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公有制的自然资源财产权利形成机理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宦吉娥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自然资源部法治研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6,共13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自然资源财产权利非征收性限制的合宪性研究”(17BFX087)。
-
文摘
宪法和法律对自然资源归属及其财产权利主体、客体、权能及生成程序的规定,属于静态层面的规范配置,是自然资源财产权利的法律准生之门,其生成的制度基因是宪法上的自然资源公有制。基于公有制的资源配置论承认自然资源配置公权,强调该公权的行使受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激励和约束,要求以全民利益为初心,采用市场、计划、合意等多种方式妥善配置自然资源财产权利,契合中国宪法的规范逻辑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需求。静态层面的配置应当为具有生存、生态保障作用的自然资源的公共与合理利用留足空间。自然资源财产权利的出让和登记,属于动态层面的二阶配置,应受社会主义公有制约束,为全民的经济生态社会福祉而配置,做好制度间的衔接以化解制度分离带来的时滞困境。成熟且富有活力的自然资源财产权利体系的形成,需要静态层面规范配置与动态层面公权运行配置的合力推进。
-
关键词
公有制
自然资源财产权利
全民所有
国家所有
配置
空域资源
矿产资源
-
Keywords
public ownership
property rights of natural resources
owned by the whole people
owned by the state
allocation
airspace resources
mineral resources
-
分类号
D923.201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
-
题名资本下乡与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振兴模式
被引量:30
- 2
-
-
作者
王海娟
夏柱智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自然资源部法治研究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
-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6-154,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资本下乡与村庄共赢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20CSH05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新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村民自治困境与制度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CUGW200805)。
-
文摘
在农村经济形势变化和国家政策导向的作用下,农村兴起了新一轮资本下乡热潮,工商资本成为振兴乡村的重要力量。基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乡村振兴原则,资本下乡不仅要实现自身的获利目标,也应当产生带动农民发展、促进农村共同富裕的社会效益。当前存在两种地方政府角色错位现象,分别是政府主导和政府缺位,均不利于资本下乡背景下农民保持主体性,影响着乡村振兴的顺利实施。正确发挥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提高治理资本下乡的能力是实现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振兴的关键,可通过建立严格准入机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和激活村社组织机制,将工商资本嵌入到农民主导的产业体系中,从而兼顾乡村振兴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体现乡村振兴的社会主义逻辑。
-
关键词
资本下乡
乡村振兴
地方政府治理
农民主体
-
Keywords
Capital flow to the Countryside
Rural Vitalization
Local Government Governance
Peasant Subject
-
分类号
C91
[经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