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哥拉Bonga碳酸岩型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5
1
作者 章永梅 顾雪祥 +4 位作者 彭义伟 郑硌 张岩 高海军 董树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0-68,共19页
安哥拉Bonga岩体是位于Paran-Angola-Etendeka火成岩省的一个碳酸岩杂岩体,呈孤立的岩塞状产于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断裂交汇部位,环状和岩筒构造发育。在岩石组成上,发育一套正长岩+碳酸岩+霓长岩±碱玄质-响岩质喷发角砾岩组合;... 安哥拉Bonga岩体是位于Paran-Angola-Etendeka火成岩省的一个碳酸岩杂岩体,呈孤立的岩塞状产于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断裂交汇部位,环状和岩筒构造发育。在岩石组成上,发育一套正长岩+碳酸岩+霓长岩±碱玄质-响岩质喷发角砾岩组合;在矿物组合上,以方解石为主,伴生烧绿石、磷灰石、磁铁矿、萤石和稀土矿物。烧绿石作为岩体中主要的含铌矿物,富集形成了超大型岩浆成因碳酸岩型铌矿床。在化学组成上,主要为钙铁质碳酸岩,富集Sr、Ba、Mn、Nb、Th和LREE,亏损K、Ti和U;稀土元素呈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分布型式,无Ce、Eu异常。这些特征与世界上典型钙铁质火成碳酸岩一致。Zr/Hf、Y/Ho比值和Y含量反映岩体形成过程中有热液参与,属于一种熔体-流体过渡的高度演化的岩浆体系。Bonga铌矿床形成于岩浆期和热液期,早期形成的为红褐色自形氟钙和羟钙烧绿石,晚期为黄绿色半自形-它形空钙烧绿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绿石 碳酸岩 矿床成因 铌矿床 Bonga 安哥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西准噶尔哈姆图斯火山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治国 刘磊 +5 位作者 刘希军 胡荣国 龚小晗 谭震江 王梦超 李锐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8-269,共12页
西准噶尔博什库尔-成吉斯岩浆弧是新疆西准噶尔北部一条重要的岩浆弧,其岩浆作用时限及构造背景还存在不确定性。通过对博什库尔-成吉斯岩浆弧内哈姆图斯火山岩的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厘定了哈姆图斯火山岩的大地构造背景及形成... 西准噶尔博什库尔-成吉斯岩浆弧是新疆西准噶尔北部一条重要的岩浆弧,其岩浆作用时限及构造背景还存在不确定性。通过对博什库尔-成吉斯岩浆弧内哈姆图斯火山岩的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厘定了哈姆图斯火山岩的大地构造背景及形成时代。结果显示,该火山岩岩石组合以玄武岩和玄武安山岩为主,岩石SiO2含量为46.35%~58.18%,TiO2为0.63%~0.73%,Mg#值为55~69;∑REE为(46.53~87.43)×10-6,(La/Yb)N=2.92~5.67,(Gd/Yb)N=1.33~1.73,呈现轻稀土富集重,重稀土略亏损;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 Ta、 Ti),源区具有高Th/Yb值(1.46~1.84),是典型的岛弧岩浆特征,形成于与俯冲有关的岛弧环境。其中玄武安山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16.0±1.7 Ma,表明该火山岩形成于晚石炭纪。结合前人对西准噶尔地区的研究结果,揭示了西准噶尔晚古生代洋盆俯冲体系引起的岛弧岩浆作用一直持续到了晚石炭纪末期,是形成博什库尔-成吉斯岩浆弧的一期重要岩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锆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 哈姆图斯 博什库尔-成吉斯岩浆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亚洲洋构造域中西段新元古代晚期至晚泥盆世的构造运动 被引量:1
3
作者 孟勇 张欣 +4 位作者 陈奋宁 李佐臣 冯益民 祁尧刚 郑若蕾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77,共20页
古亚洲洋构造域是由东欧克拉通和西伯利亚克拉通南侧的沟弧盆系统、主洋盆系统和卡拉库姆-塔里木-华北克拉通北侧的大陆边缘系统组成的复合型造山带,其动力学体系波及范围涉及萨彦-额尔古纳造山系、乌拉尔-天山-兴蒙造山系,昆仑-祁连-... 古亚洲洋构造域是由东欧克拉通和西伯利亚克拉通南侧的沟弧盆系统、主洋盆系统和卡拉库姆-塔里木-华北克拉通北侧的大陆边缘系统组成的复合型造山带,其动力学体系波及范围涉及萨彦-额尔古纳造山系、乌拉尔-天山-兴蒙造山系,昆仑-祁连-秦岭造山系等,这一地域保存了新元古代晚期到泥盆纪造山过程的丰富信息,是研究古亚洲洋演化的重要窗口。本文以古亚洲洋动力学体系波及范围的中西段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新元古代晚期至晚泥盆世的构造运动划分为贝加尔造山运动、萨拉伊尔(兴凯)造山运动、哈萨克斯坦造山运动、加里东造山运动和天山造山运动:①贝加尔造山运动使图瓦地块和阿巴坎地块拼接到西伯利亚克拉通南缘,表现为增生造山;②萨拉伊尔造山运动使阿尔泰地块和南蒙古地块先后拼贴在西伯利亚克拉通南缘,形成萨彦-额尔古纳增生造山系,也属于增生造山运动;③出现在中奥陶世—晚奥陶世的哈萨克斯坦造山运动使科克切塔夫地块、斋桑地块、克孜勒库姆地块、巴尔喀什-伊犁地块、伊塞克地块、中天山地块及准噶尔地块之间的洋盆封闭,形成哈萨克斯坦联合陆块;④发生在志留纪末(东西昆仑则持续到中泥盆世末期的加里东造山运动使阿中地块、中祁连地块、南祁连地块、柴达木地块、西秦岭联合地块、秦岭地块和上扬子陆块拼贴在中轴大陆块区南缘,造成中轴大陆块区南缘大陆增生;⑤发生在中泥盆世末—晚泥盆世的天山造山运动使中轴大陆块区中西段与扩大后的西伯利亚陆块拼接在一起。本研究加深了对古亚洲洋复杂构造历史的理解及对区域地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亚洲洋构造域 贝加尔造山运动 萨拉伊尔造山运动 兴凯造山运动 哈萨克斯坦造山运动 加里东造山运动 天山造山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芜盆地凹山铁矿床辉长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斑岩的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4
4
作者 段超 毛景文 +4 位作者 李延河 侯可军 袁顺达 张成 刘佳林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59-1171,共13页
宁芜盆地是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矿集区之一,是玢岩型铁矿成矿模式建模的基地。玢岩型铁矿床成矿时代的约束对区域成岩成矿作用及成矿动力学背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凹山铁矿床是宁芜盆地玢岩型铁矿床的典型代表之一,本文选择... 宁芜盆地是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矿集区之一,是玢岩型铁矿成矿模式建模的基地。玢岩型铁矿床成矿时代的约束对区域成岩成矿作用及成矿动力学背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凹山铁矿床是宁芜盆地玢岩型铁矿床的典型代表之一,本文选择矿区发育的两种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的岩浆岩为研究对象,进行锆石LA-MC-ICP-MS U-Pb年代学研究,获得赋矿辉长闪长玢岩成岩年龄为131.7±0.7Ma,后期穿切矿体的花岗闪长斑岩成岩年龄为126.1±0.5Ma。凹山铁矿床成矿年龄在131.7~126.1Ma之间,属于早白垩纪。成矿作用伴随盆地早期岩浆作用而形成,受区域岩石圈伸展和减薄作用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LA-MC-ICP-MSU-Pb年龄 辉长闪长玢岩 花岗闪长斑岩 凹山铁矿床 玢岩型铁矿 宁芜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农田生态系统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36
5
作者 丛源 郑萍 +1 位作者 陈岳龙 侯青叶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81-688,共8页
2005—2006年期间,分别采集了北京农田生态系统的大气干湿沉降、灌溉水和化肥3种外源输入的样品,共计63件。3种来源样品的年输入通量的定量计算和对比表明,不同地区不同输入途径的重金属元素的年输入通量差异较大,研究区农田土壤中重金... 2005—2006年期间,分别采集了北京农田生态系统的大气干湿沉降、灌溉水和化肥3种外源输入的样品,共计63件。3种来源样品的年输入通量的定量计算和对比表明,不同地区不同输入途径的重金属元素的年输入通量差异较大,研究区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主要输入途径是大气干湿沉降。如果不考虑农田生态系统的外源输出量,按照目前的污染速度,50年后怀柔和大兴地区表层土壤中Cd的含量可突破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碱性土壤的二级标准,污染情况比较严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其他地区的外源输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引起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发生质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风险评价 重金属元素 土壤 通量 农田生态系统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加里东期陡水岩体的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稀土含矿性探讨 被引量:11
6
作者 苏晓云 郭春丽 +3 位作者 陈振宇 赵正 郭娜欣 赵芝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34-346,共13页
利用LA-MC-ICPMS对陡水岩体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的锆石开展了U-Pb同位素测试,获得206Pb/238U年龄为460.8±1.5 Ma(n=10,MSWD=0.78),属华南加里东晚期第一次岩浆活动峰期的产物。陡水花岗岩显示高硅(SiO2平均含量为78.37%),富钾... 利用LA-MC-ICPMS对陡水岩体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的锆石开展了U-Pb同位素测试,获得206Pb/238U年龄为460.8±1.5 Ma(n=10,MSWD=0.78),属华南加里东晚期第一次岩浆活动峰期的产物。陡水花岗岩显示高硅(SiO2平均含量为78.37%),富钾(K2O>Na2O)的特征,A/CNK平均值1.17,属于高硅高钾过铝质花岗岩。其稀土总量偏低(平均为90.68μg/g),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图具有M型四分组效应,强烈的Eu负异常;明显亏损Ba、Sr、Ti、P元素。相对于已知含稀土矿的和具有寻找稀土矿潜力的加里东期岩体来说,陡水岩体可能不具备形成稀土矿的能力。通过对南岭地区已确认的加里东期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资料对比分析,认为华南地区加里东期花岗岩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形成有很大贡献,在今后的找矿工作中应给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南 加里东期 陡水岩体 锆石LA-MC-ICPMSU-Pb年龄 稀土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近地球”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与思考 被引量:4
7
作者 颜丹平 程捷 余晓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26,共3页
精品视频公开课是"本科教学工程"的重要建设内容。"走近地球"作为第四批入选课程,经过近一年时间完成全部建设内容,达到了教学建设目标,即以"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为基础,通过简化和浓缩,以通俗的视频... 精品视频公开课是"本科教学工程"的重要建设内容。"走近地球"作为第四批入选课程,经过近一年时间完成全部建设内容,达到了教学建设目标,即以"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为基础,通过简化和浓缩,以通俗的视频课程方式,讲述地球从外而内的物质组成、从古至今发生的地质事件、从组成到运动的表现形式以及地球科学对现代生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经过技术加工和精细编辑程序后上网发布,为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对该视频教学课程进行介绍,并就建设过程中有关教学目标凝练和教学组织方式提出进一步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品视频公开课 走近地球 地球科学概论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ture China-Africa research collaboration in geoscience: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8
作者 Michael H.STEPHENSON Hassina MOURI +5 位作者 Gbenga OKUNLOLA CHENG Li WANG Meng ZHAO Yu GU Liping WANG Chengshan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9-465,共7页
At the 19th G20 Summit in Brazil in November 2024,China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sustainable solutions to climate change,biodiversity loss,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This continued the theme of the 2016 G20 Hangzh... At the 19th G20 Summit in Brazil in November 2024,China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sustainable solutions to climate change,biodiversity loss,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This continued the theme of the 2016 G20 Hangzhou Summit,at which China placed development at the center of the G20’s macroeconomic policy coordination for the first time,adopting the G20 Action Plan on the United Nations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G20 Initiative on Supporting Industrialization in Africa and 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In Brazil,China announced actions on advancing modernization in Africa over the next three years with a Chinese commitment of RMB360 billion yuan in financial support.In this article,we examine the potential role of geoscience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development,particularly in the sustainable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the prevention of climate change impacts,as well as mitigation of geo-hazards and their health implications,indicating the areas where China’s geoscience for Africa is strong and where it requires more effort.We find that although China is the world’s leading publisher of scientific papers,its contribution to geoscience in Africa(the globe’s fastest-growing economic area),as shown by bibliometric research,appears to be rather small and inconsistent with the research priorities of Africa.Amongst the priorities for geoscience research in Africa,which are not addressed substantially by the research conducted so far,are sustainable mineral and hydrocarbon development,hydrology and hydrogeology,climate change and resilience,natural hazards,medical geology,agrominerals,and geoscience education and training.A particular opportunity for African nations is the presence of critical minerals-minerals needed for the energy transition and for batteries for electric cars in particular.Africa is well-endowed with many of these critical materials,such as rare earth elements and platinum group metals.Several research groups stress the need for the agency on the part of African institutions to map out these valuable resources,understand their value and the economics and sustainability of their extraction,encourage local business,attract investment,and scrutinize proposals from potential international investors to get the best deals.A strong point of existing China-led geoscience development includes the Deep-time Digital Earth(DDE)program online computing platform and it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ol GeoGPT,which is being developed in partnership with Zhejiang Laboratory.These are being developed with strong China funding support for free and wide global access,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Africa.These advanced tools will help to place the agency of development squarely in the hands of African scientists and institutions.In summary,the following are recommended:(1)a more coordinated and strategic approach to China-led geoscience research in Africa;(2)an Africa-centered,geoscience funding initiative that concentrates on relevant topics to the continent such as critical minerals exploration and other geological resources,materials and processes and their health implications on the populations and ecosystems in general,as well as climate change and climate change resilience;and(3)continued support for China-led international initiatives that seek to increase the agency and capacity of Africa geoscience researchers,for example the Deep-time Digital Earth platfo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 scienc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igital empowerment China-Africa geo-collaboration Deep-Time Digital Ear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东南后坑酸性蚀变岩帽地质及矿物学特征 被引量:8
9
作者 刘秋平 唐菊兴 +8 位作者 胡古月 宋扬 谢富伟 代晶晶 孙渺 余旭辉 叶泽富 傅正圆 郭晓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99-614,共16页
蚀变岩帽在地表一般表现为陡倾的正地形,是高温、高氧逸度流体对围岩进行酸性淋滤,形成的一系列高级泥化和泥化等蚀变矿物组合。这种蚀变是浅成低温热液蚀变系统的一部分,其深部可能具有寻找斑岩型矿化的潜力。浙东南陆相火山岩地区普... 蚀变岩帽在地表一般表现为陡倾的正地形,是高温、高氧逸度流体对围岩进行酸性淋滤,形成的一系列高级泥化和泥化等蚀变矿物组合。这种蚀变是浅成低温热液蚀变系统的一部分,其深部可能具有寻找斑岩型矿化的潜力。浙东南陆相火山岩地区普遍发育此种蚀变岩帽,但该类型蚀变常被前人定义为"次生石英岩"。本文选择其中典型的后坑蚀变岩帽,通过大比例尺蚀变填图、岩心编录,利用短波红外(ASD)、电子探针(EPMA)、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等分析技术手段,发现蚀变岩帽具有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蚀变矿物分带。垂直方向由深到浅依次发育刚玉-绢云母,绢云母-叶蜡石,明矾石-高岭石-地开石具分带特征;水平方向上从核部到边部依次发育多孔状石英-金红石、高级泥化带(明矾石-叶蜡石-高岭石-地开石-水铝石-Aluminum Phosphate and sulphates矿物)、泥化带(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并得出以下几点认识:①后坑蚀变岩帽中明矾石短波红外特征吸收峰在1480~1491nm之间,以岩浆-热液成因的钾明矾石为主,含少量钠明矾石;②叶蜡石短波红外特征吸收峰在2167nm左右,分为两种成因:早期高级泥化阶段的绢云母经后期热液退变质蚀变而成以及早期高岭石经后期热液进变质作用形成;③蚀变岩帽根部的刚玉被后期热液蚀变形成绢云母,刚玉-绢云母蚀变带之下可能是黄铁绢英岩化带;④早期水铝石被后期热液蚀变形成地开石,代表了热液的多期次性;通过对比后坑蚀变岩帽与其他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如Horse-Ivaal和Vuda等矿床)的蚀变矿物分带后,发现后坑蚀变岩帽蚀变矿物分带与这些典型矿床相似。本文认为后坑蚀变岩帽属于该成矿系统上部的浅成低温热液蚀变部分,其深部具有寻找斑岩矿床的潜力,同时提出浙东南其他发育在陆相火山岩中的蚀变岩帽也属于该蚀变系统,具有寻找斑岩型铜金矿床的较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蚀变岩帽 后坑 高级泥化带 泥化带 明矾石 叶蜡石 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北鹤庆县松桂铝土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环境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行军 王梓桐 +3 位作者 王根厚 周洁 崔银亮 张道红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05-221,共17页
笔者以松桂铝土矿床沉积型铝土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矿床沉积型铝土矿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而对其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环境进行了研究。松桂铝土矿床以Al_2O_3含量高、A/S值高为特征。含铝岩系的稀土总量总体较高,不同样品之间差别较大,具... 笔者以松桂铝土矿床沉积型铝土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矿床沉积型铝土矿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而对其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环境进行了研究。松桂铝土矿床以Al_2O_3含量高、A/S值高为特征。含铝岩系的稀土总量总体较高,不同样品之间差别较大,具中等程度的Eu负异常,多具Ce正异常;稀土配分曲线均为向右陡倾的弱"V"或弱"M"型曲线,斜率不等,反映稀土元素分馏程度不等。含铝岩系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U、高场强元素Nb、Ta和亲铁元素Cr、V、Ti,其余元素则明显亏损。含铝岩系之中伴生有黑色金属Ti和V、稀土元素、稀有金属Nb和Li,可以与Al_2O_3一起综合利用。聚类分析显示,Al_2O_3与Nb、TiO_2、REE、Li呈正相关,相关性明显。含铝岩系灰岩标准化曲线为近水平的"U"字型曲线,含铝岩系的钛率(17.91)与下伏北衙组灰岩、砂岩的钛率(26.21)接近,说明含铝岩系与下伏的北衙组关系密切。含铝岩系的Be含量低(2.23×10^(-6))、Th/U中等(3.68)、多具Ce正异常,说明松桂铝土矿床来源于风化壳,后又经历了沉积作用的改造;Ga含量低(12.71×10^(-6))、Sr含量低(43.0×10^(-6))、Ba含量低(27.9×10^(-6))、Eu/Sm值较低(0.17),显示出陆相沉积的特征;Sr/Ba值较高(1.73),显示出海相沉积的特征;这预示着松桂铝土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于古风化壳,沉积作用改造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桂 铝土矿 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物质来源 成矿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大瑶山大黎斑岩型钼铜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忠阳 党院 +2 位作者 韦子任 叶有乐 陈懋弘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9-257,共9页
广西大黎钼铜矿床位于钦杭成矿带西南端大瑶山多金属成矿带上,是近年新发现的与中酸性岩体有关的斑岩型钼铜矿床。利用Re-Os同位素方法对矿体中的5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成矿时代测定,获得的模式年龄为101.1±1.5 Ma至103.5±1.5 ... 广西大黎钼铜矿床位于钦杭成矿带西南端大瑶山多金属成矿带上,是近年新发现的与中酸性岩体有关的斑岩型钼铜矿床。利用Re-Os同位素方法对矿体中的5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成矿时代测定,获得的模式年龄为101.1±1.5 Ma至103.5±1.5 Ma,加权平均年龄为101.7±1.2 Ma,等时线年龄为100.1±3.7 Ma,与前人获得的大黎岩体石英二长岩和石英二长斑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102.8±0.9 Ma和101.7±1.2 Ma相吻合,表明成岩和成矿时代一致,为燕山晚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因此,大黎斑岩型钼铜矿床形成于华南地区中生代第三次大规模成矿期,为早白垩世晚期华南地区岩石圈伸展拉张的大地构造背景下的产物。目前的研究表明,大瑶山地区斑岩型矿床除加里东期的钨多金属矿床外,燕山期的铜钼矿床、金多金属矿床也是重要的矿床类型,大瑶山地区具有良好的寻找斑岩型矿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钼矿 RE-OS年龄 早白垩世 斑岩型钼铜矿床 大瑶山隆起 大黎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巴根黑格其尔铅锌矿花岗斑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Sr-Nd-Pb-Hf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向国 黄蒙辉 +5 位作者 王兆强 李进文 张德会 王帅杰 王思耀 焦天龙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27-552,共26页
巴根黑格其尔矿床位于大兴安岭中段,该矿床为一中型矽卡岩型铅锌铁矿。本文对矿区内的花岗斑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花岗斑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51±2.2Ma,是晚侏罗世岩浆活动的产物。花岗斑岩A/CNK在0.8... 巴根黑格其尔矿床位于大兴安岭中段,该矿床为一中型矽卡岩型铅锌铁矿。本文对矿区内的花岗斑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花岗斑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51±2.2Ma,是晚侏罗世岩浆活动的产物。花岗斑岩A/CNK在0.83~1.35之间,具有高硅(70.21%~72.85%)、富碱(6.60%~8.53%)、低P2O5(0.09%~0.11%)的特征;分异指数(DI)为85.7~92.8,固结指数(SI)为3.52~5.80,表明岩石经历了较强的分异演化作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图解显示U、La、Hf、Yb、Lu、Rb、K相对富集,Sr、P、Ti、Ta、Nb和Ba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型,且具有中等的Eu负异常,花岗斑岩属准铝质到过铝质的高分异Ⅰ型花岗岩。花岗斑岩(87Sr/86Sr)i值为0.70222~0.70557,εNd(t)值为2.3~2.5,εHf(t)值为6.2~9.2,二阶段Nd模式年龄为741~755Ma,二阶段Hf模式年龄为613~808Ma,经校正后的(206Pb/204Pb)t值为18.253~18.396,(207Pb/204Pb)t值为15.521~15.546,(208Pb/204Pb)t值为37.841~38.066,具有混合成因Pb的特征,以上结果说明花岗斑岩岩浆起源于新元古代加入地壳的亏损地幔物质。巴根黑格其尔花岗斑岩岩浆与大兴安岭地区的晚侏罗世花岗岩岩浆基本同期侵位,其形成与晚侏罗世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的后碰撞过程有关,并可能叠加了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引发的弧后伸展的影响。巴根黑格其尔花岗斑岩对矿体起到破坏的作用,是在成矿以后形成的,后期的找矿勘查工作应重点围绕闪长岩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斑岩 年代学 地球化学 Sr-Nd-Pb-Hf同位素 构造环境 巴根黑格其尔铅锌铁矿 大兴安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岭岩浆岩成矿专属性及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63
13
作者 王登红 陈振宇 +5 位作者 黄凡 王成辉 赵芝 陈郑辉 赵正 刘新星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0-238,共9页
岩浆岩的成矿专属性是一个古老而又具有长期挑战性的科学问题,南岭地区花岗岩大面积出露,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世人瞩目。本文在综述与花岗岩具有密切成因联系的矿产资源时空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指出南岭岩浆岩与金属矿产之间除了具有成分... 岩浆岩的成矿专属性是一个古老而又具有长期挑战性的科学问题,南岭地区花岗岩大面积出露,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世人瞩目。本文在综述与花岗岩具有密切成因联系的矿产资源时空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指出南岭岩浆岩与金属矿产之间除了具有成分上的专属性之外,还具有空间上和时间上的专属性。其中,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矿产包括赣南等地的铂族元素和桂北等地的铜镍硫化物矿床,与中基性岩浆岩有关的钛铁矿和稀土矿床偶见,与酸性岩有关的矿产则以钨锡钼铋等传统优势矿产最为发育,与中酸性岩浆岩有关的铅锌铜金银等矿产也广泛分布;在空间上,南岭东段北部的花岗岩类明显富集石英脉型的钨矿,南部富集铀矿,西段明显富集锡铅锌矿,而中段则钨锡钼铋铜铅锌均发育,具有叠加的特点;在时间上,南岭岩浆岩具有多旋回成矿特点,但后来居上,以燕山期的成矿作用最为强烈。影响南岭岩浆岩成矿专属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在利用成矿专属性特点指导找矿时也需要分析"找矿专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专属性 找矿专属性 南岭 岩浆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水系河水主要离子化学特征 被引量:39
14
作者 夏学齐 杨忠芳 +3 位作者 王亚平 季峻峰 李文明 袁旭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4-202,共9页
2007年夏季采集了长江从上游沱沱河至入海口的干流原水样品36个,长江各主要支流水样品40个,分析了江水Ca2+、Mg2+、Na+、K+、HCO3-、SO42-、Cl-离子含量及溶解性SiO2等溶质成分。结果显示,长江流域水系离子化学组成主要受碳酸盐和蒸发... 2007年夏季采集了长江从上游沱沱河至入海口的干流原水样品36个,长江各主要支流水样品40个,分析了江水Ca2+、Mg2+、Na+、K+、HCO3-、SO42-、Cl-离子含量及溶解性SiO2等溶质成分。结果显示,长江流域水系离子化学组成主要受碳酸盐和蒸发岩风化控制,长江上游水离子化学呈现阳离子以K+和Na+为主,阴离子以Cl-和SO42-为主的蒸发岩类风化控制特征,但随着采样点位下移,离子含量逐渐呈现阳离子以Ca2+为主,阴离子以HCO3-为主的逐渐向碳酸盐风化过渡的特征;从时间变化上看,与20世纪50年代至1990年长江水离子化学数据相比,以Na+、K+、SO42-和Cl-为代表的所有阴阳离子均有明显增加;从通量上看,洞庭湖和鄱阳湖是长江离子两个最大的输入源,除洞庭湖和鄱阳湖外的其他长江各大支流中,岷江是长江Na+、K+、Ca2+、Mg2+、F-和HCO3-的最大输入源,嘉陵江是SO24-和溶解性SiO2的最大输入源;在几大世界河流中,长江是对海洋Mg2+、SO24-和Cl-的输入通量最大的河流,Ca2+和HCO3-通量仅次于亚马逊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地球化学 常量离子 风化 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科1井南孔选址、岩心剖面特征与特殊岩性层的分布 被引量:26
15
作者 高有峰 王璞珺 +4 位作者 王成善 任延广 王国栋 刘万洙 程日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69-675,I0007,共8页
松科1井南孔是松辽盆地白垩系科学钻探工程两个钻孔中的一个,位于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坳陷区齐家古龙凹陷敖南鼻状构造的翼部。通过对松科1井南孔嫩二段底部到泉三段顶部连续取心资料的详细描述,建立松科1井南孔岩心剖面,识别出5种常见岩性... 松科1井南孔是松辽盆地白垩系科学钻探工程两个钻孔中的一个,位于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坳陷区齐家古龙凹陷敖南鼻状构造的翼部。通过对松科1井南孔嫩二段底部到泉三段顶部连续取心资料的详细描述,建立松科1井南孔岩心剖面,识别出5种常见岩性(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和细砂岩)和8种特殊岩性(白云岩、火山灰、油页岩、灰质泥岩、泥灰岩、重结晶灰岩、介形虫碎屑灰岩和介形虫灰岩)。特殊岩性出现的总层数为172层,总厚度为14.516m,分布在青一段,青二、三段,姚二、三段,嫩一段和嫩二段地层中。对松科1井的精细岩心描述和对特殊岩性的识别是后续研究工作开展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科1井南孔 陆相白垩系科学钻探 岩心描述 岩心剖面 特殊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岭地区花岗岩型铀矿的特征及其成矿专属性 被引量:61
16
作者 陈振宇 黄国龙 +4 位作者 朱捌 陈郑辉 黄凡 赵正 田泽瑾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4-275,共12页
南岭地区是我国花岗岩型铀矿的重要矿集区。该区产铀岩体的成因类型以S型(改造型)花岗岩为主,对岩性没有明显的选择性。构造是控制铀成矿的重要因素之一,几乎所有热液铀矿体都分布在一定的断裂或破碎构造中,并且与穿切于花岗岩中的中基... 南岭地区是我国花岗岩型铀矿的重要矿集区。该区产铀岩体的成因类型以S型(改造型)花岗岩为主,对岩性没有明显的选择性。构造是控制铀成矿的重要因素之一,几乎所有热液铀矿体都分布在一定的断裂或破碎构造中,并且与穿切于花岗岩中的中基性岩脉密切相伴。产铀岩体的热液蚀变发育,规模大、范围广、类型全的热液蚀变是判别产铀岩体的重要标志。产铀岩体的主要成岩时代为印支期和燕山期,铀成矿作用则主要发生于燕山晚期-喜山期,成岩成矿具有明显的时差,指示成岩和成矿作用是两次或两次以上不同的地质作用。印支期和燕山期花岗岩主要提供成矿铀源和成矿围岩,而铀矿成矿作用与燕山晚期-喜山期伸展断裂构造和蚀变交代的关系更为密切。对于南岭地区的花岗岩型铀矿,燕山晚期-喜山期的伸展构造活动及其伴随的中基性-酸性岩浆活动比印支期-燕山期的花岗岩更具有成矿专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地区 花岗岩型铀矿 成矿专属性 控矿因素 成矿系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岭东段与稀土矿有关岩浆岩的成矿专属性特征 被引量:51
17
作者 赵芝 王登红 +3 位作者 陈振宇 郭娜欣 刘新星 何晗晗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5-263,共9页
南岭是我国特有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集区,区内出露的大面积岩浆岩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近十几年来,积累了一批与稀土矿有关岩浆岩的同位素年代学、矿物学、岩石地球化学资料,为其成矿专属性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本文通过对... 南岭是我国特有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集区,区内出露的大面积岩浆岩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近十几年来,积累了一批与稀土矿有关岩浆岩的同位素年代学、矿物学、岩石地球化学资料,为其成矿专属性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本文通过对南岭东部成矿花岗岩类系统的年代学、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以及与非成矿花岗岩的对比,认为:(1)成矿花岗岩类的锆石U-Pb年龄主要分布在150~461 Ma,形成于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2)成矿花岗岩中含一定量易风化的稀土载体矿物,尤其是可见稀土独立矿物。稀土载体矿物的含量和配分类型决定成矿母岩中稀土含量和配分类型;(3)基性、中性、酸性及碱性岩类均能成为良好的成矿母岩,但钾长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二长花岗岩为主要的成矿岩石类型;(4)成矿花岗岩中,碱含量偏高,且钾含量大于钠,稀土含量也普遍偏高。重稀土型成矿花岗岩比轻稀土型成矿花岗岩更加富集重稀土,也易富集Rb、Pb等元素,更亏损Ba、Zr等元素。南岭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稀土成矿条件,仍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 岩浆岩 成矿专属性 南岭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墨竹工卡县邦铺钼(铜)矿床辉钼矿稀土—微量元素特征及对成矿流体性质的指示 被引量:19
18
作者 王立强 唐菊兴 +3 位作者 王登红 罗茂澄 陈伟 黄凡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87-892,共6页
文章以西藏墨竹工卡县邦铺钼(铜)矿床辉钼矿为研究对象,采用高精度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对辉钼矿进行了稀土和微量元素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辉钼矿具有轻稀土富集的右倾配分模式,轻重稀土内部分馏明显。辉钼矿稀土元素不同程度地出... 文章以西藏墨竹工卡县邦铺钼(铜)矿床辉钼矿为研究对象,采用高精度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对辉钼矿进行了稀土和微量元素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辉钼矿具有轻稀土富集的右倾配分模式,轻重稀土内部分馏明显。辉钼矿稀土元素不同程度地出现铕负异常和铈负异常现象,分析得出其铕负异常可能是继承了成矿流体自身铕亏损的特征,而铈负异常反映出成矿流体该阶段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特征。辉钼矿微量元素中Cu、Pb、Zn、W等元素含量较高,表明成矿流体自身富集成矿元素的特征;而高场强元素亏损、Hf/Sm、Nb/La、Th/La比值小于1的特征,反映出成矿流体为富Cl型流体;辉钼矿的Y/Ho、Zr/Hf、Nb/Ta比值变化范围较小,表明主成矿期成矿流体来源相对稳定,基本无外来流体混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钼矿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成矿流体 邦铺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覆水溶解氧水平对苏州城市河道底泥吸附/释放磷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冯海艳 李文霞 +1 位作者 杨忠芳 阮晓红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27-234,共8页
为了解上覆水体中溶解氧水平对底泥释放磷的影响,采用室内静态模拟的方法,控制在无外源污染的情况下,模拟水体的三种溶解氧水平范围,好氧、厌氧和自然状况,研究不同的溶解氧水平对底泥释放或吸附营养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溶解氧小于0... 为了解上覆水体中溶解氧水平对底泥释放磷的影响,采用室内静态模拟的方法,控制在无外源污染的情况下,模拟水体的三种溶解氧水平范围,好氧、厌氧和自然状况,研究不同的溶解氧水平对底泥释放或吸附营养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溶解氧小于0.5mg/L的厌氧状况能加速底泥中磷的释放,溶解氧大于5.0mg/L的好氧状况则抑制底泥中磷的释放。因此要提高水质,降低内源负荷(底泥中)磷的释放,应该控制水体中的各种耗氧物,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氧 底泥 释放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龙南稀土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内生矿化特征及成因讨论 被引量:17
20
作者 赵芝 王登红 +3 位作者 陈振宇 陈郑辉 郑国栋 刘新星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19-725,共7页
江西省龙南地区离子吸附型稀土成矿花岗岩出露广泛,然而由于缺乏精确的同位素年代学依据,致使对各岩体的侵位时代、岩石成因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分歧。本文对足洞、牛坑及半坑花岗岩的风化壳(或基岩)样品进行了LA-MC-ICPMS锆石U-Pb定年,... 江西省龙南地区离子吸附型稀土成矿花岗岩出露广泛,然而由于缺乏精确的同位素年代学依据,致使对各岩体的侵位时代、岩石成因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分歧。本文对足洞、牛坑及半坑花岗岩的风化壳(或基岩)样品进行了LA-MC-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68.2±1.2) Ma、(168.3±1.7) Ma和(209.75±0.86) Ma,表明足洞和牛坑花岗岩体的侵位时代一致,均形成于燕山期,晚于寨背—关西岩体(~195 Ma),更晚于印支期侵位的半坑岩体。足洞—牛坑岩体的稀土配分类型为重稀土型,岩石学、矿物学方面具有相似性,可能为同源岩浆同期分离结晶的产物;寨背—关西岩体和半坑岩体的稀土配分类型均为轻稀土型,岩石学、矿物学方面具相似性,可能为同源岩浆不同期次形成的产物。而足洞—牛坑岩体与寨背—关西岩体具有不同的稀土矿物组合、稀土配分模式和微量元素特征(寨背—关西花岗岩风化壳的Zr/Hf比值(20~60)大于足洞—牛坑岩体(<20),且Zr/Hf比值与Nb/Ta比值正相关),可能来自不同的岩浆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花岗岩 锆石年龄 稀土内生矿化 岩石成因 江西龙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