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坊二级水电站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胡艳 葛继稳 汪洋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9-61,共3页
神农架长坊二级电站库区内有国家Ⅱ级保护陆生野生脊椎动物14种,中国特有鱼类4种,湖北省重点保护鱼类1种,无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阐述神农架长坊二级电站工程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生物多样性状况和电站建设... 神农架长坊二级电站库区内有国家Ⅱ级保护陆生野生脊椎动物14种,中国特有鱼类4种,湖北省重点保护鱼类1种,无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阐述神农架长坊二级电站工程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生物多样性状况和电站建设运行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长坊二级水库电站建设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很小,采取一定治理措施后可减免,能够达到环境可以接受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影响评价 长坊二级电站 神农架毛家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九湖泥炭湿地生态系统碳水通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金群 葛继稳 +4 位作者 彭凤姣 李艳元 周颖 李永福 翁文畅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25,共12页
为研究大九湖泥炭湿地生态系统碳水通量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变化特征,于2015年12月至2017年11月采用涡度相关观测系统对大九湖泥炭湿地生态系统CO_2通量、H_2O通量和环境因子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①大九湖泥炭湿地生态系统各季节的C... 为研究大九湖泥炭湿地生态系统碳水通量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变化特征,于2015年12月至2017年11月采用涡度相关观测系统对大九湖泥炭湿地生态系统CO_2通量、H_2O通量和环境因子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①大九湖泥炭湿地生态系统各季节的CO_2通量和H_2O通量整体均呈现单峰型曲线,其中夏季碳水通量的变化幅度最大,冬季碳水通量的变化幅度最小;②大九湖泥炭湿地生态系统CO_2通量与H_2O通量在0.01的检验水平上显著相关,且两者的比值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其中三次拟合效果最优,拟合优度R^2为0.38;③大九湖泥炭湿地生态系统WUE的变化范围为0.06~13.95g C/kg H_2O,其日均值为3.26g C/kg H_2O,各季节湿地生态系统WUE的变化幅度表现为夏季>冬天>秋季>春季;④大九湖泥炭湿地生态系统WUE与蒸散量(ET)的拟合关系中,夏季和冬季的拟合效果较好,随着ET的增加,湿地生态系统WUE不断减小;⑤大九湖泥炭湿地生态系统WUE与气温(T_a)的拟合关系中,夏季拟合效果较好,随着T_a的升高,湿地生态系统WUE不断减小;⑥大九湖泥炭湿地生态系统WUE与土壤温度(T_s)的拟合关系中,秋季拟合效果较好,随着T_s的升高,湿地生态系统WUE增加。该研究结果可为大九湖泥炭湿地生态系统变化趋势的预测及功能调控提供理论支持,也可为正确评价湿地生态系统碳水耦合、水分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九湖泥炭湿地 生态系统 CO2通量 H2O通量 水分利用效率(WUE) 蒸散量 气温 土壤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秭归县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红豆树种群生态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杨 段翔 +1 位作者 杨诗雨 葛继稳 《湖北林业科技》 2021年第1期6-9,共4页
红豆树是中国特有物种,多混生于阔叶林中,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近危物种,为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采用样地法对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杨林桥镇杨林桥小学旁红豆树种群年龄结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调查。种群年... 红豆树是中国特有物种,多混生于阔叶林中,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近危物种,为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采用样地法对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杨林桥镇杨林桥小学旁红豆树种群年龄结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调查。种群年龄结构、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和存活曲线研究结果均表明红豆树种群呈稳定型特征;空间分布指数法、负二项参数(k)法检验结果表明红豆树种群分布呈集群分布。对红豆树野生种群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树 年龄结构 存活曲线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河流中水利工程下游最小生态需水量计算——以湖北神农架林区长坊二级水库电站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汪洋 葛继稳 胡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6-119,共4页
主要从保护河流水生生物栖息地出发,探讨山区河流生态需水量问题。文章运用Tennant法、湿周法和以河流上游某断面50%保证率的年平均流量的30%计算方法,对湖北省神农架林区长坊二级水库电站工程坝址下游最小生态需水量,进行计算、比较分... 主要从保护河流水生生物栖息地出发,探讨山区河流生态需水量问题。文章运用Tennant法、湿周法和以河流上游某断面50%保证率的年平均流量的30%计算方法,对湖北省神农架林区长坊二级水库电站工程坝址下游最小生态需水量,进行计算、比较分析,提出其最小生态需水量为0.22m3/s,为该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及科学运行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河流 生态需水量 最小生态需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架大九湖泥炭湿地水汽通量特征及生态意义 被引量:10
5
作者 彭凤姣 葛继稳 +3 位作者 李永福 李艳元 程腊梅 张志麒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7年第5期1-8,59,共9页
采用涡度相关法对神农架大九湖泥炭湿地生态系统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的水汽通量进行观测,研究了大九湖湿地水汽通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主要环境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大九湖湿地水汽通量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即在月尺度... 采用涡度相关法对神农架大九湖泥炭湿地生态系统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的水汽通量进行观测,研究了大九湖湿地水汽通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主要环境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大九湖湿地水汽通量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即在月尺度上,日变化范围为-0.63(5月份)~6.95(7月份)mmol/(s·m^2),白天变化幅度较大,夜间基本维持在0左右,在季节尺度上,夏季日变化最为明显,冬季最弱,生态系统整体表现为水汽源;大九湖湿地全年蒸散量(1 133.88mm)占降雨量(2 096.97mm)的54.07%,表明降雨量能满足目前生态系统的需求;大九湖湿地水汽通量主要受净辐射(Rn)和饱和水汽压差(VPD)的共同影响,即湿地春、夏、秋、冬四季水汽通量与Rn两者拟合的R^2值分别为0.682 3、0.753 4、0.638 4、0.284 7,均优于其他研究区域,可能与泥炭湿地常年积水以及亚高山地区辐射较强有关;大九湖湿地植物主要生长季内(6~9月份)水汽通量与VPD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在泥炭藓生长季初期和末期(6、7、9月份),其叶片易受到水分胁迫,水汽通量随VPD先增加后减小,而在泥炭藓生长季中期(8月份),其发育成熟,水汽通量随VPD的增加而增大,两者的拟合效果也达到最佳(R^2=0.408 4)。该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水热评估及气候预测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九湖泥炭湿地 涡度相关法 水汽通量 生态意义 净辐射 饱和水汽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生态系统五年(2010-2015)变化 被引量:5
6
作者 程腊梅 张旭 +3 位作者 葛继稳 王立辉 王玲玲 李扬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4-153,共10页
基于2010年和2015年生态系统类型与分布数据,分析了湖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生态系统构成和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区域内共存在7类生态系统,即森林、灌丛、草地、湿地、农田、城镇和裸地,其中森林面积最大,其次是灌丛和农田,区... 基于2010年和2015年生态系统类型与分布数据,分析了湖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生态系统构成和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区域内共存在7类生态系统,即森林、灌丛、草地、湿地、农田、城镇和裸地,其中森林面积最大,其次是灌丛和农田,区域内植被覆盖率较高,整体生态环境较好;(2) 2010-2015年期间,各类生态系统均发生了变化,森林、灌丛和裸地面积呈减少趋势,草地、湿地、农田和城镇面积呈增加趋势,其中变化最显著的是城镇;(3)城镇化、水资源开发、生态保护与恢复、农业开发以及地质灾害和气候变化等因素使得区域内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其中城镇化是主要影响因素。为了保护优先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需结合各类保护地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合理规划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保护优质耕地,限制或禁止重要湿地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先区域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态系统 空间格局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架大九湖泥炭湿地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化学计量比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李永福 葛继稳 +4 位作者 翁闻畅 刘明盟 斯南雍茜 程腊梅 张志麒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1-28,共8页
湿地碳释放产物之间关系的研究对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碳固定和温室气体排放机理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涡度相关技术连续原位观测,对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大九湖亚高山泥炭湿地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的排放特征、CO2与CH4排放化学计量比(CO2∶CH... 湿地碳释放产物之间关系的研究对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碳固定和温室气体排放机理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涡度相关技术连续原位观测,对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大九湖亚高山泥炭湿地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的排放特征、CO2与CH4排放化学计量比(CO2∶CH4比值)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大九湖泥炭湿地CH4和CO2通量均表现出较明显的月和季节变化规律,从CO2与CH4排放的相关性拟合结果来看,各季节CH4与CO2排放的月平均关系表现为线性拟合或一元二次拟合效果最佳,而其日平均关系则表现为一元二次拟合效果较好;②泥炭湿地CO2∶CH4比值从2017年3月到2018年1月呈"U"型曲线,1月达到最大值后下降,且全年CO2:CH4比值日平均与CO2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③除地面以下20cm处土壤含水量(SWC20)月平均外,CO2∶CH4日/月平均变化与环境因子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其中CO2∶CH4比值与环境温度、土壤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CO2∶CH4比值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九湖泥炭湿地 碳释放产物 涡度相关法 CO2和CH4化学计量比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九湖亚高山泥炭湿地潜热通量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2
8
作者 蒋浩 葛继稳 +2 位作者 刘垚垚 谌佳伟 斯南雍茜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40,共10页
潜热通量的时空变化规律是分析和探讨湿地生态系统能量交换的前提和基础。基于涡度相关技术对大九湖亚高山泥炭湿地潜热通量进行为期一年的连续观测,研究潜热通量在多个时间尺度下的变化规律,计算年间潜热通量总量,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初... 潜热通量的时空变化规律是分析和探讨湿地生态系统能量交换的前提和基础。基于涡度相关技术对大九湖亚高山泥炭湿地潜热通量进行为期一年的连续观测,研究潜热通量在多个时间尺度下的变化规律,计算年间潜热通量总量,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初步建立逐步回归方程,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把环境因子归类排序,更深刻地认识大九湖亚高山泥炭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特征。结果表明:①2017年大九湖亚高山泥炭湿地潜热通量总量为836.54 kW/m^2,其中1月潜热通量总量最低,7月潜热通量总量最高;湿地夏季日均蒸发分数最大,为55%,冬季日均蒸发分数最小,为22%。②湿地春夏秋3季潜热通量日均变化整体呈单峰型变化,其变化模式与净辐射类似,且主要表现为正值,表明水汽由空气向湿地输送;湿地冬季潜热通量日均波动程度较小且负值较多,表明湿地冬季水热交换弱,水汽主要由湿地向空气输送,湿地白天的潜热通量变化与饱和水汽压差的变化更相似,具有不断波动的变化趋势。③湿地潜热通量与所选环境因子相关性的拟合效果较好:温度越高,湿地潜热通量对净辐射和饱和水汽压差的响应越强;温度越低,饱和水汽压差的波动越大,与湿地潜热通量的相关性越差。该研究结果可为亚高山类湿地的能量循环及水热交互研究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九湖亚高山泥炭湿地 潜热通量 环境因子 净辐射 饱和水汽压差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碳储量估算及固碳能力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许向南 葛继稳 +2 位作者 冯亮 杨诗雨 王璐雯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42-248,共7页
通过对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进行野外调查和长期观测,采用经验公式和实验室分析方法,计算了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储量,并对2016—2018年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的固碳能力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0~100 cm深度范围内... 通过对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进行野外调查和长期观测,采用经验公式和实验室分析方法,计算了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储量,并对2016—2018年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的固碳能力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0~100 cm深度范围内,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范围为282.90~516.10 g/kg,土壤有机碳储量为7.04×10^(5) t,并估算得到在总沉积深度为0~260 cm范围内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土壤有机碳总储量为1.45×10^(6)~1.61×10^(6) t,有机碳积累强度为1800~2000 t/hm^(2);在2016—2018年3年间,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与CH_(4)通量较高的月份均出现在5~9月水热同期的时间段内,期间泥炭地固碳总量约为6975.00 t,单位面积年均固碳量为3.09 t/hm^(2),在月变化水平上泥炭地固碳量与气温和降雨量呈正相关关系,观测期间的固碳功能未发生改变,泥炭地整体表现为碳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架大九湖 泥炭地 有机碳储量 固碳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架大九湖亚高山泥炭湿地水汽通量特征及其与相关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翁闻畅 葛继稳 +3 位作者 谌佳伟 李永福 程腊梅 张志麒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3-505,共13页
以神农架大九湖亚高山泥炭湿地为对象,采用涡度相关技术,通过采集湿地水汽通量的年际数据,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研究水汽通量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1)大九湖泥炭湿地全年蒸散量占降水量的58.59%,能够满足大九湖生态系... 以神农架大九湖亚高山泥炭湿地为对象,采用涡度相关技术,通过采集湿地水汽通量的年际数据,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研究水汽通量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1)大九湖泥炭湿地全年蒸散量占降水量的58.59%,能够满足大九湖生态系统水汽循环的需要。(2)大九湖泥炭湿地的水汽通量全年各月份日均变化大多为正值,即释放水汽,表明该地区总体表现为水汽源;在季节尺度上,水汽通量最大值出现在夏季,夏季水汽通量日均变化幅度最大。(3)净辐射月均变化幅度较大,其中夏季净辐射最大,占全年的34.96%。各季节的净辐射与水汽通量均呈正相关,春季、夏季和秋季的拟合效果(R2)均超过0.7,夏季最高(0.8347),且高于其他同纬度6个地区。(4)除2018年1月外,各月份水汽通量与气温均呈显著正相关,特别是夏季最显著相关,这与夏季植物蒸腾和水分蒸发旺盛有关。(5)气温和净辐射对水汽通量的影响在各季节均显著,但各季节间有所差异。研究表明净辐射在大九湖泥炭湿地水汽循环中的作用大于气温对水汽通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高山泥炭湿地 水汽通量 相关环境因子 净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架大九湖泥炭湿地CO_2通量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13
11
作者 彭凤姣 葛继稳 +3 位作者 李艳元 李金群 周颖 张志麒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3-460,共8页
泥炭地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其碳源、碳汇功能的转变已成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热点。为研究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大九湖亚高山泥炭湿地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采用涡度相关法对大九湖泥炭湿地CO_2通量进行了观测,选取2016年6—8月作... 泥炭地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其碳源、碳汇功能的转变已成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热点。为研究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大九湖亚高山泥炭湿地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采用涡度相关法对大九湖泥炭湿地CO_2通量进行了观测,选取2016年6—8月作为生长季和2015年12月—2016年2月作为非生长季,对比分析泥炭湿地在不同生长季节CO_2通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大九湖泥炭湿地生态系统生长季CO_2通量的日变化规律明显,整体呈"U"型曲线,日变化范围为-6.84~6.65μmol·m^(-2)·s^(-1);非生长季CO_2通量变化趋势平缓,在-0.88~5.19μmol·m^(-2)·s^(-1)之间。(2)白天生长季与非生长季的CO2通量与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均符合直角双曲线关系,但生长季PPFD与CO_2通量的拟合效果(R^2=0.427 3,P<0.01)优于非生长季(R^2=0.045 6,P<0.01)。(3)生长季的气温(Ta)与CO_2通量呈二次曲线相关(R^2=0.248 6,P<0.01),CO_2通量随Ta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非生长季Ta与CO_2通量(R^2=0.042 8,P<0.01)相关性显著,两者呈负相关,但Ta仅能解释CO_2通量4.28%的变异数据。(4)土壤温度(Ts)和土壤含水量(SWC)对CO_2通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态系统呼吸上。生长季夜间生态系统呼吸受Ts与SWC的共同影响(R^2=0.199 5,P<0.01),生态系统呼吸的温度敏感性Q10值为1.84;非生长季夜间生态系统呼吸与Ts、SWC的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架大九湖 亚高山泥炭湿地 涡度相关法 CO2通量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及空缺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茜茜 葛继稳 +3 位作者 李炜 张志祥 沈帆 徐鑫磊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0-195,共6页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重要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主要措施,是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基本方式,具有重大的经济、生态、文化、科学以及美学和娱乐价值。根据实地调查和资料汇总,截至2007年12月,湖北省共建立自然保护区58个,...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重要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主要措施,是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基本方式,具有重大的经济、生态、文化、科学以及美学和娱乐价值。根据实地调查和资料汇总,截至2007年12月,湖北省共建立自然保护区58个,总面积108.01万hm2,占湖北省国土面积的5.79%。文章在分析已建自然保护区基础上,研究了自然保护区类型、物种多样性、区域体系布局等方面存在的空缺,提出了调整现有自然保护区(主要方式为合并、升级、扩区)和新建自然保护区(小区、点)的建议,包括合并堵河源和十八里长峡自然保护区、麋鹿自然保护区的扩区,新建三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火烧坪草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等一批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建议,为湖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和规划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自然保护区 现状 空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架大九湖亚高山典型泥炭湿地土壤养分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斯南雍茜 葛继稳 +5 位作者 李愈 李永福 刘垚垚 甘娟 Ihab ALFADHEL 张志麒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21-326,共6页
基于湖北省神农架国家公园大九湖亚高山典型泥炭湿地土壤总有机碳、总氮、总磷、铵态氮、有效磷、速效钾养分含量进行时间(春、夏、秋、冬)和空间(表层15 cm、中层30 cm、底层45 cm)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该区域土壤各样分以及pH、Eh... 基于湖北省神农架国家公园大九湖亚高山典型泥炭湿地土壤总有机碳、总氮、总磷、铵态氮、有效磷、速效钾养分含量进行时间(春、夏、秋、冬)和空间(表层15 cm、中层30 cm、底层45 cm)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该区域土壤各样分以及pH、Eh、容重均满足正态分布,其中有效磷、速效钾为中强变异性,均值为31.33,71.2 mg/kg,总有机碳、总磷、铵态氮、pH、Eh、容重为中弱变异性,均值为419.2,1.56 g/kg和67.57 mg/kg,5.33,104.4,0.155 g/kg,总氮为弱变异性,均值为20.13 g/kg。(2)土壤总有机碳在季节以及深度变化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总氮与总磷在首层与其余2层存在显著差异,在季节上总氮在首层存在季节差异,总磷在首、中层存在显著差异,土壤养分仅速效钾与首层和其余2层存在显著差异。(3)土壤有机碳、总磷、铵态氮与总氮、速效钾、总磷与铵态氮呈显著正相关,总有机碳与土壤容重、有效磷与Eh,pH与Eh呈显著负相关。(4)研究区土壤总有机碳与总氮较高于我国其余泥炭湿地,随着纬度升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呈现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湿地 总有机碳 土壤速效养分 时空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架大九湖泥炭湿地非生长季CO_(2)通量特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愈 葛继稳 +2 位作者 斯南雍茜 王璐雯 王九妹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40-247,共8页
开展泥炭湿地非生长季CO_(2)通量研究,对了解泥炭湿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动态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以神农架大九湖亚高山泥炭湿地为研究区,采用涡度相关法通过对研究区进行连续3年非生长季(2015年12月1日—2016年4月15... 开展泥炭湿地非生长季CO_(2)通量研究,对了解泥炭湿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动态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以神农架大九湖亚高山泥炭湿地为研究区,采用涡度相关法通过对研究区进行连续3年非生长季(2015年12月1日—2016年4月15日、2016年11月15日—2017年4月15日、2017年11月15日—2018年4月15日)CO_(2)通量监测,分析研究区泥炭湿地非生长季CO_(2)通量日、月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该泥炭湿地非生长季CO_(2)通量日变化规律均呈“U”型曲线,非生长季CO_(2)通量日变化范围分别为-0.724~4.301μmol/(m^(2)·s)(2016年)、-1.251~4.833μmol/(m^(2)·s)(2017年)、-0.980~4.982μmol/(m^(2)·s)(2018年);(2)2016—2018年研究区泥炭湿地非生长季CO_(2)通量月变化均表现为排放CO_(2),3年非生长季CO_(2)通量月累计释放量分别为28.26 g C/m^(2)、17.65 g C/m^(2)和50.73 g C/m^(2);(3)研究区泥炭湿地非生长季CO_(2)通量对降雨的响应仅在长期无降雨后,降雨量突增时CO_(2)通量释放量增加显著;(4)2016—2018年研究区泥炭湿地非生长季CO_(2)通量与10 cm层土壤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10 cm层土壤含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大气温度呈负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显著。土壤温度是大九湖泥炭湿地非生长季CO_(2)通量的主要调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架大九湖泥炭湿地 CO_(2)通量 非生长季 涡度相关法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虎的亚种分化及生存现状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舜华 葛继稳 杨诗雨 《湖北林业科技》 2022年第5期52-56,17,共6页
近年人们对虎的起源历史、亚种分化和现状愈加关注。为全面了解全球虎的各个亚种的历史和现状,结合国内外研究资料,总结了虎的历史分布、亚种分化及分布、已灭绝亚种种群的历史和现存种群的情况。
关键词 亚种分化 历史分布区 现存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