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彩色聚酰亚胺膜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1
作者 安静娴 张宪烁 +3 位作者 韩彪 武博涵 陈淑静 刘金刚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3-18,共6页
综述了彩色聚酰亚胺(cPI)膜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状况。从膜材料的分类、膜材料的彩色化、cPI膜材料的发展历史、实现彩色化的途径与方法以及cPI膜材料在高技术领域中的应用等角度进行了阐述。重点综述了cPI薄膜材料、纤维膜材料的研究... 综述了彩色聚酰亚胺(cPI)膜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状况。从膜材料的分类、膜材料的彩色化、cPI膜材料的发展历史、实现彩色化的途径与方法以及cPI膜材料在高技术领域中的应用等角度进行了阐述。重点综述了cPI薄膜材料、纤维膜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情况,最后对cPI膜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彩色化 薄膜 纤维膜 热性能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锂电有价元素提取热处理炉用SiC-Si_(3)N_(4)-C质耐侵蚀材料研究
2
作者 姜悦纳 叶欣健 +6 位作者 陶天一 杨梦瑶 林凡凯 郑晓洪 孙振华 吴小文 黄朝晖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4-228,共5页
回收废旧锂电池有价元素常用火法结合湿法冶金回收工艺,为提高回收工艺中热处理炉衬材料的耐腐蚀性能,以用后铁水包砖细颗粒(1~0.5、≤0.5 mm)、碳化硅(2~1、1~0.5、<0.5 mm)、氮化硅(<0.045 mm)和石墨为原料,将用后铁水包砖细颗... 回收废旧锂电池有价元素常用火法结合湿法冶金回收工艺,为提高回收工艺中热处理炉衬材料的耐腐蚀性能,以用后铁水包砖细颗粒(1~0.5、≤0.5 mm)、碳化硅(2~1、1~0.5、<0.5 mm)、氮化硅(<0.045 mm)和石墨为原料,将用后铁水包砖细颗粒替代同等粒度的氮化硅经800~1400℃保温3 h制备SiC-Si_(3)N_(4)-C复相耐火材料。研究了用后铁水包砖细颗粒加入量(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0、12.12%、26.25%、36.38%和48.5%)和热处理温度(800、1000、1200、1400℃)对复相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用后铁水包砖细颗粒加入量的增加,试样体积密度变化较小,显气孔率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常温耐压强度和常温抗折强度先减小后增大;2)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增加,试样体积密度先增加后减小,显气孔率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常温耐压强度和常温抗折强度增加;3)当热处理温度为1400℃,用后铁水包砖细颗粒全部取代碳化硅细颗粒时,试样综合性能最佳,其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常温耐压强度和常温抗折强度分别为2.37 g·cm^(-3)、14.3%、31.6 MPa和9.0 MPa,且1000℃抗废旧锂电池破碎料侵蚀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锂电池回收 热处理 SiC-Si_(3)N_(4)-C 用后铁水包砖 抗侵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聚酰亚胺工程塑料的研究进展及挑战
3
作者 齐悦新 韩淑军 +4 位作者 王振中 任茜 何志斌 李端怡 刘金刚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9-184,共6页
综述了含氟型聚酰亚胺(FPI)工程塑料的研究进展。从FPI单体结构出发,分析了热固性FPI与热塑性FPI工程塑料的研究成果,并探讨了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限制令对FPI工程塑料未来发展的影响。重点介绍了基于含氟二酐[如4,4'-(六氟异... 综述了含氟型聚酰亚胺(FPI)工程塑料的研究进展。从FPI单体结构出发,分析了热固性FPI与热塑性FPI工程塑料的研究成果,并探讨了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限制令对FPI工程塑料未来发展的影响。重点介绍了基于含氟二酐[如4,4'-(六氟异亚丙基)双邻苯四甲酸二酐]和含氟二胺[如2,2'-双(三氟甲基)联苯胺]的FPI材料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这些材料潜在的工程化应用领域。同时,阐述了FPI在高温、光学、电学及加工性能方面的优势及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塑料 含氟聚酰亚胺 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 热塑性 热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锰渣基多孔陶瓷材料制备及其对Pb^(2+)的吸附性能研究
4
作者 王桂芳 邹志斌 +1 位作者 梁光传 胡青艳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7-273,共7页
针对电解锰渣资源利用率低以及堆存带来的污染问题,本研究以未脱硫电解锰渣、废玻璃和高岭土为基材,结合造孔剂添加—压制成型—常压烧结工艺制备多孔陶瓷材料。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原料配比与工艺参数,确定当粉煤灰添加量为15%、原料(锰... 针对电解锰渣资源利用率低以及堆存带来的污染问题,本研究以未脱硫电解锰渣、废玻璃和高岭土为基材,结合造孔剂添加—压制成型—常压烧结工艺制备多孔陶瓷材料。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原料配比与工艺参数,确定当粉煤灰添加量为15%、原料(锰渣、废玻璃与高岭土)质量比为3∶6∶1、成型压力10 MPa、烧结温度975℃时,所得到的材料综合性能最优,其抗压强度达214 MPa,体积密度为1.83 g/cm^(3),Pb^(2+)吸附量7.79 mg/g。进一步的吸附试验表明,在pH=1.5、Pb^(2+)初始浓度为100 mg/L、温度为25℃、振荡速率为170 r/min条件下反应540 min,多孔陶瓷材料对Pb^(2+)的吸附量和去除率分别为7.86 mg/g和87.70%。该研究为电解锰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有效实现了固废协同处置与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锰渣 粉煤灰 多孔陶瓷材料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建立矿物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一点思考 被引量:5
5
作者 廖立兵 汪灵 彭同江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矿物学经过500多年的发展,已由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发展成地球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物理学和化学等众多学科的交叉学科,具备了一级学科的特点和条件。因此,作者提出建立矿物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建议,并给出了矿物科学与工程的... 矿物学经过500多年的发展,已由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发展成地球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物理学和化学等众多学科的交叉学科,具备了一级学科的特点和条件。因此,作者提出建立矿物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建议,并给出了矿物科学与工程的定义:研究矿物(包括天然和人工矿物)的成分与结构、性质与性能、鉴定与分类、形成与演化、应用理论与技术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和规律的一门学科。对矿物科学与工程学科定义的基本内涵、学科的研究内容以及分支学科组成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科学与工程 学科 定义 内涵 研究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色冶炼渣基胶凝材料中的重金属固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朱坤乾 王丽娟 +5 位作者 吕国诚 张丹 廖立兵 郭利杰 胡静 白允龙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5-193,共9页
利用有色冶炼渣制备新型胶凝材料是实现大宗固废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有色冶炼渣基胶凝材料的胶凝原理和力学性能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有色冶炼渣中重金属离子在胶凝材料中的溶出和固化机理也日益受到关注。综述了有色冶炼渣的形态结... 利用有色冶炼渣制备新型胶凝材料是实现大宗固废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有色冶炼渣基胶凝材料的胶凝原理和力学性能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有色冶炼渣中重金属离子在胶凝材料中的溶出和固化机理也日益受到关注。综述了有色冶炼渣的形态结构,系统总结了重金属离子在有色冶炼渣基胶凝材料中的存在形式和固化机理。可为冶炼渣基胶凝材料应用中重金属固化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冶炼渣 胶凝材料 重金属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性原理计算约束宏观地质现象的微观机制
7
作者 高子越 邱昆峰 +5 位作者 罗炳程 刘鑫 龙政宇 于皓丞 张靖源 邓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72-1996,共25页
微观尺度物理化学机制随着时间推移和空间尺度放大,逐步累积形成在地球系统中能够被直观观测到的大规模地质过程。揭示地质作用过程中隐藏在宏观表象下的微观机制一直是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计算能力的提高和计算方法的... 微观尺度物理化学机制随着时间推移和空间尺度放大,逐步累积形成在地球系统中能够被直观观测到的大规模地质过程。揭示地质作用过程中隐藏在宏观表象下的微观机制一直是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计算能力的提高和计算方法的进步,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理论计算方法——第一性原理计算,以精度高、效率高、应用灵活且所得结果可以媲美实验等优势,为构建宏观与微观之间的桥梁提供了一个有力途径。本文归纳总结了第一性原理计算的基本原理,梳理了使用第一性原理计算在研究宏观地质现象的微观机制领域取得的新认识,侧重论述了第一性原理计算在研究矿物物理化学性质、深部熔体性质、同位素分馏机理、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等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第一性原理计算在未来可能遇到的挑战和发展趋势,为微观机制的计算模拟研究提供帮助。第一性原理计算的发展和应用,增强了人们对地球系统微观机制的理解,为未来地球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计算 晶格振动频率计算 分子动力学模拟 深部地球 矿物结构 流/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铝资源与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8
作者 杨静 蒋周青 +4 位作者 马鸿文 苏双青 王明玮 李金洪 姚文贵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13-324,共12页
针对中国铝土矿资源不足的状况,利用高铝粉煤灰生产氧化铝不仅有望缓解铝资源的不足,而且可减少粉煤灰对大气、水体的污染和大量土地资源的占用。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主要包括酸法、碱法和酸碱联合法。采用碱法提取氧化铝技术,具... 针对中国铝土矿资源不足的状况,利用高铝粉煤灰生产氧化铝不仅有望缓解铝资源的不足,而且可减少粉煤灰对大气、水体的污染和大量土地资源的占用。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主要包括酸法、碱法和酸碱联合法。采用碱法提取氧化铝技术,具有对设备腐蚀性小,与现有氧化铝生产设备相容性好,对水体和空气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势。与石灰石烧结法和预脱硅-碱石灰烧结法等代表性碱法技术相比,采用预脱硅-低钙烧结法制备氧化铝技术,处理物料总量、一次性资源消耗量和CO2排放量,分别减少22.1%~52.4%、24.6%~52.0%、20.0%~66.2%;综合耗能降低16.4%~36.3%;剩余硅钙固体排放量减少27.5%~71.5%。因此,预脱硅-低钙烧结法技术在物耗、能耗、环境相容性和产品方案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符合高效节能和清洁生产的要求,有望实现高铝粉煤灰生产氧化铝的完全资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铝土矿 高铝粉煤灰 氧化铝 预脱硅 低钙碱石灰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泥炭褐煤资源及发展腐植酸钾产业潜力 被引量:29
9
作者 刘梅堂 王天雷 +5 位作者 程瑶 付玉 张盼 谢萌 孙萌萌 杨大圩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55-266,共12页
泥炭、褐煤含有丰富的腐植酸,是世界各国规模化生产腐植酸产品的主要资源。针对中国煤炭腐植酸资源开发粗放、技术水平落后、资源浪费严重的现实问题,评述了国内腐植酸行业的特点及发展高附加值腐植酸产品的潜力方向。首先介绍了国内主... 泥炭、褐煤含有丰富的腐植酸,是世界各国规模化生产腐植酸产品的主要资源。针对中国煤炭腐植酸资源开发粗放、技术水平落后、资源浪费严重的现实问题,评述了国内腐植酸行业的特点及发展高附加值腐植酸产品的潜力方向。首先介绍了国内主要煤炭腐植酸资源泥炭和褐煤的分布特征及成分特点。其次综述了腐植酸产品的主要加工工艺和其在工农业各领域的国内应用现状。最后基于国情,从国内农业肥料的未来发展方向及腐植酸的应用潜力出发,提出并评价了腐植酸高附加值利用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腐植酸钾肥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 褐煤 腐植酸 腐植酸钾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磷资源与磷化工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8
10
作者 马鸿文 刘昶江 +2 位作者 苏双青 孙华 刘梅堂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3-141,共9页
人类活动对磷元素的地球化学过程具有重要影响。中国磷矿石储量仅占世界总量的4.6%,且正面临P_2O_5品位贫化、磷化工过程伴生稀土和氟资源浪费严重、副产磷石膏大量堆存污染环境以及地表水体磷污染等问题。今后一段时间内,二水物硫酸法... 人类活动对磷元素的地球化学过程具有重要影响。中国磷矿石储量仅占世界总量的4.6%,且正面临P_2O_5品位贫化、磷化工过程伴生稀土和氟资源浪费严重、副产磷石膏大量堆存污染环境以及地表水体磷污染等问题。今后一段时间内,二水物硫酸法仍将是湿法磷酸的主流工艺。磷矿伴生稀土和氟的高效回收利用,对于稀土产业和氟化工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关键在于突破现有的技术瓶颈,研发新的回收利用技术。磷化工过程实现硫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核心在于突破磷石膏制硫酸关键技术。磷石膏转铵法制硫酸技术实现规模化工程应用,可有效解决中国硫资源短缺问题,根除磷石膏大量堆存造成的环境污染;还将显著减少硫铁矿、石灰石等一次资源开采和温室气体CO_2排放。硅酸钙晶种法回收污水中的磷,进而加工为磷酸、磷肥等产品,则为减少一次磷资源消耗、实现磷资源的循环利用提供了可能。以污水磷回收制取磷酸二氢钾技术为例,表明污水磷回收和磷石膏资源化利用对中国磷资源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资源 湿法磷酸 磷石膏 伴生稀土 伴生氟 转铵法 磷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泥/粉煤灰免烧矿物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和强度 被引量:26
11
作者 李文娟 龚猛 +2 位作者 黄朝晖 房明浩 刘艳改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8-42,共5页
以赤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水玻璃作为碱激发剂,制备出一种具有较高早期强度的免烧成矿物聚合物胶凝材料。通过实验初步探讨了碱激发剂对该矿物聚合物强度发展的影响。利用合适配比的赤泥/粉煤灰胶凝材料作为基质原料,用细沙作骨料... 以赤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水玻璃作为碱激发剂,制备出一种具有较高早期强度的免烧成矿物聚合物胶凝材料。通过实验初步探讨了碱激发剂对该矿物聚合物强度发展的影响。利用合适配比的赤泥/粉煤灰胶凝材料作为基质原料,用细沙作骨料,制成了一种赤泥/粉煤灰基矿物聚合物免烧材料。当赤泥的加入量在60%~70%范围时,各组试样的3d抗压强度均在10MPa以上,符合非承重墙体建筑材料的强度MU10级要求。同时本文还对该矿物聚合物材料中胶凝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聚合物 赤泥 免烧成 抗压强度 凝胶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钛白粉生产环境效应及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30
12
作者 丁浩 刘玉芹 周红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94-301,共8页
钛白粉是钛氧化物的主要产品形态,其制造和使用是钛资源的主要利用方式。钛白粉生产中存在的资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和成本、价格高等问题对钛白粉产业和钛白粉应用领域各产业的发展形成严重制约,中国钛白粉生产未来还面临钛资源形... 钛白粉是钛氧化物的主要产品形态,其制造和使用是钛资源的主要利用方式。钛白粉生产中存在的资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和成本、价格高等问题对钛白粉产业和钛白粉应用领域各产业的发展形成严重制约,中国钛白粉生产未来还面临钛资源形态不匹配等问题。中国钛白粉企业现有硫酸法制造工艺的优化、转型升级和采用材料复合技术制备可节代二氧化钛的钛白代用材料应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白粉 资源与环境 可持续发展 材料复合 钛白代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力化学法制备绢云母/TiO_2复合颗粒材料的机理研究及表征 被引量:9
13
作者 侯喜锋 丁浩 +3 位作者 杜高翔 于守仁 王钺博 叶灿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13-1419,共7页
为提高二氧化钛颗粒的分散性、改善其颜料特性并降低其用量,同时发挥绢云母矿物的协同作用,采用机械力化学方法(mechano-chemical method,MCM),通过绢云母颗粒表面包覆二氧化钛方式制备了"核-壳"结构绢云母/TiO2复合颗粒材料... 为提高二氧化钛颗粒的分散性、改善其颜料特性并降低其用量,同时发挥绢云母矿物的协同作用,采用机械力化学方法(mechano-chemical method,MCM),通过绢云母颗粒表面包覆二氧化钛方式制备了"核-壳"结构绢云母/TiO2复合颗粒材料,采用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EDS(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XPS(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分析方法和颜料性能测试手段,对复合粉体的微观结构和颜料性能进行了测试与表征.所制备绢云母/TiO2复合粉体白度为84.3%,遮盖力18.68 g/m2,吸油量26.79 g/100 g,绢云母/TiO2复合颗粒以绢云母表面包覆均匀、稳定的二氧化钛颗粒为特征.研究表明:绢云母/TiO2复合粉体已具有与钛白相似的使用性能,作为白色颜料可在若干应用领域实现对钛白粉的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绢云母 二氧化钛 复合颗粒材料 机械力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矿物材料研究进展(2000-2010) 被引量:10
14
作者 廖立兵 汪灵 +2 位作者 董发勤 彭同江 白志民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3-339,共17页
本文介绍了我国关于矿物材料定义、分类及矿物材料学内涵的讨论及其发展现状,系统综述了近十年我国功能矿物材料(包括环境、光功能、电功能、声功能、生物医用等矿物材料)、结构矿物材料(包括矿物聚合材料、矿物摩擦材料、矿物复合材料... 本文介绍了我国关于矿物材料定义、分类及矿物材料学内涵的讨论及其发展现状,系统综述了近十年我国功能矿物材料(包括环境、光功能、电功能、声功能、生物医用等矿物材料)、结构矿物材料(包括矿物聚合材料、矿物摩擦材料、矿物复合材料)和纳米矿物材料的研究进展。资料表明:近十年来环境矿物材料依然是我国矿物材料研究最活跃的领域,其中固体废弃物利用研究得到明显加强,电、光、声学功能矿物材料研究相对不足。结构矿物材料方面,矿物聚合材料研究的兴起引人注目。纳米矿物材料则仍以聚合物/层状结构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为主。我国矿物材料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研究方向分散、创新性不强、成果推广应用薄弱。笔者指出,今后我国矿物材料研究应更紧密地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我国矿物资源的特点,大胆创新研究方法和思路,在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的同时,更加重视成果的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材料 功能材料 结构材料 纳米材料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固态照明用发光材料Ca_3SiO_4Br_2∶Eu^(2+)的合成、结构与发光性能 被引量:7
15
作者 夏志国 孙家跃 +2 位作者 李国武 熊明 杜海燕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88-992,共5页
制备了一种Eu2+掺杂的新型Ca3SiO4Br2蓝色发光材料,详细研究了其晶体结构组成。采用助熔剂法生长出Ca3SiO4Br2片状单晶,解析并证实该晶体为Ca3SiO4Br2,其结构基元中存在交替排列的Ca2SiO4和CaBr2层。荧光光谱测试表明:Ca3 SiO4 Br2∶Eu2... 制备了一种Eu2+掺杂的新型Ca3SiO4Br2蓝色发光材料,详细研究了其晶体结构组成。采用助熔剂法生长出Ca3SiO4Br2片状单晶,解析并证实该晶体为Ca3SiO4Br2,其结构基元中存在交替排列的Ca2SiO4和CaBr2层。荧光光谱测试表明:Ca3 SiO4 Br2∶Eu2+材料可被近紫外光(300~430 nm)有效激发,产生较强的蓝光发射,发射主峰位于470 nm左右,样品的紫外-可见(UV-Vis)光谱进一步证实了其有效吸收近紫外光的特征。研究表明,卤硅酸盐基质的Ca3SiO4Br2∶Eu2+材料是一种优良白光LED用蓝色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LED照明 蓝色荧光粉 卤硅酸盐 晶体结构 稀土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石功能复合材料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27
16
作者 胡应模 陈旭波 汤明茹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31-337,共7页
电气石为环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具有压电性、热释电性、远红外辐射和释放负离子性等独特性能,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与其他材料复合,可制得多种功能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环保、电子、医药、化工、轻工、建材等领域,已成为一种高附加价值的新型... 电气石为环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具有压电性、热释电性、远红外辐射和释放负离子性等独特性能,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与其他材料复合,可制得多种功能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环保、电子、医药、化工、轻工、建材等领域,已成为一种高附加价值的新型工业矿物,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中国的电气石功能矿物的产地达150多处,有80多处电气石的储存量在数千万吨以上,所以电气石功能复合材料的研发对电气石功能矿物的高性能利用以及新型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综述了电气石功能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石 功能复合材料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钛资源与海绵钛加工环境效应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玉芹 丁浩 谢迪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81-293,共13页
海绵钛是生产金属钛产品的基本原料,然而工业上生产海绵钛的镁还原法工艺复杂、能耗高、环境相容性差、成本高,严重制约了钛产业的发展。重点论述了中国的钛资源概况、海绵钛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资源能源消耗和加工环境效应,并围绕海... 海绵钛是生产金属钛产品的基本原料,然而工业上生产海绵钛的镁还原法工艺复杂、能耗高、环境相容性差、成本高,严重制约了钛产业的发展。重点论述了中国的钛资源概况、海绵钛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资源能源消耗和加工环境效应,并围绕海绵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展开讨论。中国钛资源储量虽居世界第一位,但贫矿多,富矿少,且多为多金属共生矿,难以用作生产海绵钛的优质原料。通过对比镁还原法制备海绵钛过程中氯化工序、还原蒸馏工序、镁电解工序和全流程的资源能源消耗,讨论了海绵钛的加工环境效应和钛冶炼工艺的研究进展。将中国丰富的钛铁矿资源加工成高品位富钛料,充分发挥中国的钛资源优势,减少对钛矿资源进口的依赖程度,通过开发新工艺降低海绵钛制备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废弃物排放量和生产成本是保证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资源 海绵钛 镁还原法 环境效应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介电常数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尚继武 张以河 吕凤柱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7-92,98,共7页
本文概述了目前高介电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主要问题,论述了铁电陶瓷、导电颗粒(金属粒子、石墨、碳纳米管)改性高介电复合材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酞菁铜、聚苯胺改性全有机高介电复合材料,探讨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提高介电... 本文概述了目前高介电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主要问题,论述了铁电陶瓷、导电颗粒(金属粒子、石墨、碳纳米管)改性高介电复合材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酞菁铜、聚苯胺改性全有机高介电复合材料,探讨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提高介电常数、储能密度,减小介电损耗,降低制备成本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介电常数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储能电容器 介电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类水滑石基新型薄膜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天雷 刘梅堂 马鸿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84-1590,1603,共8页
类水滑石(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s)具有各向异性的结构特征、特殊的理化特性及多功能性,在材料科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围绕近年来LDHs基薄膜材料的研究进展,系统概括了层层自组装技术(layer-by-layer self-assembly,LBL技术... 类水滑石(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s)具有各向异性的结构特征、特殊的理化特性及多功能性,在材料科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围绕近年来LDHs基薄膜材料的研究进展,系统概括了层层自组装技术(layer-by-layer self-assembly,LBL技术)制备的LDHs基新型薄膜材料的基础作用力(如静电吸附作用、氢键作用等),阐述了LDHs与无机分子(如蒙脱石、二氧化锰、石墨烯等)、有机分子(如聚乙烯醇、荧光染料、聚苯乙烯磺酸盐等)等组装制备的特性薄膜材料,并总结了其在光、电、催化、生物无机材料等方面的应用。指出伴随着制备方法、化学组成及成膜作用力等方面基础研究的深入以及对LBL技术的功能化、实用化研究的日臻成熟,以LBL技术构筑的LDHs基薄膜材料必将对材料、化学、生物等科技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水滑石 层层自组装技术 薄膜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富钾正长岩资源与水热碱法制取钾盐反应原理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鸿文 杨静 +10 位作者 张盼 刘昶江 苏双青 姚文贵 罗征 刘梅堂 殷丛丛 陈建 原江燕 常倩倩 郭若禹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77-285,共9页
中国的盐湖钾盐资源短缺,导致钾盐消费的对外依存度达50%以上,严重制约农业发展,威胁粮食生产安全。而正长岩型钾资源丰富,K_2O品位达8.5%~15.4%,预测资源潜力(K_2O)达盐湖钾盐储量的20倍以上。此类矿石钾资源的主要富钾矿物为微斜长石... 中国的盐湖钾盐资源短缺,导致钾盐消费的对外依存度达50%以上,严重制约农业发展,威胁粮食生产安全。而正长岩型钾资源丰富,K_2O品位达8.5%~15.4%,预测资源潜力(K_2O)达盐湖钾盐储量的20倍以上。此类矿石钾资源的主要富钾矿物为微斜长石、霞石和白云母,地理上主要分布于中国东部的"秦岭大别正长岩带"和"燕辽阴山正长岩带"。采用电解质溶液热力学软件OLI Analyzer 9.2,对KAlSi_3O_8-NaOH/KOH/Ca(OH)_2-H_2O体系相平衡进行模拟,继而对代表性富钾正长岩进行水热碱法分解反应实验,证实K_2O溶出率高达85.6%以上。所得硅酸钠钾碱液适于加工多种钾盐或生态型钾肥产品,硅铝组分同时转化为沉淀硅酸钙、钠型/钾型沸石、硅灰石、高岭土等多种工业产品。水热碱法技术的加工过程清洁高效,资源利用率高,环境相容性良好,可为发展绿色可持续的中国钾盐工业新体系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长岩 钾长石 钾矿资源 水热分解 钾盐化工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