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维随机介质及波动方程正演模拟 被引量:74
1
作者 奚先 姚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46-552,共7页
奚先 ,姚姚 .二维随机介质及波动方程正演模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1,36 (5 ) :5 4 6~ 5 5 2  本文介绍了随机介质模型的基本概念 ,提出了一种根据随机过程的谱分解理论构造随机介质模型的新方法 ;并以二维指数型椭圆自相关函... 奚先 ,姚姚 .二维随机介质及波动方程正演模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1,36 (5 ) :5 4 6~ 5 5 2  本文介绍了随机介质模型的基本概念 ,提出了一种根据随机过程的谱分解理论构造随机介质模型的新方法 ;并以二维指数型椭圆自相关函数为例进行了若干二维随机介质模型的正演模拟。结果显示 ,这些随机介质模型能灵活地描述实际介质。本文还利用有限差分法正演模拟了随机介质模型中弹性波的传播及其自激自收时间记录。正演计算结果表明 ,随机介质模型理论具有适应性强 ,使用方便、灵活 ,能有效地模拟油气藏细节的优点 ,是油藏 (或油储 )地球物理中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随机介质 模型 谱分解 指数型椭圆自相关函数 弹性波动方程 正演模拟 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共轭梯度反演法 被引量:9
2
作者 朱培民 王家映 +2 位作者 詹正彬 顾汉明 朱光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08-213,共6页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非线性反演方法——随机共轭梯度法。该方法采用非启发式反演方法 ,快速收敛到某一极值 ;再用启发式反演方法跳出局部极值 ;然后使用非启发式反演方法收敛到另一局部极值 ,反复进行此过程 ;并在解空间范围内搜索 ,保留...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非线性反演方法——随机共轭梯度法。该方法采用非启发式反演方法 ,快速收敛到某一极值 ;再用启发式反演方法跳出局部极值 ;然后使用非启发式反演方法收敛到另一局部极值 ,反复进行此过程 ;并在解空间范围内搜索 ,保留所有的局部极值 ,最终确定最优解。它继承了随机爬山能够全局寻优、共轭梯度法计算速度快和精度高的优点 ,能快速搜索到全局最优解。试验证明 ,这种方法是一种高效的反演算法 ,特别适用于求解非线性、多极值的最优化问题和地球物理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共轭梯度法 地球物理勘探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弹性随机介质中的波场特征 被引量:12
3
作者 奚先 姚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79-685,共7页
本文通过波动方程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正演 ,模拟了地震波在二维弹性随机介质中的传播及其自激自收时间记录 ;在层状随机介质模型中将声波和弹性波的波场作了比较 ,结果显示两者的差别很大。为研究二维弹性随机介质模型中的波场特征 ,我们... 本文通过波动方程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正演 ,模拟了地震波在二维弹性随机介质中的传播及其自激自收时间记录 ;在层状随机介质模型中将声波和弹性波的波场作了比较 ,结果显示两者的差别很大。为研究二维弹性随机介质模型中的波场特征 ,我们将理论记录剖面分成三个不同的时间区段 ,并在三个不同的时间区段上分别计算剖面的横向中心频率、纵向中心频率、波场能量相对值三个统计特征量。这样 ,对应每一个弹性随机介质模型 ,由计算得到 9个不同的波场特征量。通过研究介质模型发生变化时对应的波场特征量的变化特点 ,最终得出了随机介质的自相关长度、粗糙度等模型特征与记录剖面的扰动频率及能量等波场特征密切相关的结论 :在随机介质中 ,波场的统计特征量强烈地依赖于介质的统计特性 ,如自相关长度和粗糙度等 ;随机介质模型对应的地震记录存在有散射波及地震波尾等复杂波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场 随机介质模型 剖面 地震波 散射波 自激自收 地震记录 层状 声波 弹性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考道的岩性识别与岩性剖面非线性反演 被引量:13
4
作者 何又雄 姚姚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1-63,共3页
江汉盆地BH地区已发现多个砂岩岩性油藏,需要开展岩性预测工作。应用基于参考道的岩性预测方法,预测了BH地区Y5井与W51井T5+4层位的岩性差异,预测结果与实际钻井结果吻合,表明该方法对岩性变化和砂岩尖灭敏感,适用于叠后地震资料的岩性... 江汉盆地BH地区已发现多个砂岩岩性油藏,需要开展岩性预测工作。应用基于参考道的岩性预测方法,预测了BH地区Y5井与W51井T5+4层位的岩性差异,预测结果与实际钻井结果吻合,表明该方法对岩性变化和砂岩尖灭敏感,适用于叠后地震资料的岩性定性研究。但此方法只能预测井点附近的岩性,在分析BH地区测井资料的基础上,提出非线性函数反演岩性剖面的方法,结合测井资料,建立密度和孔隙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在声阻抗反演的基础上反演岩性剖面,减少了常规岩性解释中物性参数值重叠时划分岩性的多解性。用该法直接反演BH地区Y6井附近地震测线的岩性剖面,结果得出目的层位置的岩性是粉砂岩与油浸泥岩,密度为中高值,孔隙度约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道 非线性函数 岩性预测 剖面反演 密度 孔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黏弹性随机介质中的波场特征 被引量:10
5
作者 奚先 姚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1-387,共7页
在高分辨率地震数据中常常作为“噪声”处理的不相干扰动,其实部分是源于介质在小尺度上的非均匀性。随机介质模型及其相关理论,使人们有可能在统计的意义下反演出介质在小尺度上的非均匀特征(如空间自相关函数、平均异常尺度、标准差等... 在高分辨率地震数据中常常作为“噪声”处理的不相干扰动,其实部分是源于介质在小尺度上的非均匀性。随机介质模型及其相关理论,使人们有可能在统计的意义下反演出介质在小尺度上的非均匀特征(如空间自相关函数、平均异常尺度、标准差等)。本文通过波动方程的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正演,模拟了地震波在二维黏弹性随机介质中的传播及其自激自收时间记录。研究了黏弹性随机介质中的波场特征以及黏弹性随机介质中的最大振幅波至旅行时、振幅衰减等特征,并得出了若干结论。通过正演模拟表明黏弹性随机介质模型对应的地震记录中有散射波、振幅衰减、旅行时扰动、地震波尾等复杂的波场特征;波的散射形式强烈依赖于介质的统计特性,如自相关函数、方差和吸收系数等;介质的自相关长度的变化对波前振幅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场 随机介质模型 地震波 黏弹性 振幅衰减 散射波 自激自收 二维 扰动 小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域位场下延的振荡机制及消除方法 被引量:16
6
作者 毛小平 吴蓉元 曲赞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30-237,共8页
频率域中位场延拓及转换已在重磁场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位场下延、求高阶导数时出现的振荡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目前比较一致的认识是浅层异常源是导致下延振荡的唯一原因。事实上,当我们将原位场进行分场处理后,对深... 频率域中位场延拓及转换已在重磁场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位场下延、求高阶导数时出现的振荡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目前比较一致的认识是浅层异常源是导致下延振荡的唯一原因。事实上,当我们将原位场进行分场处理后,对深源场(不含浅层常源)进行下延时,仍出现较大的振荡。针对该问题。本文分析了位场下延的一些特殊性,认为核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有限长剖面的傅氏变换的截断误差产生类似于浅源异常的假频干扰,为此提出了串联匹配滤波器向下延拓的解决办法。通过向下延拓便可获得既无假频干扰信号,又不损失有效信号的高保真向下延拓位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域 位场延拓 振荡机制 重力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特征空间到储层特征空间的非线性映射 被引量:4
7
作者 顾汉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11-116,共6页
由井资料可提供研究层段的岩相、平均孔隙率、有效厚度和砂泥岩百分比含量等多种储层参数,再由它们组成多口井的多维储层特征空间;通过对这些样本用自组织入工神经网络特征映射实现样本聚类,找出可靠的井组及每一井组所对应的储层特... 由井资料可提供研究层段的岩相、平均孔隙率、有效厚度和砂泥岩百分比含量等多种储层参数,再由它们组成多口井的多维储层特征空间;通过对这些样本用自组织入工神经网络特征映射实现样本聚类,找出可靠的井组及每一井组所对应的储层特征类别;然后,利用井位处的地震道,通过迭代计算确定反映地震道类区分能力的特征子集,并实现对地震道的聚类;最后,在每一分类中,采用多层前馈映射型神经网络将各地震道映射到由储层参数构成的地质空间,确定储层的平面分布。文中列举了在泌阳凹陷北部一个三维地震测区对主要产油层段应用此法进行储层参数空间定量分析的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特征空间 非线性映射 储层特征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变速起伏介质走时反演 被引量:1
8
作者 顾汉明 赵树元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556-566,共11页
本文实现了横向变速起伏介质情形下同时估计速度和深度的走时反演。备层介质由不等宽度的网格组成,在网格节点间的速度由线性函数表示,反射界面由光滑三次样条函数构成,理论走时由快速射线追踪方法获取.更演算法采用迭代阻尼最小二乘法... 本文实现了横向变速起伏介质情形下同时估计速度和深度的走时反演。备层介质由不等宽度的网格组成,在网格节点间的速度由线性函数表示,反射界面由光滑三次样条函数构成,理论走时由快速射线追踪方法获取.更演算法采用迭代阻尼最小二乘法,并采用自适应修改阻尼因子来提高迭代效果,采用区间约束和点约束提高解的唯一性。理论模型及实际资料试算结果表明,本反演算法具有迭代效果好、精度高、稳定性强的特点,适用于任意起伏构造及横向速度梯度变化的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处理 横向变速 介质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