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参数判别流动单元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43
1
作者 姚合法 林承焰 +3 位作者 靳秀菊 申本科 张治国 何善斌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0-95,共6页
多参数识别是流动单元研究的发展方向,判别参数选择是多参数识别流动单元的关键。以鄂尔多斯盆地L37井区延安组Y9段河流相储层为例,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通过对表征储层的六项属性参数判别流动单元的能力及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选取... 多参数识别是流动单元研究的发展方向,判别参数选择是多参数识别流动单元的关键。以鄂尔多斯盆地L37井区延安组Y9段河流相储层为例,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通过对表征储层的六项属性参数判别流动单元的能力及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选取粒度中值、孔隙度、流动层分层指数三项参数作为L37井区流动单元判别参数,建立了流动单元判别函数,研究了储层非均质特征。研究表明,本区的河流相储层可以划分为为Ⅰ、Ⅱ、Ⅲ、Ⅳ四类流动单元,分别分布在曲流砂坝、决口扇和砂坝顶部、天然堤微相中,层内非均质性表现为夹心型、均变型、均质型三种类型。针对不同的储层非均质性,油田开发生产中应采取不同的开发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单元 判别函数 方法 多参数 流动分层指数 粒度中值 延安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油气沿断层纵向运移的地质因素 被引量:39
2
作者 赵密福 刘泽容 +1 位作者 信荃麟 蔡燕杰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1-24,共4页
根据油气纵向分布特征 ,系统地总结了控制油气沿断层纵向运移的地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区域盖层、走滑性质、断层的活动强度、油源的充足程度是油气纵向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 ;而断面正应力、砂泥岩比值、排驱压力值等对油气的纵向聚集... 根据油气纵向分布特征 ,系统地总结了控制油气沿断层纵向运移的地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区域盖层、走滑性质、断层的活动强度、油源的充足程度是油气纵向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 ;而断面正应力、砂泥岩比值、排驱压力值等对油气的纵向聚集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 ,但与纵向含油气层系的长短关系不大。并进一步阐述了断层活动与地震对油气纵向运移的影响。两者通常是伴生的 ,后者更有利于油气沿断层的垂向运移 ,规模也较大 ,而前者差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走滑性质 断层 活动强度 石油 天然气 纵向运移 油气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勘探程度地区烃源岩生烃特征研究——以渤海海域秦南凹陷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雷闯 殷世艳 +4 位作者 董桂玉 张盈 王宇 张伟华 马志刚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91-1402,共12页
渤海海域秦南凹陷勘探程度低,亟需开展各洼陷烃源岩生烃特征的精细研究以揭示油气勘探潜力和勘探方向。基于地质类比方法,在合理选择地质模型及地质参数的基础上,利用BasinMod盆地模拟软件重建了秦南凹陷各洼陷烃源岩埋藏史、成熟度史... 渤海海域秦南凹陷勘探程度低,亟需开展各洼陷烃源岩生烃特征的精细研究以揭示油气勘探潜力和勘探方向。基于地质类比方法,在合理选择地质模型及地质参数的基础上,利用BasinMod盆地模拟软件重建了秦南凹陷各洼陷烃源岩埋藏史、成熟度史和生烃史。结果表明,受差异性沉降和沉积的控制,东洼烃源岩成熟时间早且持续成熟时间长,现今已进入成熟—高成熟阶段(R_(o)=1.0%~2.0%),2次生烃作用分别发生在渐新世和中新世至今,生烃能力强;东南洼烃源岩成熟时间晚且持续成熟时间短,现今已进入中成熟阶段(R_(o)=0.7%~1.0%),主要生烃作用发生在中新世晚期至今,生烃能力强;西洼烃源岩普遍处于低成熟阶段(R_(o)<0.7%),主要生烃作用发生在上新世至今,生烃能力弱;层位上,各洼陷烃源岩生烃能力总体表现为沙三段>沙一段>东三段。秦南凹陷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潜力,应紧紧围绕东洼和东南洼洼槽带及其斜坡带油气运移优势指向区选择有效圈闭进行钻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类比方法 烃源岩 盆地模拟 成熟度史 生烃史 秦南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湖相碳酸盐岩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56
4
作者 孙钰 钟建华 +1 位作者 袁向春 孙贺龙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6,共6页
在参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中国湖相碳酸盐岩研究现状进行简要回顾和展望。首先讨论了湖相碳酸盐岩的分类,其成熟的分类方案考虑了陆源碎屑的混入以及与膏岩、泥岩的过渡类型;同时概述了湖相碳酸盐岩的形成条件及其发育特点,其形成与分... 在参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中国湖相碳酸盐岩研究现状进行简要回顾和展望。首先讨论了湖相碳酸盐岩的分类,其成熟的分类方案考虑了陆源碎屑的混入以及与膏岩、泥岩的过渡类型;同时概述了湖相碳酸盐岩的形成条件及其发育特点,其形成与分布受控于构造背景、气候和物源供给条件;重点介绍了湖相碳酸盐岩的沉积模式及其含油气性,不同的湖泊环境具有不同的沉积模式,并指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应放在湖相碳酸盐岩的形成条件及其生储性能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相碳酸盐岩 岩石类型 沉积模式 含油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麦地区晚石炭世碳酸盐岩台内滩储层综合评价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小敏 陈昭年 +3 位作者 樊太亮 余腾孝 曹自成 何海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71-381,共11页
碳酸盐岩台内滩是重要的油气勘探目标,但关于台内滩储层的形成与评价研究相对薄弱。以巴麦地区先巴扎区块上石炭统小海子组作为研究碳酸盐岩台内滩的典型实例,"露头-岩心-镜下-测井-地震"五位一体综合分析表明,小海子组发育... 碳酸盐岩台内滩是重要的油气勘探目标,但关于台内滩储层的形成与评价研究相对薄弱。以巴麦地区先巴扎区块上石炭统小海子组作为研究碳酸盐岩台内滩的典型实例,"露头-岩心-镜下-测井-地震"五位一体综合分析表明,小海子组发育竹蜓类生屑滩、藻核形石滩、生屑滩、砂屑滩和薄皮鲕粒滩等5种碳酸盐岩台内滩,形成于海侵背景下、内缓坡台地中的微低古隆起环境,受控于构造变形和海平面变化。优质储层受开阔台地浅滩沉积作用和(准)同生期成岩作用控制;纵向上小海子组下亚段的储层物性比上亚段好;平面上Ⅰ类储层自Bt8井沿北东东向至西南向呈条带状展布,与台内古地貌较高区域相对应;Ⅱ类储层主要发育在台内古地貌较低区域,呈零散的片状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台内滩 储层 层序地层 成岩作用 小海子组 巴麦地区 塔里木盆地 碳酸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造山带东部地壳结构的层析成像及广角反射的地震学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史大年 姜枚 +2 位作者 彭聪 薛光琦 魏素花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03-410,共8页
从层析成像和广角反射的角度,对大别造山带东部地震波速度结构进行了研究.层析结果清楚地显示了大别超高压变质带下方,高速异常体顶界面的埋深在海平面下1.5km左右;扇形剖面直观地显示了作为南北大别界限的水吼—五河断裂,以... 从层析成像和广角反射的角度,对大别造山带东部地震波速度结构进行了研究.层析结果清楚地显示了大别超高压变质带下方,高速异常体顶界面的埋深在海平面下1.5km左右;扇形剖面直观地显示了作为南北大别界限的水吼—五河断裂,以45°的倾角在上地壳底界面附近向下及南西方向延伸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造山带 超高压变质带 地震层析成像 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非海岸盆地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44
7
作者 林卫东 陈文学 +1 位作者 熊利平 高宇庆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50-455,共6页
西非海岸盆地群是典型的裂谷和被动陆缘叠合盆地,盆地经历了前裂谷阶段、同裂谷阶段、过渡阶段和被动大陆边缘阶段等4个演化阶段;发育盐下裂谷期湖相泥岩和盐上海相页岩2套主力优质烃源岩,油气主要富集在第三系广泛发育的滚动背斜和盐... 西非海岸盆地群是典型的裂谷和被动陆缘叠合盆地,盆地经历了前裂谷阶段、同裂谷阶段、过渡阶段和被动大陆边缘阶段等4个演化阶段;发育盐下裂谷期湖相泥岩和盐上海相页岩2套主力优质烃源岩,油气主要富集在第三系广泛发育的滚动背斜和盐岩相关构造圈闭内的三角洲、水下扇碎屑岩储层中。西非海岸盆地中段的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深水部分第三系成藏组合,下刚果盆地深水—超深水区盐相关构造是西非未来最有勘探潜力的地区,西非南北2段低勘探程度地区有一定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潜力 成藏主控因素 盆地演化 西非海岸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口-潍坊断裂带新生代盆地构造沉降对相邻板块运动的响应 被引量:9
8
作者 邓荣敬 徐备 +2 位作者 漆家福 郝立华 张友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9-446,共8页
营口-潍坊断裂带是郯庐断裂带中段一部分,自南向北发育潍北、莱州湾、黄河口、渤中、渤东、辽东、辽中等新生代沉积盆地(凹陷)。构造沉降量计算和作图结果表明,上述盆地的沉降史曲线有4种类型,它们对应不同的盆地类型。沿断裂带走向方... 营口-潍坊断裂带是郯庐断裂带中段一部分,自南向北发育潍北、莱州湾、黄河口、渤中、渤东、辽东、辽中等新生代沉积盆地(凹陷)。构造沉降量计算和作图结果表明,上述盆地的沉降史曲线有4种类型,它们对应不同的盆地类型。沿断裂带走向方向构造沉降速率的变化说明,营口-潍坊断裂带新生代以来构造活动自两端向中部逐渐迁移,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的汇聚速率和汇聚方向的变化以及菲律宾板块的影响控制了营口-潍坊断裂带新生代构造演化和平均构造沉降量的变化,渤海湾新生代盆地是拉分作用和主动裂谷伸展两种作用共同控制形成的复合型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块运动 回剥分析 构造沉降 新生代 营口-潍坊断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压法制造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柱齿的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马保松 张祖培 刘宝昌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8-30,共3页
采用添加Ni-P活化烧结WC -Co硬质合金的特殊工艺 ,用热压法成功地烧结出了新型的金刚石 -硬质合金复合柱齿。研究分析了热压烧结工艺 (烧结温度、烧结压力和保温保压时间 )对新型金刚石 -硬质合金复合柱齿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热压 金刚石 硬质合金 柱齿 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锚杆抗滑桩与土钉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胡焕校 刘静 《地质科技情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5-78,共4页
通过对滑坡现场的分析 ,确定了滑坡的空间结构及其破坏机制 ,在计算坡体下滑的基础上 ,确定了用预应力锚杆抗滑桩加土钉挂网喷砼支护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理 ,并按确定的各项参数进行施工 ,最后使滑体得到有效的治理。
关键词 抗滑桩 预应力锚杆 土钉 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水锁伤害机理及解水锁实验研究 被引量:42
11
作者 杨永利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7-141,共5页
针对地层压力低(压力系数小于1)、油井含水率低(小于50%)的低渗油井,水锁伤害普遍存在的问题,研究了毛细管效应和贾敏效应对产生水锁现象的机理认识。通过实验数据结果分析,得到了水锁现象与渗透率的关系,即:渗透率越低,水锁程度越严重,... 针对地层压力低(压力系数小于1)、油井含水率低(小于50%)的低渗油井,水锁伤害普遍存在的问题,研究了毛细管效应和贾敏效应对产生水锁现象的机理认识。通过实验数据结果分析,得到了水锁现象与渗透率的关系,即:渗透率越低,水锁程度越严重,10.00mD以下的岩芯,压力升高值基本在25%左右,而大于10.00mD的岩芯压力升高值在15%左右。注入表面活性剂后,解除水锁效果非常明显,特别是渗透率越低,效果越明显,最高驱替压力值下降幅度达到了近50%。说明表面活性剂对解水锁具有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锁 低渗透 储层伤害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