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南仲巴地体中段构造变形特征及构造演化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峰 周峰 +1 位作者 刘强 向树元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59-871,共13页
藏南仲巴地体是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南北蛇绿(混杂)岩带之间重要的构造单元,其构造变形特征对于研究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新特提斯洋构造演化过程具有重要地质意义。本研究对仲巴地体中段(马攸木段)南北向剖面进行露头尺度的构造解析... 藏南仲巴地体是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南北蛇绿(混杂)岩带之间重要的构造单元,其构造变形特征对于研究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新特提斯洋构造演化过程具有重要地质意义。本研究对仲巴地体中段(马攸木段)南北向剖面进行露头尺度的构造解析、显微构造分析并结合相关年代学研究,厘定该区域的变形期次、变形条件与演化阶段。研究结果显示,仲巴地体中段由北至南可分为断褶带、复式褶皱带和断块带三个次级构造单元,变形特征具有北强南弱的特点。中部复式褶皱为一大型复式背斜,层间次级构造发育,表明褶皱形成与南北向挤压作用下的层间滑动有关。根据石英c轴组构特征,确定研究区主体变形温度为低温区间,对应绿片岩相。对断褶带南侧的云母石英片岩进行绢云母Ar-Ar定年,获得71.6±2.2Ma的坪年龄,代表仲巴地体北缘的一次强烈向南逆冲事件。根据构造组合特征与构造叠加改造关系,可将仲巴地体中段划分为复式褶皱带形成、叠加与改造等主要变形阶段,这对于研究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南北亚带构造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变形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仲巴地体 藏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南仲巴地体北缘石英脉ESR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伟波 刘强 向树元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12-821,共10页
仲巴地体是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南北蛇绿岩带之间的重要地质单元,大地构造位置特殊,其构造变形特征与构造演化对于了解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新特提斯洋演化具有重要地质意义。仲巴地体北缘热液活动发育,形成大量与断层和褶皱伴生的构... 仲巴地体是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南北蛇绿岩带之间的重要地质单元,大地构造位置特殊,其构造变形特征与构造演化对于了解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新特提斯洋演化具有重要地质意义。仲巴地体北缘热液活动发育,形成大量与断层和褶皱伴生的构造石英脉,这对于分析仲巴地体中–新生代的区域构造–热事件具有重要意义。在仲巴地体北缘系统采集31件具有构造意义的石英脉样品,采用热活化ESR法测量其形成年龄。统计结果表明,仲巴地体北缘的构造石英脉主要形成于侏罗纪–早白垩世早期、晚白垩世、始新世和中新世等四个阶段。综合区域构造演化和石英脉ESR年龄区间及产状特征,将仲巴地体的主要构造演化阶段划分为新特提斯洋发育与演化阶段、俯冲消减阶段、新特提斯洋闭合与大陆碰撞及陆内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脉ESR测年 仲巴地体 新特提斯洋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构造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