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地震震源深度定位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4
- 1
-
-
作者
郑勇
谢祖军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湖北省多尺度成像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7-175,共9页
-
基金
地震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308013)
川滇国家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项目(2016CESE0204)联合资助
-
文摘
地震震源深度是地震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准确确定地震震源深度对于准确评估地震灾害、确定地震成因和动力学环境、判断余震发展趋势和危险性以及核爆监测等多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地震震源深度定位一直是国际地震学界一个难题。针对这些问题,对地震震源定位研究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首先,对目前国际和国内地震深度定位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综述了目前深度定位的主要思路和方法,主要介绍了走时定位和波形拟合定位2个方面。其中,系统介绍了走时定位中的S-P定位、Pn-Pg定深以及波形反演定深中的偏振定深和振幅定深方法,并分别阐述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由于波形反演中的深度震相方法对地震深度较为敏感,而且对速度模型的依赖性相对较小,因此对深度震相中的sPmP、sPL、sPn,sSn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和评述,分别就其适用范围及优缺点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其次,对速度模型的影响以及地震波速度结构的反演等问题进行了简要的综述。最后,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深度定位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综合多种定位方法和数据以及联合地震学和大地测量学等技术进行联合深度定位,将是未来地震定深以及地震震源性质反演的主要方向。
-
关键词
深度定位
走时定位
波形反演
深度震相
联合反演
-
Keywords
focal depth relocating
arrival time locating
waveform modeling
depth phase
joint inver- sion
-
分类号
P315.3
[天文地球—地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