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半球湖泊营养状态的地理格局及其社会经济制约因素
1
作者 黄春玲 乔强龙 +1 位作者 曹艳敏 陈旭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2-88,共7页
该文收集了1990-2014年已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或数据库中的北半球1 054个湖泊水体总磷、总氮和叶绿素a浓度数据,同时结合湖泊地理坐标、区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口密度资料,探讨了北半球湖泊营养状态的地理格局及其社会经济制约因素。... 该文收集了1990-2014年已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或数据库中的北半球1 054个湖泊水体总磷、总氮和叶绿素a浓度数据,同时结合湖泊地理坐标、区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口密度资料,探讨了北半球湖泊营养状态的地理格局及其社会经济制约因素。结果表明:1)湖泊的营养状态指数(Trophic State Index,TSI)与湖泊纬度和海拔均呈显著负相关,反映了在自然状态下,不同气候带营养物质侵蚀输入量的变化。2)20个国家或地区的湖泊TSI均值与人口密度呈显著正相关,表明人口密度高的国家或地区湖泊营养水平相对较高。3)TSI均值随人均GDP增长呈倒U形,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区域人均GDP 5 000~10 000美元是富营养化减缓的可能阈值范围,超过该阈值后区域湖泊营养水平随经济增长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营养状态指数 地理格局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人口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沙湖摇蚊亚化石记录的湖泊生态环境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春玲 曹艳敏 陈旭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2-170,共9页
通过对沙湖41 cm沉积岩芯摇蚊亚化石组合进行分析,结合210Pb测年、长江中下游摇蚊-总磷转换函数模型、降趋势对应分析(Detrende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DCA)方法及武汉市历史资料数据,定量重建湖泊水体总磷浓度,揭示了沙湖自20世纪7... 通过对沙湖41 cm沉积岩芯摇蚊亚化石组合进行分析,结合210Pb测年、长江中下游摇蚊-总磷转换函数模型、降趋势对应分析(Detrende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DCA)方法及武汉市历史资料数据,定量重建湖泊水体总磷浓度,揭示了沙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演化历史。结果表明:(1)1973—1989年,摇蚊组合以水生植被相关属种Cricotopus sylvestris-type和Dicrotendipes nervosus-type占优势,揭示湖泊水生植被发育;这一时期摇蚊重建水体总磷浓度为47—55μg/L,沉积物总磷维持在700 mg/kg;(2)1989—2002年,沉积物总磷增加近一倍,与此同时水体总磷逐渐上升到100μg/L以上,水生植被相关摇蚊属种相对丰度显著减少,湖泊由此进入富营养态;(3)2002年以来,沉积物总磷持续升高到2000 mg/kg以上,摇蚊组合以富营养属种Tanypus和Propsilocerus akamusi-type占绝对优势,水体总磷浓度维持在150μg/L以上。DCA第一轴解释了摇蚊组合变化的62.1%,且样品点在DCA第一轴得分与沉积物总磷呈显著负相关,表明摇蚊组合主要响应于湖泊营养富集过程,这主要与武汉市城市化发展导致湖泊面积萎缩和入湖污水增加相关。研究表明沙湖水体营养本底值约为50μg/L,减少外源营养盐输入是保护沙湖水环境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蚊亚化石 降趋势对应分析 城市化 湖泊富营养化 沙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高山湿地摇蚊亚化石记录的近两百年来环境演化——以重庆葱坪湿地为例
3
作者 郑婷 曹艳敏 +1 位作者 彭佳 陈旭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82-1190,共9页
偏远的亚高山湿地受人为活动直接干扰较小,是追踪气候变化和大气沉降双重影响下湿地生态系统演化的理想研究地.本研究以位于巫山的葱坪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一根50 cm沉积岩芯的210Pb和137Cs测年、摇蚊亚化石和元素序列,探讨该湿地近200... 偏远的亚高山湿地受人为活动直接干扰较小,是追踪气候变化和大气沉降双重影响下湿地生态系统演化的理想研究地.本研究以位于巫山的葱坪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一根50 cm沉积岩芯的210Pb和137Cs测年、摇蚊亚化石和元素序列,探讨该湿地近200年来环境演化历史.结果表明,摇蚊种群由1910年之前的Chironomus anthracinus-type、Limnophyes sp.、Cladotanytarsus mancus-type 1变为19101925年的C. mancus-type 1、C. anthracinus-type、Procladius sp.和Endochironomus impar-type的优势组合,这些优势种均指示浅水环境.此后,耐营养种E. impar-type、Polypedilum nubeculosum-type和C. anthracinus-type逐渐成为优势种.冗余分析表明,总磷、总碳和钙是解释摇蚊组合变化的显著环境因子. 20世纪30年代以前摇蚊种群可能与进入湿地的径流量小、水位较低相关,而20世纪中叶以来摇蚊组合变化指示大气沉降增长背景下湿地营养富集过程.在大气沉降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下,耐营养属种增加和生物多样性降低表明葱坪湿地生态环境正发生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蚊亚化石 元素 大气沉降 亚高山湿地 环境演化 葱坪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