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2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VS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同源异流的“地质双星”
1
作者 林莉 《高校招生(高考指导)》 2025年第2期46-48,共3页
在中国的高等教育版图上,中国地质大学犹如一颗璀燦的明珠,以其深厚的地质学底蕴和卓越的学术成就闻名遐迩。然而,对于许多学子而言,当谈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时,却时常引发困惑:两者有何异同?孰强孰弱?本文将深入... 在中国的高等教育版图上,中国地质大学犹如一颗璀燦的明珠,以其深厚的地质学底蕴和卓越的学术成就闻名遐迩。然而,对于许多学子而言,当谈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时,却时常引发困惑:两者有何异同?孰强孰弱?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两所高校的异同,带大家揭开她们的神秘面纱,感受这两所学术殿堂的独特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质大学 同源异流 学术殿堂 高等教育 学术成就 深入剖析 独特魅力 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科学全民科普教育一体化建设探索与实践: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晓鸿 熊金玉 +1 位作者 田楠 赵卫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6-152,共7页
地球科学科普教育是新时代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全民地球科学素养、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促进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对加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地球科学科普教育是新时代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全民地球科学素养、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促进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对加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对现阶段我国地球科学全民科普教育一体化建设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目前主要存在科普基地资源分配不均衡,发展后劲不足;地球科学科普目标群体针对性不强,科普内容创作和科普传播形式均有待进一步创新发展;基层单位对科普工作重视不够,高水平科普队伍建设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地球科学科普宣传效果难以定量评价,科普资源浪费现象较为明显等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一是优化地球科学科普基地资源配置,进一步加快高校科技场馆科普化进程;二是细化地球科学科普目标群体,不断创新发展科普形式;三是加强高校科协基层组织建设,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科普积极性;四是规范地球科学科普宣传效果评价体系,有效提高科普宣传效果等相关参考建议,以期充分发挥高校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普主力军作用,加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科学 全民科普教育 一体化建设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创视角下传统錾刻工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为例
3
作者 盛恬子 《设计艺术研究》 2024年第6期124-129,共6页
錾刻工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利用金属的延展性,通过使用各种形状的小錾子在金、银、铜器或首饰上錾刻出线刻和浮雕的装饰效果。但与其他传统手工艺一样,由于社会环境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面临着技术创新与文化传承的问题。因此,中... 錾刻工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利用金属的延展性,通过使用各种形状的小錾子在金、银、铜器或首饰上錾刻出线刻和浮雕的装饰效果。但与其他传统手工艺一样,由于社会环境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面临着技术创新与文化传承的问题。因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创新性的将传统《金属錾刻工艺》课程改革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錾刻工艺与文创首饰设计》课程,从文化创新视角探讨錾刻工艺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路径,培养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錾刻工艺并将其融入当代生活方式的珠宝首饰设计人才,以期为相关珠宝设计专业院校开设錾刻工艺课程提供教学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宝首饰设计 传统錾刻工艺 文创产品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实习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与实践--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 被引量:16
4
作者 车伟 孙俊利 杨震铂 《高等建筑教育》 2022年第4期17-23,共7页
本文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对新工科背景下实习实践训练教学体系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现有实习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学生为中心,建立了“点面结合、模块组合、螺旋递进、新技术强化、全方位渗透”的多层次平面螺旋实... 本文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对新工科背景下实习实践训练教学体系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现有实习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学生为中心,建立了“点面结合、模块组合、螺旋递进、新技术强化、全方位渗透”的多层次平面螺旋实践训练教学体系框架,开发了土木工程校企协同实践信息平台APP,推行了本科生校内和校外“双导师”制等各种措施,为我校“新土木”实训体系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强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土木工程 实习体系 创新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宝石学实验教学中心
5
作者 袁野 《中国宝玉石》 2020年第4期89-91,共3页
珠宝学院建院伊始,建设了国内最早的"珠宝首饰和鉴定实验室",1999年成为"北京市合格实验室";2006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宝石学实验教学中心";2007年,为了强化复合型人才培养,实现校内相关专业的优势互补... 珠宝学院建院伊始,建设了国内最早的"珠宝首饰和鉴定实验室",1999年成为"北京市合格实验室";2006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宝石学实验教学中心";2007年,为了强化复合型人才培养,实现校内相关专业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整合有关实验室和实验基地,成立了"珠宝与矿物材料实验教学中心",该中心是支撑交叉学科珠宝与矿物材料的重要科研和教学平台,2010年获批为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宝石学 矿物材料 交叉学科 复合型人才培养 珠宝首饰 资源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工程专业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及实践——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裴晶晶 程五一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8年第2期131-132,共2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以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卓越创新及实践性人才培养理念和高等教育学、心理学、安全工程交叉学科等学科观点为基础,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标准的复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以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卓越创新及实践性人才培养理念和高等教育学、心理学、安全工程交叉学科等学科观点为基础,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标准的复合式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专业 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 建设思路 建设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悸动的心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2012届艺术专业毕业设计展示
7
作者 苏秦 《中国黄金珠宝》 2012年第5期64-67,共4页
“悸动,内心就仿佛一粒珍珠落入波澜不惊的水面后激起朵朵剔透水花,水花落下后圈圈涟漪四散开来,久久不能平息。”这是一件名为“悸动”作品的设计说明。
关键词 中国地质大学 毕业设计 艺术专业 珠宝学院 北京 设计说明 水花 水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深圳校友分会中的筹备者与珠宝人
8
作者 胡哲 《中国宝玉石》 2020年第5期87-91,共5页
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具有非常优越的地理位置与政策指引,已成为国内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城市吸引了众多优秀学子在此扎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共有六百多位毕业生分布于深圳的各行各业,深耕专业领域,助力深圳的... 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具有非常优越的地理位置与政策指引,已成为国内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城市吸引了众多优秀学子在此扎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共有六百多位毕业生分布于深圳的各行各业,深耕专业领域,助力深圳的腾飞。广泛的人员基础急需良好的交流互通、资源共享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中心城市 政策指引 资源共享平台 国际化城市 经济特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机遇与挑战 毕业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2009届艺术设计专业优秀毕业设计
9
作者 Susan 《中国黄金珠宝》 2009年第4期88-93,共6页
作品名称:无题设计者:金翠玲指导老师:周怡设计说明:杨树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树种,但它平凡的外表却有着岁月沧桑的痕迹。这一系列作品,就是借用杨树树皮肌理的仿生特点来充分展现"岁月无痕"这个主题。本系列首饰主要以植物(树... 作品名称:无题设计者:金翠玲指导老师:周怡设计说明:杨树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树种,但它平凡的外表却有着岁月沧桑的痕迹。这一系列作品,就是借用杨树树皮肌理的仿生特点来充分展现"岁月无痕"这个主题。本系列首饰主要以植物(树)表皮肌理纹样作为首饰的表面装饰肌理纹样,此系列首饰中的项圈的表面纹饰肌理是认为的仿制树皮的纹理,通过平面与立体的肌理对比来更清楚的表达自然形态的原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设计专业 中国地质大学 毕业设计 珠宝学院 北京 设计说明 表面装饰 表面纹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简介
10
作者 《中国宝玉石》 2020年第1期110-113,共4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成立于1995年9月,是我国最早开展宝石学教育和开办宝石学专业的高等学府之一.自1988年招收宝石学专业学生以来,已培养了宝石学专业、艺术设计专业本/专科生四千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七百余名,为我国珠宝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成立于1995年9月,是我国最早开展宝石学教育和开办宝石学专业的高等学府之一.自1988年招收宝石学专业学生以来,已培养了宝石学专业、艺术设计专业本/专科生四千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七百余名,为我国珠宝行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珠宝学院设有一个博士点:宝石学;两个硕士点:宝石学、设计学;两个本科专业: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产品设计(首饰设计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宝石学 珠宝行业 首饰设计 专业人才 艺术设计专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硕士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汇聚校友力量投身特区建设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深圳校友分会成立
11
作者 《中国宝玉石》 2020年第5期83-86,共4页
10月11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深圳校友分会成立大会在深圳市举行,校党委书记马俊杰、副校长王果胜、副校长段翔出席活动,来自深圳地区的160余名校友参加成立大会。
关键词 副校长 特区建设 校党委书记 校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马俊杰 深圳 成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文化高峰论坛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文化研究院黄河分院成立大会召开
12
作者 韩岱彤 《中国宝玉石》 2021年第4期58-62,共5页
2021年7月7日,黄河文化高峰论坛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文化研究院黄河分院成立大会在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召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书记马俊杰与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局长郭轲共同为黄河分院揭牌。副校长刘大锰与河南省地质调... 2021年7月7日,黄河文化高峰论坛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文化研究院黄河分院成立大会在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召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书记马俊杰与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局长郭轲共同为黄河分院揭牌。副校长刘大锰与河南省地质调查院院长张古彬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调查院 副校长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高峰论坛 马俊杰 分院 研究院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与星河控股集团就南沙项目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
13
作者 胡哲 《中国宝玉石》 2020年第5期79-82,共4页
2020年9月11日,星河控股集团、中宝协(北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邀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以下简称珠宝学院)及众多珍珠企业的负责人现场考察中国(南沙)时尚珠宝旅游小镇,并举办“2020珍珠产业发展座谈会”、“珍珠企业私洽会”。
关键词 现场考察 控股集团 珍珠产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旅游小镇 南沙 珠宝学院 合作意向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质大学自然文化研究院湘西分院成立
14
作者 谭艳敏 于海亮(摄) 刘江(摄) 《中国宝玉石》 2021年第2期54-57,共4页
2021年3月21日,中国地质大学与湘西州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中国地质大学自然文化研究院湘西分院揭牌仪式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举行。中国地质大学党委书记马俊杰、副校长刘大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副书记、州长龙晓华,州人... 2021年3月21日,中国地质大学与湘西州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中国地质大学自然文化研究院湘西分院揭牌仪式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举行。中国地质大学党委书记马俊杰、副校长刘大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副书记、州长龙晓华,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文化,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湘西世界地质公园管委会主任李平及双方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出席揭牌仪式,仪式由湘西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湘西世界地质公园管委会副主任张发权主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质大学 世界地质公园 副校长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湘西州 部门负责人 揭牌仪式 管委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深部煤层气研究与勘探开发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1
15
作者 鞠玮 陶树 +4 位作者 杨兆彪 程家耀 尚海燕 宁卫科 吴春龙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6,共8页
深部煤层气的资源潜力巨大,是中国非常规天然气未来规模性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为查明中国深部煤层气研究及勘探开发现状,基于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系统检索并分类统计中国深部煤层气论文,以其为基础分析中国深部煤层气研究... 深部煤层气的资源潜力巨大,是中国非常规天然气未来规模性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为查明中国深部煤层气研究及勘探开发现状,基于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系统检索并分类统计中国深部煤层气论文,以其为基础分析中国深部煤层气研究现状,探讨其发展趋势,可为发展深部煤层气适应性勘探开发技术提供借鉴。论文年代分布体现了中国深部煤层气研究和产业发展历程:初期探索阶段(1994—2005年)、缓慢发展阶段(2006—2015年)、稳中求进阶段(2016—2020年)和快速发展阶段(2021年以来)。地质—工程“双甜点”预测是深部煤层气开发地质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在地质、工程参数量化表征的基础上,借助三维地质与地质力学建模,开展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是保障效益开发的关键路径。煤储层天然裂缝的产出状态及发育程度显著影响压裂改造效果,压裂前后缝网体系的连通性是决定深部煤层气开发效果的重要指标。深部煤层气开发技术及其适用性是未来需重点探讨的方向之一,深化理论认识、定量刻画地质—工程条件、全方位解析影响因素是决定中国深部煤层气进一步快速发展的基础和关键。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等盆地内部深部—超深部煤层气将是研究和勘探开发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层气 发展历程 地质—工程一体化 缝网连通性 开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大东沟超大型低品位金矿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16
作者 李勇 王东波 +4 位作者 樊金虎 李浩 刘显高 梁维天 王鹏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238,共6页
大东沟金矿是辽宁省第五地质大队有限责任公司近年发现的超大型低品位金矿床。矿区大地构造位于胶-辽-吉古元古代造山/活动带辽东段西端,赋矿地层及岩性为辽河群盖县岩组二段含碳质绢云千枚岩,大规模含金构造蚀变岩带受水平(或缓倾斜)... 大东沟金矿是辽宁省第五地质大队有限责任公司近年发现的超大型低品位金矿床。矿区大地构造位于胶-辽-吉古元古代造山/活动带辽东段西端,赋矿地层及岩性为辽河群盖县岩组二段含碳质绢云千枚岩,大规模含金构造蚀变岩带受水平(或缓倾斜)剪切构造控制,带内金矿化广泛分布,含金相对均匀,含金一般为0.3×10^(-6)~1.0×10^(-6),少数样品可达1.0×10^(-6)~3.0×10^(-6),按低品位指标圈连矿体,矿区金资源量可达1000 t以上;矿体金矿物赋存状态简单,选冶技术指标较好,矿床埋藏浅,经济潜力巨大。大东沟矿床地质特征独特,以含金品位低、规模大、具有明显的层控属性和后期热液叠加改造特征,可称之为“大东沟式”金矿,其矿床学意义深远,深入研究可为辽东金矿矿集区同类型金矿找矿实现更大的突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大东沟金矿 千吨级金矿床 超大型金矿 低品位金矿 地质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新一轮关键矿产竞争的动力、趋势与中国应对
17
作者 唐金荣 王春辉 +3 位作者 张福良 张伟波 杨宗喜 李鹏远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共8页
关键矿产是支撑国家科技经济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资源。准确把握全球关键矿产竞争态势,对于中国制定针对性应对策略,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引发全球出现自冷战结束以来的新一轮关键矿产竞争热... 关键矿产是支撑国家科技经济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资源。准确把握全球关键矿产竞争态势,对于中国制定针对性应对策略,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引发全球出现自冷战结束以来的新一轮关键矿产竞争热潮,整体表现为五大趋势:一是竞争产业链化,竞争范围由上游矿产资源向全产业链延伸;二是竞争阵营化,资源国、消费国与加工国加速重组为不同竞争阵营;三是全球矿产勘查投资偏好“低风险化”,矿业企业投资风险偏好愈加保守;四是发达国家矿业投资本土化,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三国的矿产勘查预算与矿业项目并购规模持续增加;五是资源东道国利益诉求多元化,由单纯的获取矿产品出口收益向产业发展、环境保护、民生改善、国际话语权提升等领域全面拓展。此外,中国关键矿产国际合作还面临美西方推动关键矿产供应链“去中国化”、对中国矿业企业“污名化”和“资源民族主义”加速回潮三大挑战。建议从加强同周边国家资源-产业合作、讲好中国绿色矿业故事、创新关键矿产国际合作机制三方面协同发力,构建更具韧性的关键矿产产业链供应链,为推动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的能源资源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 关键矿产 竞争态势 挑战 中国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河道的主控因素及其衍生地质问题
18
作者 彭建兵 李永军 +1 位作者 王祚鹏 段丰浩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在黄河的形成与演化研究中,长久被轻视但极为重要的记录是河道的形态、产出位置及其与河岸地质体的依存关系。研究认为,黄河河道总体呈现长线型延伸、短折线拐弯、锯齿状摆动3种延伸样式,区域大地构造演化、断裂构造作用等内动力地质作... 在黄河的形成与演化研究中,长久被轻视但极为重要的记录是河道的形态、产出位置及其与河岸地质体的依存关系。研究认为,黄河河道总体呈现长线型延伸、短折线拐弯、锯齿状摆动3种延伸样式,区域大地构造演化、断裂构造作用等内动力地质作用是黄河河道形成与演化的主控因素,青藏高原、鄂尔多斯地块周缘和华北平原是区域大地构造演化所形成的3个独特构造-地貌单元,流域的构造因素分别造就了反Z形、“几”字形和宽V形3种几何学形态迥异的河道组合样式,3种样式河段在形成与演化中,衍生出各自特有的地质、工程、开发与保护等方面问题,据此提出了开发治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延伸样式 控河因素 衍生工程地质问题 治理建议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碳储空间探测与地质评价关键技术
19
作者 李文平 曹丹平 +17 位作者 乔伟 周正武 常庆粮 张松航 刘双星 沈奕 李万军 付欣 刘博 王衍 王启庆 李小琴 杨志 刘聪 张政 徐宏杰 朱振南 程香港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33-2354,共22页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双碳”目标驱动下,深部碳储空间的高效开发与安全封存成为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路径。系统综述了深部咸水层、枯竭油气藏、不可采煤层及玄武岩层等碳储空间的探测技术、场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及规模化封存的关键理论技术难...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双碳”目标驱动下,深部碳储空间的高效开发与安全封存成为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路径。系统综述了深部咸水层、枯竭油气藏、不可采煤层及玄武岩层等碳储空间的探测技术、场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及规模化封存的关键理论技术难题。结果表明:CO_(2)注入引发的多场耦合效应(热-流-力-化学)可能导致断层活化、盖层泄漏及地震风险,需通过多物理场数值模拟与动态监测构建风险评估框架。深部咸水层占我国理论封存潜力的98.64%,但其非均质性显著,适宜性评价需结合地质稳定性(断裂发育、盖层封闭性)和封存能力(孔隙率、渗透率)构建多尺度指标体系,联合层次分析法、GIS及机器学习方法优化选址决策。针对深部碳储空间复杂性,地震与电法联合探测技术可以显著提升储层识别精度,其中全波形反演(FWI)可刻画孔隙-裂隙结构,重磁反演技术实现深部构造建模,多物理场数据融合技术降低反演多解性。在煤矿绿色转型方面,创新提出“负碳充填”技术,通过CO_(2)矿化钢渣、粉煤灰等工业固废制备充填材料,实现高固碳率,同时兼顾生态修复与动力灾害防控。深部不可采煤层CO_(2)封存与煤层气驱替(ECBM)协同效应显著,需优化压裂—驱替—封存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采空区CO_(2)封存则面临碎裂煤岩体复杂渗流-吸附机理挑战,需构建多相动态模型评估游离态、吸附态及溶解态封存潜力。潜力计算方法随储层类型差异显著,咸水层采用封存机理法(构造圈闭、溶解、矿化耦合),枯竭油气藏结合物质平衡法与数值模拟,煤层依赖吸附容量与置换效率评估。注入技术创新方面,微纳米气泡注入技术可提升CO_(2)溶解率,玄武岩“水混合溶解态注入”模式实现高矿化率。未来需强化多学科交叉,通过多物理场联合智能探测与精细成像,突破多类型、立体碳储空间精细探测的行业难题,研发深部负碳高效充填开采材料与技术装备;构建深部立体集成空间CO_(2)封存潜力计算与适宜性评价方法体系,形成技术标准体系和信息决策系统,为“双碳”目标下地质封存规模化应用提供理论与工程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碳储空间 多场耦合 地质评价 探测技术 固碳封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潜力与发展建议
20
作者 包书景 葛明娜 +7 位作者 赵培荣 郭天旭 高波 李世臻 张嘉琪 林拓 苑坤 李飞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8-364,共17页
中国页岩气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及其周缘地区、中扬子地块、塔里木盆地、桂中坳陷和鄂尔多斯盆地等区域,地质理论创新和工程技术突破推进中国页岩气产业快速发展。不断拓展页岩气勘探开发领域,实现页岩气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对于有效缓解... 中国页岩气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及其周缘地区、中扬子地块、塔里木盆地、桂中坳陷和鄂尔多斯盆地等区域,地质理论创新和工程技术突破推进中国页岩气产业快速发展。不断拓展页岩气勘探开发领域,实现页岩气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对于有效缓解中国油气供需矛盾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①截至2023年底,页岩气累计探明地质储量2.96×10^(12)m^(3),约占中国天然气总探明地质储量的15%,年产量约250×10^(8)m^(3),占中国天然气产量的13%,全部来自四川盆地及其周缘的五峰组-龙马溪组。②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中、浅层海相页岩气是稳产、增产的主力军,目前页岩气勘探开发集中在四川盆地深层-超深层新领域、四川盆地外复杂构造区常压海相新区、寒武系和二叠系等新层系以及陆相和海-陆过渡相等新类型。③预测2035年页岩气年产量将达到1000×10^(8)m^(3),约占中国天然气产量的1/3。④建议加大国内页岩气勘探开发力度,丰富和发展多类型页岩气成藏地质理论并持续攻关配套关键技术,大力促进页岩气增储上产。⑤中国页岩气地质资源量为118.67×10^(12)m^(3),具有巨大的勘探和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 地质储量 地质资源量 地质特征 理论和技术 发展前景 页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