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4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洲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地质系列图的编制 被引量:6
1
作者 程彦培 张发旺 +3 位作者 黄志兴 何静 董华 牛磊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8-41,共4页
从亚洲各国家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地质资料综合分析研究入手,运用遥感技术,利用GIS和网络技术建立了亚洲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动态信息共享平台,最终完成了亚洲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地质编图。填补了洲际地下水资源及环境地质系列图件亚洲地区的空... 从亚洲各国家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地质资料综合分析研究入手,运用遥感技术,利用GIS和网络技术建立了亚洲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动态信息共享平台,最终完成了亚洲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地质编图。填补了洲际地下水资源及环境地质系列图件亚洲地区的空白,有助于统一有效管理亚洲地下水资源,构建和谐的国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 地下水资源 环境地质 编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水足迹的天山北坡地区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
2
作者 董俊巧 刘星才 李占玲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8,共10页
基于2006-2020年天山北坡的GDP、水资源总量、供水量、化学需氧量(COD)与氨氮(NH3-N)排放量等基础数据,采用灰水足迹方法,对该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天山北坡各城市灰水足迹在空间上呈现中部高于东西部的分布特... 基于2006-2020年天山北坡的GDP、水资源总量、供水量、化学需氧量(COD)与氨氮(NH3-N)排放量等基础数据,采用灰水足迹方法,对该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天山北坡各城市灰水足迹在空间上呈现中部高于东西部的分布特征。在时间上,灰水足迹经历了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2016年相比2006年整体上升了11.56%,而2020年又较2016年下降了23.30%。各城市间灰水足迹的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多数城市以农业灰水足迹为主,而乌鲁木齐市生活灰水足迹也占有较大比重,石河子市的工业灰水足迹占比最大。天山北坡整体及部分城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态在2014-2016年出现明显好转,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指数稳步增长。然而,博州与塔城地区指数增长速度相对较慢,表明该地区仍面临较大压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性需进一步提升。评估结果可为当地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推动该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水资源利用 可持续性 灰水足迹 天山北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林郭勒盟大型露天煤矿区地质环境时空演化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何辉 穆文平 +5 位作者 张晓 宋煜冰 吕远洋 武雄 叶宝莹 白中科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3-457,共15页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大型露天煤矿区经过20多年的开发,产生了一系列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矿区地质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坏,因此,开展大型露天煤矿区地质环境时空演化评价可为矿区生态地质环境修复提供参考。本文对锡林郭勒盟3个大型矿区进...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大型露天煤矿区经过20多年的开发,产生了一系列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矿区地质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坏,因此,开展大型露天煤矿区地质环境时空演化评价可为矿区生态地质环境修复提供参考。本文对锡林郭勒盟3个大型矿区进行地质环境时空演化评价。首先通过现场调查,明确了研究区主要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包括植被覆盖度下降、土地压占(排土场和工业场地)、地形地貌景观破坏(露天采坑)和含水层破坏等4类;其次利用遥感影像定量获取了2000—2020年之间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信息,并建立了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指标的权重,并通过基于GIS的影响指数模型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和区划,探讨了矿山地质环境时空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3个大型矿区植被覆盖度下降区域的面积、排土场压占土地面积和露天采坑破坏地形地貌景观面积随时间不断增加;(2)大型矿区采矿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划分为无影响区、轻微影响区、一般影响区、较强影响区和强烈影响区5个等级分区;(3)3个大型矿区地质环境时空演化规律基本相同,不同影响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和面积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区 地质环境 植被覆盖度 层次分析法 影响指数模型 时空演化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地下水适宜埋深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杜新强 方永军 +1 位作者 郭辉 陆向勤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987-4998,共12页
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实质就是在保障地下水良性生态环境功能前提下充分满足人类社会用水需求,其重点与难点在于确定地下水适宜的埋藏深度(简称“适宜埋深”)约束.本文从区域尺度到微观视角,梳理并总结地下水埋深变化对地表生态环... 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实质就是在保障地下水良性生态环境功能前提下充分满足人类社会用水需求,其重点与难点在于确定地下水适宜的埋藏深度(简称“适宜埋深”)约束.本文从区域尺度到微观视角,梳理并总结地下水埋深变化对地表生态环境的影响,明确了地下水埋深对发挥地下水生态环境效应的主要作用.当前确定地下水适宜埋深主要考虑的影响因素包括地表植被生长、农作物生长与产量、土壤盐渍化、地面沉降与海水入侵等方面,野外实地调查、遥感反演以及稳定同位素组成分析等是普遍采用的技术手段.对地下水生态环境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干旱地区,而非干旱区的相关研究进展缓慢.本文提出了面向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地下水适宜埋深确定方法,即以研究区自然地理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基础,构建区域尺度上的适宜地下水埋深控制指标集合,结合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目标,通过指标取舍与叠加计算综合确定地下水适宜埋深的区间及阈值.目前对地下水适宜埋深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较多,但其时间分布规律研究较为薄弱,是将来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地下水适宜埋深 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 生态水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地质建模的北京市昌平新城地热资源量评价 被引量:7
5
作者 朱振洲 雷晓东 +2 位作者 武雄 徐能雄 姜兴宇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7-214,共8页
地热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北京市地热能可以为改善北京地区的大气环境发挥重要作用。对北京昌平新城区进行地热资源量评价,为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在分析昌平新城区内的地质条件、地热地质条件后,创建了昌平... 地热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北京市地热能可以为改善北京地区的大气环境发挥重要作用。对北京昌平新城区进行地热资源量评价,为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在分析昌平新城区内的地质条件、地热地质条件后,创建了昌平新城三维地质模型,以此计算热储体积;运用热储法获得区内地热储量,并分析地热资源的分布。采用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实现了研究区地质结构的可视化和地热储量的准确计算。研究区的热储总体积为4.876×10^11 m^3,地热储量为5.42×10^16 kJ,地热流体可开采量为6.04×10^6 m^3。研究区的地热资源潜力较大,可为当地绿色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昌平 三维地质建模 地热资源 热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10年北京平原区地下水水位变化及与地面沉降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龙 蒋小伟 +10 位作者 李玉梅 罗勇 崔文君 田苗壮 王树芳 田芳 许亮 刘元章 沙特 王新惠 齐鸣欢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92-1806,共15页
北京地区地下水过度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2010年以来,北京实施了地下水压采、限采、生态补水等积极措施来缓解严重的地下水超采问题。为进一步分析2010年以来多项水资源管理措施的实施对区域地下水和地面沉降的影响,本... 北京地区地下水过度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2010年以来,北京实施了地下水压采、限采、生态补水等积极措施来缓解严重的地下水超采问题。为进一步分析2010年以来多项水资源管理措施的实施对区域地下水和地面沉降的影响,本文基于长序列监测数据,分析2010~2020年间区域地下水动态演化特征,量化不同措施对地下水水位下降减速的贡献,研究地下水水位回升条件下土层变形特征。结果表明:①2010~2020年,平原区地下水水位下降速度减缓,在冲积平原大部分地区地下水水位仍持续下降,在冲积扇扇顶、扇中、扇缘及冲积平原的部分地区地下水水位出现大幅抬升现象。②潮白河冲积扇顶、扇中和扇缘处地下水水位大幅抬升主要受潮白河生态补水影响;地下水压、限采是其他区域地下水水位大幅抬升的主要原因;生活用水的增加是导致冲积平原地区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③监测时段内第三和第四含水层组为主要沉降层,年沉降速率为11.07~12.80 mm/a;第一、二含水层地层出现少量回弹,最大累计回弹量为5.6 mm。④水位抬升导致土体发生剪切膨胀,在此过程中地层存在两种变形模式,一种是与地下水水位变化同步的弹性变形,另一种是滞后于地下水水位变化的残余变形。本文研究成果为掌握不同水资源管理措施的效果,开展区域地下水资源管理及地面沉降精准防控提供有效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北京平原区 地下水水位 降水量 灰色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潮白河中下游第四系沉积物还原性无机硫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7
作者 陈吉吉 荆红卫 +7 位作者 沈秀娥 郭婧 杨庆 席玥 徐蘇士 郭华明 高志鹏 陶蕾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735-2744,共10页
基于岩芯采样、室内连续分级提取,沉积物、地下水关联分析,以及水体矿物饱和度指数(SI)等,探究潮白河中下游地区第四系沉积物还原性无机硫(RIS)含量分布、赋存形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第四系沉积物RIS各组分含量自高到低分别... 基于岩芯采样、室内连续分级提取,沉积物、地下水关联分析,以及水体矿物饱和度指数(SI)等,探究潮白河中下游地区第四系沉积物还原性无机硫(RIS)含量分布、赋存形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第四系沉积物RIS各组分含量自高到低分别为黄铁矿硫(CRS)>单质硫(ES)>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CRS、ES和AVS含量分别占RIS的80.1%、13.4%和5.56%,67%的点位CRS/AVS>3.中上游地区沉积物中RIS含量低于下游,四个含水层中RIS含量自浅向深分别为84.3,37.4,39.1和10.5mg/kg,整体呈降低趋势.RDA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沉积物TOC含量、CRS/AVS值、含水率是影响研究区域RIS含量和赋存形态的重要因素,前者同时受地下水pH值、铁/硫比,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后者同时受地下水COD_(Mn)和ORP值的影响.地下水中FeS的SI值在零值附近浮动,FeS_(2)的SI>0.研究区域沉积物中RIS基本不受人为扰动影响,硫化物活性和生物有效性低,沉积物主要通过AVS沉淀/溶解以及ES歧化反应影响地下水中SO_(4)^(2-)、硫化物、Fe、As的浓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性无机硫 空间分布 赋存形态 第四系沉积物 地下水 潮白河冲洪积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木吉地区钙华景观地下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8
作者 安芮 孙淼 +3 位作者 张艺伟 李斌 李文鹏 刘琨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75,共14页
钙华是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的岩溶沉积物。岩溶区地下水是全球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关键的生态服务功能和城镇饮用水。然而,岩溶区尤其是钙华景观的地下水中重金属赋存及风险效应的研究尚有欠缺,相应的地下水环境动态过程也尚不... 钙华是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的岩溶沉积物。岩溶区地下水是全球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关键的生态服务功能和城镇饮用水。然而,岩溶区尤其是钙华景观的地下水中重金属赋存及风险效应的研究尚有欠缺,相应的地下水环境动态过程也尚不明晰。随着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钙华景观的各项功能正在逐步退化,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对钙华区域环境现状的调查及安全评估。本研究以新疆木吉地区典型的钙华景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地下水化学特征和21种微量重金属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该地区钙华景观地下水溶质以Ca、Mg离子为主导,总体上以HCO_(3)—Ca型水为主,主要超标金属为Fe、Mn和Sr。进一步研究表明,岩石风化和矿物溶融是主导形成该区域地下水化学特性的主要过程,这与包覆颗粒化学组成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57%的样品表现出重金属的重度污染,其中,Mn、Sr和Co可能造成人类的非致癌健康风险,As可能会造成人类的致癌健康风险。Mn、Co和As作为典型的地壳元素,其经岩石风化并通过矿物溶融作用进入地下水,可能导致地下水水质退化,因此应当注意钙华地区岩石风化过程中的水化学特征变化及其导致的重金属风险效应。基于钙华景观保护和人类饮水安全的需求,本研究对于了解钙华所塑造的水化学环境特征、有效保护钙华景观及合理使用岩溶地区地下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华 地下水 水化学 金属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东平原馆陶组地热流体水化学成分和H-O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9
作者 徐一鸣 李傲宇 +4 位作者 程立群 杜立新 张艳帅 郝文辉 刘亮 《现代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9-439,共11页
冀东平原新近系馆陶组热储为碎屑岩类孔隙型层状热储,地热地质条件优越。为了科学保护、合理利用该地热资源,本文对冀东平原不同地质构造单元所采集的16个馆陶组地热水样开展了化学成分和H-O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显示,冀东平原馆陶组地... 冀东平原新近系馆陶组热储为碎屑岩类孔隙型层状热储,地热地质条件优越。为了科学保护、合理利用该地热资源,本文对冀东平原不同地质构造单元所采集的16个馆陶组地热水样开展了化学成分和H-O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显示,冀东平原馆陶组地热水pH值范围7.78~8.62、矿化度722.3~2619 mg/L、水化学类型主要有HCO_(3)·SO_(4)-Na、HCO_(3)·Cl-Na、SO_(4)·Cl-Na型;热水中F^(-)、SiO_(2)、溶解性总固体、锶、锌、溴、碘、铁、锰、偏硼酸等含量较高,但与西藏羊八井和搭格架相比,地热水中一些与岩浆热液活动相关的元素(如F、B、As、Li等)含量要低得多。H-O同位素特征显示,地热水中δD值为-71‰~-73‰,δ^(18)O值为-7.6‰~-9.8‰,地热水补给高程800~1300 m,总体径流方向由西北向东南,地热水与上覆浅部地层水联系不密切,主要受侧向同层径流补给及古生界奥陶系热流体的顶托补给,为深层承压水,属深循环加热成因的地下热水。燕山地区山地大气降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断裂构造向下运移,并向东南径流,地下水被来自地壳深部的热不断加温,水-岩反应逐渐剧烈,溶滤作用,导致热水中矿物质含量显著增加。随着循环深度和距离的增加,地热水赋存环境越来越封闭,水体更新速率逐渐降低,地热水发生脱硫酸作用,同时与下伏深部热储地热流体发生混合作用,主要离子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本研究为理解馆陶组地热水的形成与演化过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特征 同位素特征 地热水 馆陶组 冀东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盆地深层地下卤水资源量评价之若干探讨 被引量:13
10
作者 周训 姜长龙 +3 位作者 韩佳君 唐丽伟 曹琴 李婷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0-616,共7页
沉积盆地深层地下卤水(包括富钾卤水)处于深埋封闭和无补给状态;卤水具有很高的测压水头,天然条件下处于停滞状态,不同储卤构造之间无水力联系;具有多个平行叠置的储卤层,不同储卤层之间无水力联系;储卤层空隙性和渗透性差,卤水主要富... 沉积盆地深层地下卤水(包括富钾卤水)处于深埋封闭和无补给状态;卤水具有很高的测压水头,天然条件下处于停滞状态,不同储卤构造之间无水力联系;具有多个平行叠置的储卤层,不同储卤层之间无水力联系;储卤层空隙性和渗透性差,卤水主要富集于背斜、裂隙带和断层裂隙带;卤水水化学和物理特性在短期内比较稳定;卤水储存资源量较大,在开采条件下卤水资源逐渐减少趋于衰竭。本文在分析总结沉积盆地深层地下卤水资源量评价的现状和卤水特征的基础上,讨论和阐明深层地下卤水资源评价中的若干问题,包括深层卤水资源量的类型和评价方法的选取、储卤层计算范围和边界的概化处理、渗透性分区和卤水密度影响的处理、测压水头的换算、钻井预测水头降深的确定等,目的在于提高深层地下卤水资源量评价计算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水 沉积盆地 富集 水头 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固体矿山生态环境现状及修复对策 被引量:12
11
作者 武雄 韩兵 +4 位作者 管清花 张顺峰 高明显 韩永岐 陈鸿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24-329,共6页
目前,北京市固体矿山存在非常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北京市的发展定位与规划明显不相适应。在对已有研究成果分析总结的基础上,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并现场对矿山、修复示范工程等进行调研,分析了北京市固体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和生态环... 目前,北京市固体矿山存在非常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北京市的发展定位与规划明显不相适应。在对已有研究成果分析总结的基础上,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并现场对矿山、修复示范工程等进行调研,分析了北京市固体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和生态环境现状,结合相关法律法规,针对北京地区的气候、水文、降雨、土壤、矿山地质条件等特点,制定出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的总体原则和具体措施。这对减轻政府负担,实现矿山资源开采与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推动北京市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我国其他地区的矿山环境问题也十分严重,该研究可为其他地区提供良好的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矿山生态环境 现状 修复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城近郊区地下水的环境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新娟 谢振华 +2 位作者 李世君 崔亚莉 邵景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05-210,共6页
应用环境同位素方法,研究北京城近郊区地下水演化规律。沿北京市永定河冲洪积扇地下水流动方向取样15组(D、^18O、T、^14C及全分析),对所取水样进行D、^18O、T、^14C分析,并确定地下水同位素年龄。运用地下水^14C和T含量在垂向和... 应用环境同位素方法,研究北京城近郊区地下水演化规律。沿北京市永定河冲洪积扇地下水流动方向取样15组(D、^18O、T、^14C及全分析),对所取水样进行D、^18O、T、^14C分析,并确定地下水同位素年龄。运用地下水^14C和T含量在垂向和水平方向变化的结果,验证了地下水的流向并计算了地下水的流速变化范围为5.02-62.63m/a,从山前至平原浅层地下水径流速度逐渐变小,反映了地下水水平径流强度逐渐减弱,地下水交替逐渐变差;浅层孔隙水以垂向交替为主,深层孔隙水以水平径流为主。对地下水D、^18O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地下水的补给来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环境同位素方法 ^14C年龄 永定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和主成分分析的阜康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17
13
作者 王晓玮 邵景力 +3 位作者 崔亚莉 赵辉 郭秀红 孙倩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42,48,共7页
针对新疆自治区阜康市水资源日益短缺及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现实情况,根据DPSIR框架展开水资源承载力因子分析,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多因素基础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主要指标,采用熵权法进行赋权;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水资源承载... 针对新疆自治区阜康市水资源日益短缺及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现实情况,根据DPSIR框架展开水资源承载力因子分析,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多因素基础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主要指标,采用熵权法进行赋权;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计算。研究表明:筛选出的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92.016%,能充分代表多因素基础指标体系;阜康市九年间(2006年-2014年)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分值在0.498~0.531之间波动,下降速率缓慢且波动幅度减小,整体上处于开发饱和阶段。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压力带来的农业用水的增加是导致水资源承载力下降的主要指标,扩大地下水开采和推行的节水灌溉等压采措施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阜康 水资源承载力 DPSIR 主成分分析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优化建设 被引量:20
14
作者 夏露 王旭升 郭华明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0-114,共5页
"绿水青山"和"生态经济"的提出,使得国家对资源与环境领域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培养具有科研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研究生,成为各大相关专业院校的重要研究课题。通过调研我国10所高校... "绿水青山"和"生态经济"的提出,使得国家对资源与环境领域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培养具有科研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研究生,成为各大相关专业院校的重要研究课题。通过调研我国10所高校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结合专业特色,分析了我国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现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从培养方案设计、管理机制保障、教学课程体系构建、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学位论文质量把控和职业规划指导等多个角度,提出了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优化方案,力求构建最适宜的培养模式,为推进我国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与环境专业 研究生教育 培养模式 专业学位 教学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郭海丹 邵景力 +1 位作者 谢新民 柴福鑫 《水资源保护》 CAS 2009年第2期46-49,共4页
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对于人口、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朝阳市区为例,综合考虑该市未来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趋势,构建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计算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结果表明,即使达到较高的节... 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对于人口、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朝阳市区为例,综合考虑该市未来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趋势,构建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计算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结果表明,即使达到较高的节水水平,现状供水模式也无法满足朝阳市区未来对水资源的需求,外调水是朝阳市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水资源 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资源开发潜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福祥 陈宏峰 陈鸿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754-4757,共4页
目前,地下水资源的潜力评价主要建立在水资源评价基础之上,结合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生态环境约束条件,采用分级、分类、分区及其他方法。由于各地区影响地下水潜力的因素较复杂,地下水资源潜力的评价与开发具有较大的区域差异性和... 目前,地下水资源的潜力评价主要建立在水资源评价基础之上,结合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生态环境约束条件,采用分级、分类、分区及其他方法。由于各地区影响地下水潜力的因素较复杂,地下水资源潜力的评价与开发具有较大的区域差异性和阶段性。根据地下水资源分布和社会发展的差异,通常采用增开地下水资源、节水以及开发其他补充资源等措施来提高地下水资源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潜力 分级评价 分类评价 分区评价 开发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7
17
作者 郭海丹 邵景力 谢新民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7-49,共3页
以辽宁省朝阳市区为例,从水资源承载能力主体、客体和主客体耦合三个方面,构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基于指标体系评价法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结果,包括不同水平年水资源的总可供水量、承载水平和不同情景不同承载水平的临... 以辽宁省朝阳市区为例,从水资源承载能力主体、客体和主客体耦合三个方面,构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基于指标体系评价法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结果,包括不同水平年水资源的总可供水量、承载水平和不同情景不同承载水平的临界年份及其可承载GDP总量和人口,为当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承载能力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南经济带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元仲 赵书泉 武雄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96-1102,共7页
鲁南经济带内矿产资源及地下水资源非常丰富,长期大量开采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有采空塌陷、岩溶塌陷、地面沉降、地下水降落漏斗及海水入侵等。选取地形地貌、岩土体特征、水文地质条件、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地质资源和人类工程经济... 鲁南经济带内矿产资源及地下水资源非常丰富,长期大量开采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有采空塌陷、岩溶塌陷、地面沉降、地下水降落漏斗及海水入侵等。选取地形地貌、岩土体特征、水文地质条件、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地质资源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等17个评价因子,利用傅勒三角形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采用专家聚类法评价地质环境脆弱性。选取重点城市所在评价单元的土壤环境质量(T)、工程地质环境(G)、地质灾害危险性(Z)和地质环境承载力(C)等4个评价因子,采用栅格叠图法对重点城市适宜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全区可划分为地质环境脆弱性极高区、高区、中等区和低区共4个区,菏泽市、临沂市处于地质环境脆弱性高区,济宁市、枣庄市及日照市位于地质环境脆弱性中等区。地质环境适宜性综合评价显示5个重点城市均为基本适宜,其中枣庄市西城区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 脆弱性 城市适宜性 鲁南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沿黄经济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惠康 刘金韬 王晓林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8-111,117,共5页
宁夏沿黄经济区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同时又是带动宁夏回族自治区及周边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地区。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区域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于ArcGIS平台,将GIS技术应用于研究区基础资料的... 宁夏沿黄经济区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同时又是带动宁夏回族自治区及周边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地区。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区域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于ArcGIS平台,将GIS技术应用于研究区基础资料的数字化处理,建立了生态地质环境质量信息数据库及基本图层;并针对宁夏沿黄经济区的实际特征建立了相应的分级标准,对该区的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与分区。评价结果表明:宁夏沿黄经济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其中优区面积约为370km2,占全区总面积的4.5%;良区面积为2 307km2,占全区总面积的28%;中区面积为2 959km2,占全区总面积的35.9%;差区面积为2 606km2,占全区总面积的31.6%。该研究结果对治理改善该地区的生态地质环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层次分析法 评价指标体系 GIS 宁夏沿黄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能源开发背后的溢油污染和水资源匮乏 被引量:6
20
作者 夏玉强 李海龙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7-81,共5页
油气能源的开发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淡水资源,而且给环境带来了许多危害。如何实现油气能源开发与水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将成为油气开采地区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问题。综述了国内外油气能源开发中的溢油污染现状,指出了修复... 油气能源的开发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淡水资源,而且给环境带来了许多危害。如何实现油气能源开发与水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将成为油气开采地区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问题。综述了国内外油气能源开发中的溢油污染现状,指出了修复溢油污染环境的难点和挑战;以新兴的非常规天然气页岩气开采为例,分析了油气能源开采对淡水资源的大量需求与我国水资源匮乏现状的矛盾。针对油气开采潜在的水资源和环境问题,建议开展油气能源开发中的水资源安全、环境风险评估及其管理监督政策等方面的研究,以便应对未来时期油气开采可能引起的水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开发 溢油污染 水资源匮乏 环境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