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地质工作发展与未来需求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云忠 成金华 陈军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28-32,共5页
本文在回顾中国地质工作发展与改革的基础上,对中国地质工作当前的供给和需求现状进行了分析,预测了中国地质工作的未来需求。本文认为,在中国现有的地质工作财政投入和政策环境下,对没有形成投资和融资市场的地质工作而言,需要区分公... 本文在回顾中国地质工作发展与改革的基础上,对中国地质工作当前的供给和需求现状进行了分析,预测了中国地质工作的未来需求。本文认为,在中国现有的地质工作财政投入和政策环境下,对没有形成投资和融资市场的地质工作而言,需要区分公益性和商业性地质工作的范围与区域。这是促进中国地质工作研究与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工作 需求分析 公益性地质工作 商业性地质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矿产资源经济研究综述 被引量:18
2
作者 成金华 吴巧生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36-40,共5页
从理论的发展轨迹来看,矿产资源价格理论研究以矿产资源有偿使用为起点,逐步演变为矿产资源的价值属性和矿产资源的定价研究。矿产资源管理制度研究的核心内容就是以矿产资源有偿化使用和资源市场化为方向的制度变迁分析,并基本形成了... 从理论的发展轨迹来看,矿产资源价格理论研究以矿产资源有偿使用为起点,逐步演变为矿产资源的价值属性和矿产资源的定价研究。矿产资源管理制度研究的核心内容就是以矿产资源有偿化使用和资源市场化为方向的制度变迁分析,并基本形成了以价值化、资产化和市场化的制度变革为取向的主流观点。同时通过政府规制克服市场失灵,完善矿产资源核算体系,制定矿产资源规划,控制投资方向,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耗竭理论 矿产资源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第三次"资源环境经济论坛"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成金华 汤尚颖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1-114,共4页
中国第三次"资源环境经济论坛"研讨的问题包括排污权交易的市场化、新形势下的城乡关系、加入WTO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中国产业竞争力的培养、中国能源战略的选择、防灾减灾制度和大气环境的治理等。
关键词 中国 资源 环境 经济 可持续发展 WTO 排污权 大气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科学在未来承担什么”──德国波鸿大学人文科学基础学习模式实验述评 被引量:2
4
作者 傅安洲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87-89,共3页
本文对90年代德国波鸿大学在理、工、医专业学生中实施的“人文科学基础学习模式实验”作了较全面的总结介绍和评论,认为该实验所体现的根据不同专业的学习构成和职业实践的特点,开设能够向学生展示多种求知方式,增强提出问题和综... 本文对90年代德国波鸿大学在理、工、医专业学生中实施的“人文科学基础学习模式实验”作了较全面的总结介绍和评论,认为该实验所体现的根据不同专业的学习构成和职业实践的特点,开设能够向学生展示多种求知方式,增强提出问题和综合不同观点的能力,开发创造能力和设计视野的综合性人文课程,帮助学生全面把握自然和技术本质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工医科专业 人文科学 基础学习 模式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目的地发展新思维:来自演化经济学的启示 被引量:18
5
作者 尹贻梅 刘志高 陆玉麒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4-88,共5页
旅游目的地研究具有综合性,需要多学科理论的指导。演化经济学以动态演化的视角解释社会经济过程,强调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的互动,认为新异是演化的根本动力,是研究复杂经济现象的重要方法。目前创新已成为旅游目的地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旅游目的地研究具有综合性,需要多学科理论的指导。演化经济学以动态演化的视角解释社会经济过程,强调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的互动,认为新异是演化的根本动力,是研究复杂经济现象的重要方法。目前创新已成为旅游目的地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有必要在旅游目的地研究中引入演化经济思想。回顾旅游目的地的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发展,介绍演化经济理论的起源和基本特征,分析演化、新奇和惯例、路径依赖等演化经济的核心概念在旅游目的地研究中的涵义;基于演化经济思想,提出发展旅游目的地的若干建议,如建立和完善旅游创新系统、构建旅游目的地生产网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化经济思想 旅游目的地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测度 被引量:6
6
作者 郭文杰 余瑞祥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2X期65-67,共3页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必然现象,作为中部地区的湖北省,经济发展同样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本文采用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二元反差系数等相关指标对湖北省20余年来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结构特征予...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必然现象,作为中部地区的湖北省,经济发展同样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本文采用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二元反差系数等相关指标对湖北省20余年来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结构特征予以测定分析,并指出目前必须在政策上大力推进城市化,在城市部门进行一系列改革;在农村改革土地制度,实现产业化经营,引导农民进入非农部门就业。这对于湖北省消除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经济发展 部门 统筹城乡发展 比较劳动生产率 现代经济结构 农村改革 湖北 系数 文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经济的量度指标体系探讨 被引量:10
7
作者 朱冬元 刘纯志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指标体系 资源回收利用 20世纪60年代 量度 经济发展模式 资源利用效率 循环利用 消费过程 社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武汉·中国光谷”产业集群的发展问题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润丽 成金华 张治河 《理论月刊》 2003年第10期52-54,共3页
近年来,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已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理论探讨的热点之一。目前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中国光谷”)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生物工程和新医药、环保、... 近年来,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已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理论探讨的热点之一。目前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中国光谷”)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生物工程和新医药、环保、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竞相发展的产业集群格局,从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产业集群的理论为根基,分析硅谷等成功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产业集群形成条件,进而指出“武汉·中国光谷”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谷 产业集群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社会文化价值因素和社会结构看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李约瑟难题再探 被引量:6
9
作者 刘爱玲 张冀满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30-32,共3页
半个世纪以来 ,李约瑟博士提出的难题 ,引起了我国学者的热烈讨论。本文仅从中国社会文化价值因素和社会结构的角度对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进行再探讨。中国近代社会是封建专制、封闭禁锢的社会结构 ,其特征是高度集权、封闭禁锢、以... 半个世纪以来 ,李约瑟博士提出的难题 ,引起了我国学者的热烈讨论。本文仅从中国社会文化价值因素和社会结构的角度对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进行再探讨。中国近代社会是封建专制、封闭禁锢的社会结构 ,其特征是高度集权、封闭禁锢、以人治代替法制 ,这种社会结构形成了一种内向的、稳定的、隔绝的文化机制。因此 ,阻碍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化价值 社会结构 科学落后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 被引量:15
10
作者 尹成勇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8-30,共3页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本文介绍了循环经济的概念,指出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并提出了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中国 经济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 必然选择 根本途径 经济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TO最惠国待遇例外原则下区域经济发展对策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泽红 汤尚颖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WTO规则体系 例外原则 经济发展对策 最惠国待遇 国际贸易自由化 法律制度 可操作性 自由原则 磋商 谈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进步与中国能源-环境政策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巧生 王华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46-54,共9页
在过去十多年里,学者与政策制定者越来越关注技术进步与能源-环境政策之间的关系,这一方面是因为技术进步对社会经济行为的能源-环境效应的影响意义重大,另一方面是因为能源-环境政策选择对技术进步过程产生新的约束和激励。本文在回顾... 在过去十多年里,学者与政策制定者越来越关注技术进步与能源-环境政策之间的关系,这一方面是因为技术进步对社会经济行为的能源-环境效应的影响意义重大,另一方面是因为能源-环境政策选择对技术进步过程产生新的约束和激励。本文在回顾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寻求一种能源-环境政策与技术政策相混合的最优政策设计框架,解释这些政策相互影响的复杂性,为中国能源环境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能源—环境政策 技术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被引量:15
13
作者 熊曼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131-133,共3页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研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均衡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利用湖北省1980-2005年的年度数据,采用协整分析技术、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本文对湖北省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研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均衡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利用湖北省1980-2005年的年度数据,采用协整分析技术、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本文对湖北省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一时间段内,湖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但存在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协整分析 误差修正模型 GRANGER因果关系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夏华龙 吴巧生 张梅珍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91-91,共1页
关键词 21世纪 资源 环境 经济发展 可持续发展 中国 开发利用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杏 丁振国 《理论月刊》 2002年第6期21-22,共2页
本文从解析传统文化入手,重点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及阻碍因素,指出了传统文化也面临着挑战。作者试图从文化的角度解释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提出以科学的精神对待世界文化的观点。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科技发展 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日经济模型分析及其开发利用对策 被引量:10
16
作者 丰广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43-46,共4页
“黄金周”实施以来 ,全国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小于未实施“黄金周”时的增长速度 ,而且假日市场也不能充分满足全国居民假日消费选择的需要 ,假日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还比较单一 ,这说明假日经济的作用远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我... “黄金周”实施以来 ,全国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小于未实施“黄金周”时的增长速度 ,而且假日市场也不能充分满足全国居民假日消费选择的需要 ,假日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还比较单一 ,这说明假日经济的作用远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我国的休闲消费也存在很大的、暂时还没有被挖掘的潜力空间。本文运用数学模型和消费者行为约束理论 ,对假日经济作了理论上的分析 ,并在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充分开发和利用双休日经济的基本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日经济 时间约束 收入约束 充分假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树旺 张梅珍 《理论月刊》 2002年第10期115-116,共2页
本文从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入手,论述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并对可持续发展作了系统的阐述,进而提出了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双赢”战略。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 双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组织形式创新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汤尚颖 朱雅丽 《理论月刊》 2003年第10期148-151,共4页
农业组织形式是一定时期生产关系的具体反映。作为农业生产核心问题的农业组织形式表现为农业生产要素的集合,是农业组织的聚合,即农业组织体系。农业组织形式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组织结构和组织体系上,农业组织形式的创新主要表现为组织... 农业组织形式是一定时期生产关系的具体反映。作为农业生产核心问题的农业组织形式表现为农业生产要素的集合,是农业组织的聚合,即农业组织体系。农业组织形式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组织结构和组织体系上,农业组织形式的创新主要表现为组织的体系和结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业组织形式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诚实信用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的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娟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55-156,共2页
诚实信用原则目前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一项重要法律原则。该原则通过对市场主体的指导作用,通过法官弥补法律漏洞、解释法律、修政法律等途径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着重要的规范作用。
关键词 诚实信用原则 自由裁量权 法律漏洞 法律解释 法律修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 民法 法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部崛起与循环经济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冬元 邹伟进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25-27,共3页
循环经济是一种节约资源、净化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形态。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中部崛起是中部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要从五个层次的措施入手,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中部崛起。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中部崛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