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华北克拉通南部前寒武纪重大地质事件构造响应的GIS统计分析--以中条-豫西地区为例
被引量:
3
1
作者
陈东越
陈建平
+3 位作者
王勤
李彩凤
殷骏
杨星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22-1734,共13页
位于华北克拉通南部的中条-豫西地区记录了华北克拉通复杂、多阶段构造演化历史。其中,前寒武纪时期经历了新太古代末期(2550-2350Ma)地壳增生、古元古代(2350-1850Ma)活动带和早中元古代(1800-1600Ma)多期裂解活动,是研究区构造...
位于华北克拉通南部的中条-豫西地区记录了华北克拉通复杂、多阶段构造演化历史。其中,前寒武纪时期经历了新太古代末期(2550-2350Ma)地壳增生、古元古代(2350-1850Ma)活动带和早中元古代(1800-1600Ma)多期裂解活动,是研究区构造-岩浆活动最为剧烈的阶段。丰富的构造事件形成多层构造层,并发育大量构造形迹。本文依据GIS数据统计分析断裂切穿地层单元年代新老关系的规律,即构造运动的发生时间晚于构造形迹切穿的所有地层单元时代;如果构造形迹的发育被某一地层单元所限制,则表明构造运动的发生早于该地层的结束时间,并结合构造形迹的样式、规模、方位、强度和构造建造特征来解析构造作用性质,探讨构造演化,挖掘前寒武纪不同构造演化阶段形成的主体构造形迹的数字特征。在本项研究中,首先提取研究区内切穿Ar构造单元并限制在Pt地层单元内的构造形迹,代表前寒武纪时期的主体构造形迹特征。其次,运用GIS技术提取Pt1-Pt2期间不整合面,删去切穿不整合面的构造形迹,进一步筛选出Ar-Pt2期间主体构造形迹并统计其走向和长度,进而初步确定了Ar-Pt2期间的主要构造方位特征是NEE/NWW/近SN向。最后,依据构造形态、构造建造特征和地球物理场特征,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史确定不同构造层主体构造方位特征,代表了不同构造演化阶段形成的主体构造形迹。其中,新太古代末期形成的主体构造形迹的方位特征是NE/NW向;古元古代构造层主体构造形迹的方位特征是NEE/NWW向;早中元古代构造层主体构造形迹的方位特征是近EW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统计分析
重大地质事件
构造分层提取
构造层
主体构造形迹特征
中条-豫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北克拉通南部前寒武纪重大地质事件构造响应的GIS统计分析--以中条-豫西地区为例
被引量:
3
1
作者
陈东越
陈建平
王勤
李彩凤
殷骏
杨星辰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北京
市国土
资源
信息开发研究重点实验室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地质
科学
院
地质
力学研究所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22-1734,共13页
基金
973计划项目(2012CB416605)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652014086)联合资助
文摘
位于华北克拉通南部的中条-豫西地区记录了华北克拉通复杂、多阶段构造演化历史。其中,前寒武纪时期经历了新太古代末期(2550-2350Ma)地壳增生、古元古代(2350-1850Ma)活动带和早中元古代(1800-1600Ma)多期裂解活动,是研究区构造-岩浆活动最为剧烈的阶段。丰富的构造事件形成多层构造层,并发育大量构造形迹。本文依据GIS数据统计分析断裂切穿地层单元年代新老关系的规律,即构造运动的发生时间晚于构造形迹切穿的所有地层单元时代;如果构造形迹的发育被某一地层单元所限制,则表明构造运动的发生早于该地层的结束时间,并结合构造形迹的样式、规模、方位、强度和构造建造特征来解析构造作用性质,探讨构造演化,挖掘前寒武纪不同构造演化阶段形成的主体构造形迹的数字特征。在本项研究中,首先提取研究区内切穿Ar构造单元并限制在Pt地层单元内的构造形迹,代表前寒武纪时期的主体构造形迹特征。其次,运用GIS技术提取Pt1-Pt2期间不整合面,删去切穿不整合面的构造形迹,进一步筛选出Ar-Pt2期间主体构造形迹并统计其走向和长度,进而初步确定了Ar-Pt2期间的主要构造方位特征是NEE/NWW/近SN向。最后,依据构造形态、构造建造特征和地球物理场特征,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史确定不同构造层主体构造方位特征,代表了不同构造演化阶段形成的主体构造形迹。其中,新太古代末期形成的主体构造形迹的方位特征是NE/NW向;古元古代构造层主体构造形迹的方位特征是NEE/NWW向;早中元古代构造层主体构造形迹的方位特征是近EW向。
关键词
GIS统计分析
重大地质事件
构造分层提取
构造层
主体构造形迹特征
中条-豫西
Keywords
GIS
Major geological events
Structure faults
Structure layers
Structure features
Zhongtiao-Yuxi
分类号
P55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华北克拉通南部前寒武纪重大地质事件构造响应的GIS统计分析--以中条-豫西地区为例
陈东越
陈建平
王勤
李彩凤
殷骏
杨星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