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面向未来月面科考的熔岩管实景三维建模技术研究
- 1
-
-
作者
阳乔
康志忠
胡腾
叶晨鸣
刘东鸣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月球与行星遥感探测研究中心
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月球与行星探测国际合作研究分中心
-
出处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5-364,共10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E01233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371453)
国防科工局民用航天技术预先研究项目(D020103)。
-
文摘
提出一种融合机载LiDAR,贴近摄影测量,以及GeoSLAM手持激光扫描仪点云数据来源的面向未来月面科考的熔岩管实景三维建模方法。首先进行实体划分,随后依据语义信息进行实体特征提取,并提出一种新的mesh模型构建方法,通过多层次模型构建方法以及骨架加细节建模方法来对熔岩管内表面的模型进行mesh模型构建,最后在模型内部不同层间分别构建实体,以模拟不同层的原始状态,并以此对层厚、剥落物体积两方面进行测量。通过对位于黑龙江省镜泊湖的熔岩管三维建模表明: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熔岩管实景三维建模方法具有高精度、高真实度等特点,为后续月球熔岩管天窗检测、地月模拟对比以及内部探测提供重要参考。
-
关键词
三维重建
机载LIDAR
贴近摄影测量
熔岩管
GeoSLAM扫描仪
-
Keywords
3D reconstruction
airborne LiDAR
proximity photogrammetry
lava tube
GeoSLAM scanner
-
分类号
P184.5
[天文地球—天文学]
-
-
题名火星“祝融号”着陆区横向风成脊的分布及形态研究
- 2
-
-
作者
任晓兰
曹震
康志忠
胡腾
徐箫剑
付世洋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月球与行星遥感探测研究中心
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月球与行星探测国际合作研究分中心
-
出处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4-604,共11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E0123300)
火星磁场特性与内部构造研究项目(D020103)。
-
文摘
针对火星“祝融号”着陆区横向风成脊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平坦区域,而忽视了复杂地貌类型对其空间分布和几何形态影响的问题,利用“天问一号”轨道器获取的高分辨率数据,在“祝融号”着陆区周围的层状溅射物撞击坑(Crater Ejecta)、二次撞击坑(Secondary Craters)、沟槽(Trough)、叶状边缘(Lobate Margin)、凹锥(Pitted Cone)、平地(Plain)和方山(Mesa)地貌处展开横向风成脊测绘调查,分析了横向风成脊的分布和形态与地貌之间的关系,研究了高度和坡度两种地形因素对横向风成脊分布和形态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地貌对横向风成脊的空间分布和形态尺寸有显著的影响,在复杂的地貌下,横向风成脊的分布和形态呈现多样性,尺寸相差较大但在长宽比方面却无显著差异;在–4300~–3900 m高程范围内,横向风成脊的数量整体情况来看呈上升的趋势,其平均长度和平均宽度与高程呈极强的负相关性。研究区以极缓坡和缓坡为主,横向风成脊平均长度和平均宽度与坡度呈中等负相关性。本研究为横向风成脊的形成和发育提供了数据支撑,也可为后期研究火星表面古风场及其开始发育的古环境提供研究基础。
-
关键词
横向风成脊
地貌单元
分布与形态
高度
坡度
-
Keywords
transverse aeolian ridge
geomorphic unit
distribution and morphology
elevation
slope
-
分类号
P237
[天文地球—摄影测量与遥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