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南—桂东北地区寒武—奥陶纪沉积岩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雄 曾佐勋 +6 位作者 刘伟 潘黎黎 杨宝忠 刘建雄 魏运许 贺赤诚 李绍凡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3-173,共21页
本文利用LA-ICP-MS分析技术,对湘南—桂东北地区寒武纪和奥陶纪沉积岩进行了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获得有效年龄数据239组,年龄值变化范围较大(3146-474 Ma),主要集中分布于2633-2473 Ma(峰值2500Ma),1880-1521 Ma(峰值1650 Ma... 本文利用LA-ICP-MS分析技术,对湘南—桂东北地区寒武纪和奥陶纪沉积岩进行了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获得有效年龄数据239组,年龄值变化范围较大(3146-474 Ma),主要集中分布于2633-2473 Ma(峰值2500Ma),1880-1521 Ma(峰值1650 Ma),1146-911 Ma(峰值970 Ma),896-720 Ma(峰值800 Ma)和682-474 Ma(峰值520 Ma)5个时间段。4件样品均记录了古太古代—中太古代年龄信息,同时以1146-911 Ma和896-720 Ma两个时间段年龄最集中,反映全球Grenville造山事件和全球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对研究区影响显著。此外,本次还获得大量泛非期(520 Ma左右)锆石年龄,认为全球泛非事件对华夏地块及其邻区影响显著,反映华夏地块与冈瓦纳大陆可能有一定亲缘性。结合前人资料,认为研究区位于华夏地块和扬子地块西南段碰撞拼合带,研究区地层同时接受两地块物质沉积,物源主要来自华夏地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U-Th-Pb同位素 华夏地块 扬子地块 湘南—桂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湖北大洪山地区一套紫红色砂-砾岩系沉积年代的再认识--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张雄 曾佐勋 +6 位作者 潘黎黎 曾智辉 彭练红 徐大良 魏运许 刘浩 邓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69-1080,共12页
湖北大洪山地区花山群六房咀组之上不整合覆盖了一套紫红色砂-砾岩。这套岩石的沉积时代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是南华纪早期;另一种观点认为是晚侏罗世。利用LA-ICP-MS分析技术,对这套碎屑沉积岩进行了碎屑锆石U-Pb测年,获得有效年... 湖北大洪山地区花山群六房咀组之上不整合覆盖了一套紫红色砂-砾岩。这套岩石的沉积时代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是南华纪早期;另一种观点认为是晚侏罗世。利用LA-ICP-MS分析技术,对这套碎屑沉积岩进行了碎屑锆石U-Pb测年,获得有效年龄数据125组,年龄值变化范围较大(3223~771Ma),主要集中于新太古代末—古元古代早期(约2500Ma)、古元古代(约2000Ma)和新元古代(约800Ma)3个时间段。对比鄂东南地区和三峡地区莲沱组岩石学特征和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特征,认为其具有相似的物源,这套岩系沉积时代应该为南华纪早期而非晚侏罗世。综合分析扬子地块的前寒武纪年龄,认为扬子地块可能存在大量未岀露的新太古代末—古元古代早期(约2500Ma)基底,约2500Ma的岩石应该是扬子地块深部基底的重要组成部分。扬子地块存在广泛的古元古代(约2000Ma)岩浆活动,这期岩浆活动可能是Columbia超大陆聚合在扬子地块的响应。新元古代(约800Ma)扬子地块北缘存在Rodinia超大陆裂解同期裂谷,裂谷内基性岩可能为大洪山地区南华纪地层中基性岩砾石的物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沱组 碎屑锆石 LA-ICP-MS锆石U-PB年龄 扬子地块 大洪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震的断裂带内外温差分析法的改进及其应用研究
3
作者 吴姗 郭艳 +3 位作者 曾佐勋 刘福江 林伟华 叶云霜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3-39,I0001,共8页
针对依据热红外遥感数据的断裂带内外温差分析法存在的不足,在确定断裂带内外区域时引入距断裂带两测和两端的距离,同时综合考虑地形、气候、地物类型等因素对温度的影响将其进行改进,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2次地震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改... 针对依据热红外遥感数据的断裂带内外温差分析法存在的不足,在确定断裂带内外区域时引入距断裂带两测和两端的距离,同时综合考虑地形、气候、地物类型等因素对温度的影响将其进行改进,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2次地震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改进算法分析地震热异常的结果与前人研究的结论一致,且该方法对断裂带内外区域的确定相对更加具体,还可以很好地去除多种非震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带内外温差法 热红外遥感 地震 热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