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柬埔寨王国菩萨省Svay山区镍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松柏 温晓芬 +2 位作者 袁钟池 刘元红 张红梅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8年第1期114-119,122,共7页
柬埔寨王国菩萨省Svay山区镍矿区位于豆蔻山-大叻断褶带上,是重要的有色金属、贵金属成矿带,属于地球低磁纬度区域。地表发现了8条呈长条带状、透镜状、囊状等展布的镍矿带。经高精度磁法测量,镍矿带出露区域ΔT负磁异常明显,且强度高... 柬埔寨王国菩萨省Svay山区镍矿区位于豆蔻山-大叻断褶带上,是重要的有色金属、贵金属成矿带,属于地球低磁纬度区域。地表发现了8条呈长条带状、透镜状、囊状等展布的镍矿带。经高精度磁法测量,镍矿带出露区域ΔT负磁异常明显,且强度高、范围大,明显有别于中纬度地区的矿致高磁正值异常。良好的物探异常和优越的成矿环境,指出该区域内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柬埔寨王国 蛇绿岩 镍矿 低纬度 负磁异常 找矿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安市陶山镇十八亩水库地质分析
2
作者 李倩宇 黄会妙 +2 位作者 陈鹏发 黄玉强 陈姝霓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8年第1期13-17,共5页
基于充分的现场踏勘资料,分析了十八亩水库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与地震和水文地质条件,探讨了主坝和副坝的工程地质问题。针对十八亩水库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评价及提出相应的措施,以保障十八亩水库运行安全。
关键词 十八亩水库 除险加固 工程地质 地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流沉积型铅锌矿床的主要控矿构造 被引量:3
3
作者 黄志伟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3年第10期154-157,共4页
沉积喷流型矿床是为世界主要的Zn、Pb来源,该类矿床具有大而富特点,随着人们对该类矿床的不断研究发现,断裂构造与该类矿床有着密切关系,成矿前控制着沉积盆地和沉积厚度,在成矿中同生断层又是良好的成矿流体向上迁移的通道,又可作为矿... 沉积喷流型矿床是为世界主要的Zn、Pb来源,该类矿床具有大而富特点,随着人们对该类矿床的不断研究发现,断裂构造与该类矿床有着密切关系,成矿前控制着沉积盆地和沉积厚度,在成矿中同生断层又是良好的成矿流体向上迁移的通道,又可作为矿石的堆积场所,另外同生断层的走向、活动频率以及持续时间都控制着矿床的形态和规模。成矿后断层的存在对已成的SEDEX型矿床有加以改造甚至破坏。SEDEX型矿床成矿过程至始至终断裂构造控制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喷流型矿床 盆地 断裂 成矿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望谟县大观金矿成矿模式探讨
4
作者 吴治君 赵明峰 +1 位作者 张钟华 张烨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8年第12期135-137,141,共4页
大观金矿处于南盘江—右江裂陷盆内,位于碳酸盐台地边缘。金矿体产于下三叠统罗楼组、中三叠统新苑组细砂岩、粘土岩、泥晶灰岩及硅质岩中,受大观背斜层间滑脱带及台地边缘高角度断层控制明显。矿体呈似层状或透镜状。矿石具粒状、针状... 大观金矿处于南盘江—右江裂陷盆内,位于碳酸盐台地边缘。金矿体产于下三叠统罗楼组、中三叠统新苑组细砂岩、粘土岩、泥晶灰岩及硅质岩中,受大观背斜层间滑脱带及台地边缘高角度断层控制明显。矿体呈似层状或透镜状。矿石具粒状、针状、包含、环带等结构。矿石构造主要为浸染状、角砾状。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及大观金矿地质特征分析,初步建立大观金矿床的成矿模式,为该区的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模式 大观金矿 望谟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北黑色岩系中镍钼钒多金属矿床 被引量:3
5
作者 陈丽辉 孙际茂 +1 位作者 鲍振襄 包觉敏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8年第7期145-148,共4页
湖南西北部寒武系下统木昌组黑色岩系蕴藏着丰富的镍钼钒多金属矿床。可划分为2类含矿岩性序列:①含磷黑色岩系——镍钼矿床;②碳硅质黑色岩系——钒矿床。有机成矿作用对该类矿床的形成起了主导作用。区域矿床具有良好的成矿前景和找... 湖南西北部寒武系下统木昌组黑色岩系蕴藏着丰富的镍钼钒多金属矿床。可划分为2类含矿岩性序列:①含磷黑色岩系——镍钼矿床;②碳硅质黑色岩系——钒矿床。有机成矿作用对该类矿床的形成起了主导作用。区域矿床具有良好的成矿前景和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岩系 镍钼矿床 钒矿床 有机成矿作用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成低温热液贵金属矿床成矿条件浅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万良钦 喻军敏 +1 位作者 杨永胜 钟源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6年第9期133-135,139,共4页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主要是美国学者White(1981)、Cox、Guilbert等研究环太平洋火山—岩浆带高地热异常地区中热液和热泉成矿作用过程所建立的类型。随着近年来一系列浅成低温热液贵金属矿床的发现,它已经成为重要的贵金属矿床类型之一,也...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主要是美国学者White(1981)、Cox、Guilbert等研究环太平洋火山—岩浆带高地热异常地区中热液和热泉成矿作用过程所建立的类型。随着近年来一系列浅成低温热液贵金属矿床的发现,它已经成为重要的贵金属矿床类型之一,也是当前国际矿床学界研究热点。近年来的矿床学研究在浅成低温热液型贵金属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成矿岩浆背景、成矿机理及成矿模式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突破。主要通过从成矿的宏观以及微观2个方面,着重从矿床产出的大地构造环境,成矿年代,成矿流体类型,演化,矿质来源,迁移沉淀,简要阐述浅成低温热液贵金属的形成过程,为今后寻找类似矿床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成低温热液 贵金属 成矿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斜角对固井一界面泥膜形成规律的影响
7
作者 李浩然 干品 顾军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9年第4期36-39,共4页
固井一界面胶结质量对油气井生产过程中环空气窜和环空带压问题具有重要影响,而套管表面形成的泥膜质量与分布情况则尤为关键。针对油气井井斜角大小不同导致形成泥膜的差异性,自主建立了一种模拟不同井斜角下套管表面泥膜形成规律的实... 固井一界面胶结质量对油气井生产过程中环空气窜和环空带压问题具有重要影响,而套管表面形成的泥膜质量与分布情况则尤为关键。针对油气井井斜角大小不同导致形成泥膜的差异性,自主建立了一种模拟不同井斜角下套管表面泥膜形成规律的实验装置和方法,实验研究了井斜角对固井一界面泥膜形成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井斜角为0°时,泥膜厚度由上到下依次变厚,同时沿套管方向,横向呈环状分布;当井斜角介于0°~90°时,套管上下面的泥膜厚度大于两侧,并且沿套管方向泥膜分布呈近似线状;当井斜角为90°时,上下面的泥膜厚度大于两侧的泥膜厚度,同时套管两侧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无泥膜覆盖区域。研究结果可对提高固井一界面胶结质量和防止环空气窜和环空带压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斜角 固井-界面 泥膜厚度 形成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