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顺北缝洞型凝析气藏产水来源及出水特征
1
作者 龙涛 孙艳坤 +4 位作者 王贺 张云 郭宏辉 田立君 张旭 《断块油气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5-492,共8页
顺北地区气井产水来源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凝析水、封存水、底水、束缚水和工作液等5种类型。通过分析顺北缝洞型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见水井的生产动态和产水特征,明确了5种产水来源的出水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凝析水具备气井含水率小、水... 顺北地区气井产水来源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凝析水、封存水、底水、束缚水和工作液等5种类型。通过分析顺北缝洞型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见水井的生产动态和产水特征,明确了5种产水来源的出水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凝析水具备气井含水率小、水气比及氯离子质量浓度低、对气井产能无影响的特征;封存水具备气井间歇性产水、氯离子质量浓度高于凝析水、水体能量枯竭后气井产能不受影响的特征;底水具备气井产水量大、含水率和水气比猛增、氯离子质量浓度远大于凝析水、严重伤害气井产能的特征;束缚水具备气井产水量小且轻微上升、氯离子质量浓度略高于凝析水、仅对产油量有一定影响的特征;返排工作液具备气井含水率、水气比、产水量及氯离子质量浓度均在初期较高后逐渐降低的特征。明确顺北缝洞型凝析气藏产水来源,为制定合理的控水和防水措施、实现“一水一策”精准治水提供了重要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藏 缝洞型 产水来源 出水特征 顺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西部三叠系深层−超深层超压测井响应特征及成因
2
作者 徐龙龙 胡强 +2 位作者 刘建章 肖雅文 叶尔阿曼·达吾力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4-166,共13页
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西部三叠系超压强度大且成因复杂,但目前对三叠系超压分布与成因的研究相对较薄弱。基于钻井液相对密度、实测地层压力及测井数据等资料,利用测井曲线组合、Bowers法和声波速度−密度交会等方法,分析了中央坳陷西部三... 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西部三叠系超压强度大且成因复杂,但目前对三叠系超压分布与成因的研究相对较薄弱。基于钻井液相对密度、实测地层压力及测井数据等资料,利用测井曲线组合、Bowers法和声波速度−密度交会等方法,分析了中央坳陷西部三叠系超压测井响应特征,探讨了超压成因及主控因素。研究表明,三叠系超压段泥岩具有高声波时差、低电阻率的特征;中子密度及中子孔隙度均偏离正常压实趋势线,但在不同井区偏离幅度有所差异。现今三叠系超压主要为不均衡压实作用和深部压力传导共同作用形成。受三叠系岩性组合特征、沉积速率及断裂活动强度的影响,不同井区不均衡压实型超压贡献度存在明显差异,克拉玛依组尤为显著:沙窝地地区最大,莫西庄地区有所减小,征沙村地区最小。研究成果深化了对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西部深层−超深层超压成因机制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压成因 超压测井响应 深层−超深层 三叠系 中央坳陷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北煤田石炭系—二叠系煤系重、磁、电物性特征及对煤系气勘查的意义
3
作者 张旭 陈海宏 +3 位作者 熊强青 孙艳坤 尚建华 吴林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4-514,共11页
淮北煤田是国家规划的能源资源基地之一,石炭系—二叠系煤系气资源潜力大,但目前煤系气勘探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受到岩浆侵入、推覆构造、厚覆盖层等因素影响,研究区煤系气勘探难度大,重、磁、电联合勘查是当前绿色、高效、低成本的勘... 淮北煤田是国家规划的能源资源基地之一,石炭系—二叠系煤系气资源潜力大,但目前煤系气勘探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受到岩浆侵入、推覆构造、厚覆盖层等因素影响,研究区煤系气勘探难度大,重、磁、电联合勘查是当前绿色、高效、低成本的勘查方法之一,尤其是在深部煤系气勘查中的地位日趋凸显。然而,研究区石炭系—二叠系岩性复杂,煤、碎屑岩、碳酸盐岩及岩浆侵入岩均发育,其重、磁、电物性特征及变化规律缺乏系统研究,严重制约着淮北煤田石炭系—二叠系煤系气的全面勘探开发进程。为此,基于906件样品的密度、磁化率、电阻率和极化率等测试数据,研究石炭系—二叠系地层、沉积岩和岩浆侵入岩之间的重、磁、电物性差异。研究表明:淮北煤田石炭系—二叠系相对于震旦系—奥陶系,具有密度较小、电阻率较低的特征,其中:煤的密度明显较小,平均值为1.47 g/cm^(3),基本为无磁性,电阻率明显较高,平均值为1.806×10^(4)Ω·m;泥岩密度中等,无磁性或弱磁性,电阻率明显较低,平均值为数百Ω·m;砂岩、灰岩、闪长岩密度较大,平均值均大于2.70 g/cm^(3),电阻率中等,平均值均为数千Ω·m;闪长岩磁化率较大,平均值为3285.96×10^(-5)SI。因此,建议在淮北煤田石炭系—二叠系煤系气全面勘探过程中,开展重、磁、电磁法(时频电磁法、复电阻率法等)联合勘查,探测煤系地层和隐伏岩体,为淮北煤田煤系气精准勘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磁化率 电阻率 石炭系—二叠系 岩浆岩 煤系气 淮北煤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致密储层CO_(2)/N_(2)换油机理研究
4
作者 陈汉钊 吴正彬 +3 位作者 李轩 舒坤 蒋恕 陈掌星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7,共12页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来研究致密油的赋存状态以及CO_(2)置换致密油的机理。采用蒙特卡洛法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算法,建立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烷烃在岩石壁面的赋存状态模型,研究了烷烃分子在不同岩石壁面的赋存特征,分析了CO_(2)和N_(2)置换...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来研究致密油的赋存状态以及CO_(2)置换致密油的机理。采用蒙特卡洛法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算法,建立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烷烃在岩石壁面的赋存状态模型,研究了烷烃分子在不同岩石壁面的赋存特征,分析了CO_(2)和N_(2)置换致密油的微观机理。模拟温度和压力条件(343.13 K、20 MPa)选取四川盆地致密储层的温度和压力条件。测得石英壁面和方解石壁面中,C7在CO_(2)中的扩散系数分别为1.88×10^(−5) m/s^(2)和1.83×10^(−5) m/s^(2),在N_(2)中分别为6.4×10^(−6) m/s^(2)和9.01×10^(−6) m/s^(2)。结果将CO_(2)置换致密油的效果明显好于N_(2)。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烷烃分子从岩石壁面置换的难度增大,方解石壁面对烷烃分子的吸附作用要强于石英壁面。根据本研究模拟结果将CO_(2)置换机理大致分为4个阶段:分子扩散阶段、竞争吸附阶段、乳化溶解阶段以及混相阶段(低相对分子质量烷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CO_(2) N_(2) 赋存状态 驱油机理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页岩微观力学特征及控制机理———以涪陵地区平桥区块JYA井深层页岩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孔令运 宋广朋 +3 位作者 蒋恕 王子航 李继庆 时贤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3-697,共15页
四川盆地涪陵地区深层页岩气具有构造复杂、地应力高、地应力差大、地层温度高、致密化程度高、低孔低渗、孔渗变化规律复杂等地质特征,不同井之间产量差异大,原因之一是对于深层页岩气储层的地质力学特征和控制机理认识不足,适合压裂... 四川盆地涪陵地区深层页岩气具有构造复杂、地应力高、地应力差大、地层温度高、致密化程度高、低孔低渗、孔渗变化规律复杂等地质特征,不同井之间产量差异大,原因之一是对于深层页岩气储层的地质力学特征和控制机理认识不足,适合压裂的甜点区间识别不准确。因此,对涪陵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海相页岩进行研究,围绕深层页岩气储层的微观地质力学特征与控制机理这一关键科学问题,通过微观岩石力学实验、数字光斑实验、X射线衍射、总有机碳含量、SEM扫描电镜等5个系列实验设计,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精细刻画了龙马溪组页岩在加载条件下的应力场和位移场变化及微观裂纹扩展过程,分析了龙马溪组页岩的变形与破裂特征。实验测得深层页岩总有机碳含量约为4.2%,石英含量为55.4%,黏土矿物含量为26.9%,明确了深层页岩的微观损伤变化的5个过程,即压密、弹性、裂纹均匀扩展、裂纹扩展破坏及脆性破坏。在石英等脆性矿物及有机质等软组分的控制作用下,深层页岩微观破裂具有多种裂缝扩展模式。同时,计算了深层页岩样品的断裂韧性指数,其中Ⅰ型断裂韧性指数为18.279 MPa·√m,Ⅱ型断裂韧性指数为1.243 MPa·√m。实验得到的断裂韧性指数可应用于评价深层页岩的脆性,也可为深层页岩的压裂改造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力学特征 脆性特征 压裂改造 深层页岩 涪陵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淀粉粒子的高效制备及其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马鹏 张磊 +4 位作者 聂育志 陈红壮 邱在磊 董国峰 张顺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80-583,607,共5页
为了高效率、低成本制备小尺寸的纳米淀粉颗粒,将超声处理与沉降法相结合,用50 g/L高浓度淀粉溶液制备纳米淀粉颗粒,研究了纳米淀粉颗粒对钻井液相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超声处理可以降低高浓度淀粉溶液的黏度,再利用沉降法制备... 为了高效率、低成本制备小尺寸的纳米淀粉颗粒,将超声处理与沉降法相结合,用50 g/L高浓度淀粉溶液制备纳米淀粉颗粒,研究了纳米淀粉颗粒对钻井液相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超声处理可以降低高浓度淀粉溶液的黏度,再利用沉降法制备的纳米淀粉颗粒的粒度分布在10~100 nm,主要集中于30 nm左右。对比原淀粉的A型结构,所形成的纳米淀粉颗粒为C型结构,其溶液在常温下能抗盐至20 g/L NaCl。随着基浆中纳米淀粉颗粒加量的增大,钻井液的表观黏度、塑性黏度和动切力增加,滤失量降低。纳米淀粉颗粒可提高钻井液的耐温性,含10 g/L纳米淀粉颗粒的钻井液在150℃下老化16 h后的滤失量仅为10.0 mL。即使老化时间增至72 h,钻井液的流变性能变化也较小。超声处理与沉降法相结合的方法操作简易,形成的纳米淀粉颗粒钻井液添加剂性能优异,成本相对低廉,易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淀粉 钻井液 超声处理 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扬子宣城地区二叠系孤峰组页岩气勘查方法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旭 桂和荣 +5 位作者 洪大军 孙艳坤 刘宏 肖万峰 陈科夫 杨志成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35,共7页
针对下扬子宣城地区复杂地质条件下二叠系页岩气勘查难度大的问题,基于岩石物性测试,运用高精度重力、高精度磁法、复电阻率法(CR法)进行联合勘查,探讨复杂地质条件下有效的页岩气勘查方法。研究表明:宣城地区孤峰组页岩具有“弱磁、低... 针对下扬子宣城地区复杂地质条件下二叠系页岩气勘查难度大的问题,基于岩石物性测试,运用高精度重力、高精度磁法、复电阻率法(CR法)进行联合勘查,探讨复杂地质条件下有效的页岩气勘查方法。研究表明:宣城地区孤峰组页岩具有“弱磁、低密度、中低阻、高极化”特征,含炭硅质页岩具有明显的低电阻率、高极化率特征,主要影响孤峰组的侵入岩体(花岗斑岩)具有“弱磁、低密度、低阻、低极化”特征。在宣城地区魏墩一带孤峰组页岩气勘查过程中,应用高精度重力、高精度磁法寻找弱磁、低重力地区,推断岩体分布情况;然后在岩浆岩不发育区布设CR法剖面,选择低电阻率(小于1000.00Ω·m)、高极化率(大于4.00%)的位置来布设钻井进行验证,共钻遇视厚度达50.89 m孤峰组含炭硅质页岩、硅质泥岩,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研究内容对宣城地区乃至下扬子复杂地质条件区富有机质页岩层段识别和页岩气“甜点”区优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率 富有机质页岩 岩浆岩 宣城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裂缝介质转变为多孔颗粒介质的调剖方法与矿场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成俊 张磊 +3 位作者 展转盈 倪军 高怡文 王维波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09-713,共5页
为了实现对大裂缝水窜通道的高效封堵,提高低渗透油藏的水驱效果,开展了凝胶颗粒与聚合物本体凝胶联合封堵技术研究。先利用凝胶颗粒将大裂缝通道转变为多孔颗粒介质通道,再利用聚合物本体凝胶封堵颗粒介质间的通道。结果表明:对于开度... 为了实现对大裂缝水窜通道的高效封堵,提高低渗透油藏的水驱效果,开展了凝胶颗粒与聚合物本体凝胶联合封堵技术研究。先利用凝胶颗粒将大裂缝通道转变为多孔颗粒介质通道,再利用聚合物本体凝胶封堵颗粒介质间的通道。结果表明:对于开度为1.8 mm的裂缝,凝胶颗粒在粒径为2.5 mm、质量浓度为8000 mg/L、注入速度为1.0 mL/min的注入参数条件下,可密集均匀地分布在裂缝通道中,并呈活塞式均匀向前推进;当凝胶颗粒充填整条裂缝后,所形成的多孔颗粒介质的渗透率为2300.0×10^(-3)μm^(2)。基于裂缝性岩心基质的渗透率,要求优选的聚合物本体凝胶在渗透率为2300.0×10^(-3)μm^(2)的多孔颗粒介质中的封堵压力梯度应大于3.3 MPa/m,从而启动基质中的流体。以此为依据,所需聚合物本体凝胶的强度应大于66 Pa,所用的聚合物本体凝胶的组成为质量浓度4000 mg/L的HPAM+质量浓度150 mg/L的Cr^(3+)。这一调剖方法在延长油田5088-3井组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可以为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的可持续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度裂缝 介质转变 多孔颗粒介质 聚合物本体凝胶 注入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北缝洞型凝析气藏气油比变化规律及见水预警信号
9
作者 龙涛 孙艳坤 +5 位作者 王贺 刘蕊 张云 马龙杰 张旭 金诚杰 《断块油气田》 2025年第4期669-675,共7页
针对顺北地区凝析气藏生产过程中,生产井气油比经常出现变化,部分井含水上升较快,个别井出现暴性水淹现象,极大伤害单井产能。基于生产动态分析,探索总结气油比变化规律,确定影响气油比变化因素,明确了3种气油比变化规律。地层压力大于... 针对顺北地区凝析气藏生产过程中,生产井气油比经常出现变化,部分井含水上升较快,个别井出现暴性水淹现象,极大伤害单井产能。基于生产动态分析,探索总结气油比变化规律,确定影响气油比变化因素,明确了3种气油比变化规律。地层压力大于露点压力时,气油比基本保持不变;气井见水或发生反凝析时,气油比呈现上升趋势;当沟通深部储集体或者发生水侵时,气油比下降。通过检测气油比和组分变化,找到顺北凝析气藏见水预警信号,为生产井见水、防水提供依据。现场应用表明,及时调整生产制度可有效降低气井含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水预警信号 见水 气油比 凝析气藏 缝洞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