鑫 韩武娟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4-128,共5页
桩锚支护体系是近年来随着基坑工程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支护结构,因其工程适用性强而被广泛地运用于岩土工程施工中。但是目前有关基坑桩锚支护体系的理论研究往往无法满足现场施工技术的改进,很多以诸多假定为前提的计算模型并... 桩锚支护体系是近年来随着基坑工程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支护结构,因其工程适用性强而被广泛地运用于岩土工程施工中。但是目前有关基坑桩锚支护体系的理论研究往往无法满足现场施工技术的改进,很多以诸多假定为前提的计算模型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基坑桩锚支护结构与土层之间的关系,以及桩锚支护体系本身的受力和变形特征等。本文以武汉市东湖春树里基坑支护工程项目为例,对该工程深基坑桩锚支护体系的结构受力及变形状况进行了ANSYS有限元数值模拟和分析,同时运用混合遗传算法研究分析了基坑支护相关的参数和约束条件,并对该基坑桩锚支护体系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桩锚支护体系 受力变形 有限元数值模拟 混合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垫层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张伟丽 蔡健 +1 位作者 林奕禧 黄良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027-4032,共6页
根据静载荷试验和数值模拟的结果,研究垫层厚度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规律。针对珠海地区广泛存在的淤泥质土,进行了天然地基和4种垫层厚度的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现场静载荷试验。在地基中预埋沉降管和沉降磁环,利用带刻度... 根据静载荷试验和数值模拟的结果,研究垫层厚度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规律。针对珠海地区广泛存在的淤泥质土,进行了天然地基和4种垫层厚度的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现场静载荷试验。在地基中预埋沉降管和沉降磁环,利用带刻度的探头感应加载过程中沉降磁环位置的变化,获取地基的分层沉降量,据此分析复合地基的沉降规律。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对水泥土搅拌桩4桩复合地基进行了数值分析,将数值计算得到的不同垫层厚度复合地基中桩、土的分层沉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垫层的设置减小了桩的沉降量,但过厚的垫层不能够有效地提高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反而会增大沉降。建议对褥垫层厚度的选取,除了要综合承载力和沉降两方面因素之外,还要考虑实际的地质条件。垫层厚度可取20~40cm,当淤泥层位于桩身中部以下取高值,位于桩身中上部取低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搅拌桩 复合地基 沉降 垫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钻式原位剪切旁压仪的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光黎 张晓伦 王春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50-955,共6页
精确地评价土的力学性质,提供可信赖的设计参数,对岩土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现有的试验方法中,土的强度和变形参数是由精度相异的不同试验方法得出的,并且不可避免存在不同程度地扰动土体结构,释放土中应力。自钻式原位剪切... 精确地评价土的力学性质,提供可信赖的设计参数,对岩土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现有的试验方法中,土的强度和变形参数是由精度相异的不同试验方法得出的,并且不可避免存在不同程度地扰动土体结构,释放土中应力。自钻式原位剪切旁压仪采用自钻式钻进,其独特的结构和加载方式使该方法能够同时直接测出土的强度和变形参数,还能得到静止土压力、剪切反力系数,评价桩周摩擦力等力学参数。由于它是一种在钻孔内的测试技术,所以能获得土层中不同深度的力学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自钻式原位剪切旁压仪特别适合于难易采样、制样的易扰动、强度低的土层,如砂性土、淤泥质土的强度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测试技术 自钻式原位剪切旁压仪 加载方式 强度参数 变形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