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经济增长投入因子转复研究——从土地投入到技术投入的转变 被引量:2
1
作者 苏高华 郑新奇 陈方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37-1539,共3页
为了探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投入要素的适宜供给力度,文章在全面分析研究国内外关于土地投入与经济增长情况以及我国1981~2005年土地投入、资本投入、技术投入及劳动投入对中国经济贡献的基础上,根据2020年耕地保有量的底线18亿亩对土... 为了探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投入要素的适宜供给力度,文章在全面分析研究国内外关于土地投入与经济增长情况以及我国1981~2005年土地投入、资本投入、技术投入及劳动投入对中国经济贡献的基础上,根据2020年耕地保有量的底线18亿亩对土地投入规模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从1992年开始,我国要素投入已经开始向技术投入方向转变,其中技术投入所占贡献已经占相当的比重,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8.48%;到2025年,经济增长对土地的需求会相对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投入因子 土地投入 技术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业序列的中国多层次土地复垦标准体系 被引量:25
2
作者 王金满 白中科 +2 位作者 罗明 蒋一军 王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12-315,共4页
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与法制建设,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推动中国土地复垦事业健康发展,该文根据标准体系以及土地复垦行业的具体特点初步阐述了土地复垦标准体系的内涵,提出了土地复垦标准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同时在分析中国土地复... 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与法制建设,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推动中国土地复垦事业健康发展,该文根据标准体系以及土地复垦行业的具体特点初步阐述了土地复垦标准体系的内涵,提出了土地复垦标准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同时在分析中国土地复垦标准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土地复垦标准体系的内在联系,按土地复垦的专业序列(包括调查、评价、规划、设计、预算、施工、监测与管理)从基础标准、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3个层次初步构建了土地复垦标准体系框架,制定了中国土地复垦标准体系表,提出了27个标准,可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土地复垦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复垦 标准 系统分析 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地复垦监管体系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9
3
作者 周妍 白中科 +3 位作者 罗明 周旭 王金满 景明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8-74,82,共8页
研究目的:类比提出中国土地复垦监管体系的概念,总结分析中国土地复垦监管体系的阶段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完善中国土地复垦监管体系的对策。研究方法:文献分析,典型调研,专家咨询和类比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土地复垦监管体系基... 研究目的:类比提出中国土地复垦监管体系的概念,总结分析中国土地复垦监管体系的阶段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完善中国土地复垦监管体系的对策。研究方法:文献分析,典型调研,专家咨询和类比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土地复垦监管体系基本框架已形成,但仍然存在监管机构不健全、监管机制不完善、矿业用地政策存在缺陷、监管手段薄弱和监管技术标准不完备等。研究结论:建立专业化和层级化管理机构、加强部门协同、单列矿业用地指标、加强信息化监管、研制土地复垦实施与监管系列标准是构建完善中国土地复垦监管体系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复垦 监管体系 矿业用地指标 信息化监管 技术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技术的露天矿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被引量:49
4
作者 毕如田 白中科 +1 位作者 李华 李卫祥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01-204,共4页
以安太堡大型露天煤矿为研究对象,以研究区4期Landsat TM卫星影像为数据源,将露天矿区土地利用类型按照剥离区、采挖区、复垦区和原地貌进行分类,采用监督分类与人机交互解译相结合的方法,获得研究区4个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图,将不同时期... 以安太堡大型露天煤矿为研究对象,以研究区4期Landsat TM卫星影像为数据源,将露天矿区土地利用类型按照剥离区、采挖区、复垦区和原地貌进行分类,采用监督分类与人机交互解译相结合的方法,获得研究区4个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图,将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图叠加,分析了露天矿区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原地貌15a间平均每年减少1km2左右,并由于近年来煤炭产量的逐步增加原地貌面积有加速减少的趋势,采挖区的面积基本保持在7km2左右,剥离区与复垦区面积有不断增长的趋势,但复垦区增长速度较剥离区增长速度快,预计在2015年复垦面积与剥离面积基本保持平衡;按照目前的采煤速度,研究区一期工程的原地貌到2008年将全部消失。运用RS和GIS技术对大型露天矿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可快速准确地掌握露天矿区土地利用的时空结构、不同时期不同土地类型的转移情况及其发展趋势,为大型露天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区 土地利用变化 遥感 GIS技术 TM影像 安太堡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系数的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方法 被引量:7
5
作者 路婕 夏秋月 +3 位作者 吴克宁 李玲 陈伟强 王秀丽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5-272,共8页
从土地利用系数的形成角度出发,在把耕作条件认为是引起同种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系数变化的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土地利用系数的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评定的方法,即运用比较法思想,在县域范围内选择若干与补充耕地土壤类型相同的参照地块,将... 从土地利用系数的形成角度出发,在把耕作条件认为是引起同种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系数变化的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土地利用系数的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评定的方法,即运用比较法思想,在县域范围内选择若干与补充耕地土壤类型相同的参照地块,将两者的耕作条件逐项对比并量化,以此对参照地块的土地利用系数进行修正,修正值作为测算补充耕地土地利用系数的依据,进而评定补充耕地质量等别,并以河南省濮阳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濮阳县同一种土壤类型的农用地利用等别及土地利用系数存在差异;采用比较法测算补充耕地土地利用系数,同一种土壤类型修正后的土地利用系数趋于一致,测算出的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较常见方法高出约1.2个等。该方法的评价结果与原农用地分等成果具有可比性,同时也体现了土地整治工程措施对耕地质量的提升作用,可以为耕地质量管理实践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系数 补充耕地 耕地质量评价 土地整治 农用地分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的土地生态敏感性分区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吴克宁 韩春建 +3 位作者 冯新伟 吕巧灵 李萍 李玲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3-298,共6页
运用"3S"技术对驻马店市土地生态环境现状及土地生态敏感因子进行了调查,得出了土地生态敏感因子单要素图: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得到了土地敏感性分区图,指明了各土地生态敏感区的土地利用方向,为驻马店土地利用分区提供了科... 运用"3S"技术对驻马店市土地生态环境现状及土地生态敏感因子进行了调查,得出了土地生态敏感因子单要素图: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得到了土地敏感性分区图,指明了各土地生态敏感区的土地利用方向,为驻马店土地利用分区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表明:驻马店市有2个高度敏感区,4个中度敏感区,2个一般敏感区,2个生态敞开区;另外,几乎每个区的主导因子都不同,即每个区的重点土地生态环境问题不同,应该分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性分区 土地生态 3S技术 土地利用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宁磷矿区基于3S技术的矿山地质灾害隐患三维判识 被引量:6
7
作者 杜瑞玲 赵志芳 +1 位作者 洪友堂 南竣祥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8-142,共5页
以云南省安宁磷矿区为例,基于3S技术构建三维模型,在ArcGIS软件中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建立矿山地质灾害隐患三维判识标志,圈定并量算出地质灾害隐患体及影响对象的范围,实地了解并验证地质灾害隐患信息的可靠程度,取得的成果为矿山企... 以云南省安宁磷矿区为例,基于3S技术构建三维模型,在ArcGIS软件中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建立矿山地质灾害隐患三维判识标志,圈定并量算出地质灾害隐患体及影响对象的范围,实地了解并验证地质灾害隐患信息的可靠程度,取得的成果为矿山企业和相关管理部门提供了基础信息和决策支持,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矿山地质灾害隐患 三维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尺度分析的土地科学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现状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韩璐 谢俊奇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7-42,共6页
研究目的:分析国内近16年土地科学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动态,探讨其发展趋势。研究方法:共词聚类分析法和多维尺度分析法。研究结果:通过分析土地科学决策支持系统的相关文献,土地科学决策支持系统可分为土地利用规划决策支持系统、土地空... 研究目的:分析国内近16年土地科学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动态,探讨其发展趋势。研究方法:共词聚类分析法和多维尺度分析法。研究结果:通过分析土地科学决策支持系统的相关文献,土地科学决策支持系统可分为土地利用规划决策支持系统、土地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土地评价决策支持系统、土地生态安全决策支持系统以及其他土地管理决策支持系统5种类型,并对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1)土地利用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目前国内研究较多,关注度较高。其他方向还有待进一步研究。(2)随着3S、专家系统、数据挖掘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一些新的技术和理论方法将被引入决策支持系统。土地科学决策支持系统将向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及可视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科学 决策支持系统 共词聚类分析法 多维尺度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S”现代技术在地质遗迹资源开发与保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耿玉环 田明中 +1 位作者 张建军 原佩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5期11132-11134,11142,共4页
在分析地质遗迹资源的现状和空间分布特点基础上,结合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分别分析了"3S"技术在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工作中的优势,并阐述了"3S"集成技术在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中的实现过程。这种应... 在分析地质遗迹资源的现状和空间分布特点基础上,结合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分别分析了"3S"技术在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工作中的优势,并阐述了"3S"集成技术在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中的实现过程。这种应用趋势将有利于地质遗迹资源的开发、规划、保护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资源 “3S”技术 开发 保护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土地储备融资方式文献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于芳 谢俊奇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1-96,共6页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城市土地储备融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研究结论:(1)与土地储备研究现状相比,学术界对城市土地储备融资的关注程度还不够。(2)土地资产证券化、土地基金等融资方式缺少明确统一的定义,不利于土...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城市土地储备融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研究结论:(1)与土地储备研究现状相比,学术界对城市土地储备融资的关注程度还不够。(2)土地资产证券化、土地基金等融资方式缺少明确统一的定义,不利于土地储备融资方式的研究。(3)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类土地储备融资方式的定义、运作模式、优缺点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储备 融资方式 研究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地整理工程发展回顾与展望--基于《农业工程学报》“土地整理工程”专栏2002-2020年刊载文献的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金满 郧文聚 白中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07-316,共10页
土地整理工程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的重要手段。为了促进土地整理工程学术交流与科技创新,《农业工程学报》自2002年开始开设“土地整理工程”专栏,随着土地整理工程研究领域和内涵的不断拓展,2020年5月第9期开始,“土地整理工... 土地整理工程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的重要手段。为了促进土地整理工程学术交流与科技创新,《农业工程学报》自2002年开始开设“土地整理工程”专栏,随着土地整理工程研究领域和内涵的不断拓展,2020年5月第9期开始,“土地整理工程”专栏更名为“土地保障与生态安全”。该文基于文献计量方法对《农业工程学报》“土地整理工程”专栏2002-2020年期间刊发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提出未来土地资源保障与国土生态安全领域的研究重点,以期为中国的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战略提供支撑。研究发现:土地整理工程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土地利用、土地评价、农地整理、耕地质量与安全、3S和土地信息技术、工矿废弃地复垦、农村居民点整理、土地生态、土地修复、基本农田建设与保护、节约用地、乡村空间格局与发展、耕地开发、市地整理等方向;土地评价、农地整理和耕地质量与安全是学者们比较关注的热点,发文量分别占比10.52%、10.16%和8.51%;围绕土地评价、农地整理、耕地质量与安全、3S和土地信息技术和工矿废弃地复垦等方向,“土地整理工程专栏”形成了10个在全国处于领先研究地位的作者合作网络组团,以及5个关键词聚类;“土地整理工程专栏”刊发论文覆盖了土地整理工程的各个方向,近年来学者们更加关注生态化土地整治,基于景观生态学等理论来构建土地利用安全格局、分析土地整治的生态效应,同时关注土地整治单项工程的生态化设计与修复技术、农村居民点的格局演变与布局优化等内容。未来土地资源保障与国土生态安全研究将更注重“系统化、生态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研究区域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理论、方法和机理,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的“整体保护、统一修复、综合治理”;借助基础信息大数据,开展自然资源一张图智能化管理研究,构建国土生态安全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法 土地整理工程 土地资源 生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大型露天煤矿土地损毁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35
12
作者 孙琦 白中科 +4 位作者 曹银贵 谢苗苗 胡兴定 姜彦竹 卢元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78-288,共11页
露天矿在"剥-采-运-排-复"生产活动中的土地损毁对矿区生态系统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危害或影响。该文以山西安太堡露天煤矿为例,将土地损毁过程作为矿区的风险源,通过构建黄土区特大型露天煤矿生态风险因果链,建立其综合生态风... 露天矿在"剥-采-运-排-复"生产活动中的土地损毁对矿区生态系统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危害或影响。该文以山西安太堡露天煤矿为例,将土地损毁过程作为矿区的风险源,通过构建黄土区特大型露天煤矿生态风险因果链,建立其综合生态风险的评价模型。根据露天煤矿不同土地损毁类型及矿区生态系统状态,利用生态遥感指数、实测数据与GIS空间分析方法进行风险源与风险受体评价,应用综合评价模型得出矿区综合风险值。结果表明:1)矿区土地损毁高生态风险区主要集中在未复垦的排土场,本身极不稳定,主要存在的风险为扬尘污染、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等;2)已复垦排土场和工业场地由于多年实施复垦及管护措施,逐步恢复稳定性,而部分外排土场在早期排土过程中,由于排土工艺不合理以及后期管护不当,导致土壤和植被退化,风险相对较高;3)露天采区的生态风险性较小,其生态敏感度属于中值区,受土地损毁影响较大,人类活动对其产生剧烈扰动。该研究将矿区生态风险进行量化,实现了风险值的空间化和可视化,有利于制定基于不同风险值的分级分区防范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复垦 煤矿 生态 生态风险评价 土地损毁 生态敏感度 安太堡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及其省域差异分析 被引量:53
13
作者 曹银贵 袁春 +2 位作者 周伟 陶金 华蓉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22,共6页
研究目的:分析全国1996—2005年耕地变化的情况和影响耕地变化的主要因子及其正负相关性与空间差异。研究方法:采用二元定距变量相关性分析方法计算众多因子与耕地之间的相关性;然后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寻找因子在显著与不显著中出现的... 研究目的:分析全国1996—2005年耕地变化的情况和影响耕地变化的主要因子及其正负相关性与空间差异。研究方法:采用二元定距变量相关性分析方法计算众多因子与耕地之间的相关性;然后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寻找因子在显著与不显著中出现的频次及正负相关性的一致性;最后分析主要影响因子的空间差异。研究结果:在研究期全国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主要是生态退耕所致;众多因子中的主要驱动因子有14个,基本上与耕地呈现出负相关,并且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研究结论: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有利于寻找地域之间驱动因子的差异,其主要驱动因子可作为后续耕地变化研究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驱动因子 统计分析 耕地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75
14
作者 王军 李正 +2 位作者 白中科 鞠正山 王国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40-345,共6页
中国土地整理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正式提出并运作,十多年来,土地整理在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和增加土地收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国土地整理工作的全面推进,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本文分析了土地整理... 中国土地整理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正式提出并运作,十多年来,土地整理在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和增加土地收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国土地整理工作的全面推进,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本文分析了土地整理对土壤、水环境、植被、生物资源、小气候和景观格局的影响,总结了土地整理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和方法,借鉴吸收国外土地整理生态保护的先进理念,结合中国土地整理的实际,提出了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趋势:1)强化土地整理与生态环境变化过程的研究;2)加强土地整理的多区域、多尺度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建立"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时间-程度-幅度"关系;3)构建适合土地整理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的科学方法和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环境影响 土壤 土地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30a间土地利用景观特征的粒度效应 被引量:22
15
作者 曹银贵 周伟 +1 位作者 王静 袁春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15-321,共7页
该研究是为了测度景观指数在时空上随粒度变化的特征;总结相同景观在不同粒度下的景观特征差异。利用不同的粒度大小,将景观类型图进行了栅格化,并选取景观指数,在类型与整体景观的水平上,进行了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测度。并采用相关性... 该研究是为了测度景观指数在时空上随粒度变化的特征;总结相同景观在不同粒度下的景观特征差异。利用不同的粒度大小,将景观类型图进行了栅格化,并选取景观指数,在类型与整体景观的水平上,进行了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测度。并采用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各景观指数与粒度相关性的差异。研究表明:粒度效应能有力地论证三峡库区近30a景观格局变化的特征;不同的景观指数随粒度也表现出不同的敏感程度,较敏感的是斑块密度、有效网格大小、正归化形状指数、聚合指数。同一类型景观在不同的景观指数测度上表现不同的变化规律,随粒度变化较为敏感的是耕地(坡度<25°)、林地、草地和城镇建设用地;多数指数呈现出随粒度变化的拐点,尤其在尺度400m;整体水平上,斑块密度和景观形状指数受粒度变化的影响较大;同一指标与粒度的相关性在类型水平和时间跨度上大多呈现出较高的一致性。此次研究很好反映了景观格局指数在不同空间分辨率(粒度)上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区域规划 水库 景观 粒度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露天煤矿区采矿对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的影响预测 被引量:23
16
作者 周伟 白中科 +1 位作者 袁春 付慧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5-60,共6页
黄土区大型露天矿区是一种剧烈的人工扰动区域,采矿活动对土地资源和生态与环境破坏非常严重,正确预测人工开采引发的人为加速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变化,可为生态脆弱煤矿区的生态恢复和重建提供依据.该文采用RS、GIS技术、统计分析、类... 黄土区大型露天矿区是一种剧烈的人工扰动区域,采矿活动对土地资源和生态与环境破坏非常严重,正确预测人工开采引发的人为加速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变化,可为生态脆弱煤矿区的生态恢复和重建提供依据.该文采用RS、GIS技术、统计分析、类比和趋势外推相结合的方法,对东露天矿区2005~208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和水土流失进行了预测性研究.结果表明:75年间,在没有采取生态重建的措施下,农用地减少3666.07 hm^2,未利用地减少1402.13 hm^2,居民点用地减少121.80 hm^2,全部变为独立工矿用地.土地利用结构和类型由多样性向单一类型的裸露的独立工矿用地发展,水土流失量由54.50万t/a变为77.85万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水土流失 变化分析 东露天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土族和土系划分标准 被引量:128
17
作者 张甘霖 王秋兵 +6 位作者 张凤荣 吴克宁 蔡崇法 章明奎 李德成 赵玉国 杨金玲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26-834,共9页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建立了亚类以上高级单元分类标准和检索,但在基层分类标准方面尚待系统建立和完善。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土族与土系划分的标准,从标准建立的背景、原则与特点到标准本身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并用实例演示...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建立了亚类以上高级单元分类标准和检索,但在基层分类标准方面尚待系统建立和完善。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土族与土系划分的标准,从标准建立的背景、原则与特点到标准本身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并用实例演示了土族土系标准在具体土壤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基层分类 土族 土系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灰色关联度法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34
18
作者 韩春建 梁朝信 +4 位作者 吴克宁 吕巧灵 付巧玲 关小克 李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53-56,共4页
为了对郑州市郊区绿色蔬菜基地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选取有机质、土壤质地、CEC、全氮、速效磷、速效钾作为评价因子,通过野外采样、室内分析,按照绿色蔬菜基地相关标准,采用GIS和灰色关联模型进行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以... 为了对郑州市郊区绿色蔬菜基地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选取有机质、土壤质地、CEC、全氮、速效磷、速效钾作为评价因子,通过野外采样、室内分析,按照绿色蔬菜基地相关标准,采用GIS和灰色关联模型进行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以评价数量显示,郑州市郊区绿色蔬菜基地土壤肥力属于极差和差的没有;肥力为良的最多,有56个;其次为肥力一般,有46个;而优等的很少,只有3个样点达到。空间分布上,土壤肥力为良的分布比较广,主要分布在西北部、东南和西南部,这可能是由于现有菜地、园地等造成人们肥料投入较高,其他主要为含量一般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 绿色蔬菜 土壤肥力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高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SEM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董光龙 苏航 +2 位作者 郑新奇 刘润润 薛景丽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5-40,共6页
研究目的:依据全国国家级非高新开发区数据样本,对非高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定量分析。研究方法: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只有5个指标的因子荷载小于0.3,未能很好地解释其对应的潜变量;其他的因子荷载... 研究目的:依据全国国家级非高新开发区数据样本,对非高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定量分析。研究方法: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只有5个指标的因子荷载小于0.3,未能很好地解释其对应的潜变量;其他的因子荷载均在0.3和1之间,很好地解释了其对应的潜变量,指标选取较合理。土地利用状况和管理绩效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8,偏高。研究结论:用地效益评价指标选取得较好,用地结构的评价指标次之,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欠佳。整体来看,非高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比较合理,只有个别指标的归类需要优化,该指标体系能够客观合理地评价开发区集约利用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集约 评价指标体系 结构方程模型 开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矿区土地复垦监测指标探讨 被引量:28
20
作者 周伟 曹银贵 +1 位作者 白中科 王金满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8-73,共6页
研究目的:试图建立一套煤矿区土地复垦实施监测的指标集,为行业部门土地复垦实施监管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在煤矿区土地复垦问题辨识、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内容分析和监测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基础上,提出了土地... 研究目的:试图建立一套煤矿区土地复垦实施监测的指标集,为行业部门土地复垦实施监管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在煤矿区土地复垦问题辨识、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内容分析和监测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基础上,提出了土地复垦实施监管的复垦进度、复垦土壤质量和复垦效果3方面的监测内容和39个监管指标,并分析了监管指标的管理属性和监管周期。研究结论:煤炭矿区土地复垦实施监管指标可以较好地反映煤炭矿区土地复垦实施的现状和变化趋势,为土地复垦活动、土地复垦效果评价、土地复垦验收和土地复垦监督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复垦 监测内容 监测指标 煤炭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