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秦岭宁陕地区花岗岩类Pb、Sr、Nd同位素组成及其深部地质信息 被引量:41
1
作者 张宏飞 欧阳建平 +1 位作者 凌文黎 陈岳龙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2-32,共11页
本文报道了南秦岭印支期(—200Ma)宁陕岩体群中8个花岗岩类岩体的Pb、Sr、Nd同位素组成。宁陕岩体群花岗质岩石以低放射成因Pb同位素组成为特征,初始(87Sr/86Sr)t比值变化于0.70495—0.7090... 本文报道了南秦岭印支期(—200Ma)宁陕岩体群中8个花岗岩类岩体的Pb、Sr、Nd同位素组成。宁陕岩体群花岗质岩石以低放射成因Pb同位素组成为特征,初始(87Sr/86Sr)t比值变化于0.70495—0.70908之间,εNd(t)值变化于-2.41—-8.55之间,Nd同位素模式年龄(TDM)变化于1.20—1.71Ga之间,从该岩体群的东部到西部,呈现εNd(t)逐渐降低而TDM逐渐增高的规律变化。宁陕岩体群的岩浆源区主要来自于南秦岭的深部地壳,在岩浆源区中,类似南秦岭耀岭河群的基性火山岩占有主要比例,南秦岭较古老的地壳物质仅有少量参与,然而,从该岩体群的东部到西部,这种古老地壳物质参与比例逐渐增高。根据花岗岩对深部地壳物质组成的指示,佛坪穹窿的深部地壳主要由垫托于佛坪群之下的晚元古代基性岩浆物质组成。从该穹窿的东部到西部,地壳深部含有古老地壳物质的比例逐渐增高,由此反映佛坪穹窿的深部地壳物质呈现出东西分带,具南北向构造,这不同于佛坪穹窿地表浅部物质的环形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同位素组成 深部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宁化湖村盆地构造解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陈爱根 吴正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93-199,共7页
湖村盆地位于闽西宁化县境内,是闽西北地区变质岩系之上,几个零星出露上古生界和下三叠统的地区之一。本文运用平衡剖面的基本原理及构造解析方法,论证了湖村盆地既不是闽西北隆起之上的断陷盆地,也不是简单的“构造窗”,而是在早三叠世... 湖村盆地位于闽西宁化县境内,是闽西北地区变质岩系之上,几个零星出露上古生界和下三叠统的地区之一。本文运用平衡剖面的基本原理及构造解析方法,论证了湖村盆地既不是闽西北隆起之上的断陷盆地,也不是简单的“构造窗”,而是在早三叠世末-中侏罗世,闽西地区自北西向南东发生叠瓦式逆冲推覆作用而形成的残存构造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盆地 构造解析 平衡剖面 湖村 福建 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
3
作者 谷上礼 董秀凤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1-43,共2页
化学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主要体现为应用化学指示元素与化学指示矿物、指导地质找矿等。一、地质找矿中的化学指示元素元素在地壳中的相对平均含量,称为各该元素的“克拉克值”,该值一般是指各该元素在地壳总重量中所占的百分数,即重量... 化学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主要体现为应用化学指示元素与化学指示矿物、指导地质找矿等。一、地质找矿中的化学指示元素元素在地壳中的相对平均含量,称为各该元素的“克拉克值”,该值一般是指各该元素在地壳总重量中所占的百分数,即重量克拉克值。克拉克值是为纪念美国分析化学家克拉克(F.W.Clarke)而命名的。近代科学的发展,发现在不同的地区与不同的地质构造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克值 指示元素 指示矿物 化学作用 分析化学家 表生 硫化物矿物 金刚光泽 区域性分布 Clark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澜沧变质带变质作用和变形作用的关系 被引量:45
4
作者 赵靖 钟大赉 王毅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7-40,共14页
滇西澜沧变质带经历了两期变质变形事件,其时代分别为519Ma和280~190Ma。早期变质变形事件(M1D1)可由销长石和石榴石变斑晶的包裹体痕迹确定,形成近E-W向的变形构造格局。晚期变质变形作用(M2D2)以形成... 滇西澜沧变质带经历了两期变质变形事件,其时代分别为519Ma和280~190Ma。早期变质变形事件(M1D1)可由销长石和石榴石变斑晶的包裹体痕迹确定,形成近E-W向的变形构造格局。晚期变质变形作用(M2D2)以形成蓝片岩相矿物组合,如以蓝门石(青铝门石)+多硅白云母+绿泥石+石英等为特征,并形成近N-S向的变形构造格局.钠质问石以青铝闪石和蓝闪石为主,白云母多为3T+2M;型多硅白云母,其bo均值在9.040A以上;蓝片岩相变质作用的P、T条件估计分别为0.6~0.7GPa和300℃。晚期变质变形事件经历了二个主要阶段(M2aD2a和M2bD2b),分别伴随透入性面理(S2)和褶劈理(S3)的形成,蓝门石的40Ar-39Ar定年分别为279Ma和214Ma;M2cD2c期局部受到热的扰动,以及出现大量的膝折带或宽缓褶皱。上述变质变形演化历史代表了澜沧变质带的隆升及剥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带 变质作用 云南 蓝片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扬子区志留纪层序地层特征 被引量:22
5
作者 陈建强 李志明 +2 位作者 龚淑云 李全国 苏文博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8-65,共8页
在稳定的上扬子地区,对志留系(439~409Ma)进行了露头层序地层研究,建立了2个二级层序(不完整)和9个三级层序(OS1—OS9),每个三级层序的时限约3.3Ma,OS1由龙马溪组和香树园组构成。雷家屯组包括2个... 在稳定的上扬子地区,对志留系(439~409Ma)进行了露头层序地层研究,建立了2个二级层序(不完整)和9个三级层序(OS1—OS9),每个三级层序的时限约3.3Ma,OS1由龙马溪组和香树园组构成。雷家屯组包括2个三级层序。OS4由马脚冲组和溶溪组构成。秀山组和回星哨组构成OS5和OS6层序。OS7位于关底组下部。由关底组上部和妙高组下部组成OS8。OS9由妙高组上部和玉龙寺组构成。OS1和OS7为Ⅰ型层序,其余为Ⅱ型层序。三级层序均发育TST和HST,而缺乏LST和SMST。层序的发育与全球海平面变化有密切关系。加里东运动造成的扬子地台持续上升及差异升降对二级层序的组成具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海平面变化 志留纪 上扬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蓟县中新元古代沉积层序的初步研究——前寒武纪(1800~600Ma)一级层序划分及其与显生宙的一致性 被引量:39
6
作者 梅冥相 周洪瑞 +1 位作者 杜本明 罗志清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7-59,共13页
举世闻名的天津蓟县中新元古界剖面 ,地层厚度近万米 ,分布时限为 1 0 0Ma左右 (1 80 0~60 0Ma)。以岩相及相序为基础 ,不同级别沉积层序及其有序叠加形式为研究核心 ,在这套厚度巨大的前寒武纪地层中识别出 63个三级层序 ,可进一步划... 举世闻名的天津蓟县中新元古界剖面 ,地层厚度近万米 ,分布时限为 1 0 0Ma左右 (1 80 0~60 0Ma)。以岩相及相序为基础 ,不同级别沉积层序及其有序叠加形式为研究核心 ,在这套厚度巨大的前寒武纪地层中识别出 63个三级层序 ,可进一步划归为 2 2个二级大层序 ,4个一级超层序。4个一级超层序 ,不但代表了 1 80 0Ma到 60 0Ma的周期为 2 0 0Ma至 40 0Ma的沉积旋回 ,加上显生宙和两个一级旋回 ,表明了全球系统各圈层的一系列重大变异与银河年旋回存在明显的成因联系。尽管对地层记录中隶属不同级别沉积层序的间断面所代表的间断时限的绝对年限还难以精确估价 ,而建立在岩相及相序基础之上的旋回性地层记录的研究 ,是从复杂而不完整的地层记录中寻找出更多规律性的有效途径 ;特别是对生物地层分辨率不高的前寒武纪地层 ,尤其显得更加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层序 中新元古代 一级层序 显生宙 前寒武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大连池新期火山锥体结构及喷发过程 被引量:16
7
作者 白志达 孙善平 +1 位作者 李家振 刘永顺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369-377,共9页
五大连池新期火山(1719~1921年喷发)包括老黑山和火烧山两座火山。火山由富钾玄武质熔岩盾和锥体组成,造盾喷溢与造锥喷发交替进行。老黑山形成相对较早,喷发规模大,锥体结构复杂,为两期形成的复式套叠锥,晚期锥体中心为漏斗状火山口,... 五大连池新期火山(1719~1921年喷发)包括老黑山和火烧山两座火山。火山由富钾玄武质熔岩盾和锥体组成,造盾喷溢与造锥喷发交替进行。老黑山形成相对较早,喷发规模大,锥体结构复杂,为两期形成的复式套叠锥,晚期锥体中心为漏斗状火山口,火山喷发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火烧山为一单锥,锥体中心发育破火口,火山活动经历了3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期火山 锥体结构 喷发过程 五大连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广交界地区S型花岗岩中麻粒岩包体的特征和成因 被引量:20
8
作者 杜杨松 Ken D.Collerson +1 位作者 赵建新 庞保成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09-314,共6页
粤西南和桂东南地区S型花岗岩中的麻粒岩包体属于同源包体。麻粒岩具有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紫苏辉石±石榴石±钾长石的矿物组合,其稀土总量(135.95~268.83μg/g)和轻重稀土比值(1.85~5.70)... 粤西南和桂东南地区S型花岗岩中的麻粒岩包体属于同源包体。麻粒岩具有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紫苏辉石±石榴石±钾长石的矿物组合,其稀土总量(135.95~268.83μg/g)和轻重稀土比值(1.85~5.70)变化不大,稀土配分模式一致,且与下地壳相似。同时,它们的铷锶等时线年龄为638~813Ma,锶同位素初始比值为0.7151~0.7152。岩石变质峰期的温度和压力经估算为781~883℃和0.527~0.709GPa,与中下地壳的温压对应。上述资料表明本区的麻粒岩是形成于晚元古代前后的中下地壳产物。此外,岩相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方面的证据还表明,粤西南地区的麻粒岩是由热穹隆影响下的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粒岩包体 花岗岩 S型花岗岩 岩石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山带断片型地层层序恢复实例剖析 被引量:23
9
作者 冯庆来 刘本培 方念乔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18-326,共9页
南皮河组和怕拍组分布于昌宁一孟连带西缘的耿马、沧源、澜沧地区,前人将其分别划归晚二叠世和早三叠世。新的研究表明,它们不是连续地层,而是由多个地层断片组成。通过逐个地层断片研究,恢复了该区被动陆缘的地层序列。在此基础上... 南皮河组和怕拍组分布于昌宁一孟连带西缘的耿马、沧源、澜沧地区,前人将其分别划归晚二叠世和早三叠世。新的研究表明,它们不是连续地层,而是由多个地层断片组成。通过逐个地层断片研究,恢复了该区被动陆缘的地层序列。在此基础上,重新进行地层划分,厘定了弄巴组、南皮河组和怕拍组。进而探讨了该被动陆缘的演化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 地层层序 断片型 恢复实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新期火山喷发的火山弹动力学初探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永顺 李家振 +1 位作者 孙善平 白志达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384-392,1192,共10页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黑龙江省五大连池新期火山老黑山和火烧山的火山弹形态和内部结构;对比和讨论了近球状、纺锤状、椭球状和圆饼状火山弹的体积估算和准确的表示方法;初步研究了火山弹的形成、空中飞行和落地变形的动力学过程。根据老黑...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黑龙江省五大连池新期火山老黑山和火烧山的火山弹形态和内部结构;对比和讨论了近球状、纺锤状、椭球状和圆饼状火山弹的体积估算和准确的表示方法;初步研究了火山弹的形成、空中飞行和落地变形的动力学过程。根据老黑山火山弹的分布情况,计算出了老黑山新期喷发时火山弹达到的高度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期火山 火山弹 动力学 五大连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浆不混溶分异过程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谭劲 莫宣学 +1 位作者 赵珊茸 邓晋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3-89,共7页
根据实验和具体实例,从岩浆不混溶分异过程分析了不混溶球体相随粒经大小而发展演化的阶段性。在早期,数十微米级以下细小的不混溶球体相互相碰撞合并作用剧烈,生长迅速,正因为如此,以及岩浆结晶作用影响,这种球体相一般难以保存... 根据实验和具体实例,从岩浆不混溶分异过程分析了不混溶球体相随粒经大小而发展演化的阶段性。在早期,数十微米级以下细小的不混溶球体相互相碰撞合并作用剧烈,生长迅速,正因为如此,以及岩浆结晶作用影响,这种球体相一般难以保存下来。另一极端情况是不混溶相生长到米级以上粒径的球体相时,由于快速的重力分离作用,也难以呈球状保存下来,而形成较大规模的分异层状体。只有毫米级到厘米级的不混溶球体相,由于发展缓慢,容易保存,以致可以在火成岩中看到这种球颗(粒)结构。有时微米级球体可以在淬冷火山岩基质中得以保存。从力学角度看,岩浆不混溶相的发展过程是一种有效的岩浆分异演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 不混溶分异 过程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蓟县中元古界雾迷山组复合海平面变化旋回层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梅冥相 杜本明 +1 位作者 周洪瑞 罗志清 《岩相古地理》 CSCD 1999年第5期12-22,共11页
天津蓟县中元古界雾迷山组为一套厚3000 余米的碳酸盐岩地层,叠层石生物层和凝块石生物丘特别发育。它们与潮坪相泥晶白云岩和泥质白云岩构成具对称相序组构的环潮坪型碳酸盐米级旋回层序。米级旋回层序之顶覆以厚度不等的澲湖相... 天津蓟县中元古界雾迷山组为一套厚3000 余米的碳酸盐岩地层,叠层石生物层和凝块石生物丘特别发育。它们与潮坪相泥晶白云岩和泥质白云岩构成具对称相序组构的环潮坪型碳酸盐米级旋回层序。米级旋回层序之顶覆以厚度不等的澲湖相白云质泥页岩。常常3 ~5 个米级旋回层序呈有序叠加构成五级准层序组,少数米级旋回层序还可识别出5 个七级韵律层而呈现出1∶5 的叠加关系。因此,七级韵律层、米级旋回层和五级准层序组分别与岁差旋回、短偏心率旋回、长偏心率旋回间存在有成因联系。根据米级旋回层序在长周期层序中的有序垂直叠加形式,在雾迷山组中可识别出26 个三级层序,进一步归为6 个二级层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回层序 复合海平面变化 雾迷山组 中元古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弧前盆地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传恒 张世红 《地质科技情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7,共7页
综述了弧前盆地的沉降机制、充填序列及主要识别标志。沉降机制分析表明,其沉降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沉积充填序列总体表现为一向上变粗、变浅的巨层序,其具体发育规律主要受增生槛高程、充填速率与沉降速率比值控制。特殊的构造部位... 综述了弧前盆地的沉降机制、充填序列及主要识别标志。沉降机制分析表明,其沉降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沉积充填序列总体表现为一向上变粗、变浅的巨层序,其具体发育规律主要受增生槛高程、充填速率与沉降速率比值控制。特殊的构造部位,弱的变形、变质和富有特色的沉积序列,砂岩碎屑组分是判别化石弧前盆地的主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前盆地 沉降机制 充填序列 识别标志 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那丹哈达与日本美浓地区古地磁结果对比及意义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朋武 张世红 申宁华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62-66,共5页
在那丹哈达地区采集了中三叠世红色硅质岩样品,古地磁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该岩样的磁性特征与日本西南美浓地区同时代硅质岩具有相似性,反映了二者是同源同构造环境下的产物。依据沉积地层组合和古地磁数据,那丹哈达和日本美浓地区原... 在那丹哈达地区采集了中三叠世红色硅质岩样品,古地磁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该岩样的磁性特征与日本西南美浓地区同时代硅质岩具有相似性,反映了二者是同源同构造环境下的产物。依据沉积地层组合和古地磁数据,那丹哈达和日本美浓地区原为同一地体,而且三叠纪以来均存在大规模北向位移。同时,古地磁数据还表明了日本海是约在80Ma,相当于晚白垩世开始扩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古地磁 黑龙江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岩成因类型的判别分析 被引量:73
15
作者 马鸿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41-350,共10页
花岗岩类可以划分为M、I、S和A型四大成因类型。本文通过对澳大利亚东南部典型的I型、S型、A型花岗岩和我国新疆西准噶尔蛇绿岩套中M型花岗岩的判别分析,提出了根据实际矿物含量、岩石化学成分和微量元素丰度确定花岗岩成因类型的判别方... 花岗岩类可以划分为M、I、S和A型四大成因类型。本文通过对澳大利亚东南部典型的I型、S型、A型花岗岩和我国新疆西准噶尔蛇绿岩套中M型花岗岩的判别分析,提出了根据实际矿物含量、岩石化学成分和微量元素丰度确定花岗岩成因类型的判别方法,对其参加判别分析的68个样品的回判准确率分别高达94.1%、97.1%和98.5%。因此,该法是对目前广泛采用的确定花岗岩成因类型的各种地球化学参数或图解法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成因类型 微量元素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大同新生代火山岩熔融相平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秦大军 莫宣学 +2 位作者 邓晋福 林培英 施火良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26-138,共13页
通过低压熔融相平衡实验,研究山西大同火山群玄武岩在结晶分离作用过程中液相成分的演化规律,探讨了矿物和溶浆之间元素的分配。在100kPa,fo2=NNO,T=1100°~1300℃条件下,矿物结晶顺序为O1→P1→... 通过低压熔融相平衡实验,研究山西大同火山群玄武岩在结晶分离作用过程中液相成分的演化规律,探讨了矿物和溶浆之间元素的分配。在100kPa,fo2=NNO,T=1100°~1300℃条件下,矿物结晶顺序为O1→P1→Cpx。橄榄石为液相线矿物。橄榄石-熔体Fe2--Mg2-交换反应的分配系数是一个与温度无关的常数、残余液相线成分取决于晶出矿物相的化学成分及含量。O1+CpX+P1饱和液相成分的O1-Di-Sil和O1-Di-Ne三元系相图清楚地反映了熔岩低压结晶作用的趋势,低压下熔浆的主要元素变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母岩浆SiO2饱和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熔融实验 结晶作用 相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质核杂岩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15
17
作者 颜丹平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3-19,共7页
从三个方面综述了变质核杂岩研究的新进展:①通过研究基底滑脱带与盖层脆性断层的产状变化,认为递进变形中基底滑脱带原始产状可能是水平的,而上盘盖层中脆性正断层的产状从高角度开始变化;②变质核杂岩的形成与热异常和岩浆活动及... 从三个方面综述了变质核杂岩研究的新进展:①通过研究基底滑脱带与盖层脆性断层的产状变化,认为递进变形中基底滑脱带原始产状可能是水平的,而上盘盖层中脆性正断层的产状从高角度开始变化;②变质核杂岩的形成与热异常和岩浆活动及由此引起的伸展作用具有密切的成因关系;③变质核杂岩可以形成于不同的区域构造背景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核杂岩 伸展构造 剥离断层 新进展 杂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演化过程的遥感图像统计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建平 王成善 黄卫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08-114,共7页
在遥感图像地质解译和线性体统计分析基础上,提取出部分反映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段两侧块体的差异和构造演化特征.根据各种成因信息分四阶段探讨了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构造演化过程,即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两侧块体各自演化阶段、两侧块体拼... 在遥感图像地质解译和线性体统计分析基础上,提取出部分反映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段两侧块体的差异和构造演化特征.根据各种成因信息分四阶段探讨了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构造演化过程,即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两侧块体各自演化阶段、两侧块体拼接阶段、整体的水平运动阶段和升降运动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地质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演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晶岩中造岩矿物含量的定量计算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岳龙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86-93,共8页
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晶岩造岩矿物组合,利用已有同类岩石中这些矿物的化学组成及岩石的化学全分析的结果,根据质量平衡原理,进行线性约束条件下的非线性最优化拟合,求得这些矿物实际含量的定量计算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新疆东天山花岗... 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晶岩造岩矿物组合,利用已有同类岩石中这些矿物的化学组成及岩石的化学全分析的结果,根据质量平衡原理,进行线性约束条件下的非线性最优化拟合,求得这些矿物实际含量的定量计算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新疆东天山花岗岩类的造岩矿物含量计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岩 造岩矿物 含量 定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胶南隆起长英质岩石超高压高压岩石特征及其P—T演化
20
作者 苏尚国 顾德林 +1 位作者 张长厚 赖兴运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7年第4期396-402,共7页
胶南隆起含榴辉岩高压变质带为大别超高压带的东延部分。超高压变质作用的主要矿物共生组合为Grt+Ky+Rut+Jd+Q;Sp+Zo+Ab±Grt±Omp;变质作用的温压条件为T=600~700℃,P=23~2... 胶南隆起含榴辉岩高压变质带为大别超高压带的东延部分。超高压变质作用的主要矿物共生组合为Grt+Ky+Rut+Jd+Q;Sp+Zo+Ab±Grt±Omp;变质作用的温压条件为T=600~700℃,P=23~26GPa。超高压岩石及高压岩石均经历了两期退变质作用,且具有相似的顺时钟P—T演化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作用 长英质岩石 胶南隆起 岩石特征 变质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