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栅格-斜坡评价单元耦合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以神农架林区松柏镇为例
1
作者
陈刚
陈佳乐
+6 位作者
华骐
梁川
杨涛
沈铭
宋渊
俎全磊
徐光黎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7-211,268,共16页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主要基于栅格单元或斜坡单元展开,基于栅格单元的方法难以满足实际需求,而基于斜坡单元的方法不够准确,无法展示斜坡单元内地质灾害的易发性程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栅格-斜坡评...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主要基于栅格单元或斜坡单元展开,基于栅格单元的方法难以满足实际需求,而基于斜坡单元的方法不够准确,无法展示斜坡单元内地质灾害的易发性程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栅格-斜坡评价单元耦合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方法,将斜坡单元和栅格单元进行耦合,开展了多评价单元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建模,构建了相对易发指数来评价同一斜坡单元内的相对地质灾害易发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耦合易发指数,对神农架林区松柏镇内的地质灾害进行了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对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基于栅格-斜坡评价单元耦合模型的精度优于传统基于信息量法的结果,其ROC曲线下面积值(area under curve,AUC)达到了0.945,表明基于栅格-斜坡评价单元耦合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方法达到了更好的评价结果。该研究为提高地质灾害风险预测的准确性提供了新方法,可为相关部门科学制定防灾减灾措施、提升区域防灾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栅格-斜坡评价单元耦合
信息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攀西地区羊合五铜镍硫化物矿床中钴的分布规律、赋存状态与富集机制
2
作者
阮班晓
杨翱
+5 位作者
刘瑞钦
吕新彪
胡新露
张仲成
程则涛
梅微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91-2309,共19页
攀西地区与二叠纪镁铁-超镁铁岩有关的钒钛磁铁矿床和铜镍硫化物矿床伴生有可观的钴资源。为实现对铜镍硫化物矿床中钴的资源评价与综合利用,本文选取攀西地区的羊合五铜镍矿床为例,阐述钴在全岩和矿物中的分布特征,查明其赋存状态,在...
攀西地区与二叠纪镁铁-超镁铁岩有关的钒钛磁铁矿床和铜镍硫化物矿床伴生有可观的钴资源。为实现对铜镍硫化物矿床中钴的资源评价与综合利用,本文选取攀西地区的羊合五铜镍矿床为例,阐述钴在全岩和矿物中的分布特征,查明其赋存状态,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岩浆作用过程中钴的富集机制。在全岩层面,辉石岩带具有最高的钴含量(177×10^(-6)),其次为斜长辉石岩带(133×10^(-6))、橄榄辉石岩带(103×10^(-6))、辉长岩带(63.4×10^(-6))。在矿物层面,各类矿物平均钴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镍黄铁矿(3.56%)、橄榄石(175×10^(-6))、磁黄铁矿(96.6×10^(-6))、角闪石(54.8×10^(-6))、钛铁矿(34.2×10^(-6))、辉石(31.0×10^(-6))、黄铜矿(1.15×10^(-6))、斜长石(0.05×10^(-6))。矿物微区原位分析结果结合镜下观察发现镍黄铁矿为矿床中最重要的载钴矿物。镍黄铁矿根据其形态、分布位置可分为三类:(1)分布于硫化物颗粒边缘,呈棒状或楔状充填于硫化物颗粒中的填隙状镍黄铁矿(PnⅠ);(2)分布于硫化物颗粒内部,呈规则或较规则状的颗粒状镍黄铁矿(PnⅡ);(3)分布于硫化物颗粒内部和边缘,呈出溶针状、毛刷状或火焰状的出溶状镍黄铁矿(PnⅢ)。这三类镍黄铁矿的钴含量依次降低,分别为5.44%、3.54%、1.70%,反映了随着成矿过程推进,岩浆温度降低,结晶出的镍黄铁矿形态也发生变化,钴含量越来越低。矿物中的Co-Ni(Fe)负相关表明钴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替换Ni^(2+)、Fe^(2+)等二价阳离子。钴富集机制主要包括硫化物熔离、硫化物熔体结晶和硅酸盐熔体的分异结晶作用。硫化物熔离过程的钴富集系数为28~35,根据母岩浆与镍黄铁矿钴含量计算得硫化物熔体结晶过程中钴富集系数为10~12。硫化物熔离和硫化物熔体结晶对钴的富集效率最高,是最重要的富集机制。本文依据上述地质、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研究提出了攀西地区铜镍硫化物矿床中钴的富集机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
羊合五铜镍硫化物矿床
分布规律
赋存状态
富集机制
硫化物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酸性矿坑水中铁锰离子去除工艺研究
3
作者
张祥
周建伟
+3 位作者
王兴杰
金伟
蒋熠婷
邝友辉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25年第5期55-64,共10页
铁、锰离子是酸性矿坑水中的主要特征污染物,去除超标铁、锰离子是矿山地下水污染治理的重点和难点。针对低pH值、高浓度铁离子和中低浓度锰离子超标的酸性矿坑水,构建石灰石中和-垂直流反应器串联体系,探究不同基质层条件、水力停留时...
铁、锰离子是酸性矿坑水中的主要特征污染物,去除超标铁、锰离子是矿山地下水污染治理的重点和难点。针对低pH值、高浓度铁离子和中低浓度锰离子超标的酸性矿坑水,构建石灰石中和-垂直流反应器串联体系,探究不同基质层条件、水力停留时间及初始离子浓度等条件下对酸性矿坑水铁、锰离子的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串联体系中铁(Fe^(2+)、TFe)去除率达99%,出水总铁浓度降低至0.1 mg/L以下;锰(Mn^(2+))去除率达97%,出水浓度低于0.2 mg/L。相较于单一石灰石中和处理体系,出水铁、锰离子浓度显著降低。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显示,中和过程的主要产物为针铁矿、氢氧化铁等,垂直流反应器中的主要产物为针铁矿、锰(氢)氧化物等。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显示,铁锰异相催化氧化以及吸附作用是串联体系铁锰被进一步去除的主要原理。研究结果证明石灰石中和-垂直流反应器串联系统是一种处理低酸高铁低锰矿坑水的有效方法,为酸性矿坑水处理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矿坑水
铁锰
石灰石中和
垂直流反应器系统
协同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栅格-斜坡评价单元耦合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以神农架林区松柏镇为例
1
作者
陈刚
陈佳乐
华骐
梁川
杨涛
沈铭
宋渊
俎全磊
徐光黎
机构
资源
与生态环境
地质
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
地质
环境总站
中国地质大学
(
武汉
)
自然资源
调查
研究院
出处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7-211,268,共16页
基金
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BCA219)
湖北省地质局科技项目(KJ2022-14、KJ2023-18)。
文摘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主要基于栅格单元或斜坡单元展开,基于栅格单元的方法难以满足实际需求,而基于斜坡单元的方法不够准确,无法展示斜坡单元内地质灾害的易发性程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栅格-斜坡评价单元耦合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方法,将斜坡单元和栅格单元进行耦合,开展了多评价单元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建模,构建了相对易发指数来评价同一斜坡单元内的相对地质灾害易发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耦合易发指数,对神农架林区松柏镇内的地质灾害进行了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对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基于栅格-斜坡评价单元耦合模型的精度优于传统基于信息量法的结果,其ROC曲线下面积值(area under curve,AUC)达到了0.945,表明基于栅格-斜坡评价单元耦合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方法达到了更好的评价结果。该研究为提高地质灾害风险预测的准确性提供了新方法,可为相关部门科学制定防灾减灾措施、提升区域防灾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栅格-斜坡评价单元耦合
信息量模型
Keywords
geological hazards
geological hazard susceptibility assessment
grid-slope evaluation unit coupling
information-based model
分类号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P642.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攀西地区羊合五铜镍硫化物矿床中钴的分布规律、赋存状态与富集机制
2
作者
阮班晓
杨翱
刘瑞钦
吕新彪
胡新露
张仲成
程则涛
梅微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
武汉
)
自然资源
调查
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
(
武汉
)
资源
学院
出处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91-2309,共1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2903501)资助.
文摘
攀西地区与二叠纪镁铁-超镁铁岩有关的钒钛磁铁矿床和铜镍硫化物矿床伴生有可观的钴资源。为实现对铜镍硫化物矿床中钴的资源评价与综合利用,本文选取攀西地区的羊合五铜镍矿床为例,阐述钴在全岩和矿物中的分布特征,查明其赋存状态,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岩浆作用过程中钴的富集机制。在全岩层面,辉石岩带具有最高的钴含量(177×10^(-6)),其次为斜长辉石岩带(133×10^(-6))、橄榄辉石岩带(103×10^(-6))、辉长岩带(63.4×10^(-6))。在矿物层面,各类矿物平均钴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镍黄铁矿(3.56%)、橄榄石(175×10^(-6))、磁黄铁矿(96.6×10^(-6))、角闪石(54.8×10^(-6))、钛铁矿(34.2×10^(-6))、辉石(31.0×10^(-6))、黄铜矿(1.15×10^(-6))、斜长石(0.05×10^(-6))。矿物微区原位分析结果结合镜下观察发现镍黄铁矿为矿床中最重要的载钴矿物。镍黄铁矿根据其形态、分布位置可分为三类:(1)分布于硫化物颗粒边缘,呈棒状或楔状充填于硫化物颗粒中的填隙状镍黄铁矿(PnⅠ);(2)分布于硫化物颗粒内部,呈规则或较规则状的颗粒状镍黄铁矿(PnⅡ);(3)分布于硫化物颗粒内部和边缘,呈出溶针状、毛刷状或火焰状的出溶状镍黄铁矿(PnⅢ)。这三类镍黄铁矿的钴含量依次降低,分别为5.44%、3.54%、1.70%,反映了随着成矿过程推进,岩浆温度降低,结晶出的镍黄铁矿形态也发生变化,钴含量越来越低。矿物中的Co-Ni(Fe)负相关表明钴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替换Ni^(2+)、Fe^(2+)等二价阳离子。钴富集机制主要包括硫化物熔离、硫化物熔体结晶和硅酸盐熔体的分异结晶作用。硫化物熔离过程的钴富集系数为28~35,根据母岩浆与镍黄铁矿钴含量计算得硫化物熔体结晶过程中钴富集系数为10~12。硫化物熔离和硫化物熔体结晶对钴的富集效率最高,是最重要的富集机制。本文依据上述地质、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研究提出了攀西地区铜镍硫化物矿床中钴的富集机制模型。
关键词
钴
羊合五铜镍硫化物矿床
分布规律
赋存状态
富集机制
硫化物熔离
Keywords
Cobalt
Yanghewu Cu-Ni sulfide deposit
Distribution pattern
Occurrence state
Enrichment mechanism
Sulfide segregation
分类号
P618.41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18.62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18.6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酸性矿坑水中铁锰离子去除工艺研究
3
作者
张祥
周建伟
王兴杰
金伟
蒋熠婷
邝友辉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
武汉
)
自然资源
调查
研究院
出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25年第5期55-64,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C371000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生自主创新资助计划项目(2024XLB69)。
文摘
铁、锰离子是酸性矿坑水中的主要特征污染物,去除超标铁、锰离子是矿山地下水污染治理的重点和难点。针对低pH值、高浓度铁离子和中低浓度锰离子超标的酸性矿坑水,构建石灰石中和-垂直流反应器串联体系,探究不同基质层条件、水力停留时间及初始离子浓度等条件下对酸性矿坑水铁、锰离子的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串联体系中铁(Fe^(2+)、TFe)去除率达99%,出水总铁浓度降低至0.1 mg/L以下;锰(Mn^(2+))去除率达97%,出水浓度低于0.2 mg/L。相较于单一石灰石中和处理体系,出水铁、锰离子浓度显著降低。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显示,中和过程的主要产物为针铁矿、氢氧化铁等,垂直流反应器中的主要产物为针铁矿、锰(氢)氧化物等。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显示,铁锰异相催化氧化以及吸附作用是串联体系铁锰被进一步去除的主要原理。研究结果证明石灰石中和-垂直流反应器串联系统是一种处理低酸高铁低锰矿坑水的有效方法,为酸性矿坑水处理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
关键词
酸性矿坑水
铁锰
石灰石中和
垂直流反应器系统
协同处理
Keywords
acid mine drainage
iron and manganese
limestone neutralization
vertical flow reactor system
collaborative processing
分类号
P641.5 [天文地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栅格-斜坡评价单元耦合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以神农架林区松柏镇为例
陈刚
陈佳乐
华骐
梁川
杨涛
沈铭
宋渊
俎全磊
徐光黎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攀西地区羊合五铜镍硫化物矿床中钴的分布规律、赋存状态与富集机制
阮班晓
杨翱
刘瑞钦
吕新彪
胡新露
张仲成
程则涛
梅微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酸性矿坑水中铁锰离子去除工艺研究
张祥
周建伟
王兴杰
金伟
蒋熠婷
邝友辉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