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79-2018年中国0.1°极端气候指标数据集
1
作者 陈锦河 王昆 +4 位作者 黄铁成 黄文江 高世臣 郭培昌 邹昀轩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1期367-379,共13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复合型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如气温上升、局部干旱和高温威胁还可能导致春季霜冻的风险增加,给农业生产带来复合连锁效应。研究极端气候事件对准确...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复合型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如气温上升、局部干旱和高温威胁还可能导致春季霜冻的风险增加,给农业生产带来复合连锁效应。研究极端气候事件对准确、定量地预测和防范灾害性天气事件,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现有的极端气候指标数据集时空分辨率较低,限制了区域极端气候的影响和评估研究。本研究基于中国地面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CMFD)和中国近地表气温数据集(CDAT),利用R语言程序包climdex.pcic计算得到了中国1979-2018年0.1°极端气候指标数据集CECID(China Extreme Climate Index Dataset),数据集涵盖了27项极端气候指标。本数据集与现有的极端气候指标数据集HadEX3、CEI_0p25和CECID_0p25相比,除了与时间跨度有关的指标外,大多数指标(如霜冻日数FD、热夜日数TR、中雨日数R10mm、年降水量PRCPTOT)的相关系数在0.7以上,确保了数据的可靠性;其次,数据集的空间分辨率0.1°,明显高于其他同类中国或全球范围的数据集;再次,研究采用的公里级气温与降水数据集,相较于基于站点数据得到的极端气候数据集,在原始数据源上更为可靠;最后,相较于已发布的特定区域数据集,本研究生产的数据集以中国为研究区,可用于中国极端气候发生特征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对防灾减灾、气候变化评估等领域具有实用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极端气候指标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与AI技术在磁约束聚变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2
作者 张小西 段思哲 +2 位作者 高宝峰 迟浩 桂南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共13页
文章综述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AI)技术在磁约束聚变研究中的应用及发展潜力。大数据与AI技术提升了核聚变模拟的计算速度与精度,特别是在高维非线性问题和多尺度模拟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例如机器学习通过优化算法加速了聚变仿真速率。... 文章综述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AI)技术在磁约束聚变研究中的应用及发展潜力。大数据与AI技术提升了核聚变模拟的计算速度与精度,特别是在高维非线性问题和多尺度模拟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例如机器学习通过优化算法加速了聚变仿真速率。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从海量的托卡马克实验数据中分析不稳定性和优化参数配置,从而提高磁场位型的稳定性和等离子体约束性能。大数据与AI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聚变实验监控和控制系统的效率与安全性,用AI技术实时分析传感器数据,能迅速检测故障并自适应调整,保障实验安全。AI技术还在聚变装置的优化设计中取得了重要进展,如辅助设计磁场位型、新型材料等,推动装置长寿命运行。跨学科与跨装置的协作在大数据与AI技术的助力下进一步深化,促进了聚变研究的创新。AI技术还推动了智能教育与虚拟实验平台的发展,为科研人员提供了高效的学习和实验工具。未来,AI技术将在优化实验设计、材料生成及磁场配置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并通过智能化教育平台培养新一代科研人才,推动聚变研究持续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约束聚变 大数据 人工智能 模拟计算 实验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在土壤等地质体中的危害与治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曹瑞芹 杨忠芳 余涛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3-864,共32页
【研究目的 】镉、锌既是重要的矿产资源,也是有害的重金属元素。随着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的发展,镉、锌等非传统稳定同位素体系的建立与应用使镉、锌地球化学研究水平迈上新的高度,镉、锌同位素体系建立与应用成... 【研究目的 】镉、锌既是重要的矿产资源,也是有害的重金属元素。随着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的发展,镉、锌等非传统稳定同位素体系的建立与应用使镉、锌地球化学研究水平迈上新的高度,镉、锌同位素体系建立与应用成为国际研究热点。【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镉、锌同位素的相关文献,从镉、锌同位素的分析方法、分馏机制、自然界储库组成及应用领域进行了综述。【研究结果 】(1)随着镉、锌同位素分析技术的不断改进,其同位素体系正在逐步建立;(2)地球各储库中的锌同位素组成已基本查明,镉同位素组成正处于数据积累阶段;(3)镉、锌同位素分馏机制主要包括吸附沉淀、生物作用、化学作用等,目前已逐渐被应用到指示行星分异、探明成矿机制、重建古环境、示踪污染源等多种领域中;(4)在解析重金属污染源时,多种同位素的联用有助于减小不确定性。【结论 】在新型同位素分析仪器和技术的开发下,镉、锌同位素的研究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未来的研究重点主要包括对镉、锌同位素分馏机制、部分储库含量、应用领域进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镉同位素 锌同位素 分析方法 分馏机制 同位素组成 古环境重建 同位素示踪 修复技术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数字全息综合性教学实验设计
4
作者 黄昊翀 李子健 +2 位作者 王亚芳 郑志远 孙德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1-157,共7页
红外数字全息是一种新兴的三维波前相衬成像技术。构建了短波红外同轴数字全息成像光路,采用角谱法重建了模拟及实验样品的复振幅分布;通过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相位解包裹算法和误差评价判据,量化了环境噪声对全息图像的影响。以仿真和实... 红外数字全息是一种新兴的三维波前相衬成像技术。构建了短波红外同轴数字全息成像光路,采用角谱法重建了模拟及实验样品的复振幅分布;通过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相位解包裹算法和误差评价判据,量化了环境噪声对全息图像的影响。以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技术作为一种高效易用的红外成像教学工具的可行性,并构建了实验流程体系。与传统可见光全息实验相比,其优势在于有效抑制了全息干板易被环境光污染等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照相 红外 干涉 综合性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光学交叉学科实验室的建设与实践探索
5
作者 黄昊翀 栗欣妤 +3 位作者 袁恩惠 张自力 郑志远 邱昆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7-243,共7页
地球科学领域的传统技术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实验室教学研究的需求,探索高效且可行的交叉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联合实验室建设方案并引入其他学科相关技术尤为重要。以地学光学交叉学科实验室建设为例,首先介绍了地球科学与光学结... 地球科学领域的传统技术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实验室教学研究的需求,探索高效且可行的交叉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联合实验室建设方案并引入其他学科相关技术尤为重要。以地学光学交叉学科实验室建设为例,首先介绍了地球科学与光学结合的基本情况,然后分析了交叉学科教学研究的基础工作与落实措施,并对建设成效进行了展望。建设的目的针对地球科学领域对光学技术的重大需求为导向,以光学方法解决地学相关问题为基础,开展与地球科学相关的光学应用性研究,同时打破学科壁垒、加强跨学科的人才队伍建设并为交叉教学研究的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学科 地球科学 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不对称的地下水位潮汐波动确定滨海含水层参数 被引量:4
6
作者 宋超 周训 +3 位作者 赵敬波 陈瑞阁 张欢 李婧玮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71-1476,共6页
在滨海地区,地下水水位受潮汐波动影响较大,使得传统的抽水试验、水位回复试验等方法确定含水层参数存在困难且花费较大。通过对广西北海市滨海含水层地下水位动态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其上升段和下降段是不对称的。基于海岸带承压含水层... 在滨海地区,地下水水位受潮汐波动影响较大,使得传统的抽水试验、水位回复试验等方法确定含水层参数存在困难且花费较大。通过对广西北海市滨海含水层地下水位动态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其上升段和下降段是不对称的。基于海岸带承压含水层正弦潮汐波的传播理论,提出了确定含水层参数的分段法,并与振幅衰减法和滞后时间法进行对比,各种方法求出的储水系数与导水系数之比(S/T)很接近,说明分段法是有效的。对于北海市滨海含水层,上升段求出的S/T值比下降段要大,其成因机理还有待进一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含水层 海岸带 潮汐效应 储水系数 导水系数 地下水 广西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同位素技术在土壤-植被-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与展望
7
作者 叶桂琦 季文兵 +3 位作者 杨忠芳 余涛 侯青叶 钱鹍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7-573,共47页
【研究目的】氧是组成生命物质的基本元素之一,自然界的氧循环是生命活动的基本保证。氧同位素技术是一种强有力的示踪手段,能够有效指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在生态环境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研究方法】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氧同位素... 【研究目的】氧是组成生命物质的基本元素之一,自然界的氧循环是生命活动的基本保证。氧同位素技术是一种强有力的示踪手段,能够有效指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在生态环境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研究方法】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氧同位素的文献,综述了氧同位素的分馏机制以及在土壤-植被-生态-环境方面的应用。【研究结果】依赖于同位素质量比值偏差大,氧同位素可以在自然条件下发生较大程度的同位素分馏。氧同位素的应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示踪环境污染物来源;(2)古环境和古气候恢复;(3)追踪食物(动物)的地理来源。【结论】在实际应用中,氧同位素通常会与其他同位素(氢同位素、碳同位素、氮同位素等)共同使用,从气候、植被发育程度和地理位置等方面多维度示踪。今后氧稳定同位素可与树轮、有孔虫、黄土、盐湖等全球变化领域的代用物模式结合,发挥更重要的环境生态学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同位素 分馏机制 示踪技术 古气候 环境污染物 土壤 植被 生态环境 地理来源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玄武岩风化对土壤重金属的影响
8
作者 唐晓尉 廖立兵 +3 位作者 王丽娟 刘昊 谢修鑫 焦晨楠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6-673,共8页
增强玄武岩风化会使玄武岩中重金属溶出并富集在土壤中,同时玄武岩风化产物对土壤重金属具有一定钝化效果。因此,探究增强玄武岩风化过程中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对增强玄武岩风化固碳技术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Tessier法... 增强玄武岩风化会使玄武岩中重金属溶出并富集在土壤中,同时玄武岩风化产物对土壤重金属具有一定钝化效果。因此,探究增强玄武岩风化过程中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对增强玄武岩风化固碳技术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Tessier法、SEM和EDS等手段研究增强玄武岩风化对土壤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玄武岩的风化提高了土壤p H值,使土壤中的重金属更易钝化。玄武岩溶出的大部分Cr和Ni被玄武岩蚀变产物以及土壤黏土矿物以残渣态的形式固定,仅有极少量重金属Cr、Ni随滤出液流出,不会造成土壤污染。玄武岩的风化产物及玄武岩溶解释放的Ca、Mg和Fe等离子形成的新矿物可将土壤中的重金属转变为稳定的形态,降低其生物有效性,达到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 增强风化 土壤重金属 形态分析 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同位素在土壤-植被-生态-环境中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9
作者 耿文达 季文兵 +5 位作者 刘冰权 叶桂琦 马旭东 侯青叶 余涛 杨忠芳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7-889,共23页
【研究目的】近几十年来,稳定碳同位素理论逐渐完善,并随着测试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碳同位素分析变得更加精确和高效。碳同位素示踪技术作为一种强大的工具,广泛应用于土壤-植被-生态-环境研究中,并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方法】本文通过... 【研究目的】近几十年来,稳定碳同位素理论逐渐完善,并随着测试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碳同位素分析变得更加精确和高效。碳同位素示踪技术作为一种强大的工具,广泛应用于土壤-植被-生态-环境研究中,并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方法】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碳同位素技术应用方面的文献,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稳定碳同位素技术的原理及实践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研究结果】利用稳定碳同位素技术,可有效识别煤、石油、天然气等天然有机物的成因来源。通过洞穴石笋、黄土沉积物、湖泊沉积物、树轮、海洋有孔虫、海相碳酸盐岩和冰芯等不同地质体中的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可以有效地反演全球气候变化。此外,碳稳定同位素还被用于示踪土壤有机碳碳地球化学循环,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无机碳汇源转化与碳库识别等问题。【结论】稳定碳同位素技术广泛应用于煤-石油-天然气领域、全球气候变化、表生系统有机碳循环和无机碳汇源等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未来随着仪器设备和测试技术的不断进步,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将日趋成熟与完善,碳同位素示踪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 煤-石油-天然气 全球变化 有机碳循环 无机碳汇源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概率融合法在叠前地震储层预测中的应用——以苏里格气田苏194区块为例 被引量:8
10
作者 高世臣 张丹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67,共7页
砂岩和泥岩的纵波速度、密度和纵波波阻抗等常规参数的概率分布图常出现相互重叠的情况,使叠后波阻抗反演和传统的单参数储层预测难以解决储层预测和流体识别问题。由于地震数据的多解性,储层预测往往存在风险。因此,采用岩石物理参数... 砂岩和泥岩的纵波速度、密度和纵波波阻抗等常规参数的概率分布图常出现相互重叠的情况,使叠后波阻抗反演和传统的单参数储层预测难以解决储层预测和流体识别问题。由于地震数据的多解性,储层预测往往存在风险。因此,采用岩石物理参数和地球物理参数概率融合法,开展了以地震岩石物理参数分析为基础的叠前储层预测,利用叠前资料既可以大大减少储层预测的多解性,提高预测精度,降低勘探风险,同时又可揭示和表征储层预测中的不确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叠前地震反演参数如纵波速度、横波速度、纵波波阻抗、横波波阻抗、纵横波速比和泊松比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区分岩性和含气性,但无法给出高精度的含气性和岩性预测结果,融合多个地震反演参数的概率分布,充分提取反演参数中包含的储层岩性及含气性信息,既可有效识别储层岩性和含气性,又可提高储层预测精度。且多参数概率融合法预测砂层厚度和气层厚度的精度均高于传统的弹性反演转换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参数概率融合法 反演参数 叠前储层预测 岩石物理分析 苏里格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分类的图像分析方法在孔隙结构参数表征中的应用——以姬塬油田长9油层组为例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艳 张春雷 +2 位作者 阎娜 黄文辉 高世臣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67,76,共8页
致密砂岩储层具有低孔、低渗透及非均质性强的特点,造成其孔隙结构复杂。深入研究孔隙结构参数对提高低渗透储层的油气采收率、改善储层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岩石铸体薄片分析是研究孔隙结构最基本的方法,但其通过人工鉴定,随机误差... 致密砂岩储层具有低孔、低渗透及非均质性强的特点,造成其孔隙结构复杂。深入研究孔隙结构参数对提高低渗透储层的油气采收率、改善储层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岩石铸体薄片分析是研究孔隙结构最基本的方法,但其通过人工鉴定,随机误差较大且耗时费力。为充分挖掘岩石铸体薄片中丰富的孔隙结构参数信息,选取姬塬油田长9油层组6个岩石铸体薄片样本,采用基于RGB彩色空间的贝叶斯分类方法,根据得到的高信噪比孔隙-骨架二值化图像进行孔隙提取,并通过统计学方法获得样品的孔隙直径、孔隙形状因子和孔隙度。基于贝叶斯分类的图像分析方法计算的孔隙度与实测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呈较好的线性关系;与压汞法测试的结果对比,二者也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超过0.8。因此,该方法可以得到较准确的孔隙结构参数,提升了岩石铸体薄片图像分析的效率,是针对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参数表征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储层 铸体薄片 孔隙结构参数 孔隙度 数字图像处理 贝叶斯分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潮引起有越流的滨海承压含水层地下水头变化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瑞阁 周训 +2 位作者 宋超 张欢 肖锐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65-1470,共6页
海潮波动可以引起海岸带有越流的承压含水层地下水头发生波动。建立了基于有限差分法的滨海地区一维承压含水层地下水运动数值模型。通过将潮汐波动概化为正弦波,分别对初始水头水平及线性倾斜的承压含水层模拟了滨海地区有越流的承压... 海潮波动可以引起海岸带有越流的承压含水层地下水头发生波动。建立了基于有限差分法的滨海地区一维承压含水层地下水运动数值模型。通过将潮汐波动概化为正弦波,分别对初始水头水平及线性倾斜的承压含水层模拟了滨海地区有越流的承压含水层地下水头随潮汐波动的变化。通过对两种情形下的变化比较,结果表明,受海潮影响的滨海承压含水层地下水头与海潮有相似的波动特征,但变幅减小,受海潮的影响程度与离海岸的距离有关,随着离海岸距离的增加,地下水头的变幅及潮汐效率呈负指数函数衰减,水头倾斜情形下变幅更小,潮汐效率更小,滞后时间更短,地下水头对海潮的滞后时间随距离呈线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流承压含水层 潮汐效应 数值模型 滨海含水层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潮引起初始水位倾斜的滨海承压含水层地下水位变化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瑞阁 周训 +1 位作者 赵敬波 宋超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99-1104,共6页
海潮波动可以引起海岸带地下水位发生波动。建立了基于有限差分法的滨海地区一维承压含水层地下水运动数值模型。将潮汐波动概化为正弦波,模拟了滨海地区地下水位随潮汐波动的变化。通过与初始水位水平的承压含水层水位变化的比较表明,... 海潮波动可以引起海岸带地下水位发生波动。建立了基于有限差分法的滨海地区一维承压含水层地下水运动数值模型。将潮汐波动概化为正弦波,模拟了滨海地区地下水位随潮汐波动的变化。通过与初始水位水平的承压含水层水位变化的比较表明,受海潮影响的滨海承压含水层地下水位与海潮有相似的波动特征,但变幅减小,受海潮的影响程度与离海岸的距离有关,随着离海岸距离的增加,地下水位的变幅及潮汐效率呈负指数函数衰减,但比前者变化程度稍缓,地下水位对海潮的滞后时间随距离呈线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压含水层 潮汐效应 数值模型 海岸带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太赫兹-热重光谱的粘土矿物热解特性表征
14
作者 栗欣妤 刘彩琴 +3 位作者 黄昊翀 郑志远 张自力 邱昆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9-182,共4页
粘土矿物是粘土岩和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球表面大部分覆盖物的主要物质单元,深入研究其结构特点、粒径大小及含水量的变化等特征对探究粘土矿物富集地区的环境演变规律和矿物工业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面对地学领域多样化的实际应... 粘土矿物是粘土岩和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球表面大部分覆盖物的主要物质单元,深入研究其结构特点、粒径大小及含水量的变化等特征对探究粘土矿物富集地区的环境演变规律和矿物工业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面对地学领域多样化的实际应用需求,常见的矿物表征方法在挖掘矿物中指针性极强的物理特性时经常受限。作为一种新型非接触式相干测试手段,太赫兹光谱技术利用该波段指纹谱、宽光谱及水敏感等众多优势特性,可对粘土矿物进行无损探测并获得振幅和相位等光学信息,从而区分其晶体结构及成分组成。本文以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为主要手段,同时结合热重分析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对粘土矿物的热解特性展开一系列研究。其中,高岭土作为重要原料,其成分组成、粒径大小及煅烧产物都会影响陶瓷质量。实验结果证实不同状态的高岭土在太赫兹波段下的吸收系数和折射率等光学参数会发生明显变化。结构单元为2∶1型层状硅酸盐的滑石和叶腊石因其晶体结构中八面体阳离子的不同,使得光谱差异明显,这很好地反映出典型呈电中性含水矿物的热解产物及含水量指标。值得一提的是,与太赫兹领域的传统认知不同,除却一些化学手段干预,实验过程中发现叶腊石在1.10 THz具备特征吸收峰,该峰的出现既能帮助物质定性表征和光学器件发展,又丰富了太赫兹光谱对矿物的全面了解,为太赫兹光谱学与地学的交叉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光谱 粘土矿物 吸收系数 热解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材料复介电常数在电磁波时域有限差分方法中的实现方法
15
作者 高华 杨震 +1 位作者 李洪 崔宗承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5-358,共4页
由于金属材料的介电常数为复数,直接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DTD)处理金属材料电磁波问题时,会导致计算结果的发散及不稳定问题.本文采用各向同性有损耗金属材料介电常数的Drude色散模型,利用电位移矢量作为辅助中间变量,推导出了各向同... 由于金属材料的介电常数为复数,直接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DTD)处理金属材料电磁波问题时,会导致计算结果的发散及不稳定问题.本文采用各向同性有损耗金属材料介电常数的Drude色散模型,利用电位移矢量作为辅助中间变量,推导出了各向同性色散金属材料的辅助差分FDTD迭代公式.利用该辅助迭代公式计算了金属Au光栅与平面电磁波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解决了数值计算中的不稳定问题,模拟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复介电常数 金属材料 Drude色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位生长技术的Cu-BTC@GDY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创新实验设计
16
作者 商虹 郭丽华 +2 位作者 李慧朋 彭佳 周友贵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7-132,共6页
该文基于前沿技术研究,设计了一个基于化学、材料、能源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实验。通过六乙炔基苯偶联反应,以金属有机框架(MOF)Cu-BTC材料为基底,利用原位生长技术制备了石墨炔(GDY)均匀包覆的Cu-BTC@GDY复合材料。对材料进行了结... 该文基于前沿技术研究,设计了一个基于化学、材料、能源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实验。通过六乙炔基苯偶联反应,以金属有机框架(MOF)Cu-BTC材料为基底,利用原位生长技术制备了石墨炔(GDY)均匀包覆的Cu-BTC@GDY复合材料。对材料进行了结构与形貌表征,并将其用作锂硫电池改性隔膜。通过吸附实验及电化学性能测试,证明该复合材料能够有效抑制多硫化物穿梭效应,提升锂硫电池电化学性能。该创新实验不仅实现了先进碳材料GDY在MOF材料表面的原位生长,还探索了MOF/GDY复合材料在提升锂硫电池性能中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追踪研究热点、运用理论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炔 金属有机框架 复合材料 原位制备 创新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多巴胺(PDA)制备的电极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进展
17
作者 成媛媛 何晞岩 +1 位作者 何美茹 戚洪彬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58-2073,共16页
现今,能源短缺的严峻形势将会逐渐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所以开发新的储能元件成为科学家的研究重点。其中,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优异的储能器件,备受关注,但受限于其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不高而不能满足大规模的实际应用需求。因此,开发新的... 现今,能源短缺的严峻形势将会逐渐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所以开发新的储能元件成为科学家的研究重点。其中,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优异的储能器件,备受关注,但受限于其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不高而不能满足大规模的实际应用需求。因此,开发新的电极材料,成为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之一。聚多巴胺(PDA)作为一种新材料,具有很多优点,如,高碳化率、高粘附性、多种官能团(邻苯二酚、胺和亚胺,大π电子结构)等。将PDA作为电极材料,是最近才出现的热门课题,PDA利用自身的高含碳量可以作碳电极;此外,自身含有胺基官能团可进行杂原子掺杂;最重要的是可以作为粘结剂,不仅能牢牢吸附外加材料,而且能够修饰复合材料内部结构,参与赝电容反应,增加复合材料比电容。在本文中我们将根据PDA与不同物质复合在一起的分类方式,分别介绍PDA在超级电容器中参与一元、二元、三元复合电极材料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多巴胺 碳材料 金属化合物 超级电容器 赝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地震数据空间结构属性分析技术 被引量:7
18
作者 朱石磊 段林娣 +2 位作者 林畅松 高世臣 姚振兴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51-957,972,共8页
本文从地震数据空间结构属性原理出发,阐述了灰度共生矩阵(GLCM)的定义及特点,给出地震空间结构属性计算方法,从而将地震波形图像转换成带有明确地质意义属性(能量、熵、对比度及均质性)的色差图像,达到识别复杂地质目标体的目的。在大... 本文从地震数据空间结构属性原理出发,阐述了灰度共生矩阵(GLCM)的定义及特点,给出地震空间结构属性计算方法,从而将地震波形图像转换成带有明确地质意义属性(能量、熵、对比度及均质性)的色差图像,达到识别复杂地质目标体的目的。在大民屯凹陷西斜坡的应用实例表明,对比度属性对识别断层、熵属性对识别岩性沉积体的应用效果较好,并与钻井结果相吻合,因此该技术能够识别断裂构造和岩性沉积体等地质体,可作为一种综合解释的新技术加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空间结构属性 灰度共生矩阵(GLCM) 纹理参数分析 大民屯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科研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被引量:17
19
作者 蒋芸 王杰 +2 位作者 王亚芳 董爱国 周惟公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9-182,共4页
介绍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科研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方法,其中包括EHS主导的实验室运行方式、基于身份认证的准入制度和具体的安全管理措施。针对目前国内科研实验室存在的常见问题,结合国外大学的实验室管理经验,为高校实验室的管理和... 介绍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科研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方法,其中包括EHS主导的实验室运行方式、基于身份认证的准入制度和具体的安全管理措施。针对目前国内科研实验室存在的常见问题,结合国外大学的实验室管理经验,为高校实验室的管理和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对实验人员方便、安全、高效地进行科研工作,管理者有效的进行管理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安全 实验室环境与健康 安全设施 废弃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与启示 被引量:25
20
作者 余涛 杨忠芳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48-252,共5页
面对高校实验室事故的频发与安全问题凸显现象,如何有效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对新时期高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从该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环境健康安全体系、人员结构、学校层面技术... 面对高校实验室事故的频发与安全问题凸显现象,如何有效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对新时期高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从该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环境健康安全体系、人员结构、学校层面技术与管理支撑等方面做了深入的分析和介绍,为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 EHS体系 高校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