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辽宁省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林显 邵景力 崔亚莉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2-364,共3页
根据辽宁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开发潜力等,将辽宁省划分为优化发展区、重点发展区、限制发展区3个主体功能区。针对各功能区的特点,将系统动力学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对辽宁省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研究,提出了各... 根据辽宁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开发潜力等,将辽宁省划分为优化发展区、重点发展区、限制发展区3个主体功能区。针对各功能区的特点,将系统动力学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对辽宁省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研究,提出了各功能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优化配置方案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主体功能区 系统动力学模型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水资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中硝化菌群脱氮作用解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马鸣超 姜昕 +1 位作者 李俊 何江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0-354,共5页
采用16SrDNA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研究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中硝化菌群(氨氧化菌和亚硝酸氧化菌)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采用机械破壁、酚氯仿抽提和巢式PCR的方法处理样品,为后续的DGGE提供了理想的模板;DGGE图... 采用16SrDNA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研究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中硝化菌群(氨氧化菌和亚硝酸氧化菌)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采用机械破壁、酚氯仿抽提和巢式PCR的方法处理样品,为后续的DGGE提供了理想的模板;DGGE图谱显示,氨氧化菌种群随着滤层深度的增加先增多后减少,在20~60cm存在10种左右,多样性最丰富,是亚硝化作用的主要区域;亚硝酸氧化菌的多样性则相对贫瘠,主要分布在50cm及更深的范围,优势种群3-4种,是硝化作用的主要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快渗系统 硝化菌群 16S RDNA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平滩流量不同确定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2
3
作者 夏军强 吴保生 李文文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29,共10页
平滩流量是主槽过流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准确估算各断面平滩流量大小是黄河下游水沙调控的一项内容。本文首先阐述了平滩流量的概念,并结合黄河下游不同年代的实测横断面形态特征,给出了确定主槽范围及平滩高程的原则。接着评述了国内... 平滩流量是主槽过流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准确估算各断面平滩流量大小是黄河下游水沙调控的一项内容。本文首先阐述了平滩流量的概念,并结合黄河下游不同年代的实测横断面形态特征,给出了确定主槽范围及平滩高程的原则。接着评述了国内外已有确定平滩流量的方法,并分析了断面平滩流量四种确定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最后以下游花园口断面为例,给出了四种计算方法所得平滩流量的结果及其差别。通过比较认为,本文提出的采用一维水动力学模型确定平滩流量的方法所得结果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主槽范围 平滩高程 平滩流量 水位-流量关系 水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脱氮除磷回用于景观水体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程丽 李文捷 +1 位作者 王鹤立 郗红军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4年第9期19-21,共3页
采用纤维生物膜滤池-强化微絮凝纤维过滤的方法,对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回用于人工景观水体。试验结果表明出水中总磷一般可达到0.2mg/L以下,氨氮一般可以达到1.5mg/L以下;本试验系统在对氮磷去除的同时,对CODCr、BOD5、SS... 采用纤维生物膜滤池-强化微絮凝纤维过滤的方法,对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回用于人工景观水体。试验结果表明出水中总磷一般可达到0.2mg/L以下,氨氮一般可以达到1.5mg/L以下;本试验系统在对氮磷去除的同时,对CODCr、BOD5、SS、浊度等也有进一步的去除作用。试验出水水质可以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水体标准,可满足人工景观用水等高级回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回用 二级出水 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培植物生态槽对低C/N污水的脱氮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海兵 何江涛 +2 位作者 王雨春 殷淑华 姜旭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39-843,共5页
选用某污水处理厂的二沉池出水[(TN主要以硝态氮(NO3--N)形式存在)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水培植物生态槽进行脱氮试验,着重研究了NO3--N的反硝化过程.结果表明,NO3--N与COD均得到有效去除;生态槽厌氧区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0~18h,系统水力... 选用某污水处理厂的二沉池出水[(TN主要以硝态氮(NO3--N)形式存在)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水培植物生态槽进行脱氮试验,着重研究了NO3--N的反硝化过程.结果表明,NO3--N与COD均得到有效去除;生态槽厌氧区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0~18h,系统水力负荷为1.33m3/(m3-d),不投外加碳源时,空槽运行NO3--N去除率为10.80%;种植能分泌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凤眼莲使NO3--N去除率升至15.89%;而硫自养反硝化过程使NO3--N去除率提高至37.80%;投加葡萄糖时,TN与NO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7.20%和93.21%,出水浓度分别降到2.2,1.04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态氮 脱氮 水培植物 溶解性有机碳 硫自养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Cr(Ⅵ)在非线性Langmuir吸附条件下的径流流失试验与模拟 被引量:4
6
作者 吴秀杰 童菊秀 谭超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6-152,共7页
针对重金属铬(Cr)污染严重的现象,基于简单的二层非完全混合模型,将降雨时农田土壤与积水整个系统分为混合区及混合区以下两个部分,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和溶质质量守恒定律,研究土壤在非线性Langmuir吸附条件下,吸附性溶质Cr(VI)的径流流... 针对重金属铬(Cr)污染严重的现象,基于简单的二层非完全混合模型,将降雨时农田土壤与积水整个系统分为混合区及混合区以下两个部分,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和溶质质量守恒定律,研究土壤在非线性Langmuir吸附条件下,吸附性溶质Cr(VI)的径流流失规律。试验模拟的田间地表径流是由降雨引起的,根据降雨期间土壤与雨水相互作用情况,将降雨过程分为4个阶段分别求解进行研究。利用室内模拟降雨-径流试验所得数据进行模拟计算,并通过敏感性分析和模型参数对径流流失量的影响分析,阐明模型参数对土壤中吸附性溶质径流流失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此二层非完全混合模型能预测土壤在非线性Langmuir吸附条件下,吸附性溶质Cr(VI)的径流流失规律。该模型对入渗水溶质与土壤混合层溶质之间的非完全混合系数γ非常敏感,对土壤混合层溶质与地表积水-径流水溶质之间的非完全混合系数α不敏感,对Langmuir吸附方程中的参数B、C也不敏感。其中γ和α对模拟径流流失过程的影响主要作用于降雨前期,而Langmuir吸附方程中的参数B对模拟过程的影响作用于降雨前期,C也主要作用于降雨前期,但对后期的影响比其他参数更大。试验数据显示地表径流中溶质含量很低,说明该次试验中混合层溶质进入地表积水-径流层量很少,而模拟α值很小,与实际情况吻合,同时也说明,土壤中流失的污染物重金属Cr(VI)大多存在于地下排水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径流 二层非完全混合模型 非线性Langmuir吸附 CR(V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