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别核部杂岩中斜长角闪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侯青叶 张本仁 张宏飞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7-86,共10页
大别核部杂岩单元中斜长角闪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于认识大别核部杂岩单元的特征及归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大别核部杂岩单元中斜长角闪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Sm-Nd 同位素特征进行了较系统研究。斜长角闪岩的 Nd亏损地幔模式年龄... 大别核部杂岩单元中斜长角闪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于认识大别核部杂岩单元的特征及归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大别核部杂岩单元中斜长角闪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Sm-Nd 同位素特征进行了较系统研究。斜长角闪岩的 Nd亏损地幔模式年龄(t_(DM))有3个不连续年龄段,它们分别为2.50~2.92Ga(平均2.71Ga);1.79~2.47Ga(平均2.14Ga);1.07~1.57Ga(平均1.38Ga)。模式年龄为中元古代、古元古代的斜长角闪岩的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444±180Ma、2220±210Ma,其模式年龄与等时线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至少模式年龄为元古宙的斜长角门岩的t_(DM)可代表其原岩的近似形成年龄,从而证明大别核部杂岩单元中存在着古元古代、中元古代两期自亏损地幔分异的基性火山岩变质形成的斜长角闪岩。而模式年龄为新太古代的斜长角闪岩,其模式年龄能否代表其形成年龄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各期斜长角闪岩在地球化学特征上的差异表现得不明显。通过对其原岩性质研究表明:原岩主要为拉斑玄武岩,少数为钙碱性玄武岩。大别核部杂岩中斜长角闪岩原岩ε_(Nd)(t)反映出大别核部杂岩地区上地幔自古元古代到中元古代一直沿着亏损地幔 Nd 同位素的演化线演化发展,这种性质及演化趋势与扬子北缘及南秦岭早期上地幔 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核部杂岩 斜长角闪岩 岩石地球化学 Sm—Nd同位素 等时线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稀土元素的基体效应及多原子离子干扰的校正研究 被引量:94
2
作者 胡圣虹 林守麟 +1 位作者 刘勇胜 高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68-372,共5页
采用模拟地质样品中稀土元素间天然组成比的基体匹配校正标准溶液进行外标校正 ,有效地抑制了地质样品分析中的基体效应 ;以 1 1 5 In-1 0 3Rh双内标元素校正 ,监控和校正分析信号的短期和长期漂移 ;通过单个稀土元素及钡的氧化物、氢... 采用模拟地质样品中稀土元素间天然组成比的基体匹配校正标准溶液进行外标校正 ,有效地抑制了地质样品分析中的基体效应 ;以 1 1 5 In-1 0 3Rh双内标元素校正 ,监控和校正分析信号的短期和长期漂移 ;通过单个稀土元素及钡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测定计算出等效的干扰浓度 ,进而校正了稀土元素分析中多原子离子干扰 .建立了地质样品中痕量稀土元素测定中基体效应及多原子离子干扰的校正方法 ,通过对 5个标准参考物质的分析 ,定量测定限为 0 .0 0 9~ 0 .1 33μg· g- 1 ,RSD小于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体效应 稀土元素 等离子体质谱 地质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秦岭-松潘构造结古洋地幔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归属探讨 被引量:10
3
作者 侯青叶 赵志丹 +3 位作者 张宏飞 张本仁 张利 陈岳龙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901-2909,共9页
西秦岭-松潘构造结是中国大陆中重要的构造转换域,为探讨不同陆块及古洋幔的构造归属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该构造结早古生代蛇绿岩单元内变质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源区不具有高场强元素(HFSE)相对于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 西秦岭-松潘构造结是中国大陆中重要的构造转换域,为探讨不同陆块及古洋幔的构造归属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该构造结早古生代蛇绿岩单元内变质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源区不具有高场强元素(HFSE)相对于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的特征;稀土元素(REE)及其它不活泼元素特征表明蛇绿岩形成于与岛弧无关的环境。变质玄武岩的 Sr 同位素组成受到海水热液蚀变或后期变质作用的影响而有所改变。Nd-Pb 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其地幔源区具有典型的印度洋MORB 型同位素组成特征(传统意义上的"Dupal"异常),从而说明其地幔源区属于原特提斯构造域。西秦岭-松潘构造结古洋幔构造归属的研究不仅为研究该构造结内各微陆块构造归属提供重要的约束,也为研究有关陆块间造山带的性质、发展与演化提供了动力学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岩 特提斯 西秦岭-松潘构造结 构造属性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天堂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矿物学、硫化物S-Pb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6
4
作者 郑伟 陈懋弘 +4 位作者 赵海杰 郝宏达 常利忠 胡耀国 赵辛敏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30-1846,共17页
广东天堂矽卡岩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钦州—杭州成矿带阳春盆地的东北端边缘。在野外地质观察的基础上,选取该矿床主要金属硫化物开展矿物学特征研究,测定S、Pb同位素组成,探讨其成矿物质来源。电子探针分析发现:黄铁矿中Fe、S含量和S... 广东天堂矽卡岩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钦州—杭州成矿带阳春盆地的东北端边缘。在野外地质观察的基础上,选取该矿床主要金属硫化物开展矿物学特征研究,测定S、Pb同位素组成,探讨其成矿物质来源。电子探针分析发现:黄铁矿中Fe、S含量和S/Fe原子比普遍高于理论值,存在一定量的Cu、Sb、As,Co/Ni比值变化范围为0.21-2.28,一般大于1,指示硫逸度较高的热液环境;闪锌矿中Zn含量比理论值稍低,S/Zn原子比和S含量较理论值偏高,含一定量的Pb、Fe、Co和Se等元素;方铅矿、黄铜矿等硫化物元素间均有类质同象现象的发生。硫化物的δ34S组成范围比较窄,变化范围为-2.1‰-2.6‰,多数集中在-0.8‰-0.4‰,具有明显的塔式分布特征。矿石矿物Pb同位素组成亦比较稳定,208Pb/204Pb、207Pb/204Pb、206Pb/204Pb的变化范围分别为38.765-39.137、15.523-15.751、18.450-18.667,矿石铅既具有下地壳或者上地幔的特征,又具有上地壳的特征,显示混合源特征,表明成矿物质属于壳幔混合型,具有多种物质来源,可能是晚中生代以来华南地区岩石圈伸展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组成 矿物学特征 成矿物质来源 天堂铜铅锌多金属矿 钦州—杭州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红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5
作者 顾延生 肖春娥 +1 位作者 章泽军 蔡述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9-77,共9页
中国南方的红土是晚新生代以来重要堆积物,为特定的气候环境下的产物,蕴藏着丰富的环境演化信息,为全球变化的良好信息载体,作者对红土的成因、发育期次、年代学、古气候学、生物学、磁学性质等方面的不同观点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从而... 中国南方的红土是晚新生代以来重要堆积物,为特定的气候环境下的产物,蕴藏着丰富的环境演化信息,为全球变化的良好信息载体,作者对红土的成因、发育期次、年代学、古气候学、生物学、磁学性质等方面的不同观点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从而提出了目前红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土 环境演化信息 全球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金船塘锡铋矿床矿物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晓菲 袁顺达 +2 位作者 吴胜华 郭硕 原垭斌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59-1777,共19页
金船塘锡铋矿床是东坡矿田内一以锡铋为主的大型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迄今为止对其矽卡岩矿物学特征的系统研究较少。本文以金船塘锡铋矿床主要矽卡岩矿物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探针技术对该矿矽卡岩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电子探针分析结... 金船塘锡铋矿床是东坡矿田内一以锡铋为主的大型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迄今为止对其矽卡岩矿物学特征的系统研究较少。本文以金船塘锡铋矿床主要矽卡岩矿物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探针技术对该矿矽卡岩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金船塘锡铋矿床的矽卡岩中的石榴子石主要为钙铝榴石-钙铁榴石系列,含少量的锰铝榴石,辉石为透辉石-钙铁辉石系列,角闪石主要为铁镁钙闪石,其次为钙镁闪石、阳起石和透闪石,表明该区的矽卡岩为钙质矽卡岩,含少量的锰质矽卡岩。同时,根据矽卡岩矿物学特征的研究,笔者进一步探讨了该矿床锡石的沉淀机制:早期矽卡岩阶段的氧逸度较高,Sn主要以Sn4+的形式替代Fe3+存在于石榴子石中,而在晚期矽卡岩阶段由于氧逸度的降低,Sn主要以Sn2+的形式呈氯的络合物在流体中迁移,由于流体的温度、盐度、pH和氧逸度的变化,Sn2+被氧化成Sn4+,导致锡石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 矿物学 金船塘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拉鸡山早古生代“开”、“合”演化的地球化学证据及成矿 被引量:7
7
作者 邓清禄 杨巍然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5-22,共8页
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的拉鸡山下古生界为典型的火山—复理石活动类型建造,并赋含有丰富的矿产。本文基于地质、地球化学的方法,对拉鸡山早古生代火山盆地的“开”、“合”历史及“开”、“合”与铜、金等多金属矿产形成作用的关系进行了探... 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的拉鸡山下古生界为典型的火山—复理石活动类型建造,并赋含有丰富的矿产。本文基于地质、地球化学的方法,对拉鸡山早古生代火山盆地的“开”、“合”历史及“开”、“合”与铜、金等多金属矿产形成作用的关系进行了探索。认识到拉鸡山早古生代经历了3个旋回的“开”、“合”;拉鸡山铜、金等多金属矿源层形成于“开”的阶段,而“合”的作用最终促使矿物质活化、迁移和富集。“开”、“合”与成矿关系的认识,无疑会增加在成矿规律方面的知识,也有益于指导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早古生代 成矿作用 多金属矿床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信江白垩纪陆相盆地地质作用与构造演化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志 廖群安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2000年第1期38-42,共5页
以现代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应用砾石成分的旋回变化、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变化和岩浆活动类型变化的综合信息,论述了江西信江白垩纪陆相盆地的地层划分和中生代晚期的构造演化。
关键词 砾石成分 信江盆地 构造演化 白垩纪 陆相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陆相层序地层的一些认识——以甘肃民和盆地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蔡雄飞 李长安 顾延生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2000年第1期100-104,共5页
陆相层序地层、沉积作用与海相的存在很大差异。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在陆相盆地具体应用中不应盲目照搬,应在借鉴海相层序地层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不断探索,真正总结出一套适合陆相层序地层学的概念与模式。准层序、... 陆相层序地层、沉积作用与海相的存在很大差异。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在陆相盆地具体应用中不应盲目照搬,应在借鉴海相层序地层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不断探索,真正总结出一套适合陆相层序地层学的概念与模式。准层序、准层序组的应用,是根据陆相盆地层序和充填作用的发育特点应运而生的。准层序本身反映了事件沉积作用,具有高分辨率,可以在纵向上进行时间层序划分,还可在横向上把无序的地层有机地联系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盆地 民和盆地 下白垩统 层序地层 地质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ffichthys wui sp. nov., a new perleidid fish from the Early Triassic of Jiangsu and Anhui, China 被引量:1
10
作者 XU Guang-Hui YUAN Zhi-Wei +3 位作者 REN Yi LIAO Jun-Ling ZHAO Li-Jun SONG Hai-Jun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5-185,共21页
Perleididae is a group of stem neopterygian fishes known only from the Triassic.Here,we report the discovery of a new perleidid,Teffichthys wui sp.nov.,based on six well-preserved specimens from the late Smithian(Olen... Perleididae is a group of stem neopterygian fishes known only from the Triassic.Here,we report the discovery of a new perleidid,Teffichthys wui sp.nov.,based on six well-preserved specimens from the late Smithian(Olenekian,Early Triassic)marine deposits of Jurong,Jiangsu and Chaohu,Anhui,China.This new discovery documents the third and youngest species of Teffichthys,which is slightly younger than the Dienerian(Induan)T.elegans from Guizhou and the early Smithian T.madagascariensis from Madagascar.The new species shows diagnostic features of Teffichthys(presence of a spiracular,38-41 lateral line scales,and no more than three epaxial rays in the caudal fin)but differs from T.madagascariensis and T.elegans in some autapomorphies(e.g.,a horizontal opercle/subopercle contact and smooth scales with a nearly straight posterior margin).The diagnostic features for the genus Teffichthys and the family Perleididae are emended based on detailed comparisons of the new taxon with other perleidids.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perleidids with other stem neopterygians are discussed using a cladistic approach,and the results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the phylogeny and classification of main stem neopterygian cla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iangsu ANHUI Early Triassic Perleidiformes OSTEOLOGY PHYLOGEN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昆仑地区成矿远景 被引量:51
11
作者 董永观 郭坤一 +3 位作者 肖惠良 张传林 王爱国 赵宇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73-178,共6页
西昆仑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北缘和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的结合部,构造上处于古亚洲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的结合部,是横亘于中国中部巨型纬向构造带(昆仑-祁连-秦岭构造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层、构造、岩浆活动等多种成矿地质条件非常优越,... 西昆仑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北缘和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的结合部,构造上处于古亚洲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的结合部,是横亘于中国中部巨型纬向构造带(昆仑-祁连-秦岭构造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层、构造、岩浆活动等多种成矿地质条件非常优越,区内已经发现的矿床种类、类型繁多,矿种较全,在空间上分带规律明显,矿化相对集中。多种成矿信息表明,研究区是寻找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有利远景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昆仑地区 成矿远景 青藏高原 地层 构造 岩浆活动 成矿地质条件 成矿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骑田岭岩体东缘菜岭岩体的锆石SHRIMP定年及其意义 被引量:72
12
作者 付建明 马昌前 +2 位作者 谢才富 张业明 彭松柏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6-100,共5页
应用锆石SHRIMP方法对湖南骑田岭岩体东缘的“印支期”菜岭岩体进行了精确的SHRIMP定年研究。结果表明菜岭花岗岩的形成年龄为(160±2)Ma,从而确证它是燕山期花岗岩,且属于骑田岭岩体主侵入阶段的范畴。少量继承锆石核记录了中元古... 应用锆石SHRIMP方法对湖南骑田岭岩体东缘的“印支期”菜岭岩体进行了精确的SHRIMP定年研究。结果表明菜岭花岗岩的形成年龄为(160±2)Ma,从而确证它是燕山期花岗岩,且属于骑田岭岩体主侵入阶段的范畴。少量继承锆石核记录了中元古代的年龄信息,表明前寒武纪岩石可能是区内花岗岩浆熔融源区的重要组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SHRIMP定年 锆石 年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广丰白垩系盆地中两类玄武岩的特征及其与盆地演化的关系 被引量:19
13
作者 廖群安 王京名 +1 位作者 薛重生 李昌年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6-123,共8页
江西广丰-上饶地区沿江绍断裂带和信江断裂带展布有一系列NE-NEE走向的白垩系断陷盆地,在断陷盆地沉积的同时发育了大面积分布的白垩系玄武岩,这套玄武岩被划分为与盆地演化阶段有关的两个喷发亚旋回,即早期的茅店亚旋回和中... 江西广丰-上饶地区沿江绍断裂带和信江断裂带展布有一系列NE-NEE走向的白垩系断陷盆地,在断陷盆地沉积的同时发育了大面积分布的白垩系玄武岩,这套玄武岩被划分为与盆地演化阶段有关的两个喷发亚旋回,即早期的茅店亚旋回和中晚期的塘边亚旋回,分属拉斑玄武岩系列和钾玄岩系列。前者喷发于陆相陆上环境,相对低钾、轻稀土及地幔不相容元素,具接近原始幔源岩浆的Sm-Nd、Rb-Sr同位素组成,岩浆来源深度较浅(56km),经历了以橄榄石为主的镁铁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后者喷发于陆相水下环境,富钾、轻稀土及地幔不相容元素,具壳幔混源的Sm-Nd、Rb-Sr同位素组成,岩浆来源较深(83km),在莫霍面附近混染了壳源物质。这两类玄武岩在成因上的上述差异,主要受控于盆地下应力状态及裂谷深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盆地 玄武岩 江西 广丰地区 盆地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特提斯构造域界线的探讨 被引量:15
14
作者 侯青叶 赵志丹 +3 位作者 张本仁 张宏飞 张利 陈岳龙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67-577,共11页
东特提斯构造域北界的确定不仅可以约束构造域的范围及演化,而且对于约束中国各陆块的原始构造归属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地球化学角度对这一科学问题进行探讨。祁连造山带早古生代蛇绿岩单元内枕状玄武岩的元素、Sr-Nd-Pb同... 东特提斯构造域北界的确定不仅可以约束构造域的范围及演化,而且对于约束中国各陆块的原始构造归属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地球化学角度对这一科学问题进行探讨。祁连造山带早古生代蛇绿岩单元内枕状玄武岩的元素、Sr-Nd-Pb同位素组成系统研究表明:其地幔源区的Nd和Pb同位素组成均表现出印度洋MORB型同位素组成特征;枕状玄武岩(△^(207)Pb/^(204)Pb)_(?)变化范围为9.1~24.3(平均值为14.7),(△^(208)/^(204)Pb)_(?)变化范围为9.1~101.1(平均值55.3);与古特提斯和新特提斯蛇绿岩具有一致的同位素组成。因此,祁连造山带古洋幔应属于原特提斯构造域。纵观中国境内的特提斯构造域蛇绿岩的分布特征可知:该构造域表现出自北而南变年轻的时空演化规律,从而说明中央造山带的动力学过程也应纳入冈瓦纳大陆裂解和亚洲增生的总动力学系统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特提斯构造域 青藏高原 祁连造山带 蛇绿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北部柴达木块体晚二叠世古地磁结果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9
15
作者 许伟 孙知明 +5 位作者 裴军令 潘家伟 李海兵 李傲竹 赵越 任晓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479-3486,共8页
通过对柴达木地块天峻县组合玛地区晚二叠世13个采点的系统古地磁测定,揭示了一组高温特征剩磁分量。实验结果表明,采样剖面获得的晚二叠世古地磁结果具有正、反极性,其特征剩磁方向为:Dg=333.7°,Ig=37.3°,κg=35.4,N=9,α95=... 通过对柴达木地块天峻县组合玛地区晚二叠世13个采点的系统古地磁测定,揭示了一组高温特征剩磁分量。实验结果表明,采样剖面获得的晚二叠世古地磁结果具有正、反极性,其特征剩磁方向为:Dg=333.7°,Ig=37.3°,κg=35.4,N=9,α95=8.8;Ds=333.9°,Is=41.7°,κs=69.9,α95=6.2°,相对应的古地磁极位置为:64.0°N,342.4°E,A95=5.9°,古纬度为24.0°N。这一高温分量通过了倒转检验,我们认为这一高温特征剩磁分量很可能代表了研究区晚二叠世时期的原生特征剩磁。通过对比塔里木地块晚石炭-晚二叠世古地磁结果,发现两块体在晚石炭世存在明显的古纬度差(16.6±9.3°),而在晚二叠世其古纬度差(3.5±5.4°)在古地磁误差范围内并没有明显差别,从构造意义上说,说明柴达木地块在晚二叠世已是塔里木地块的一部分,结合地质资料,认为柴达木地块在晚二叠世时古地理位置处于塔里木地块的南缘或西南缘,这表明柴达木/塔里木地块间的古阿尔金断裂的形成时代不可能早于晚石炭世时,很可能形成于晚二叠世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二叠世 柴达木地块 古地磁 古地理重建 阿尔金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地壳拆沉作用及大陆地壳演化 被引量:23
16
作者 高山 MihaiN.Ducea +1 位作者 金振民 JasonB.Saleeby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41-249,共9页
讨论了下地壳拆沉作用的地球化学示踪方法,并以近来对秦岭-大别造山带和美国西部内华达岩基地区的研究成果为例,说明了下地壳拆沉在两地区壳-幔演化方面可能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拆沉作用 下地壳 壳幔变换作用 造山带 地壳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醇介质中基体效应及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行为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胡兆初 胡圣虹 +2 位作者 刘勇胜 林守麟 高山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5期466-469,共4页
详细探讨了不同质量数、不同电离能的元素在不同浓度异丙醇基体中的质谱行为。结果表明:低浓度的异丙醇基体对大多数元素具有增敏作用,尤其是对第一电离能大于9电子伏特的元素具有显著的增强效应;而高浓度的异丙醇基体又导致了元素分析... 详细探讨了不同质量数、不同电离能的元素在不同浓度异丙醇基体中的质谱行为。结果表明:低浓度的异丙醇基体对大多数元素具有增敏作用,尤其是对第一电离能大于9电子伏特的元素具有显著的增强效应;而高浓度的异丙醇基体又导致了元素分析信号的严重抑制,其抑制程度随元素第一电离能增大而增强;采用基体效应判别因子(DF)可较好地表征不同质量数、不同电离能的元素在异丙醇基体中的质谱行为;探讨了有机基体中元素信号增强效应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醇 等离子体质谱 有机基体 基体效应判别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定结幅区调工作中的断裂构造遥感研究方法探讨 被引量:5
18
作者 隋志龙 杨巍然 张利华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2-458,共7页
西藏定结地区地质构造背景复杂、型式多样,对包括变质核杂岩在内的断裂构造的研究是该地区构造解析的重点内容。在该地区有效地运用遥感技术来辅助野外实地调查十分必要。本文从信息提取、光谱特征分析、空间结构分析等几个方面探讨了... 西藏定结地区地质构造背景复杂、型式多样,对包括变质核杂岩在内的断裂构造的研究是该地区构造解析的重点内容。在该地区有效地运用遥感技术来辅助野外实地调查十分必要。本文从信息提取、光谱特征分析、空间结构分析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在该地区运用遥感技术进行断裂构造研究的工作方法。另外,针对定结幅ETM+影像的实际情况,分别介绍了冰雪覆盖下的地物弱信息提取和高山地区地形影响的消除及三维信息恢复等图像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断裂构造 冰雪 阴影 西藏 定结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昆阳群因民角砾岩及其成因 被引量:7
19
作者 熊兴武 侯蜀光 薛顺荣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3-48,共6页
“因民角砾岩”的成因问题是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至今仍未有统一的认识。笔者通过对滇中和东川地区“因民角砾岩”的观察,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根据其成因划分为沉积砾岩(包括复成分砾岩、滑塌角砾岩与石英砾岩)、火山角砾岩与构... “因民角砾岩”的成因问题是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至今仍未有统一的认识。笔者通过对滇中和东川地区“因民角砾岩”的观察,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根据其成因划分为沉积砾岩(包括复成分砾岩、滑塌角砾岩与石英砾岩)、火山角砾岩与构造角砾岩(包括断层角砾岩与水力张裂角砾岩)。对“因民角砾岩”成因的研究,特别是“水力张裂角砾岩”的提出,对于解决昆阳群的地层层序,了解滇中元古宙地壳演化以及进一步找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阳群 因民角砾岩 水力张裂 角砾岩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聚磷区矿产开发多目标遥感监测目视解译技术 被引量:4
20
作者 彭瑛 张志 +2 位作者 彭丹 汪洁 杨青华 《工矿自动化》 2009年第4期6-9,共4页
文章以鄂西为研究区域,利用多源遥感影像对鄂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规划执行情况、矿山环境以及环境破坏情况进行监测。在广泛收集研究区域卫星遥感数据及矿权资料等相关非遥感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影像的处理与增强提取多目标信息,... 文章以鄂西为研究区域,利用多源遥感影像对鄂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规划执行情况、矿山环境以及环境破坏情况进行监测。在广泛收集研究区域卫星遥感数据及矿权资料等相关非遥感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影像的处理与增强提取多目标信息,并针对矿产资源开发多目标遥感监测中相应的目视解译方法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 动态监测 遥感技术 目视解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